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月考试卷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time}}发布时间:2017-11-1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sidebar2}}

试题预览

桂林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初二   语 文

(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否则答题无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诽谤(bàng)   奔丧(sāng)   窒息(zhì)   衣衫褴褛(lǚ) 

B.萧条(xiāo)   讪笑(shān)   心弦(xuán)  喋喋不休(dié) 

C.陨落(sǔn )   厮守(sī)     蹒跚(mǎn)   肆无忌惮(sì) 

 D.拯救(zhěng)  作揖(yī)     忸怩(niǔ)   唾手可得(tuò)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籍    隘口    山巅    懵懵懂懂

B.纳谏    凄楚    踌躇    不能自已

C.爆燥    妥贴    秃唐    立锥之地

D.骚乱    轻蔑    叱骂    文质兵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B.目前,不少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共同的爱好和相似的性格使他们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B.王老师没有偏见,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够一视同仁。

C.对不起,我昨晚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窍不通,你就别问我了。

D.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是让人受不了啊。

5.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共有10篇。

B 《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如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等。

C《骆驼祥子》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既是一本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墩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⑤①    D、①⑤②④③ 

二.现代文 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 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 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 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 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 “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话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 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 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7. 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2分)(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分类别  D.作比较

8. 以下从第③ 、⑤、⑥段 中摘出的句子,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

B.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

C.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 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详细介绍“晌遏行云” 是为了说明古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详细介绍“余音绕梁”是为了说明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细 柳 营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 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B、军细柳              上自劳军

C、已而之细柳军        杜少府之任蜀州

D、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匈奴大入边(大规模)

B、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先前)

C、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容貌)

D、使人 称谢(告知)

12、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选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选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到的情况作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可将士目中无人。

D、文末借文帝之口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第Ⅱ卷:主观题(共96分,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否则答题无效) 

(二)文言文阅读(共6分)

13.翻译(2分):(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1分)

          (2)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分)

14.选文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亚夫军细柳,这三件事哪件祥写?哪些略写?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5.文末“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诗词阅读(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6.本词的作者是  (1)  。词中“   (2)        (3) ”两句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2分) 

17.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四、古诗文默写(10 分)

18.(每空1分,共10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                        。

(2)十五从军征,                        。                    。

(3) 四面歌残终破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