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说课稿

2022-12-24 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职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数学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1-2》中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的第一课。本章知识将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实例,介绍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合情推理去猜测和发现一些新结论,探索和提供解决一些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数学发现的过程往往包括合情推理的成分,在人类发明、创造活动中,合情推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归纳和类比。本节课将着重介绍归纳推理。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数学思维方法的范畴,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是把过去渗透在具体数学内容中的推理的思维方法,以集中的、显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明确这些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的使用它们。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

  2、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例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让学生利用归纳推理去猜测和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归纳推理来解决问题,感受归纳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结构特点,确定上述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作出猜想.由于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推理的能力有欠缺,在用归纳进行推理,作出猜想过程中会出现困难.

  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08-14班为美术特色班。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归纳推理能力偏弱。但由于本课着重介绍思维方法,对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要求不高,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

  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

  1、寻找规律时欠缺方法;

  2、不能准确的用数学语言将发现的规律表述出来。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1、引言:当我们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时,数学就和我们在一起了。那么,这些知识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其实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诞生,最初的发现大多是带有偶然性的,然后通过大胆的猜测,反复的推理与论证,最终才得到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猜测、推理与证明是我们发现新知识,获得新结论的重要手段。

  2、本章知识结构:

  教法分析本科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学法分析由于本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在课上我将让学生经历自己思考—表述—纠错—再思考—归纳的过程,我在适当的时候做引导。

  教学流程:

  → → → →

  设计意图:

  由于本课是本章的起始课,通过引言和本章知识结构图可让学生先对新的一章知识有个整体的了解。

  3.哥德巴赫猜想:

  师生活动:(学生活动)计算:3+3=6, 5+3=8, 5+5=10, 5+7=12, 7+7=14, 13+3=16, 11+7=18, 13+7=20,

  观察6=3+3, 8=5+3, 10=5+5, 12=5+7, 14=7+7, 16=13+3, 18=11+7, 20=13+7, ……,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通过对上面几个等式的观察,你能的出什么结论?

  猜测:任一偶数(除去2,它本身是一素数)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写信提出这个,欧拉及以后的数学家无人能解,成为数学史上举世闻名的猜想。1973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与至多两个素数乘积之和,数学上把它称为“1+2”。

  设计意图: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运用归纳推理的过程,在这里我让学生充分的经历和感受此猜想的提出过程,可以让他们从中体会和提炼出归纳推理的含义。

  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经历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可以让他们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四色猜想:185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逻辑判断,完成证明.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概念:

  由引例得出归纳推理的定义

  ①概念: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②归纳练习:

  (i)由铜、铁、铝、金、银能导电,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ii)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③讨论:

  (i)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属归纳推理?

  (ii)归纳推理有何作用?(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结论,是做出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例1、观察等式:1=12

  1+3=4=22

  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由上述事实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师生活动:

  问题:

  1、加数的个数与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加数具有什么特点?

  3、观察右图,你能的出等式的几何意义吗?

  猜想:

  前n个连续正奇数的和等于n的平方,即1+3+ ... +(2n-1)=n2

  动手练一练:练习1

  1.观察图中○和△的个数,猜想第n个图形中○和△的个数。

  2.试求第几个图中○和△的个数相等?

  例2已知数列的第1项,且,试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生活动:分析思路:试值n=1,2,3,4 →猜想

  引导学生反思:利用归纳推理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

  设计意图:本例是让学生利用数列的一个一般结论—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通过观察,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本例归纳过程较简单,但学生可能对递推公式的用法及通项公式的定义不清楚,教师可在此处加以引导。

  3.师生小结:

  ①归纳推理的要点: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

  ②典型例子: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数列通项公式的归纳

  ③归纳推理的作用: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

  ④强调:归纳推理有猜想的成分,因此推理所得的结论未必正确,有待证明。

  费马猜想:法国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1601-1665)在1640年通过对xxx的观察,发现其结果都是素数,于是提出猜想:对所有的自然数,任何形如的数都是素数.后来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不是素数,推翻费马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合情推理的结论未必可靠,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证明才能得到确认。引导学生无论在学习和做事方面都要养成一个严谨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8 1、2题.

  四、布置作业:教材P44习题A组1、2、3题.

中职数学说课稿2

  我说课的题目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中职教材试用本数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圆的标准方程》,说课内容分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解析几何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解决的学科。圆是同学们已经熟悉的几何图形,有许多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也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推导圆的标准方程需要在直线的学习基础上进行,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从直线引入。同时和今后的直线与圆等课程有重要联系。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关键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经历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学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能力目标:体会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目标: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重点: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

  ②难点: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研究性和启发式教学法。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提问启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圆的定义自己推导圆的标准方程。

  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例题安排由易至难,采用变式题形式,形变神不便,层层递进,深入分析。在应用问题的安排上,启发讨论的同时,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法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金融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了直线的相关知识。学生的基本运算过关,可是主动思考问题能力较薄弱。因此本堂课我主要运用引导、启发、情感暗示等隐性形式来影响学生,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去想、去做,给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问题一:直线学习过程中已经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体会用代数法研究几何问题,圆如何用代数法研究?

  问题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蕴含圆方程的实例,比如赵州桥,它的圆方程是什么样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通过提出这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打下铺垫,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蕴含着圆方程,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使教材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包容、相互激发的关系。让学生既认识了生活中的数学,又大胆而自然地提出猜想。

  2、探索实践,推导方程。

  让学生观察几何画板画圆的过程,抽象得出圆的定义。让学生总结出圆的`定义并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逐步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是C(a,b),半径是r,求圆的标准方程:

  注: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标准方程为:

  3、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复习: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由点与圆心C(a,b)的距离判定)

  (1)点P在圆内,则|PC|<r

  (2)点P在圆上,则|PC|=r

  (3)点P在圆外,则|PC|>r

  设计意图:从基本入手,熟悉圆的标准方程,以及点与圆位置关系等基本性质。

  穿插课堂练习,反复巩固新知。

  1.口答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8,-3),半径为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心在(0, 2),半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示圆,如果是,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并判断原点

  (0,0)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第一题是直接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设计意图:3道变式例题,形变神不变。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本堂课的重点求圆标准方程的关键条件。

  例3如图为著称于世的赵州桥的示意图,圆拱跨径AB(桥孔宽)为37.0m,拱高OP=7.2m,如以AB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赵州桥圆拱所在的圆的方程。

  设计意图:与情境引入时相呼应,联系到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圆方程的应用。同时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课堂小结,回味无穷。

  (1)圆心为C(a,b),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2)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标准方程为:

  (3)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回家作业,课后巩固。

  练习册P7.习题7.3(1)/1、2、3、4

  6、课后思考,扩展延伸。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

  7、板书设计

中职数学说课稿3

  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中的第三节“集合的运算”的第三课时-----补集,下面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大纲与教材

  集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并能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体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准确性,发展运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以及现代科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节计划教学时间10课时,已完成教学6课时,已掌握集合、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等),会进行集合的交、并运算,初步会用韦恩图和数轴等来解答集合问题。

  对于本课时内容,大纲要求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全集的含义,理解在给定的集合的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和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材通过在有理数范围和实数范围内的解的情况,引入全集的概念,然后用三种形式对补集的概念进行描述,这是教材的主体。接着通过三道例题介绍了补集的求法,其中第三个例题综合训练了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并且让学生了解“对偶律”。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考虑了以下几点:

  (1)、通过前面的子集、真子集的概念的学习和求交、并运算的学习,暴露出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薄弱之处:对抽象概念理解不透,不会复述概念;对不等式内容的学习有畏难情绪,甚至不能正确用数轴表示交、并运算等。所以本堂课重视概念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识记补集的定义。

  (2)、本堂课重点训练学生运用韦恩图和数轴,紧紧抓住集合运算的两个重要工具。

  (3)、学会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本节课着眼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实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层面:了解全集的定义,知道全集是一个相对概念;记住补集的的定义,会用三种形式叙述补集的概念;会进行求补集的运算。

  (2)、能力层面:通过在教师引导下探索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自学能力,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方法层面:学会用韦恩图和数轴等工具进行集合的运算,领会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从抽象到形象的转化过程,体会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本节重点是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运用和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难点是:全集与补集概念的理解。

  如何克服难点呢?其一,抓住全集与补集概念中的关键字眼,举实例说明;其二,利用数轴与韦恩图,充分结合图象来理解全集的概念与补集的性质。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堂课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与个别辅导,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总结。

  开放式课堂教学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动力,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开放式教学就是依认识规律理顺“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如突破“补集的的概念”这一难点,我设计让学生对照教材了解概念,闭上课本识记概念,走上讲台叙述概念,小组互相提问概念,由浅入深,扎实掌握补集的概念,又训练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了各小组之间竞争学习意识,调动了学生,活跃了课堂。

  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由看书自学到识记,到复述,对求补集运算的学习由仿做到应用,到提高,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掌握了概念学习和解题学习的一般方法,领会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便于学生回顾与小结,我制作了四张灯片,第1张是全集的性质,第2张是补集的概念(图表形式),第3张是补集的性质,第4张是交、并、补综合运算的习题。我还利用自制教具辅助补集运算的讲解,这样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在进行课时小结时,学生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个课时的两大学习目标,从而逐步学会数学学习的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设计六个教学程序:练习回顾、自学讨论、交流提升、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练习回顾设计了两道求交、并运算的习题,集合描述方法分别是列举法和描述法,运用工具分别是韦恩图和数轴,目的是检测和巩固交、并运算,为本课时中交、并、补综合运算奠基,再则发现两道题不同之处,由此引入全集的概念,引入贴切,过渡自然。

  自学讨论设计了5个小问题,分别采用了填空、图表、解答等形式,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全集与补集的概念的学习,初步掌握求补集运算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互相提问学习,突破概念学习这一难点。

  交流提升是课堂重点,我设计了一个习题其中有4个小题,与课本上例题3相对应,但略有变化,使学生在自学例题的基础上能够仿做,以达到熟练进行求补集运算,能进行集合的交、并、补综合运算这一目的。仿做,既仿解题方法,又仿解题格式,老师在课堂巡视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出现麻烦,因为它是集合的交、并、补的综合运算题,老师可以对个别基础不好的同学加以辅导,也可以鼓励各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老师在帮助学生小结时,要提醒学生重视韦恩图的运用,在小结对偶律时,要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公式的对偶美,以后在学习命题中的“且或非”和事件中的“和积对立”那些概念时,还会接触到这种对偶美。

  巩固练习设计3道习题,对本堂课求补集运算的三种题型进行巩固和检测。

  拓展延伸设计了一个习题,与中小学奥赛题有点类似,是求补集运算的提高,是数形结合的升华,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能很好地训练数学思维。

  布置作业为学生课外学习巩固安排了3个习题,对求补集运算的三种形式进行训练。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能从中有所体会,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很久以后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方法与思想,是学习的习惯和热情,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结果。

中职数学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等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我选用的教材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复教授主编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

  《平面向量》具有数形双重性,不仅能方便地解决一些平面几何问题,而且能帮助我们找到解析几何中一些点的坐标之间的代数关系;平面向量的运算巧妙地把量的大小与方向结合到一起,为几何图形的角度计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代数工具;平面向量是《电工基础》中交流电电路分析和《工程力学》中力的分析、计算的主要工具、

  《平面向量》安排在第七章,前承三角函数,后启直线与圆的方程、第1节通过实例引入了向量的有关概念,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介绍了是平面向量的三种运算,为进一步学习向量知识提供了准备、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是中职电子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了解了矢量的合成;学习了向量的有关概念;运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意识;但他们动手能力不够强,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和学情,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的相关运算,并理解其代数、几何意义,掌握各类运算的代数式运算的特点、

  (2)通过动手作图,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向量加法两个运算法则,用代数式、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和向量,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用运算律进行向量的数乘运算、

  难点:把向量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

  四、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本节主要借助情境激趣、启发引导等形式组织教学,并借助探究、小组合作、练习等方法组织学生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为达成本节目标,将本节内容分解成4个课时,五个任务、

  安排了新课导入、任务落实、思考交流等七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复习向量的有关概念,温故而知新、再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位移的变化引出向量的加法,初步体会向量相加的概念、】

  2、第2个环节是任务落实,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任务1是“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求和向量”

  板书向量加法的定义,并结合图形讲解向量加法的定义,从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两方面强调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自始至终)、

  【板书能突出重点;借助图形直观理解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自始至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然后,通过试试看引出向量加法的交换律,让学生类比实数加法的运算律,迁移出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并结合图形讲解、

  【让学生初步体验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自始至终);借助图形,理解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培养学生观察、类比能力、】

  接着通过2组例题“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作不共线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和向量”,进一步感知、应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了“首尾相接,自始至终”,理解向量的加法运算;通过模仿练习,检测学习效果,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部分学生平移时没有注意“大小不变,方向不变”;作反向向量的和向量时出现了“搞不清和向量是哪一个”的现象,我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向量,强调“首尾相接,自始至终”、

  任务2是“会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和向量”

  通过拉伸弹簧的实验,迁移到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教师动手作图并让学生模仿,强调“加向量共起点,和向量是以它们作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共起点的对角线所在向量”,初步体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然后,通过一组例题“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不共线向量的和向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接着让学生解决教材上的思考交流、通过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启发引导,得出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得出用代数式求两个和向量的特点、

  任务3是“会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求差向量”

  通过相反向量和向量的加法运算引出向量的减法运算;板书向量减法的定义,并结合图形讲解,从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两方面强调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共起点,连终点,指向被减)、

  【借助图形直观理解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共起点,连终点,指向被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然后,通过学生观察作业评讲中的图形和向量减法的几何图形,并类比实数的加减运算,迁移出向量的减法是向量加法的逆运算、这里,我要求学生解决教材上的思考交流、

  【借助图形直观感知,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理清向量加减运算的关系,培养学生类比和迁移能力、】

  例4是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不共线向量的差向量,并让学生用向量加法验向量减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了“共起点,连终点,指向被减”,提高了动手能力;借助向量加法验向量减法,一方面检查作图正确性,另一方面深化对向量加减法的理解、】

  通过模仿练习,检测学习效果,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对“把向量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这个难点进行了突破、

  例5是借助平行四边形,巩固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同时复习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提高学生识图能力、

  模仿练习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任务4是“形成向量数乘的概念,会作数乘向量”

  通过质点运动问题,从加法的特例(即几个相同的向量相加)入手,师生共同归纳出向量数乘的概念,结合图形让学生直观理解数乘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并用试试看进一步辨析数乘向量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数乘向量的大小和方向的理解、

  然后,通过一组例题“在方格纸中作数乘向量”,进一步感知、应用向量数乘的概念、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了数乘向量的大小和方向,提高了动手能力;对“数乘向量的几何意义”这个难点进行了突破、】

  课堂上不少学生在作“”时无处下手,小组交流时有学生提出,其实就是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我当即肯定了他们,并提醒学生“共起点,连终点,指向被减”、

  任务5是“会用运算律进行向量数乘运算”

  借助填空的形式,师生共同探究出数乘向量满足的运算律、

  【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接着,通过一组例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会用运算律进行向量数乘运算、

  课堂上不少学生出现了“解:=”和向量的书写错误,我用实物投影反应在屏幕上,让学生纠错,进一步树立解题规范的思想、

  3、思考交流:目的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深化对向量共线以及向量数乘的大小和方向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4、问题解决:【借助平行四边形,巩固向量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培养学生识图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5、课堂检测:目的是【检测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通过师生共同小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7、作业布置:【巩固所学内容,并对所学内容的检测与反馈、】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用口诀让学生理解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任务1中让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向量加法满足的运算律,与课堂检测前后呼应;任务3中设计巧妙,突破了“把向量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这个重点和难点、

  存在问题:对合作探究的能力上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在导入环节所花时间与预设有所出入、

  改进的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在学情把握上多下功夫、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中职数学说课稿5

  一、教学内容分析

  《函数的增减性》是中职数学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函数这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数这一章是中职数学的重点,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好函数的性质显得十分重要。

  二、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表示,能画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的直观变化,学生能得到函数增减性。

  能力结构

  通过初中对函数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能力,抽象归纳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学习心理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从已经学习的函数中比较容易发现的一个性质,学生渴望进一步学习,这种积极心态是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情感基础。

  本班学生特点

  本班为苹果园中学高一1班,为理科实验班,学生数学素养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单调性的概念。

  (2)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断。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提高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推理论证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2)经历观察发现、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性概念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领会用运动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和初步运用。虽然高一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要用准确的符号语言去刻画图象的增减性,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函数单调性描述性概念的形成。

  五、教学方法分析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主要采取教师启发式教学法和学生探究式教学法。以设置情境、设问和疑问进行层层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思考,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山与下山的路线分析(上升、下降)

  学生:分析路线曲线的特点(学生描述)

  展示函数图象

  学生:观察图像、描述图像特征。

  教师:总结学生答案,纠正错误。

  据此,学生已经对单调性有了直观认识,紧接着,我提出问题二:能否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什么是减函数?

  结合增减性是局部性质,学生会用直观描述回答:在一个区间里,y随x增大而增大,则是增函数;y随x增大而减小就是减函数。

  学生用图象的感性认识初步描述了单调性,下面进一步将学生从感性向理性进行引导。

  (二)初步探索、形成概念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

  表征变化性态上的这种区别,是函数增减性.设函数y=f(x)在[a,b]上有定义.若随着在[a,b]上的x增加时函数值y也增加,那么把y=f(x)叫做是[a,b]上单调增加函数;反之,若随着在[a,b]上的x增加时函数值y反而减小,那么把y=f(x)叫做是[a,b]上单调减小函数.

  在[a,b]上单调增加函数或单调减小函数,通称[a,b]上的单调函数,区间[a,b]叫做单调区间.

  在此过程中要复习一下之前学习的区间的知识。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主要通过观察描述。

  我们来看图表示的函数.在整个区间[0,2]上函数并不是单调的,但在[0,π/2],[π/2,3π/2],[3π/2,2π]上,函数却依次是单调增加、单调减小、单调增加的,即这三个区间是图给函数的单调区间.

  在例题一的处理上要强调第三幅图函数在定义域内不是单调的,但是在“小区间”内是单调的。注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在此回顾区间的概念。

  在有些问题上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比如例二的第三小题:

  y=1/x2.学生对于这一题的解决有很大的难度,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这一点,我们可以对它适当删减。其他题目注意区间的“闭”与“开”,以及与图像对应的关系。

  在学生板书是应该注意促进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还能是大家更好的发现不足,及时弥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来完成,同时板书设计不宜太过复杂,要简洁明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所学知识。作业要尽量简单基础,不能让学生对于作业有种负担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独立完成,减少学生抄袭作业的情况。

  总之这节课主要还是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现况出发,坚持“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思想。

【中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中职数学《集合的概念》说课稿07-08

中职数学《集合概念》说课稿07-06

中职数学《集合概念》说课稿08-30

中职数学等比数列说课稿04-07

中职德育说课稿06-10

中职德育说课稿精选06-10

中职英语说课稿11-07

中职优质说课稿10-27

中职数学《集合的概念》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09-11

中职英语说课稿范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