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

2022-11-09 数学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确定位置(一)》,现在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这节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和学情

  1、教材简析

  《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位置与顺序、方向与路线等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从情境入手,感悟确定位置的数学表示方法。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感悟新知并灵活运用,为今后学习空间位置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在第一学段学习过位置与顺序,方向与路线,但这节内容是数形结合,很多知识是认为规定的,因此我认为学生在接受数对的知识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与依据

  《课程标准》为这部分内容设定的目标是“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根据这一目标,在深入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节课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①、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②、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

  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地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上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的要求,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基本观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采取“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引导点拨”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学习,在交流合作中完善和提升知识。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关注差异,适时点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达到自省自悟的目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汲取集体智慧,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主课堂,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多媒体教学,加以引导,辅以直观演示,让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涂位置,给予学生直观经验,加深印象。老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说教学设计

  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我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图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安排了其他活动,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生动有趣的情境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导入时我预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与学生谈话,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位置,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又简洁明了的导入课题,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存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预设了一下教学活动。

  1、①、自学课本P80,完成“说一说 ”(1)、(2)

  ②、试着总结数对的表示方法、读法和应注意的地方

  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我准备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接着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再由小组长综合小组观点作代表发言。如果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老师稍加引导与点拨。这样,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从而顺利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2、在方格纸上找出相应学生的位置。

  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会数学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由班级学生的座位,抽象出方格图,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找出相应学生的位置。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找准位置写好数对。在学生熟知的环境中通过自省自悟解决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重视灵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学以致用”是新课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这一原则,我安排了适量的梯度练习题:

  教材81页练一练的第一题,进一步巩固数对需要用2个数表示 ;接着根据数对连线,发现连出的是什么图形,既巩固了数对知识,又增强了趣味性。最后出示电影院的座位,让学生判断谁和谁坐得近,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同行和同列的位置有什么特点。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4、总结全课

  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再现,更有利于学生从习得阶段进入保持阶段,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接着让学生思考数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5、作业布置

  教材81页练一练第二题和教材82页游戏。这一步是必须的一个环节,因为这一阶段学生正是记忆从保持阶段进入回忆阶段,学生根据老师在课堂中所提供的线索进行知识的提取。教材82页游戏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以致用的信心。

  四、说板书设计

  根据板书设计的直观性、条理性、简洁性、多样性和启发性的原则,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确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起始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上下、左右来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准确地用“数对”表示出物体的位置。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又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由此,我确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必要性和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

  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四、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玩”中感知数学;在“动”中体验数学。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想通过我的教学流程图谈谈信息技术及媒体在我这节课中的运用及效果。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

  1、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一开始,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嫦娥奔月”的录象(课件展示)。嫦娥一号绕月卫星之所以能够成功发射,是因为科学家通过精密件计算,让卫星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准确的位置,进入到与地球同步轨道,一旦错过准确位置,卫星就有可能飞往茫茫太空。课件确定位置是多么重要,由此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卫星发射壮观而令人激动的场面,一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确定位置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探索新知,活动体验

  我运用课件模拟本班的学生上课的情形,班长站起来正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演示课件)。面对课件,正面观察,班长的位置在第几排,第几个一目了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逐步引导学生用数对来表示位置。信息技术将现实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便于学生观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数对的意义。

  紧接着设计了三个有趣的活动,说一说我在哪、猜一猜他是谁、找一找他坐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了游戏活动,感觉数学真好玩。

  然后,我再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室中的位置抽象为方格图(演示课件)。我们把一个组用一条竖线表示,一个横排用一条横线表示,那么每个同学的位置就成了一个点,可以抽象成这样的图形,让学生在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课件动态演示,从具体到抽象,学生一目了然,在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水到渠成。此处的学习也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坐标图打下了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接着,我用课件展示了门牌号、火车票的座位号、电影票的座位号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生活中的情景带入了课堂,从而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运用知识,内化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了3个有趣的练习:对号入座;火眼金睛;破译密码。(边放课件边说)这几个习题的设计形式新颖,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把知识应用与爱国主义融合在一起,具有趣味性,挑战性。

  4、 总结学习,拓展延伸。

  最后一个环节是本课学习内容的拓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在地球的位置。从火箭发射到茫茫宇宙,信息技术跨越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把天文、地理与数学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放飞理想,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更广阔的宇宙空间。至此,本课也划上一个圆美的句号。

  六、教学创新点

  本节课,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使得本课“视听交融,动静交错”。动:一是“生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得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就如观看一部精彩的动画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主动”,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状态,提高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确定位置》是国标本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十单元的内容。这是“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主要教学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本单元有三方面内容:一、确定位置;二、认识东南西北;三、认识平面图。本节课所说的是第一部分“确定位置”。主要教学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在一年级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并不感到困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教材在安排这节课内容时首先呈现一幅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做操图,标注出两只小动物的所在位置,这既是示范物体所在位置的描述方法,又明确观察的方位,为下面回答问题统一观察方位。接下来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座位,说说小动物的房间号,在书架上找书,到电影院找座位等。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真正地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安排这节课内容时,还很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为本单元后两部分的学习作好铺垫,更为今后能更精确地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打下坚实基础。

  经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

  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寻找物体排列的规律,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确定位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座位票、几排或几组的标志牌,以及磁性黑板及贴片等。

  二、说教法

  1、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确定位置》: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数学化,为本课教学服务。

  2、结合例题进行典型示范。结合例题学习引导学生总结物体排列的规律,根据例题标注,进行典型引路,引领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

  3、充分组织好学生活动。教学时,要尽可能设计真实的情境,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同时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说学法

  1、实践探索。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也是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2、合作交流。本课虽以实践活动为主展开学习活动,也应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打算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初步体验,激发情趣。

  (二)深入探究,体会领悟。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四)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第一环节:初步体验,激发情趣。打算事先放好标志牌(第几排)让学生排在教室两边,凭票重新找座位。

  设计这样几步:

  1、介绍第几排第几个。简要讲述,并指认几个座位进行提问。

  2、学生凭票找座位。坐好后多提问如:谁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谁知道?×××坐在第几排第几个?请每个同学找到你最要好的朋友,看他坐在第几排第几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

  3、导入并板书课题;

  4、练习:

  ①师报第几排第几个,让这个位置上的学生起立。

  ②电脑出示例题中小动物们做操的图景。提问某动物的位置,请每个同学选两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同桌它站在第几排第几个。引导学生关注例题标注,作为典型示范。

  这样设计,从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确定位置后,再把书上的例题作为练习让学生来完成,这样使学生把在现实的情境中掌握的方法用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会学得轻松而又扎实。

  第二环节:深入探究,体会领悟。

  打算安排这样几步:

  1、介绍第几组第几个;

  2、练习:每个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位置……(同上述第一大环节的提问差不多);

  3、延伸:将位置用不同方式表述,即×××在第几排第几个或第几组第几个,并且提问:除了这两种说法,还能怎么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如倒数第几排第几个,×××的后一排第几个,第几组倒数第几个等)。

  这样设计,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已不是太难。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换成“第几组第几个”介绍自己的位置,既能满足每个学生的表现欲望,也能有效地巩固这部分知识。提出“还能怎样说”这个很有数学思考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设计这样几步进行练习:

  1、“拜访好朋友”。从小动物们做完操回宿舍楼休息,过渡到做“想想做做”第1题,电脑出示左图景,让学生合作:

  A、一生说动物名称,一生说住第几层第几号;

  B、一生说第几层第几号,一生说动物名称。

  2、“助人为乐”。设计并出示情景:小白兔迷路,帮忙送它回家……

  3、“到图书馆借书”。做“想想做做”第1题的右图(电脑出示),找《新华词典》或其他书。

  4、“帮朋友找座位”。(电脑出示情境)关于电影院位置的特殊安排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问:一次看电影,小华的票是3排7座,小红的票是3排8座,他们是坐在一起吗?

  5、“你说我贴”做“想想做做”第3题。以小组合作共同做游戏的形式进行。按要求贴图片,如:在第×排第×个贴××。一个组上黑板贴,其他组贴在纸上展示,组内分工合作。

  这样设计使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用途,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最后一道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既让学生动口,又让学生动手,有动有静,有张有弛。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总结学习情况,评价小组合作情况等,让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收获。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关于教材

  1、课时教学内容:《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P83—P84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第二课时的内容。

  2、地位与作用:本课时内容是“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的一部分不仅是在一、二年级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为后面学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知识基础。

  (2)关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理解方向、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掌握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思维与发展目标:使学生从现实空间中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用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根据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3)关于教学流程

  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实践应用——交流评价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多媒体呈现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情境教学法

  学法

  1、小组合作交流

  2、动手操作

  3、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程序(相关内容见课件)

  (一)设疑激情

  1、创设“笑笑元旦要去动物园游览”的情境,结合导游图:

  (1)笑笑可以去那些景点游玩?你能用学过的数对知识确定它们的位置吗?——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旧知识。

  (2)撤去方格图,将新的问题抛给学生:“没有方格,你们还能够确定它们具体的位置吗?——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二)探索新知

  1、探索物体具体方向

  (1)点名回答刚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方向来表示位置(其它方法只要正确也给于肯定),此时及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熊猫馆、虎山在什么方向?学生可能会说:熊猫馆、虎山都在猴山的东北方向,还有可能说北偏东一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还是不能准确地描述它们的位置。

  (2)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案A:学生如果能想到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出示30°角的虚线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归纳出熊猫馆在猴山北偏东30°(或东偏北60°)的方向上,虎山在北偏东60°(或东偏北30°)方向上;

  方案B:如果学生不能想出这种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帮我们呢?

  归纳:可以结合角度来确定物体的具体方向。

  (3)动手操作:用量角器量出需要的角度。

  (4)说一说:大象馆、鹿苑的具体方向

  2、结合具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1)创设问题情境:笑笑想去熊猫馆的附近新建的一个百鸟林,可是笑笑发现熊猫馆和百鸟林都在北偏东30°(或东偏北60°)的方向上,她给妈妈说不清鸟林的确切的位置,你能帮帮她吗?

  (2)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结:给出(量出、知道)百鸟林、熊猫馆到猴山的距离再加上方向就可以确定了。

  (3)给出各景点到猴山的距离,让学生起来说一说它们的具体位置。——抓住学生错误资源,及时改正,突破重点。

  (三)实践应用——设计上由浅入深、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课外的拓展延伸。

  1、练习一:“夺宝游戏”—— 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确定位置需要知道方向与距离。

  2、练习二:“中心广场”—— 是上一个“夺宝游戏”练习的延伸与提高。本题给出了距离与景点,需要学生具体测量角度并填写位置,有助于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一抽象的概念。

  3、练习三:“说位置,找区别”——让学生进行观察,先确定不同的观察点,再判断方向,体会物体的方向是相对的。此题也是为了下节课84页第二题,即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做准备。(突破难点)

  4、练习四:“气象雷达如何确定位置”—— 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愿望。

  5、练习五:辨析题——让学生在讨论辨析中突破难点,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条理的观察,在确定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观察角度。

  1、西偏南20°和南偏西20°的方向是一样的。( )

  2、电影院和超市都在车站的南偏东40°方向,它们的位置肯定在一起。( )

  (四)交流评价——总结这节课的效果

  提出问题:你如何把动物园的景点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活动:先小组模拟说一说,然后老师扮演妈妈,请同学来介绍。

  四、板书设计——直观、简明,帮助学生归纳方法,突出重难点

  确定位置:方向 距离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这些知识为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而本课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生活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材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淘气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接着,再从第几组与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练一练的内容都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在练习时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分别说一说水平方向点的位置与垂直方向的位置。第二,当学生分别能清楚地表示单一位置时,接着讨论在单一位置上的两个点。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不能再单纯的依赖模仿和接受性学习,而应该更多地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我注重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练,同时借助有动画和声音效果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准备了,方格纸和座位卡。

  2、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实践探索。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也是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2、合作交流。本课虽以实践活动为主展开学习活动,也应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制造冲突,激趣导入

  通常学生的学习起点由三个:逻辑起点、现实起点与思想方法起点。这节课我是针对学生的现实起点来引入新课,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第几组第几个”这一生活经验,这一经验与“数对”密切相关,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此,上课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座位,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尝试、概括,让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比用“第几组第几个”更为简洁方便。让学生感受学习确定座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告诉学生像这样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板书:确定位置),从而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探索学习,建立模型

  看方格图上的点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避免学生单一借助实际的教室座位来理解“数对”,带来认知上的局限性和学习上的疲劳感。我通过,将实际的教室座位改为半抽象的座位表取代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学素材顿时鲜活起来,为学生建构“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新知铺架一个阶梯。随后又将教室平面图半抽象的座位表抽象成“点”。然后让再出示横竖“线”,最后形成了方格图。这样做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不能单纯地作为知识点进行教学,也不能漫无目的的让学去胡乱猜测,而是设计为一个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在方格纸的交叉点上画出自己的位置。这一步我向学生提出了四个要求:第一,拿出方格纸表示自己的座位;第二,展示反馈,同桌互相检查;第三,闭着眼睛想。根据方格纸想自己在班上的什么位置;第四,在方格纸上找出一位好朋友的位置。这样一来,一是让学生建立起数对的表象,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二是为学生创造用数对确定位置奠定认知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其次是让学生认识“数对”,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重点内容。我分为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小组讨论,创造出更为简洁的表示方式。要求四人一组,以“第二组第四个”为例进行研究;第二步,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所创造的意义。学生有了第几组第几个以及用方格图来表示位置,估计学生会“再创造”出一些简洁的表示方式,比如第2组第4个:2/4;2︱4;2,4;z 2g4;2z4g,等等。这样教学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引导学生再创造出数对,有利于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兴趣;第三步,引导观察概括,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概括出什么是“数对”;第四步,介绍读法;第五步,观察对比(5,2)和(2,5)这两个数对的区别;第六步,请同学们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同桌互相检查,并用开火车的方式说一说。

  在初步理解了数对之后让学生完成课本64页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境,运用到例题上,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进一步使概念内化与形成。

  第三个环节: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主要用来解决课本中的习题。

  第一关:找位置 (投影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

  1、下图是学校附近的地图,说一说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2 、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与同桌进行交流。

  3、指名两个学生,一个报地点,另一个报相应的数对,报完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第二关:找路线(拿出课前剪好的附页1)

  1、教师说出各个景点的数对,学生边听边摆;

  2、摆好后指名用数对汇报各个景点的位置;

  3、投影书上的路线图,请学生自己核对;

  4、现在小敏的位置是(5,3),她要到溜冰场去,请画出路线图;(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出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画法,找出合理的路线:最短的路程并且应该沿着图中的路线走。

  第三关:找位置看电影。

  1、 老师将赠送每个同学一张电影票,要求先听要求再行动:(1)票装在四人小组信封里,每人拿一张后,先在座位上想一想你的新位子在哪?(2)等音乐声响起,就带上你的学习用具,对号入座。如果有人坐错了你的位置,请你帮助他。2、拿票—思考—找座位。结果出现了问题:拿到(2,*)、(*,3)的两位同学一时找不到位子,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做是为了是让学生意识到(2,)只能表示第2组所有的人,不是表示一个人的;( ,3)是表示每一组的第3个同学,也就是第三行的所有同学,数对是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只有1个数是无法确定位置的,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严谨态度,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四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把数对的知识由教室拓展到课外。数对的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较少。所以我通过介绍经纬线,体育馆座位号、地球经纬度……拓展了数对的应用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挖掘数学价值,体现数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让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既把握了良好的数学教学契机,又实现了课程回归生活的思想。

  第五个环节:自我评价,总结学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使用的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的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反观这一节课,我改变以书教书的方式,用现实的班级座位,活生生的情境代替课本的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另外我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建构模型,创造出“数对”的表示方式,让学生亲历数学化这一过程。我的教学安排合理有序,有层次性,教学内容我安排了两个由近及远。一个是:自己的班级—淘气的班级—城区图;另一个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具体的感知(弄清班级的第几组第几个)—用方格表示—创造出数对,并让学生闭着眼睛想座位的坐标图,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口、脑、手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体现了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6

  我说课的课题是《确定位置(一)》。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预设效果等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一)” 是小学数学第七册《 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以及学习了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编排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座位表入手,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从而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帮助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并学会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我还补充了数对发明者笛卡尔的生平介绍,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确定位置。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法学法:

  人们都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让课堂教学高效而又符合学情,教学中我采用了调查法。课前,我对2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前测,从“你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你还能用什么别的更简单的方法表示你的位置吗?你听说过数对吗?”等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情境教学法。课中,我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揭开新知识的面纱,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 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为此,我从:“问”让学生自己提;“法”让学生自己探;“题”让学生自己解;“情”让学生自己抒等四个方面设计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新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学生兴趣越浓,他的观察越仔细,感知、思维、联想等学习活动就越有成效。新课伊始,我播放国庆 60周年焰火晚会片段,学生会对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并制作出来的产生疑问。老师此时揭示课题(板书:确定位置)。这样的导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而且建立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自豪感,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索新知,营造空间

  探索新知的环节,可谓是一节课中的重中之重。围绕学习目标,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开教学。

  1.结合情境,巧妙设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班长的位置。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述方法。老师说明,观察时一般都是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电脑出示分组)

  2、导放结合,授人以渔。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知道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观察的顺序,学生们就能比较正确的描述班长的位置了。班长坐在第3组这条竖线和第2排这条横线的交叉点上,并提问:我们能不能用上一些符号和数字,发明一种更简单的描述方法呢?

  学生设计并展示。根据前测调查,学生会出现这些情况,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相同点,都有数字3和2,中间都有将两个数字隔开的符号。这时老师说明:数学家选取了“,”号将两个数分开,并且在外面加上了小括号,从而引出数对。第3组第2排还可以表示为(3,2),并让学生说说3和2分别表示什么?随后加以巩固。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规律,突破教学重点。

  3、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数对是一种数学知识,它建立在坐标图中,应该让学生体会从具体位置中抽象出坐标位置。接下来的环节,我在黑板上写出一组数对:(2,1)、(2,2)、(2,3)(2,4)、(2,5)、(2,6),并引导观察。学生会发现,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2;都是第二组的同学。这样原来的座位表就变成了一个方格图,每个同学的位置就在竖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借助多媒体演示,从班级座次表中逐步抽象出坐标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坐标形成的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4. 轻松交流,求异创新

  溪水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教材中的知识点只有回归到厚实的数学文化大背景中,才会被深刻地理解和阐释。接着我通过展示数对发明者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的史料介绍,鼓励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一个爱思考的人。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数学文化,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共享成功,评价反思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数对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我通过展示“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对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数对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数对在航天飞船上的应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拓展了知识视野,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了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的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共享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生成延伸。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虽然简单,但能反映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尤其是学生的板书,真实地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设计思路上的异曲同工。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7

  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来自泰兴市蒋华镇中心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确定位置》第1课时,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第15页的例1,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例1时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小军所在的位置,能清楚地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列、行的规则。

  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三维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动一动。

  课前我以游戏导入,规则是:老师面对着大家从左起,这是第一列、第二列,依次往右数,请你记好你是第几列?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依次往后数,请你记好自己是第几排?

  教师说位置并对坐在该位置上的学生提出行动要求,这部分学生按要求做动作,其余学生判断。

  (师:) 请二、三、四排的同学拍拍手!请一、三、五列的同学拍拍肩!请六、七、八排的同学摸摸头!请二、四、七列的同学向后面的老师挥挥手,大声问“我快乐”!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经常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所以课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复习已有的表示物体位置的有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同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猜一猜

  首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说一个位置,只要你认为自己可能符合条件就马上起立。

  条件1:坐在第三列的同学!猜是谁?(无法确定,坐下,接着继续听条件。)

  条件2:坐在第五排的同学!猜猜是谁?

  然后,让站了两次这位同学来验证一下。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他的位置?

  紧接着,我导入新课:其实,确定位置也很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研究如何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切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应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激发他们获取新知的欲望。]

  第三个环节,找一找

  首先,我出示“班级座位图”的场景图。 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青的位置表示出来,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表示法。

  板书: 3列2排

  第3组第2个 (3,2)

  第2排第3个 三2

  3—2

  … …

  然后,师生一起来优化方法:这么多的方法,哪种方法既清楚又简便?

  接着,引导学生对“数对”初步产生感知,让学生看书上的导学语:其实,小青在“第3组第2个”可以用(3,2)这样的一组数对(板书;数对)来表示,“数对”是数学上统一用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我进行板书:

  (板书:)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小小辩论台:数对(3,2)和(2,3)表示的位置一样吗?

  [这里我设计的小小辩论台,是让学生通过辩论,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更展示了学生的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在辩论中展示个性。课堂的情境做到了动静结合,让学生加深感知坐标图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系统,促学生成功学习]

  最后,我以辩论会“主席”的身份根据学生的辩论过程小结:原来(3,2)表示的是第3组的第2个,而(2,3)表示的是第2组的第3个。所以说,一个数对表示的位置是唯一的,它只能表示一个位置。所以,“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整个环节的设计呈现了学生多种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坐标图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系统。]

  第四个环节,练一练

  练一练中的第一道是用“数对”表示,第二道是根据给出的“数对”说出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是对数对的基本理解、运用。

  第五个环节,做一做

  刚才,同学们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位置。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由此我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生活中,请看练习三的题目。

  首先,我们看第1题。要求学生:任意报出某个同学的名字,让小组内其他同学说说这个同学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并用数对表示。

  然后,导入在我们的厨房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图案,出示第2题,想想看用数对怎么表示呢?前后4人小组完成。

  最后,让学生在第2题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第3题。

  [这些练习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场景,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到这些方法不是单一的,有时也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第六个环节,学一学

  确定位置的方法不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在天文地理这些科学研究中也要用到。如神舟五号返回仓就是应用了蕴含着“数对”原理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再如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在蜘蛛拉丝的启示下,用一对有顺序的数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创建了直角坐标系。希望大家向这些科研人员学习,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做一个有心人。

  [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能再次激起学生探究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拓展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综观全课,我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按照“动一动——猜一猜——找一找——练一练——做一做——学一学”这6个环节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课堂生活紧密相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丰富了学生的教学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板书: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各位老师:我在说课中存在很多问题,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11-09

确定位置说课稿06-10

确定位置的说课稿06-10

确定位置说课稿11-05

《确定位置》的说课稿04-13

确定位置说课稿11-05

确定位置的说课稿06-10

小学数学说课稿:《确定位置》的说课稿范文06-13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7篇11-09

《确定位置》数学说课稿(7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