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2022-05-26 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通过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观察比较,归纳整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集中注意

  1、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做动作。如:举起右手,指指眼睛,点点嘴巴2、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2、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学习,好吗?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身体各部分器官,用动手、动眼、动口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二、运动感官,学习新课

  1、动动你的眼睛,找一找(第1题)

  (1)、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2)、找一找,这些算式的非列有什么规律?根据规律,你能很快找到差是7、8、9的算式吗?说一说。

  2、动动你的嘴巴,说说写写(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订正答案。

  3、动动你的手,算算写写(第2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5、动动你的脑子,想想算算

  A:第4题

  (1)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B:第5题: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2)学生书写得数。

  (3)订正答案。

  (4)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C: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妈妈看到孩子这么能干,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

  (2)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口头列算式解答。

  (4)写在书上。

  D: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各感觉的主动参与,将所学知识有效的融合在活动中。)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92~93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里,老师带领同学们到郊外去春游,他们玩得可开心了,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活动,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快乐的队日活动吧!

  (板书课题:快乐的假日活动)

  二、新授。

  1、观察:

  (1)出示“快乐的队日活动”图,观察图中画了哪些活动?

  (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

  除了这些活动外,图中还画了什么?

  (背景的树上还有许多鸟窝,每个帐篷外还摆了毛巾架。)

  (2)仔细观测各中活动,搭了几个帐篷,每个帐篷有几个在搭?

  烧烤的有几组,每组几人?

  洗菜的同学分成几组,每组几人?每组有几只篮子?

  明明钓了几条鱼?小华钓的是他的几倍?

  附近有几棵树,每棵树上有几个鸟窝?

  有几个毛巾架,每个架子上挂了几条毛巾?

  2、提问题:

  (1)根据刚才我们观察的情况,想想,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为什么?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活动、讨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搭了3个帐篷,每个帐篷有3个人搭,一共有多少人搭帐篷?

  烧烤的有4组,每组4人,烧烤的一共有多少人?

  洗菜的同学分成3组,每组2人,每组有4只篮子,洗菜的多少人?一共有多少篮子?

  附近有2棵树,每棵树上有2个鸟窝,一共有多少个鸟窝?

  有6个毛巾架,每个架上挂了5条毛巾,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明明钓了4条鱼,小华钓的是他的2倍,小华钓了几条鱼?)

  (4)独自解答螦提的问题,汇报解答结果。

  3、想一想在我们班的队日活动中,开展过哪些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集体交流)

  三、小结。

  “快乐的队日活动”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不仅玩得愉快,而且还学到了不少数学知识,真有趣!希望下次我们班里也能开展一个比他们更有趣的度日活动,到时候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解决的数学问题多,好吗?

  四、教学后记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好。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学重点:

  图形的缩小与放大。

  教学难点:

  图形放缩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小红一家外出旅游,照了许多照片,小红把几张照片放大后,挂在家里,把几张照片缩小后,放在夹子里。你知道相片放大缩小的原理吗:

  2.板书课题:图形的放缩。

  二、 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①认真观察图形。

  ②说一说:谁画得像?

  ③你是怎么想的?说出你的思维过程。

  ④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看法:笑笑和淘气画得最象。

  (2)讨论:

  师: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画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他们的画法。

  ②教师巡视课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观察图形的长与宽的长度变化情况

  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

  ④反馈讨论结果。

  (3)小结。

  ①由学生说说有什么体会。

  ②教师小结:只有长与宽都按相同的比来画,画得才象。

  3. 完成课本画一画。

  三、 探索活动

  活动(1)

  1. 说一说点A(2,0)中,2和0分别表示什么?

  (1) 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理解。

  (2) 教师明确说明,2表示列,0表示行。

  2. 分别说说B(4,0),C(6,2),D(6,6)各数对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 把表示点E、F、G、H、I、J的数对填入相应的空格。

  活动(2)

  (1) 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2) 2X表示什么?2Y表示什么?

  活动(3)

  1.学生独立描点。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 观察比较,说说哪只猫长得象乐乐。

  4.你知道为什么?

  四、 课堂小结

  说一说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关键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6。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 试一试。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 出示计算 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希望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汇总5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05-07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6篇05-25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10篇05-23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5-19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5-13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4篇05-10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3篇05-08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05-25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0篇05-21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0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