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

2024-05-10 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考官:

  上午好!

  我是语文组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鸟的天堂》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文章,作者是巴金先生。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静态的大榕树和群鸟乱飞的活泼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遣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情感表达充沛,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来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词, 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根据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学习基本情况的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及其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景象。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学习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二、说学情

  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分析好教材,还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处于感性思维活跃的阶段,想象力丰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是现在的孩子并不是都有机会欣赏“鸟的天堂”这样难得的奇观,而且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还很不足,因此在学习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学法

  下面我再来说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法:一是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二是启发式教学,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讲授法,补充讲授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帮助他们深入学习。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会学。针对本课,我将引导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朗读法等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再说说整个说课中最核心的部分——教学过程。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五个板块来进行本课的教学,它们分别是: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三板块:走进鸟的天堂,感受大榕树;

  第四板块:走进鸟的天堂,感受群鸟活动;

  第五板块:破解难点,总结升华。

  本课教学时间是1课时。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在导入环节,我计划采用从“题眼”入手的方法导入,指着黑板上的题目问学生: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样的地方叫做“天堂”?先让学生分别解释下“天堂”的几个意思。在学生弄懂文中天堂的所指意思以后,接着追问: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哪里?写了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有点明中心的作用。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题眼”入手,形成“阅读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导入完毕,新课开授。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让他们边听、边读,边在文中勾画出要求会写的14个生字词,并且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为此,我设置了如下思考题:

  ①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去的?

  ②每次各看到了什么?

  ③勾画出作者每次去“鸟的天堂”时感受的语句。

  听完朗读以后,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这一环节我会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词语,并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不可计数”的“数”的读音,“应接不暇”的“暇”的写法,这一环节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了字词障碍,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由回答我设置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较为浅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我会放手让学生去学,尽量辅导后进生。设置自学要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其读通课文,而且把握好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第三板块:走进鸟的天堂,感受大榕树

  此环节为本课教学重点之一,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榕树大、茂盛而富有生命力,体会静态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5—9自然段),把有关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出来,想一想作者描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在学生朗读后,根据学生的分享发言进行小结:榕树的特点是大、茂盛而富有生命力。然后,指名读一下描写榕树大而茂盛的语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具体来说,我是这样指导学生:

  (一)指导学生体会榕树“大”的特点

  1.抓住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如第6段中的“许多株”“一株”“两株”等词语,针对这些词语启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我”认为是许多株,有的朋友认为是“一株”,还有的认为是“两株”?同时,还应让学生朗读此段,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榕树的“大”。

  再如第7段中“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三句话,引导学生分析“不可计数”一词,追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能回答出“枝上又生根”。

  2.运用联想与想象。让学生自由想象“枝上又生根”的画面,来体会榕树的“大”。

  3.利用多媒体。我会出示大榕树的图片,边讲解边理解“枝上又生根”的意思,这样更直观可感。

  (二)指导学生体会榕树“茂盛而富有生命力”的特点

  1.抓关键词语和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如第8段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几个句子,通过互相交流启发,使学生抓住“那么多”“一簇……一堆……不留一点缝隙”等数量词来体会榕树“多而密”的特点。再通过抓住“翠绿”“颤动”等词语来体会榕树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特征。

  2.抓抒情性的句子。如第8段“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榕树的无比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其实是对大榕树“茂盛而富有生命力”的赞美与喜爱。

  这一环节,有方法,有指导,在理解关键词语和语句深刻含义的基础上,也使学生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拨动了他们心灵上琴弦,引起了学生情感上共鸣,也解决本次教学的重难点。

  第四板块:走进鸟的天堂,感受群鸟活动

  此环节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二,我通过指名读12—13自然段,提示学生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课文。当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后,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然后交流。引导学生从鸟的数量多、形态多、姿态多等方面感受美的画面、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着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学生通过想象讲述鸟可能会有的各种形态,从而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可感的视觉表象,令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此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第五板块:破解难点,总结升华

  在前几个板块的学习后,接下来我会请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呢?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的天堂。

  最后布置作业。请你为旅游景点“大榕树”写一篇导游词。其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练笔。

  五、说板书

  最后我来说说本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体现教学意图、突出重难点,显示教学思路,利于学生理解,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鸟的天堂

  第一次  榕树 大 美(静态)

  第二次  鸟  多 欢 (动态)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以上就是我对《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说课,谢谢各位考官!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2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全文共14个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文章语言自然朴实,生动流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能概括文章大意,感受文中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抓住景物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课我采用尝试教学理论,运用导学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实施学习活动,去感受鸟的天堂独特的美。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本课我主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自学、对学、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读中归纳。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进行新课前对旧知识有效地回顾可以温故而知新,因此我让学生先完成填空,并设计导语如下:

  上节课,我们跟随巴金爷爷一起游览“鸟的天堂”,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让我们一起看清它的真面目吧!(板书课题:20鸟的天堂)。

  (二)走近榕树,感悟生机。

  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榕树近景图,抓住“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大;抓住“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理解榕树的茂盛,再抓住“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树叶绿得耀眼,充满活力,感受榕树蓬勃的生命力,并结合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引入作者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并及时给予指导,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独特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读、配乐读。

  (三)走近鸟儿,感悟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学习了静态描写后,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第10~14自然段,设计问题如下:这里的鸟儿真()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我将运用语言和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设计了如下过渡语:

  在此过程中,播放众鸟群飞的图片,引领学生一起拍掌,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抓住鸟的数量多、种类多、姿态多,体验众鸟群飞的热闹,从而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最后,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让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多向交流,小组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感悟此行。

  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学生可能说出榕树繁茂、水草丰美、温度适宜、气候湿润等,引导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注意保护我们生活的周围。

  (五)心语屋。

  如果你是鸟的天堂中的一只小鸟,快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天堂”吧!

  通过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向同伴介绍美丽的鸟的天堂,写一段解说词,既对文章有所回顾,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舞台。

  (六)作业。

  1积累文中优美词句。

  2仿照课文中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的方法写一处美景。

  积累好词佳句,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用学到的动静结合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去描写生活中的美景。

  20鸟的天堂。

  傍晚榕树大而茂盛(静态美)。

  早晨鸟儿多而欢快(动态美)。

  板书是课文的浓缩,也是课文的精华,板书有内容有方法,简练清晰,有助于体现课文重点及中心,便于学生理解。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语言文字,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独特的美,我们又一起走出了语言文字,带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走向了生活。设计教学时,我努力做到,让学生课前有所期待,课堂有所满足,课后有所回味,品味语言文字,品味真挚情感,让我们的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当然,课上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3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阅读理解能力,确定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规律、缝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一)教法:

  1、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了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思起于疑,再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重点设计了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2、角色扮演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出“教学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自由评论、深入探究”。

  3、情境教学法。

  (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学法:

  《小学儿童心理学教育》中曾这样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教给了他们这样几种学习方法:a、圈画法。b质疑法c自主合作探究法。

  (一)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探究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大榕树部分。

  一株榕树便是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2):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怎样的感叹?让学生齐读,树之所以美,美在其形大,美在其势:茂盛。

  (3):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指导一株学生抓住词语:“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大。

  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榕树的生长特点:

  (4):在第8自然段中,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来体会榕树地茂盛,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指什么?看自己有什么见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树的勃勃生机,感受到这种勃勃生机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联系各自的感受融入到这句话中,是风吹是写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出的嫩芽,是那绿叶是青春的生机。

  (5):通过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练习背诵。

  (6):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师生评价,指名读。通过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注学生个体差异。

  2、学习“群鸟纷飞”部分。

  (1)过渡:让学生说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呢?让学生走近课文。

  (3)按学习大榕树的方法,进行自学。

  (4)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体会到这里的鸟儿多?生汇报、交流、朗读。

  (5)让学生在树上添画,各种各样的鸟,体会“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6)假如你是生活在这里的一只鸟,你将怎样夸赞自己的家园?说、写、唱?

  (7)男、女生分读课文,回顾全文,引导学生比较作者对“大榕树”和“群鸟纷飞”的描写,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区别,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

  :树的庞大,茂盛为鸟儿提供了栖身之所,人的细心爱护,给鸟儿创造了美好的家园,而鸟的活泼、可爱为这儿增添了生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会拥有这样的人间胜景。本环节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满怀兴奋,愉快之情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愉快中学习。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2、学了课文,有什么体会?

  本环节设计理念:联系拓展课外知识,体现现代大语文教学理念,生活即语文,另一方面唤起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广告词。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设计理念:板书有助于师生一起回顾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课堂的板书应简洁、明了,从而体现板书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相关文章: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02-24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02-24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优选)01-14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精选5篇)12-22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精选5篇)12-22

部编鸟的天堂说课稿12-22

部编鸟的天堂说课稿12-22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范文(精选9篇)12-26

部编鸟的天堂说课稿7篇12-23

部编鸟的天堂说课稿(精选9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