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说课稿

2023-05-31 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整合说课稿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整合说课稿模板1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串联与并联电路(二)》。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是在同学们学习了第三章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对串、并联电路更深一步的学习。并联电路是本学期中最难理解的一块,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路示教板、教材中的插图、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亲自尝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具有较好的直观观察能力的特点,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展示。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通过本节练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3)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求知。积极合作的思想品质。

  四.重难点分析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家用电器的连接,教师还可以联系教室里的电器的连接。

  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要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

  六.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导

  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生活中有大量的电学现象,我有意识把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请同学自己观察教室里的用电设备,然后举例说出各个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在电路当中,并引导学生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后展示出电路图,要求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由此引入新课。同学亲自观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而且为后面电路连接打下了基础。进而要求学生分小组协作的方式尝试连接实际电路。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进行实验,探究特点

  在这个环节中,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感受串联与并联电路的不同特点。要求学生在刚才连接的基础上,探究在串、并联电路中分别去掉其中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灯泡是否正常发光。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在串联电路中,去掉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不能发光,而在并联电路中,去掉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可以正常发光。进而引出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当中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学生经过亲身体会渴望解决问题,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顺路进入下面的教学过程。

  (三)观察电路,动手连接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该知识点属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内容,而且学生对实际电路已有了接触,因此我把这个问题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从从观察电路图当中,逐步引导学生按电路图的顺序依次连接实际电路。进而要求学生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能加深对两种电路不同特点的理解。此过程可通过小组讨论与协作来进行,培养学生敢于求知,乐于合作的精神。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高

  本节课主要讲了串联与并联电路的连接与画图。本节课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总结连实际电路与画电路图的方法,师生不断补充,抓住重点,巩固学生对连接与画图的理解。

七.作业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联系,抓住基础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层次练习。首先展示出不同电路图,让学生判断其连接方式。后完成书上课后练习。从而达到对本课重难点的巩固。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课程设计,请各位老师评委多加指教。

整合说课稿模板2

  一、说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基础上学习的。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的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教学重点: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的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出示P30主题图,和习题图。

  三、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设计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让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掌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分为五个步骤:

  1.课件出示: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我们及时用课件显示: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出示算式5×3=15(元)再算一共多少钱?15+20=35(元)

  2、看图解决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5×3+20 3、列综合算式:我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我再次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向学生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巩固练习。

  4、方法多样: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生,捕捉错误资源。

  5、展评作业: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谢谢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让学生讨论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对比方法:此题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18×2 ②50-18×2

  = 50-36 =32×2

  =14(元)=64(元)

  ③50-18×2 ④50-18×2

  =36 =36-50 =14(元)=14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二、三两个教学环节中,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为了体现数学________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1、首先是一道改错题,根据所学的内容先判断对错,说出错在哪里,然后改正。

  2、让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加以巩固,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后交流计算结果。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

  3、是一道"算24点"游戏,"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让学生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拥有了生命力。】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整节课的设计我是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数学xx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引导、对比、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3×5+20 50-18×2 20+3×5

  =15+20 =50-36 =20+15

  =35 =14 =35

  (设计意图: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

整合说课稿模板3

  一、说教材

  本单元以“信任他人”为主题,编排了主体课文《桃林那间小木屋》《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快乐读书屋”的《小鸟和守林老人》《珍珠鸟》,以生动、真实的故事告诉学生: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它比金钱更珍贵。引导学生学会给予别人信任,同时珍惜他人给予的信任。“能说会写”板块围绕单元主题,编排了口语交际“选话题,谈看法”和习作“信任的喜悦”,《桃林那间小木屋》是六年制小学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第八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记叙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总是经过公路边的一个告示,这告示激发了他的好奇心。按照告示的指引,他找到了一片桃林。桃林中有一间小木屋,却并不是供看管桃林的人住的,而是放着为摘桃子的人提供的篮子,桃子按篮计费,有顾客自己采摘,自己付款。作者感慨在这间小木屋得到的信任何被信任的喜悦。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学会信任他人,知道怎样的到他人的信任,能够从细节出领悟主题,培养语感,掌握记叙文的层次结构,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及本单元的主题作文的开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我都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能够自己扫清字词障碍,能够把课文主读通顺,但由于没人督促,学生诵读遍数不多,只能明白大概意思,不愿深入一步进行研究。为了促使阅读能力深入发展,课堂上,我启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引导学生精读有关句段,体会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学会概括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每一个细节描写中体会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4、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每一个细节描写中体现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教学难点:

  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谈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信任”这个问题的认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读读写写、议论纷纷、书声朗朗、高潮迭起。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和学生是这样互动合作的:本课设计中,我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年级学生是由低段过度到高段的枢纽点,要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由于三年级好处于过度阶段,整体的认知水平还不是很完善,自主能力不够,所以应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有理有节的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努力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能力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读,使学生在读中有悟理、悟情,从而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堂课中,我综合了质疑法、讨论法、谈话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三、说教学过程

  (一)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利用出示课文中新奇的广告质疑:看到这则广告你觉得奇怪吗?你的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呢?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这时他们会提出:“自摘?难道会不要钱?是随便摘吗?”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学习的兴趣也会高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后,我用信任而有待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带着目标读课文。

  由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还不能很好的概括,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词语完成填空。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会很快完成填空练习,教师交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为以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打下基础。

  (三)品味细节,巧妙悟情,突破重难点

  由于课文较长,怎样把长课文讲好,我采用抓住课文的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我以感情为线索,抓住学生的心理提问这次自摘桃子经历,有怎样的感受?(高兴、愉快)请同学们再浏览课文,看看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这样直入中心,改变了按事情发展顺序教学,起因----经过----结果,平铺直叙,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我采用变序教学,在自摘桃子的经历中,作者有什么心情感受,从喜悦入手,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教学,以喜悦贯穿全文。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激发学生思考。作者说他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那桃林主人的哪些做法让你体会到他对顾客的信任?划出有关词句并理解。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然后交流。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学生间的对话。教学中,我通过体会“三处细节”来达到巧妙悟情,突破重难点的。品味细节之一——关于红箭头

  “从公路拐过去不到1千米,路边出现了一块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向右指。我把车开上右边的泥石小路。汽车往前又开了一会儿,一个红色的箭头又把我带向野草茂盛的小路。总之,每当转个弯,眼看就要失去方向时,红箭头就又出现了。”

  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一段话,文中多次提到红箭头。这是桃园主人真诚待客之始,每当客人就要失去方向时,红箭头就会出现。红箭头透出桃园主人为客人考虑周到,也透出对客人的信任。“我”按照主人的提示决定去看个究竟,这是“我”对主人的信任,如果“我”把这个告示板上的红箭头当成一个骗局,“我”就不会去看个究竟,就不会体验到前面“我”所说的种种喜悦,更体会不到被信任的喜悦,可以说红箭头是我们双方建立信任的开始。

  文中红箭头这一细节学生是不易发现的,在这一处教学时,我采用排比式追问的方式引出:

  “当我从公路拐过去1千米,是什么把我引向泥石小路?”(红箭头。)

  “汽车继续往前开,是什么把我引向野草茂盛的小路?”(红箭头。)

  “当我在十字路口徘徊,又是什么帮我指明方向?”(又是红箭头。)

  教师一次次地追问引读,使学生一步步地明白是红箭头把客人引到了桃林,感到红箭头对客人找到桃林的重要性,从而体会桃园主人对客人的真诚信任之情。

  品味细节之二——关于放钱

  “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5元钱,请自己摘,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这是主人留给客人的字条,看似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包含着主人对客人无限的信任。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所包含的感情呢?我采用了对比法,即:

  ①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5元钱,请自己摘,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②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5元钱,请自己摘,一定要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通过换词对比,学生明显感受到两句话感情色彩的不同,“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只是顺便说明放钱的位置,完全相信客人会把钱放在箱子里。而“一定要”是担心,是害怕,是不相信的表现,千叮咛,万嘱咐,就怕你不交钱。通过这样的比较,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孩子们真切地感知文本内涵,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体验到桃林主人对客人的信任之情。品味细节之三——关于“看”字读音“那两条狗看着我,在我的身边走来走去。”

  两条狗是“看(ān)着我”还是“看(àn)着我”,教学中我采用辨音明义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联系下文明白,由于读音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狗只有表示友好时才会跳跃欢吠,狗在这里的作用是为来往的客人做向导,所以在这里的读音应该是àn而不是ān。这一环节由辨音促使学生细读文本,引出对这段内容及词语的再思考,体会到狗的作用,从而突出桃园主人的优秀品质,可以说“辨音”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设计意图,课文的细节,正是课文的精彩之处。让细节成为教学的闪光点,成为学生思维的开启点,成为教学难点的破解点。我们语文教师只要扎根文本,潜心研读文本,用心挖掘教材中细节处,相信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精彩无限,学生定能达到与文本和谐相融的境界。

  作者成功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桃林主任周到热情的服务,使我们深深感受人与人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带着这份喜悦走进桃林,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沁人心脾、馋涎欲滴、抓住“茂盛、又大又甜、沁人心脾、馋涎欲滴”体会桃林桃子的丰满,由此引出作者“汽车往回走了十几米,我不禁停住车,再一次回过头去,久久的注视着那片桃林,那间小木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chún)洁的地方。”

  1)对比品词,培养语感。

  (出示:汽车往回走了十几米,我停住车,回过头去,看着那片桃林,那间小木屋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纯洁的地方。)

  读一读,加上好,还是去掉好。哪种说法更能细致入微表达作者的心情?

  (出示:不禁、再一次、久久地注视)

  这几个词语,表达着作者的心情,什么心情?(不愿离去,不舍得离去,充满留恋。)

  五总结升华

  1.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遇到过那些人与人之间信任或不信任的事?引导我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大人与孩子之间、亲戚朋友之间怎么做才能互相信任?

  2.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怎么看待信任这个问题要别人信任你,你必须首先信任别人信任一个人不是盲目的信任,不要让不法分子钻了我们信任诚实的空子,使得自己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正确保护自己(比如诈骗短信……)我希望我们都用一个真诚无私的心去信任别人的同时也珍惜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这样我们的生活中充满愉悦与和谐。

整合说课稿模板4

  《傅雷家书两则》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之时,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虽角度不同,但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

  这篇__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安排了两篇演讲词和两封书信。故知识目标中应明确显示:学习运用书信的写作方法。考虑到三维目标的整和性我决定本节课让学生完成三个目标:

  (1)整体感知两封家属的异同。

  (2)学习运用书信的写作方法。

  (3)在体验运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针对__的内容,文体特点,及九年级学生的求知特点,尤其是本班语文基础较差的现状,我决定课前先用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格式和情感上或得初步共鸣。感知可文后辨析两封家书的异同;品味赏析__后趁热打铁,马上进入体验运用环节,延伸拓展后在《感恩的心》中结束本课。

  教学过程

  歌曲激趣

  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刚才大家听得都挺投入的,从歌曲中,你听出了什么?(友情提示:可以从形式,内容,语言,感情等方面谈。)学生举手发言。

  小结语:大家听得认真,听得动情;尤其是能从游子的思亲感受到父母的思子之情。再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里,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的最好桥梁。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再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写的多了,整理下来,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感受一下那份牵挂。(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异同。

  2学习书信的写作方法。

  3在体验运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学会感恩。

  整体感知

  请大家快速阅读两封家书,看作者再什么情况下给儿子回的信。傅雷想通过这两封书信告诉儿子什么?请以“从___看出,这封书信是作者在儿子___时给儿子回的信。”的句式回答第一问。

  学生速读后举手发言。

  品味赏析

  正是期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使这两封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家书有了相同的内涵。我想知道,同学们喜欢着两封家书吗?能把你喜欢的词.句和大家分享吗?

  体验运用

  傅雷的家书,不仅能使他儿子—傅聪获益匪浅,也定能使我们这些阅读者获益匪浅。让我们学以致用,用我们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吧。

  A小李的爸爸和妈妈不幸双双下岗,小李也因此情绪消沉,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假如你是小李的好朋友小丁,决定给小李写一封短信。你该怎样写?

  B小帆前些日子去参加演讲比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回来后,就总是指挥这个,教训那个,学习也很浮躁。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小颀,想给小帆写一封信。你会怎样写?(左右两大组分别完成A﹑B情景演练)

  拓展延伸

  (看来同学们已从精神上把两封家书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了。)的确,傅雷是伟大的,他的儿子是幸运的或许,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羡慕傅聪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同时又感叹为什么自己就没有遇上这么好的一个父亲?其实爱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一下,你们感受到父亲对你们的爱了吗?

  先把你的感受告诉你的同桌,再和大家分享。交流分享

  小结:大家的述说很动情,也很感人。傅雷有一位让他为之骄傲的儿子——音乐家傅聪。我想:既然大家已理解了父亲并深深感受到了父爱,那么,只要同学们努力争取,长大后也一定会成为让父母因你而骄傲的人!

  作业安排

  父爱是无言的,较之母爱,它更深沉,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才能发现,他和母亲一起用真情为我们搭建成长之桥。今天下课后,我们能否用自己的心,通过自己的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关心呢?

  结束语:放歌曲《感恩的心》

  课后反思:这节课目标明确,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的述说很动情,感染了许多听课的教师。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课文读的较少,基础知识——字词也是在课前检查而没有在课堂上展示。

【整合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说课稿06-12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说课稿范文04-21

精彩的整合幼儿教师说课稿07-03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选整合说课稿三篇06-26

海子的经典诗句整合07-12

经典的情感签名整合07-12

秋日的整合散文04-12

古代句子整合06-13

贤妻语录整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