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2023-03-08 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根据小班孩子好动、自律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导入环节,我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拟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开时的声音效果,以游戏的形式进入教学内容,所以孩子的参与性相当高。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合作探究、歌曲听唱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为教学原则,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熟悉歌曲做做动作,等活动,进行教学,避免了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也为后来设计的游戏作好了铺垫。整个教学过程,孩子易接受,气氛比较活跃,随后随即让孩子当堂模拟练习,在带有游戏性的练习中,我穿插了文明礼让,安全驾驶等方面在课程内容之外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孩子非常乐意。

  二、说目标

  1、尝试听辨音乐信号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2、能够在角色表演的游戏中乐意自信地展现自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自编歌词、听辩听唱、自创游戏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说教法

  采用生动的情境启发诱导,自发的练习巩固基础,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创的游戏灵活运用,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五、说过程

  1、创设情境兴趣引路

  课前,把教室布置成活动空间较大,椅子成六组的摆放,教室中央摆放好节奏卡片。接着,播放模仿火车汽笛声音的音乐,请学生拍手进入教室,并在教室中央站好队。这时采用情境引路,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进教室的时候听的是跟什么有关的音乐啊?”引导学生回答是跟火车有关的音乐。接着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身份:“音乐火车站站长”,并向大家发出邀请,登上小火车。

  2、自主学习个个过关

  以上火车要检票为情境,我提出要求:“读对了‘车票’的节奏就可以上车了,首先请同学相互之间读一读。”然后,站长逐一检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过关。学生在争先上火车的心理中自发的想要练好节奏,避免了反复、枯燥的练习。、

  3、节奏练习听辩为主

  学生全部登上小火车后,继续一情境引导:“小乘客们,你们看,这里停着三辆小火车,你们听一听,是哪一辆火车开动了?”我用手拍不同的节奏,学生通过听辩,熟悉节奏。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奏读一读。这个环节主要是在听辩的过程中学习歌曲的节奏。

  4、开动脑筋创编乘车方式

  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按节奏问答式来乘车。

  5、唱唱歌曲做做律动

  这是学唱歌曲的环节,避免了学习的单一,也为后面的律动游戏作好了铺垫教师带领学生,说:“让我们一边唱,一边学小火车开动的样子。”整个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都贯穿律动。

  6、你言我语尽情唱游

  开火车的唱游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我不想手把手的教,而是想让孩子自己摸索出开好火车的方法,于是我说“想把火车开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火车有好多车厢连在一起,怎么把它连起来?怎么开,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学生有很多方法有的建议拉着前面同学的衣服、搭着前面同学肩膀,我让学生跟我一起来演示,一起研究,大家一起决定什么动作比较好。最后,师生都认同右手搭在前面同学肩膀,左手做车轮滚动的样子。就这样,一列列小火车很快就能够上路了。在唱游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是相互碰撞,这时停下音乐,宣布:“现在发生了交通意外,请各辆小火车赶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安全行驶,相互不让路,不喧哗。

  7、开动火车乐趣无限

  唱游结束后,我安排了一个游戏:音乐中,小火车在教室里自由行驶,音乐停下时到站请旅客上车,音乐开始后继续旅行,直到所有的乘客都上车。这个游戏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共同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学会礼让,安全驾驶。

  8、结束:评出最佳文明乘客、最佳小火车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小螃蟹找工作》选材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大班上册,是一节语言活动。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他们聆听动物故事,怀抱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触目所见,随处有动物。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然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孩子很远。孩子并不能时时接触,充分了解,真正走进现实的动物世界。而小螃蟹这一动物形象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而且有着鲜明的外形特征,较易引发幼儿的多种联想。纲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大班语言活动《小螃蟹找工作》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生活,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人各有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学习脉络中,我们选择小螃蟹这一容易获得的资源,让小螃蟹以找工作的方式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情境,成为他们观察的对象,游戏、表达、表现的主角。孩子不但熟悉小螃蟹,亲近小螃蟹,而且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了解小螃蟹,走进小螃蟹的生活世界。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小螃蟹找工作》的目标是:

  1、理解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螃蟹的形体和生活习性为其选择适合的工作。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运用了猜谜语的游戏导入,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对螃蟹有了直观地了解,同时也为故事里的小螃蟹适合找什么样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我们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使幼儿乐意参与活动,并能根据小螃蟹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帮助小螃蟹找工作。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三、材料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内容,我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制作了"小螃蟹找工作"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设计

  1、谈话、游戏引出主题

  2、观察、讨论法提高幼儿理解故事的能力

  五、活动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以猜谜语的游戏导入,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为下面的讲述作铺垫。如:我们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看谁最快猜出是什么动物?谜语:身穿硬硬袍,手拿小剪刀,走路横着跑,嘴里吐泡泡。

  (二)、设疑讨论——小螃蟹找工作。

  这一环节通过边观看课件边思考问题。"小螃蟹到过哪些地方找工作,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工作不适合他?最后,小螃蟹找到一份什么工作,为什么这份工作适合他?

  (三)、观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让幼儿乐意参与讲述,并大胆地把自己所看的,所想到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出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四)、游戏"职业介绍所"

  (五)、延伸活动:在音乐声中,大家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

  六、设计亮点

  1、本次活动采用了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情境。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恰当与否非常关健,而传统的语言活动的提问,比较单一、封闭。开放性提问则是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它是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提问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精密性,还有利于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纲要解读》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健就是要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交谈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在请幼儿为别的动物找工作这个环节中,我们给幼儿充分自由选择的空间,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们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而整个教学活动贯穿了开放提问,从而唤起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增加了他们讲述的机会。

  2、活动的后半部分是一个小游戏:动物职业介绍所,创设游戏情景,让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并分析动物的不同特点,寻找他们的特长,为它们寻找合适的工作。最后交流讨论结果,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使活动过程动静交替,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孩子不但本能地喜爱动物,还能自觉地关注动物,善待动物,真诚而理性地对待每一个朋友。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故事《月亮船》讲述的是蒲公英迷路后回家的经过,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是幼儿从事语言活动的好教材,同时故事情节中涉及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单纯的故事学习增添了几分生气。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阅历,对地理知识也有些基础了解,本教材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拓展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时值建国六十周年,我选择本活动,意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运用语言表述。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主心骨,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于: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爱祖国的热情。

  这两个目标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融合的一方面。同时我认为故事的题材所要表达即祖国地大物博这一信息,重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因此我确定本次活动重点: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并用语言进行表述。难点为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四个世界之最,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主要作了以下准备:

  图片《月亮船》、课件《月亮船》、图谱(我国的四个世界之最)。

  四、说教学法

  本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了四种方法:启发提问法、多媒体技术运用法、图谱法及游戏法。这些教法也是幼儿的学法,能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1、启发提问法:教师应力求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想说、敢说、大胆说。结合故事教学本身的特点,我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启发提问法,设计许多层次不一的问题,在很大程度引导鼓励幼儿参与活动,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促使其得到程度不一的提高。

  2、多媒体技术运用法:本教材情节生动并涉及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此我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幼儿视听的感官,深入感受题材本身,为本活动重点解决垫下一定的基础。

  3图谱法:图谱法其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深受教师喜爱,并在大程度上可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内容,本活动借助图谱法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并记忆我国的世界之最,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进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寓教于乐,本活动借助一简单的说唱游戏,意使认知不变成为重复跟读学习,而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学,幼儿的“乐”学。

  五、说过程:

  本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引出主题——初步倾听,了解内容——结合课件,突出重点——巧用图谱,突破难点——活动延伸,说唱歌谣。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打开幼儿的话匣子是语言教学的关键,活动开始我出示月亮船图片,并设计问题“如果你坐在天上的月亮船里,你会看到什么”?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本环节需要2—3分钟。

  2、初步倾听,了解内容。

  本环节为幼儿初步欣赏故事,简单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先以生动的语言完整地讲述故事,再结合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你听了有什么感受?在本环节中,幼儿可粗略地了解故事内容,并简单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听后感,同时我根据教学需要在本环节对教材本身进行简单修改,即故事结尾不点出蒲公英的家是中国,此环节大约占用8分钟。

  3、结合课件,突出重点。

  紧扣幼儿的初步感知,本环节重在结合课件帮助幼儿逐段理解故事内容,大致需要12分钟。由于提问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并刺激其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本环节中,提问法也是运用得最多的一个环节。我将故事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蒲公英迷路。所设计的提问为:(1)蒲公英为什么会到很远的地方?(2)它遇到了谁?第二段为仙女与蒲公英的对话。结合提问:(1)谁来帮助蒲公英?(2)蒲公英是怎样介绍它的家?第三段落是蒲公英回家的经过,我所设计的提问是:(1)仙女带着蒲公英找到这些地方吗?(2)你们猜猜,蒲公英的家在哪儿?通过三段课件的欣赏提问,幼儿已能基本了解故事内容,本次活动的重点得以解决。

  4、巧用图谱,突破难点。

  承接环节三的猜测,“蒲公英的家在哪儿”引导幼儿说出中国,教师可及时续上故事结尾,并结合图谱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引导幼儿运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结合提问“为什么蒲公英与仙女道别时,在她的花瓣上有几滴泪珠,闪着银光”?“你们喜欢蒲公英的家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进一步挖掘作品的内涵,并迁移到自身,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借以突破活动的难点,本环节约占6分钟。

  5、活动延伸,说唱歌谣。

  有了对故事的基本认识,本环节继而借助图谱,运用3—5分钟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说唱蒲公英的唱的歌谣,借助幼儿对游戏的天性喜爱,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自然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4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会动的房子》就是这样一个富有代表性的故事。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法和学法、活动过程,以及活动特色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教材

  《会动的房子》选自一则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因为粗心,把房子建在了乌龟背上,故事充满艺术的想象,开始设置悬念,把幼儿带进回荡着风声、海浪声、马蹄声的大自然交响曲中,展示了博大美妙的大自然,让儿童充分体会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美,人与人互助的人情美,给儿童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情:故事是幼儿较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大班阶段的幼儿普遍喜欢听故事,甚至不厌其烦的重复听一个故事,听故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显得十分必要,因此《会动的房子》符合该阶段的幼儿兴趣特征,不但适合幼儿倾听,还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故事续编。

  二、说活动目标

  遵循三维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要求,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领域“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以及“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引导学前儿童理解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新词“呼呼呼、哗哗哗、哒哒哒”;学会用语言正确描述出声响。

  能力目标:开动脑筋续编故事,培养学前儿童大胆想象创造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的诙谐美,体会大自然的美,培养学前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习象声词。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对故事进行创编。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组织好此次活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教学幻灯片《会动的房子》四幅。

  2、录有风声、海浪声、马蹄声的磁带。

  (二)经验准备

  幼儿对乌龟尤其是龟背的认知准备。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围绕活动所确立的目标,活动主要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法

  幼儿学习的特点表现为直接经验性,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以其生活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决定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必须生活化、直观化,故而谈话法贯穿于幼儿园所有活动中。谈话法具体表现为教师紧扣活动主题所提出的问题,而幼儿园的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层层推进,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活动。

  2、讲述法

  在活动中讲述法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故事透彻的理解后,通过语言,伴随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给幼儿故事的情绪情感,让幼儿在故事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感受小动物之间互助的情感。

  3、直观教学法

  主要表现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会动的房子》中,教师使用幻灯片,最好配有声音,色彩鲜艳,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示在有幼儿眼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对视觉、听觉等感官的作用,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深刻理解。

  (二)说学法

  幼儿园活动的顺利完成有赖于高效的是有互动,所以不止有教师的教,更需要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学,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学法有:

  1、感官参与获取信息法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会动的房子中》,需要幼儿通过耳听(倾听)、眼看(观察)、脑想(思考与想象),从而获得知识体验。在感官参与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语言表述法

  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活动的难点在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所以要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语言讲述情感表达的方法,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五、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根据幼儿学习的直接经验性特点,在导入中,我从生活经验入手,向幼儿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家的房子会动吗?你见过会动的房子吗?今天呀,老师要讲一个会动的房子的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听呀?”引出故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第一遍故事结束后,我提出描述性问题“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哪里?小松鼠的房子先后到了哪些地方?”等等,帮助幼儿掌握故事的大意。

  2、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录音,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房子问什么会动?故事里的小松鼠是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让幼儿带着问题再次听故事,第二遍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多角度理解故事。

  3、请个别幼儿概括故事,巩固故事的理解,在假设性提问“会动的房子还会到哪里去?如果小朋友们来造房子,你会把房子造在哪里呢?你可以是用什么办法使你的房子动起来呢?”等等,引导幼儿迁移作品经验,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三)小结

  完成了上述环节后,我对此次活动幼儿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议,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然后对本次活动和幼儿一起做一个知识性总结“风声是呼呼呼,海浪声是哗哗哗,马蹄声是哒哒哒”等,巩固幼儿的认知。

  (四)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到户外散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活动特色

  活动选材童趣、新颖,既诙谐有趣,又合乎情理易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韦玉春,来自教师教育学院09学前一班。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看图讲述故事。

  一、说教材。

  生病,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孩子们对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们所害怕的事。他们害怕吃药,打针,害怕一个人在家。大班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让幼儿获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丰富了经验,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养。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大班语言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订了活动目标,分别是:1、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的内容;2、引导幼儿学习词:孤单、惦记,乐意参与讲述活动,能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讲述;3、感受到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快乐,以及获得生病时的健康心理。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纲要》中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理念,我又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制定为乐意参与讲述活动,通过移情讲述,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同时把引导幼儿学习词:孤单、惦记,并能对图片进行大胆、合理地想象和讲述。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观察法、提问法、示范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五、说学习方法。

  另外,我打算帮助幼儿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角色表演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的轻松几分钟,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活动准备。

  为了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我作了如下准备:1、了解信的基本格式。2、图片7张,信封一个,娃娃家设计、一束花等。我们知道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将利用直观形象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七、说活动流程。

  下面我将阐述一下我的教学流程,本次教学活动共有以下四个环节,分别是:

  (一)创设"小猫的信"的情境引入。

  (二)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三)情景表演,结合思品教育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活动。我是这样导入的:

  活动一开始,我将出示这样一幅画,让幼儿感知图片、观察图片,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运用提问"小猫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让好朋友小兔来看它,可是小兔离得太远了,小猫会用什么办法告诉小兔呢?"小朋友根据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后,然后把小猫的做法告诉小朋友们,然后打开信,为下面看图讲述故事做铺垫。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接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首先以"读信"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讨论:"小猫为什么哭?小猫心里会想些什么?""小猫的信要怎么读呢?"在幼儿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我来引导幼儿说出孤单、惦记这两个词语,我是这样做示范的:

  小兔:我生病了,住在医院里,猴大夫给我打点滴。生病躺在床上很孤单、很难受,我哭了。惦记着我的.朋友们。小猫X年X月X日

  以小兔的口吻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兔收到信会怎么样?小兔把小猫生病的事告诉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知道后为小猫做了什么事?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讲述,并大胆吧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把幼儿引入到故事中来,我将出示由小刺猬、小鸟、小兔、小鸭怎样帮助小猫的图片,并说道:"小朋友看一看小猫的好朋友都为它做了些什么呀?这样引导幼儿逐步欣赏,了解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并为下个环节情境表演埋下伏笔。教学过程中,我将这样做示范:小刺猬捧着鲜花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小猫;小鸟在窗口上唱着美妙的歌,安慰躺在床上的小猫;小兔给躺在病床上的小猫讲故事;小鸭厨师来到小猫的病床前给小猫煮好东西吃。

  第三环节:情景表演

  小猫生病后得到了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复。如果我们身边的好朋友生病了,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1)幼儿自由表达。

  (2)请幼儿联系实际分角色进行表演。

  第四环节:活动延伸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

  让幼儿交流讨论:小猫生病后得到了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它很快就会恢复健康。请幼儿结合故事进行表演,表演一遍后,教师播放乐曲,并与全班幼儿一起为小猫跳舞,在充满爱的旋律中结束活动。

  八、说板书设计

  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同时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期的阅读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主,直观的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展示的一系列图片,使幼儿容易感知阅读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小雪花》选自大班上学期第八个主题《冬天的故事》中,是一首散文诗,诗歌充满了儿童情趣,其中的拟人化语言,生动形象地帮助幼儿很好的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并通过欣赏诗歌,仿编诗歌,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并理解“洁白”、“松软”等词汇。

  2、通过欣赏散文,使幼儿对散文诗感兴趣,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3、根据散文原有的格式,引导幼儿学习适当的仿编。

  活动重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对雪的喜爱,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

  把大胆进行创编,发展幼儿想象力、思维能力作为活动的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作了如下准备

  1、反映诗歌内容的教学挂图《小雪花》和多媒体课件。

  2、提醒幼儿注意下雪和雪后的景象。若没有雪景,则提前组织幼儿看幼儿用书中《小雪花》的画面,感受下雪的`情景。

  3、录音机、舒缓的音乐。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

  1、观察法:通过课件,直接让幼儿进行观察和学习。

  2、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动画“雪花”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情境教学法:我给孩子们创设情境,使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获得触景生情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

  另外,我准备对幼儿采取提问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演一演的轻松气氛中,愉快地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五、说活动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顺利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情导入

  组织幼儿外出观察雪景,看一看大雪过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需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看一看雪都落到了哪里?落到屋顶上的雪像什么?挂到树枝上的雪像什么?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主题活动。

  (二)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师结合教学课件,清晰、有感情地配乐朗诵。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欣赏第一自然段,问:小雪花是怎样落下来的。什么是“轻盈”?谁能学一学小雪花“轻盈”的样子

  (2)欣赏第二自然段,幼儿交流讨论:为什么说雪花像“美丽的白纱”、“闪光的银瓦”、“松软的棉絮”?

  (三)、引导幼儿尝试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让幼儿跟随教师边看图片边小声朗诵。

  2、再好在孩子们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尝试进行配乐朗诵。

  3、根据诗歌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进行配乐朗诵。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4、集体朗诵散文诗

  (四)、尝试仿编诗歌

  激发兴趣:问孩子喜欢雪花吗?请幼儿像诗中说的那样也说一句话。

  (1)幼儿自由组成小组,练习仿编,教师引导。

  (2)小组相互交流练习。

  六、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里玩音乐游戏《小雪花》:

  教师佩带“北风”字卡扮演北风阿姨,幼儿扮演小雪花,一起玩音乐游戏《小雪花》。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小水滴旅行记》这个故事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小水滴从静态变成了能说会动幼儿喜爱的动态形象,叙述了小水滴从水——水蒸汽——水的变化过程,故事主题明确,通俗易懂,它既可以是一个故事,又可以改变成一个科学活动。

  (二)目标定位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我从能力、认知、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小水滴从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能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3、愿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语言发展比较好。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水的变化过程,难点是能够绘画并说出水滴的变化过程。

  (四)活动准备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与诗歌内容有关的课件;白纸每人一张、记号笔人手一支。

  二、说教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奠定基础,本次活动运用的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视听讲结合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生动的课件、教师亲切自然的激励性语言、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等,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欣赏力和理解力。

  三、说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理解——感受——体验”三大块,由浅入深,从理解到感受,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孩子真正理解、并学会仿编,我将活动设计成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听、想,通过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来理解故事的内容。

  第二部分:根据故事内容以及课件,幼儿绘画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四、活动延伸

  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现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及满足他们交流成果的愿望。”因此,我请幼儿绘画小水滴的旅行过程时,让他们体验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受绘画的乐趣,画完以后对自己的画进行解说,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说亮点

  1、运用课件通过小水滴的旅行,感知水的变化过程,使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

  2、不同的幼儿表现不同,能力也不同,在绘画这个环节中使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大大程度上减少了幼儿的难度,使幼儿有满足感和自豪感。

  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我是快乐的小水滴,我在一条小溪中,我和许多小水滴姐妹顺着水跑呀跑呀,汇成一条大河。

  突然,我们一起从山上向下跌落,像一个大的水帘挂在山崖上,太阳照在我们身上,画出了美丽的颜色,我变得漂亮了。

  我跌到山下的湖里,太阳照得我非常暖和,我觉得身体变轻了,变成水蒸气,不停地上升,上升~~我升得很高很高,和许多小水珠姐妹碰到一起,连成一片,地上的孩子说:快看,天空中有一朵朵云彩!

  天空中很冷很冷,我们相互抱在一起,变成一个大水滴,从天空掉了下来,地上的孩子喊:下雨了,下雨了~~我和朋友们落到山下,落在田野里,落在江河中,小树苗被洗得干干净净,庄稼喝足了水,伸直了腰,小河高兴地唱首歌,大家都欢迎我!

  我在小河里,和远方流来的河水朋友拉着手,我们穿上带着香味的花瓣衣服,一同欢乐地奔向大海。

  我们又被太阳公公晒着,我们还会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变成云彩,冷风吹到身上,我们还会变成雨点,或许变成冰雹、雪花向大地降落,我们又回到了小溪中。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小水滴从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能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3、愿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动画《小水滴旅行记》、画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客人老师,立正转过头向客人老师问好。

  幼:Goodmorning.

  师:Sitdown,plese.Areyouready?

  幼:Yes.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水滴,它要带我们去旅行,你们想去吗?

  过程师:那你们猜猜看它可能会先到哪旅行呢?

  幼儿猜测师(放第一段动画)小水滴的家在哪?接着它和谁一起来到了哪?

  幼儿回答师:小水滴旅行的第一个地方是大河,它说它还要继续旅行,那你来想想它接着可能去哪呢?

  幼儿猜测师(放第二段动画)小水滴它来到了哪呀?

  幼儿回答师:小水滴觉得还没玩够,还想接着旅行,它还可以去哪呢?

  幼儿猜测师(放第三段动画)它旅行到了哪?这次呀小水滴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

  幼儿回答师:小水滴很开心,因为它飞上了天。你猜猜它还有可能去哪呢?

  幼儿猜测师(放第四段动画)小水滴在天上碰到了谁?它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幼儿回答师:想知道小水滴还有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吗?(放第五段动画)小水滴本来旅行到了天上,因为什么原因它又到了哪?

  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师:它还会发生变化吗?你们来猜猜看?

  幼儿猜测师(放第六段动画)上一次旅行中小水滴由云彩变成了雨滴,接着落到了哪?地上的谁很高兴很开心?

  幼儿回答师:小水滴现在旅行到了哪?(小河)还会去哪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第七段动画)咦,你们找到小水滴了吗?它又旅行到了哪?

  幼儿回答师:小水滴来到了那么多地方旅行,还有哪些地方还没去?你来想想看?

  幼儿猜测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水滴都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在旅行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幼儿回答师:小水滴呀它去了太多的地方旅行,忘记了自己都去了哪些地方,想请小朋友们帮忙画张图让它想起来,你们愿不愿意呢?你会画些什么来提醒它呢?

  幼儿回答教师对于幼儿的画进行解说点评。

  师:立正,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幼:Goodbye.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8

  一、说教材

  (一)《小公鸡打架》是一首节奏轻快、有趣,形象鲜明的2/4拍歌曲,适合在3-4岁年龄班开展教学活动。

  (二)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确立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目标,具体目标为:

  1、让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

  2、通过反复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感情,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掌握切分音。

  (三)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唱出情趣。

  二、说孩子

  3-4岁孩子已对2/4拍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对歌曲中的小公鸡的形象比较熟悉喜爱,并乐于模仿。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充满探究性和表现欲,为此,我为孩子提供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表现自己。

  三、说教法

  根据新《纲要》中,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共同提高。为此,我作了以下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小鸡的生活动态。

  物质准备:与歌曲内容有关的图片、音乐、头饰。

  为完成目标,我将活动以反复欣赏为主要教学方法,贯穿欣赏—交流—再欣赏—再交流—再欣赏—理解这一主线线索,层层深入,同时在各个不同环节中穿插讲述法、示范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等,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音乐活动赋予的快乐情感。

  四、具体活动过程表现为:

  第一部分:律动导入法。老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律动进入活动室,同时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随意坐下,为活动开展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把孩子引入音乐的氛围环境中。

  第二部分:感知法。反复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节拍、旋律特点和风格,进而理解记忆歌曲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运用多种欣赏手段和方法,如:听音乐、师弹音乐、师清唱歌曲、看录象等,并加以多媒体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欣赏,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姿态中参与活动。

  第三部分:表现法。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学唱、演唱歌曲,注意难点部分,同时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既增加了情趣,又能使幼儿顺利迁移已有经验,这会使幼儿感受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缓和满足感。我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注意孩子活动过程和参与表演活动的情感。

  如果孩子对歌曲内容掌握很快,可激发孩子进行创编活动,或者是进行角色游戏活动,持续不断的对歌曲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经验,还可生成其他有价值的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9

  一、设计背景

  针对现在孩子由六个成人呵护,除了上幼儿园,几乎就是在家里玩电脑或手机,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井底之蛙”的状况,为培养大班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人际交往能力,敢于尝试的品质,我选择了这节童话故事。

  二、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2、能大胆对图画进行猜想,并敢于表达自己的猜想。

  三、活动准备

  三幅图片、VCD、光盘、课件

  四、活动设计

  一、欣赏第一幅图,展开想象

  小鸟在天上飞,它都到过哪里?它会看见什么?它又会和谁交朋友?小结:做一只会飞的小鸟真幸福,可以去很多地方,欣赏美丽的风景,结识各种朋友!

  二、出示第二幅图,了解天有多大

  1、提问:你知道井是什么吗?小结:井是一个很深的洞,井口圆圆的,底下是地下水。

  呦!井里住着谁?(出示第二幅图)这只小青蛙从小就生活在井里。从来没有出来过,它看见小鸟飞来可高兴了,你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幼儿想象回答,肯定所有的答案。要求他们把话说完整。

  2、播放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提问:它们俩个争论起来了,你同意谁的观点?那青蛙是在说谎吗?幼儿讨论

  3、游戏:井底之蛙

  请几个小朋友帮我做井,围成一个圈儿,身体紧紧挨在一起。再请一个小朋友当青蛙蹲在井里面。请问井里的小蛙,你在里面什么感觉?幼儿分组轮流体验

  三、出示第三幅图,想象结果

  像小青蛙这样每天生活在井底好吗?为什么?如果你是青蛙会怎么做?(真勇敢)出示第三幅图,青蛙出来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

  四、播放VCD,欣赏故事《坐井观天》

  提问: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五、谈话讨论

  1、你愿意当小鸟来是青蛙?为什么?

  2、平时你怎样做才不是“井底的小青蛙”呢?

  小结:平时我们要坚持每天来幼儿园,还要经常出去走走看看,身体好,长见识,能交到很多朋友!

  六、教后思考

  这节课以一幅“小鸟在天上飞”的图片导入,图片生动形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根据图画展开丰富想像并大胆地表述,不仅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为后面学习寓言故事奠定下良好的心里氛围和知识基础。

  第二环节,老师同样以一幅“井底青蛙与小鸟对话”的图画引导,幼儿会自觉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为本课的学习服务。会通过猜想故事进行表达,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我认为最成功之处是了解了“井”。见过井的孩子说出在哪里见过并告诉其他幼儿井是干什么用的,语言很连贯。为了照顾到没有见过“井”的孩子,我也在黑板上画出井并总结出井的特点,这样用老师和幼儿两方面的经验对井进行认知,幼儿得到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如果要真正体会到青蛙在井底生活的感受,就要让孩子亲自体验在“井”里的滋味,所以我创设出游戏:井底之蛙。这个游戏应用的很成功,幼儿用比较屋顶范围的大小和被小朋友围在里面空间的拥挤,总结出对“井”的理性认识。明白了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没有说谎。为故事的后续发展铺设了很通畅的`道路。

  第三环节同样是一幅图画的指引,幼儿通过上面两个环节的认知再猜想故事结局,自然提炼出小鸟是自由自在的很幸福,青蛙坐在井底很窄,不舒服。幼儿用自己的体验来替青蛙做了选择:跳出来。这个环节并不是水到渠成的所有孩子都能想到青蛙会跳出来,大部分孩子会被生活常识束缚住,只有几个平时思维活跃地孩子说出青蛙会跳出来,于是我顺势推了一把:“谁能做只勇敢的小青蛙?”所有幼儿都愿意,这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青蛙这才跳出了井底,见识到了天有多大。

  第四环节是延伸部分,我将故事的教育意义落脚在幼儿自身的生活方式上,我例举了一个小朋友成天呆在家里的反面事例,提问:“小朋友怎样做才不是井底之蛙?”大部分幼儿会积极表达要坚持来园,个别孩子会说出去外面玩儿、让爸爸妈妈带着去旅游等。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思维活跃,参与积极性高,敢说,爱说,有自己的想法,达到了教学目标。这节课用了整30分钟,每一个环节走得很扎实,符合动静交替的原则,通过这节课我认为老师们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一)故事内容分析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我选择的《漂流屋》这个故事中一开头就描写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房子是谁的呢”?接着描写青蛙并没有想把它占为己有,而是去寻找屋子的主人,但没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请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这座房子,并邀请了小鸟和乌龟来跟他们一起玩。最后,故事又承前启后地回到了开头的疑问:漂流屋飘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并不想将自己制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主题就是-----分享快乐。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这个重点的呢:这则故事中再三描写了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后又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继而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步步深入主题,而又在小青蛙与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乐达到高潮。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学期,我们以班级主题《童话谷》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的幼儿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知识、童话作家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培养了他们活泼大方、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这些行为成为幼儿交往中的障碍。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故事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标确定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

  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发展幼儿想象力。

  3、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从第一、第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到最后互换礼物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将难点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从以下几点来突破:1、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2、集体与个别讨论、回答相结合。

  三、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此,我们

  在区域中准备了:语言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图片、各种背景图、房子背景图;美工区:订好的空白纸张;表演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和背景图、篱笆。

  (二)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质准备

  首先是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进行了以下准备了:配有故事录音的教学课件,幼儿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唤起他们的想象力。而创设一个环境,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将分享迁移到生活中来,我们准备了:幼儿每人自带一份小礼物、磁带、录音机。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体验。

  四、教学方法

  本活动综合主要采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和环境体验法。

  1、本活动中有始到终贯穿的是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电化教育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中,我以老师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3、环境体验法: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

  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到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环境体验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从而感受和获得体验。这可以加身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三个点:

  1、教具直观: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引导:以往的语言活动经常会出现是大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才有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这次活动,我设计了引导性强的几个问题让幼儿有欲望说、敢说、有机会说。3、环境体验:让幼儿在行动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示漂流房幻灯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引入时,师以直观的幻灯片,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极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后,师的引导师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

  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宫殿一样的漂流屋”、“热闹而欢乐的争吵”等。

  (三)视、听结合,发展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将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有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题,引出教育意义。

  作品中反复提到了“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但是,教育一味地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活动结合了第一、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的体验中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多留意积极和别人分享的幼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是暂时的,依据教育方式的整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

  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

  首先介绍教材来源:

  为了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我园组织大班“环保小卫士”到市文化宫做社会调查。这时孩子们发现垃圾箱旁有一群蚂蚁正“忙碌”着分吃食物,就围在了一起,饶有兴趣的观察起来。于是,教师就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有趣的昆虫世界》的主题开展了对蚂蚁的探索活动,如找蚂蚁、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等,而此次活动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么我选择教材《蚂蚁奇遇记》原因是:浅显的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从而提高幼儿想象与表达经验的能力,也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故事的幽默、好笑。因此,我认为此教材符合《纲要》中选择内容的三项原则。

  活动目标的制定是遵循《纲要》中提出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的这一要求,我从技能、能力、态度三方面提出本次活动的目标。

  活动准备从以下三方面体现:经验准备、环境准备、材料准备。

  现在重点讲解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始终以幼儿“互动竞猜”的游戏方式来构建一种师生、生生之间愉快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语言环境,体现幼儿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及浓厚的表达兴趣。共分三个环节完成。

  第一环节:猜猜、讲讲,引发幼儿互动兴趣。我们将模拟“幸运五十二”的游戏方式,让幼儿之间展开一场有趣而激烈的“蚂蚁竞猜”互动游戏。

  玩法是:各小组推荐一名“蚂蚁形象大使”当主持人,主持人根据各组对蚂蚁探究的观察记录和收集到的蚂蚁相关知识进行互动轮流提问,小组或集体互动答题,同时还可让幼儿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想知道的问题。

  例如:问题1:4号队幼儿围在电脑旁,大家边说、边操作,一起玩认识蚂蚁的电脑游戏。(其他组幼儿可通过大屏幕参与答题)当电脑提问要求回答蚂蚁是否能住在河边时,幼儿的问题产生了:“那蚂蚁不小心掉到河里它会游戏吗?”

  再如问题2:各小组幼儿在绘画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时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蚂蚁什么都喜欢吃(一幼儿提问:蚂蚁会吃手表吗?蚂蚁吃那么多的东西它有大便吗?)老师并不急于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只是请幼儿把问题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以便在下次的活动中进行讨论与探究。

  可以说,此环节构建了幼儿愉快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共同体,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互动,乐于表达或表现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学会收集、整理信息,也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索画面基本意思。这个环节是为解决重、难点设计的。我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猜测活动中充分发挥、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幼儿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积极、主动、有创意地进行学习。

  第一步:教师抓住幼儿好奇的特点和喜欢猜测的心情,给每组幼儿分发2—3套蚂蚁外出旅行时的“三张照片”,请幼儿猜猜蚂蚁在旅行时发现了什么?孩子们看到照片立即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观察、讨论与猜测,教师则轮流听每组幼儿讲述,并运用猜测讨论法及间插的启发性提问进行引导,让幼儿在合作观察、大胆猜测的探索学习中理解和想象蚂蚁的表情、动作等情绪变化,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自主观察与讨论异常激烈,思维变得极其活跃,表达兴趣浓厚,由此就产生了以下的奇思妙想:

  照片2:由于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幼儿已认识简单的文字描述,因此幼儿基本能容易理解、讲述照片的大致内容。但想象与表达各有特色。

  照片3:较好的体现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事物之间的关联及规律的经验,幼儿的猜测是那么具有想象力……

  举例:发现黑皮管——想象猜测到飞机掉下来的线

  蚂蚁一家三口——黑皮管——想找吃的——飞机掉下来的线

  正是由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自主观察、共同交流的语言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大胆猜测、充分想象和表达的愿望,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语言表达才会是那么的丰富与精彩。

  第二步:猜测后的师生互动讲述与交流。这一环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于是在进行完小组的猜测后,教师运用师幼互动的策略,引导各小组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表现与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体现了幼儿在学习活动的自主中进行主动的学习。

  例如各组分别进行了故事大王的表演、画出猜测的结果、创编歌曲、模拟角色表演等。(举例创编歌曲)

  小小蚂蚁在草地发现小绳子,

  用力爬呀爬上去,想要找吃的,

  突然发现有一个黑呀黑东西,

  猜一猜,想一想,是大人的肚皮。

  这样一来,就与幼儿有了一起愉快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过程,即帮助了幼儿学习语言,有使幼儿在亲送的表演中充分表现自我、大胆说话,从中体验了语言交流的乐趣。(举例创编歌曲)

  第三环节:体验故事的乐趣,迁移经验。在幼儿充分猜测,尽情表达后,教师抓住幼儿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时的.激动心情,来揭晓“第四张照片”的谜底,此时的结论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幼儿也在学说“啊呀!一只大蜘蛛的屁股”中体验到了故事情节的幽默、好笑。

  幼儿:哎呀!怎么是大蜘蛛的屁股,真好笑!

  啊!怎么我们吃的是大蜘蛛的屁股,真好玩!

  哎呀!怎么是大蜘蛛的屁股,它会拉屎的,好臭啊!

  哎呀!是大蜘蛛的屁股吐的丝呀!屁股一动,蚂蚁抱不住,就摔下来了。

  ……

  然后我将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从而萌发幼儿学会关注周围小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最后,引导幼儿学会用一句概括性语言归纳学习,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挥想象,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快!把丝咬断,蜘蛛就吃不到蚂蚁了!

  快快,躲到草地、爬到树上、躲进洞里!

  好吓人!是蜘蛛,蚂蚁快跑吧!不然没命啦!

  ……

  最后,在突破重、难点后,我将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还着重让幼儿参与提问,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从而萌发幼儿学会关注周围小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次活动后,幼儿对蚂蚁观察、探究的。兴趣仍在继续……

  我的设想:

  1、将活动延伸到区角活动中进行,鼓励幼儿借助指偶讲述、画连环画、表演游戏等方式大胆创遍故事细节。

  2、建立“蚂蚁乐园”网站,让幼儿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共同解决、探究关于蚂蚁(昆虫)的问题。

  活动反思:

  我认为这三个程序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精神实质,较好地把握了《纲要》提出的教育性、整合性、互动性、合作探究性的原则。活动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让幼儿带着问题的悬念,采用合作、探索的共同学习方式进行思考,并尽可能给幼儿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活动中积累讲述经验,充满自信,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顺利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2

  一、说教材资料

  《小猪变形记》是一本富有童趣,贴近幼儿生活,又富有哲理的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采用奇妙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一只小猪经过各种办法模仿其他动物的生活却屡屡失败,最终发现,做猪最欢乐的道理。绘本中,小猪从“认识他人、认识自我、做自我最欢乐”的思想历程,显得异常的幽默和简便。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是人生的思想的飞跃,这个历程对于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基于这一点,我选择了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与孩子们分享,引导孩子们将故事中的情感迁移,明白做自我最欢乐的道理。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根据对教材资料的分析以及大班幼儿的本事、知识水平的发展情景,我为本次活动设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故事资料,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本事目标:能运用“你不是……你是……”的句式清楚连贯地复述主角对话。

  3、情感目标:明白“做自我最欢乐”。

  三、说重点难点

  由于幼儿语言表达本事受年龄、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语句不畅通,表达不准确是常见现象,所以,让幼儿能够运用“你不是……你是……”的句式清楚连贯地复述主角对话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另外,绘本故事资料看似幽默趣味,实质蕴涵哲理,所以明白“做自我最欢乐”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资料,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知识上的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有关长颈鹿、斑马、大象等动物的特征,为故事中小猪根据长颈鹿、斑马、大象等动物特征如何进行变形的'资料打下铺垫。

  2、物质上的准备:《小猪变形记》绘本人手一本、课件PPT、我还给准备了绘本中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字卡,这是为了让幼儿能更直观形象进行主角对话复述。

  五、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渠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所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景,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在师生共同阅读的过程中,选用了绘本教材以及各种动物图片和与故事情节相符的环境布置,让幼儿经过眼、耳、口等多种感观欣赏作品。同时,让幼儿在故事表演中体验小猪变形失败后的惨状,明白“做自我最欢乐”的道理。

  2、直观形象法: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和图片,让幼儿仿佛置身在小猪变形记中的故事情境中,便于幼儿更好、更加容易直观形象的理解故事资料。

  3、问题讨论法:在活动中我结合故事的情节设计有效的提问,如:“小猪是怎样变形的?”“小猪变构成功了吗?”等问题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本事,加深幼儿对故事资料的理解。

  (二)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语言本事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进取应答的环境。所以我打算让幼儿经过以下两种学习方法来到达更好的学习效果:

  1、观察法:让幼儿在观察直观形象的图片中,能够更好、更加容易直观形象的理解故事资料。

  2、体验法:让幼儿在故事表演中体验小猪变形失败后的惨状,明白“做自我最欢乐”的道理,加深对故事资料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主要是引导幼儿针对提出的问题主动探索、发现学习,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说一说的简便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采用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方法组织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环节:“激趣导入——师生共读——分享体验——情感迁移——延伸活动。”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出示孙悟空图片,提问:“他是谁?他有什么本领?”让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开始关注“孙悟空会七十二变”这一问题的时候,把话题一转,说:“有一只小猪,他也想要变形,你们想看看吗?”由此引出绘本的题目,并展示绘本的封面,让幼儿发现封面上小猪的不一样之处。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让他们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猪会变形吗?会变什么样呢?带着疑问进入阅读环节。

  第二环节:师生共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够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我会用生动语气和丰富的肢体语言,给幼儿讲述故事的开头和第一次变形。对照绘本,让幼儿倾听故事。并用“小猪接下去会变什么?是怎样变的?”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围绕问题展开简单讨论和猜想,然后进行余下故事的阅读。在小猪每一次变形之前,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猜测小猪的心理,然后再继续故事情节,以此培养幼儿学习阅读时先观察倾听,后表达讲述,以此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创造思维。

  第三环节:分享体验。

  这一环节我准备了各种动物的图片,经过图片让幼儿顺利感知故事发展,同时结合绘本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经过字卡“你不是……你是……”帮忙幼儿顺利完成故事重点情节的描述。

  本环节涉及到了活动难点的学习,所以我将带领幼儿从头开始翻阅绘本,在了解故事大概情节的基础上,仔细观察我出示的图片,边想象边叙述故事情节,在小猪每一次变形时,启发幼儿运用“你不是……你是……”的句式进行表达。让幼儿反复练习的方法,不断巩固幼儿对于复合句式的运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忙幼儿学习从属复合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四环节:情感迁移。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幼儿发现绘本中一些趣味的小细节。比如小猪很聪明,它能根据其他动物的特征来变形,变形得连小尾巴都不放过,绘本图画十分趣味。异常是小猪变形前后情感的变化。我让孩子们先观察小猪在变成动物时的表情,感受它内心的激动与欣喜。在每次小猪变形失败后。提问幼儿:“看见小猪这样貌,你想对小猪说什么?”,目的是使孩子能感受到小猪的惨状,表达自我内心的想法!经过小猪从充满活力到最终惨不忍睹的比较,让幼儿深切体会到“变成别人并不欢乐”。读到最终,当看到小猪在泥潭中欢乐打滚时,对“做自我最欢乐”的感受也就呼之欲出。活动难点在这一环节中得到解决。

  第五环节:延伸活动

  这一环节我准备让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排队走的样貌,以“搭火车”的游戏结束本次活动。同时在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在语言区自主讲述故事,在表演区根据故事资料进行适当的表演。以此加深对“做自我最欢乐”这一道理的认识。

  七、说设计亮点

  绘本资料的选择贴合大班幼儿爱模仿的生理心理需要,能引发幼儿阅读兴趣;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期待原理,让幼儿边读边猜想,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整个活动采用多种形式阅读,注重培养了幼儿早期文学阅读本事;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各种动物的认识。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3

  一、说活动背景:

  此刻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家长们总是尽自我的一切本事,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努力使自我的孩子得到最多的欢乐。可越来越多的孩子脾气急躁、自私自利、经不起挫折,找不到欢乐。

  《欢乐口袋》是篇格调欢快、充满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故事里的装满小动物欢乐的“神奇口袋”不但让小动物们充满友爱、欢乐,还能帮忙小动物们克服困难、重新找回欢乐,它生动、趣味、充满爱心的情感主题,既让幼儿在听赏中着迷,又留给了幼儿较大的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空间,还能让幼儿很直观地明白欢乐是什么,欢乐究竟在哪儿?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景,我把目标定为:

  1、理解故事的'资料,感受并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欢乐。

  2、积极参与讨论,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欢乐。

  3、能发现欢乐、分享欢乐,培养进取应对生活的良好个性品质。

  三、说活动教学法

  教法和学法既是矛盾的统一体,又能够相互转化。根据本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定的教学法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的资料,为幼儿创设情境,就仿佛让幼儿置身于实际的环境中。

  2、交流讨论法:我将改变以往的提问模式为开放式提问。如:小朋友们,档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是谁呢?小猴子发现的这只神奇的口袋只能装什么呢?等这些问题来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我的生活经验表达自我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四、说活动过程

  本节课,我将活动过程分别为四个步奏进行,分别是:

  激发兴趣体验作品经验巩固作品经验迁移作品经验

  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出示自制口袋,先引起幼儿的注意力,然后再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东西是什么呀?”这样能够引发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第二步:根据幼儿好奇、求知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幼儿欣赏故事,我们为幼儿供给故事录音,供幼儿欣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着、支持者、合作者,让幼儿在简便自由的氛围中与教师、同伴说说各自看到的是什么。

  第三步:由于大班幼儿都是具备有必须的思维本事,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都是提出问题,如档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是谁呢?小猴子发现的这只神奇的口袋只能装什么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幼儿自我去思考、去说一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着、支持者、合作者,让幼儿在简便自由的氛围中与教师、同伴说说自我的想法。

  第四步:“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作为教师,应创设贴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仅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充分表现自我和大胆的说话。

  活动延伸:和家长一齐制作一个欢乐口袋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遵循《纲要》指导精神,最大化发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家园互动的平台对活动进行延伸,这样能够培养幼儿能发现欢乐、分享欢乐,并进取应对生活的良好个性品质。

  本节课还有一些环节尚待改善:

  1、让幼儿自我分配主角表演故事,利于加深对故事的体会和理解。

  2、结束部分应播放欢乐的背景音乐,让幼儿与教师分享自我的欢乐。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4

  说教材:

  今天我所执教的这节活动是大班上册,语言领域的一首快板书——《吹牛皮》。《吹牛皮》这首儿歌是“我真棒”这一主题活动中的第一个内容,它是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中唯一一次呈现的一种以快板为艺术形式的儿歌。儿歌内容浅显,叙述了一种昆虫——两只蝈蝈见面后,互相吹牛皮,说大话,吹嘘了许多被自己吃掉的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而最终丧命于一只大公鸡的故事。儿歌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铿锵的语言魅力,诙谐幽默的艺术效果,给孩子们全新的听觉感受,初步让幼儿了解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并在学习说快板的基础上,感受快板书中的语言和节奏的特点。根据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我制定了本次教育活动几个具体的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快板,初步感知快板的韵律和节奏。

  2.能力目标:读出快板的风趣幽默,能根据节奏进行自我创编。

  3.情感目标:学会快板书,表演出快板的乐趣,有尝试表演的欲望和兴趣。

  根据教育目标,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

  学会快板书,有参与表演的欲望和兴趣,并能自我创编。

  说幼儿:

  孩子的已有经验告诉我们,他们对快板这种曲艺形式并不熟悉,如果有个别孩子听说过“快板”这一名词,我猜想也是从电视节目中看到过或是听父母谈起过。但这首儿歌的内容浅显易懂、特色鲜明,孩子们听后一定会很高兴,毕竟快板的内容不乏风趣和幽默。大班的孩子语言发展迅速,对于绕口令、快板等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多加练习会使他们在口齿伶俐、语感节奏等方面大有裨益。紧密结合《吹牛皮》这首快板的内容,怎样让孩子们会“吹”,想“吹”,大胆“吹”,能根据快板的句式特点自由创编,在既享受传统艺术形式带来愉悦的同时又使孩子懂得吹牛皮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依据孩子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设计了本次活动。

  说教法手段:

  《指南》中提到:“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这首儿歌形式独特,内容简单,怎样让孩子乐学、学会,充分体现教得得法而不露痕迹,是我这节课要追求的目标。所以我设计了“比一比吹牛皮、听一听吹牛皮、学一学吹牛皮、编一编吹牛皮、想一想对不对”这一系列环节,围绕一个“吹”字,让孩子在愉快、主动地说一说、听一听、学一学,编一编等环节中,发展他们的'听说及创编能力。PPT课件的呈现降低了这首儿歌的学习难度,较生动地展现了本首儿歌的内容,成为一个较好的辅助工具。

  说教学程序:

  本次教育活动共设5个环节:

  一、比一比吹牛皮

  从孩子身边的生活出发,转变教师角色,以参与者的身份同幼儿比赛吹牛皮,挖掘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语言训练。例如:与教师比赛吹牛——看谁跑得快。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思维语言活动被激发到活跃的状态。让孩子从中了解到吹牛的本质:说大话,现实中不能做到。

  二、听一听吹牛皮

  教师用快板为孩子展示《吹牛皮》这篇快板书。带着问题倾听,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从而对文本内容有浅显的了解,初步感受快板这一曲艺形式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诙谐幽默。

  三、学一学吹牛皮

  这个环节是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利用让孩子回忆的方式重现文中两只蝈蝈吹牛的内容。在回忆时,孩子的回答是无序的、片面的,教师就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将画面进行展现,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完成文本的回忆内容。期间,教师放下架子,而是成为孩子中的一员,鼓励他们互教互助,完成学一学吹牛皮这个过程。学会了,还要将学到的语言运用实践,这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带上动作演绎两只蝈蝈吹牛皮,他们赛出气势,赛出输赢,赛出快乐。使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四、编一编吹牛皮

  《指南》中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教育建议提到:“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因此在幼儿兴趣最高的时候,适时切入创编儿歌情节既能训练孩子思维,又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感情升华,明理结束

  最后的环节,既要让孩子们对这一曲艺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又要让孩子理解吹牛皮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我选择了让孩子们自己谈感受、谈认识从而明理结束这节活动。

  教学反思

  一、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文本

  任何教材的编排仅是个例子,最主要的是通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文本为载体,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语言的发展才是我们语言活动追求的目标。这节课,我不仅让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比赛中感受快板节奏的明快,语言的诙谐,还把活动的重点拓展到一个“吹”字上,跳出文本,自编快板,又突出一个“趣”字。整个活动孩子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有极高的表现欲望。

  二、准确定位,成为孩子的游戏伙伴

  本节活动,我以一个“吹牛大王”的身份出现。孩子们和我比赛“吹牛皮”,批评我吹牛皮是不对的,在他们的言语中丝毫没有感觉到我是一位教师,而是一位和他们游戏的朋友。放低身姿,走进孩子,努力成为一位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是我们永远追求的角色。

  三、认真倾听,让自己成为课堂应变的高手

  我在课堂中,用心聆听孩子的回答,答对了,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跑偏了,还要把他拽回来;答错了,不能轻易放弃不管,还要给他改正的机会;没有回答过问题的,还要及时发现,找出来,让他们说话而且引导说得正确,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节活动,是一篇典型的快板形式的语言活动,怎样让孩子喜欢这种艺术形式,并有尝试表演的欲望,可能还会有许多种设计形式有待我们去开发,我还会继续探索!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

  活动背景:

  本活动源自幼儿早期阅读系列《幸福的种子》。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过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家长们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也是帮这帮那,乐此不疲地围绕在孩子身边。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帮助孩子整理玩具、给孩子拿书包、给孩子喂饭甚至连走路都是抱的等等。这些行为无形中剥夺了很多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禁锢了孩子的发展,而且从不让孩子过多的运动,庇护的十分的严密,让孩子养成了没有责任心、懒惰和依赖别人等不良习惯。而《国王生病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多多运动,许多事情是需要亲自体验,不能依赖别人、让别人代替做的,因此选择了这本书。

  活动目标:

  “国王生病了”这个语言活动如果单纯地让幼儿看着画面,老师为幼儿读一段,然后提一些问题让幼儿来回答.整个活动过程未免有些枯燥,不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希望有所改变,于是借用了“表演”这一形式来组织本次语言活动。通过画面欣赏想象、对白设计、问题讨论、动作模仿、即兴表演等方式,让幼儿从表演中理解故事要点和内容,避免让幼儿单板的记住故事,使幼儿能主动参与作品表现,在与教师、同伴互动合作中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所以在目标制定时,我制定了通过想象讲述、分析讨论、即兴仿编等与他人的互动合作,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过程:

  《国王生病了》PPT、大书教具一本,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为便于幼儿摆放书,我还制作了书袋,但操作后发现问题,又舍弃园本的计划,改用布袋,效果还是可以的。PPT和大书的运用并不重复,PPT画面在电视上呈现的画面比较大,幼儿更容易观察。

  大书是活动页码的,便于幼儿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可以去操作。在大书上找到问题的所在后再由PPT展示,让所有的.幼儿在同一平面观察。

  活动过程:

  过程很清晰,分为4个环节:

  第一“国王”生病了,医生看病开药方;这一环节我通过“看、闻、问”三种方法想象讲述国王生病时的状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第二“国王”在宫里人的陪同下开始“运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自主阅读,带着问题去讨论,交流发现的情况。目的性更强,也为国王病为什么没有真正好找到了原因。

  第三病未痊愈,“国王”质问“医生”.“医生”指出“国王”所谓“运动”的真相;这一环节我运用了设计问答对白,进行表演的方法激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故事的有趣。边表演边讲述故事中的趣事。

  第四“国王”自己运动,身体恢复健康。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即兴仿编的方法让幼儿根据老师的句式创编。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每一环节我采用的方法都不相同,新颖的形式从头到尾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幼儿也能大胆的进行表演,讲述。

  我细节的地方,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国王与大臣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孩子在逐步引导下,能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判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好地理解读本所表达的内容。在引导幼儿阅读图书的前半部分后,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图书的主要部分,最后师生再一起阅读后半部分,这样层层递进,充分的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同时,我在教学中运用讲、看与运动交替的策略,使活动轻松愉快,引人入胜。好动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在动作的模仿和游戏活动中感受师幼互动的愉悦,体验到故事带给大家的乐趣。

  活动中的不足:

  《国王生病了》是一篇主题严肃、却又幽默有趣的故事,作品以轻松的风格,生动的语言紧紧抓住幼儿。我为了让幼儿重点找出国王生病的原因,花重笔墨在观察人物的表情上,对画中幽默的细节就忽略了,例如:国王和皇后一起做体操,国王对着皇后喊“一二一二”,大臣们抬着轿子,国王喊“嘿吆嘿吆”,游泳时,大臣举着“25圈”等等这些画面的幽默风趣,只是一带而过。可在深入一些,让幼儿更深的体会书中的幽默。

  教学反思:

  请幼儿先自己看书,观察画面上的内容然后在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故事内容的理解。细节的地方,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国王与大臣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孩子在逐步引导下,能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判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好地理解读本所表达的内容。在引导幼儿阅读图书的前半部分后,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图书的主要部分,最后师生再一起阅读后半部分,这样层层递进,充分的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8-25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18

大班语言活动的说课稿06-10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6-10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7-14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06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1-29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说课稿06-12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说课稿01-06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内容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