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2024-11-26 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1

  一、说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含义,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经历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体会观察发现、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研究的乐趣。

  确定上述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对教材的把握

  教材在第一单元教学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了本单元的教学。本单元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探索方法上都存在相同和相似的地方,而我们通过用人教版的教材教,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放在一课时教学,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其原因用奥苏贝尔认知结构变量来解释,在学习结合律的时候,学生对刚刚概括出的交换律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原有知识的与新知的之间的可分辩性不强,不仅影响了新概念的建立,连对交换律本身的认知都模糊了。因此我在教学这单元之前,综合吸收了北师大教材的编排意见,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放在一课时教学。

  三、对学情的分析

  对于数学运算定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广泛的接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这两个规律。本单元的学习,更多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具体数据的'讨论,上升到规律的发现和归纳,最终形成教学模型。因此教学时,没有从具体情境中入手,直接从数学算式展开研究,主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鉴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解释运算定律的内在含义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理解运算定律内涵时,还离不开意义的支撑,需要以具体情境中的实例作为依托。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概括出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一)口算比赛,引入课题

  在比赛中激起认知冲突,唤起对加法交换律的已有认知经验。

  (二)结合实例,探究规律

  1、观察发现,质疑引思。

  2、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通过观察算式,经历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尝试描述所发现的运算规律。经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用语言描述,二是用字母表示。这个环节要求尝试用语言描述规律,提出数学命题。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全面的大量例子来验证结论,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的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解释定律模型的正确性。

  【在教学中对运算定律的探究一般是引导学生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来进行的,但不完全归纳法与严格证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引导学生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抽象概括运算定律后,从运算意义的角度理解定律模型的正确性,更加深入地掌握运算定律的本质意义。】

  4、唤起原有经验,同化旧知。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时认知结构的不断通话和顺应的过程中达到平衡的过程,回顾学习经历中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不露声色的反复呈现,使学生体会到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不陌生,通过梳理,发现交换律解释了原有学习中的这类现象,使原有认知顺应今天所学的内容,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和补充。

  (三)知识应用,巩固提升

  适量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本课的练习自始至终贯穿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加法交换律的研究方法继续研究另外三种运算中是否存在同样的定律,既是规律的探究、提炼,同时也是对本课的数学学习方法的巩固。同时大量的加法和乘法的计算,学生的思考和说理贯穿了整个学习活动,对规律的符号化与练习融为一体,减轻学生负担。

  (四)回顾反思

  借助适当的反思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唤醒学生对数学方法乃至数学思想的感悟,升华情感体验。

  五、说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因此,针对教学难点,教学时采用引导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现象、发现规律、提出证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解释现象的过程。

  六、说学法指导

  为了使学生经历一个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着重指导学生采用观察发现、举例验证、类比归纳法的学习方法,以独立思考、自主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新知建构。在观察发现、验证猜想、概括结论、解释应用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平均数》苏教版第六册第十单元的内容。在传统教材中侧重于从算法的水平理解平均数,这容易将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忽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也就是只会算,不理解。而新教材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明显加重分量,其实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不仅仅是会求简单的平均数,还要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平均的应用价值。

  基于我对教材这样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会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上教学平均数,这些都对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设计理念

  由于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意义比较抽象。因此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力图体现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分别说说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为下面的两队比赛做好铺垫。

  (二)接着就利用游戏的进程,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这里我设计三个比赛环节: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产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第一次比赛,人数相同,男女各3个人,比较两组水平可以直接比“总数”,但这个时候还显示不出计算平均数的的迫切性。

  第二次比赛,人数不同,男生3人,女生4人,男生3人每人套中4个,女生4人每人套中3个,让学生交流哪个对赢,从图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准一些,所以男生对赢了。明确人数不同时,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时讨论为什么比总个数就不公平了。

  第三次比赛,先交流看哪队赢,比什么,明确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和第二次比赛进行比较,第二次比赛每人套中多少个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而现在每人套中的有多有少,让学生探索有什么方法可以从图上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索并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我成功引入了平均数,并介绍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后,接着完成两道用移多补少方法求平均数的练习,巩固求解方法。

  刚才只有三盘苹果,学生一下子就看出怎么移了,接下来还有几盘苹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吗,有信心吗?出示之后学生惊讶了,苹果多了,盘子也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有点困难了。这时马上追问:那么现在该怎么办?探究先合后分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后,让学生口答几组数据的平均数,并探究平均数的范围。这里鼓励学生大胆的说,用自己的语言说,让模糊的概念越说越清晰,可能学生会说的不科学,但在表述中,逐渐走进抽象的理解,逐渐理解概念。

  (三)练习设计:

  新授离不开联系实际,拓展应用。所以练习的设计我始终遵循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来进行,而且素材全部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主要突出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设计了

  1、三(3)班第二小组的身高情况统计表,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让学生再次领悟平均数应该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2、 一条河的平均水深为11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小明会出现危险吗?这一生活的现实情境,为孩子们思维碰撞搭建了新的平台,争论中,通过对“平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结论“可能会有危险”,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平均数代表是一个整体水平,而不是每个地方都是110厘米。

  3、辩一辩,说一说。

  目的:通过学生辨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平均数的认识。

  4、 想一想,选一选。

  目的:巩固新知,不仅要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更是对平均数的深入练习。

  5、最后还介绍了演唱比赛中,选手的平均得分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四)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中,我设计下面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又可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以及兴趣的培养。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形成了一定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基础上建立小数性质这个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小数知识打下基础。

  2、教材地位:本节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2)能力目标: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B、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5、教具、学具准备:直尺(10厘米以上)

  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1、采用创设故事法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2、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旅程中来。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以教导学生学会怎么学习为己任,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

  1、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

  2、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同学们,喜欢《蜡笔小新》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新的故事:有一天,小新跟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小新跑到熊仔饼的货架上拿熊仔饼,突然,小新叫起来了:“妈妈,妈妈,快来啊!熊仔饼怎么涨价了?”小新妈妈,跑过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标价上写着“5.00元/盒”,可是之前买的时候是5元钱一盒。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新妈妈为什么哈哈大笑吗?

  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复习: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尺(10厘米以上),比比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引领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距离,说明: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并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仔细观察思考:

  A、1分米是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

  B、10厘米是1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

  C、100毫米是10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3)根据学生回答,我会出示上面三道题的答案,并与同学们共同推导出0.1米=0.10米=0.100米。

  2、观察0.1米、0.10米、0.100米,概括小数的性质

  ①从左往右观察、比较这三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从右往左观察、比较这三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归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④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做一做:比较0.3和0.30的大小。

  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问题:

  ◆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份)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

  ◆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0份)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

  ◆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0.3是三个,0.30是30个,也是3个,那么0.3和0.30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0.3=0.30

  ◆这里运用了什么规律?

  3、呼应课始,引导学生揭示奥秘:(出示课件,唤起学生的.记忆)由于小新妈妈掌握了小数的性质,知道5元=5.00元,所以才会哈哈大笑的。

  提问:那么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呢?(让学生运用知识)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

  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本书标价:4.50元/本。

  设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提问:4.50元中的“0”可以去掉吗?3.05呢?

  引导学生再次说出小数的性质。

  这时我让学生尝试做题(出示例题,从旁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获取新知):

  (1)把小数化简

  0.70=0.7105.0900=(105.09)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2)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改写成三位小数。

  提示: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三)巩固深化,扩展思维

  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四)全课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所学知识,达到及时整理思路、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目的。

  五、作业布置

  练习十第一题

  【设计意图】:这一道题能让学生充分运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更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六、说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4

  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逻辑分析: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并且已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养代数思维。例如:( )+8=14,90-( )〉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

  本课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第一幅情境借助平衡,让学生领悟等式;第二幅情境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第三幅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多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在简单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简单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2)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认识发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分明;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使这一矛盾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引“典”激趣,诱发思考。

  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找相等关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借助天平,启发思考。

  我将教材情境动态化,通过FLANSH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当天平两端都没放物品的时候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当我们往天平的一端放上物品而另一端不放的时候,或者两端放的物品质量不等的时候,天平的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这时候左边大于右边,或右边大于左边。当我们经过调整,天平两臂再次平衡时,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即左边=右边。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对情境中数据也进行了分批给出的处理。先给出了左边鱼食和小砝码的重量,让学生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天平左边的质量,再给出天平右边的质量,让学生列出等式。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学生习惯性的使用算术的思维方式,同时也顺利地进行了用数字表示向用符号表示的转化。在这一情境的教学中,借助天平这一载体,启发学生理解了平衡,认识了等式。

  第二个主题图是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首先,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找出文字信息“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把这一信息转化为等量关系。4块月饼的质量是如何表示的呢?用数量关系“每块月饼的质量×4”来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4”表示的是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也表示4块月饼的质量,所以他们相等。从而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的转化,改变学生的长达4年的惯性思维方式。

  3、变换角度,深入思考。

  第三幅情境图隐含着多样的等量关系,也正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最佳情境。根据学生认识的深入程度,可适当让学生体会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并放手让学生探究,根据不同的认识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不同的同解方程。在教学中,先引导孩子发现情境中的基本相等关系:2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并且列出等式2z+200=20xx,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发现其他的等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孩子思考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找到多样化的等量关系,并进一步提高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建立概念,判断巩固。

  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方程的含义。通过三道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让小组合作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概念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并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直接找出方程。

  (三)生活应用,提高能力。

  数学应该服务于生活,紧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直观图象列方程。这些题目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并且分别以现实情境图、线段、文字叙述、综合拓展为顺序,层层递进。学生在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后,他们在写方程时会更加关注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巩固方程的概念。练习强调学生在按照“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方程”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等不同的形式学会用方程来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会到方程的作用,为以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附板书: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左边的质量=右边的质量 两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5

  概念教学,要狠抓本质属性,而这些本质属性是区别一类事物不同于另外一类事物的标准。因而在概念教学中,务必狠抓本质属性,这才是抓住了概念教学的根本。

  梯形区别与以前学过的其他四边形最明显的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如何在本节课中突出它的这个本质特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呢?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节课的:

  一、回顾旧知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角:对角相等。

  出示梯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不是?它们叫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梯形?

  二、新授

  1、梯形有什么特征,从哪些方面来研究?拿出学具,操作验证。

  观察边,操作。

  边有什么特征?找到眼睛看到的平行的一组对边,验证一下。(板书: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呢?(板书: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观察角:角有什么特点呢?都是什么角?

  2、总结定义

  只要符合这个特征的'图形就是梯形,那什么叫梯形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学生都是根据特征来概括:四个角,四条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四个角,四条边属于四边形的特征,用四边形来概括就行了。为什么加上只有?

  有和只有有什么不同?

  有一组对边平行,可能另一组对边也平行,但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隐含着另一组不平行。

  3、概括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阅读课本。

  拿出学具指出名称。

  思考:上底下底指的是哪一组对边?腰指的是哪组对边?高是谁和谁之间的一条线段?

  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高,引出梯形的高。还有什么发现?高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

  有什么疑问?

  学生问:能不能从腰上画高?

  师:从腰上画高,高在不停地变化,所以不能从腰上画,腰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4、标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5、梯形的分类。拿出不同类型的梯形,观察,引出分类。

  老师:刚才研究了上下底之间的高,那腰有什么特点?角呢?

  自己测量一下。

  从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引出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一般梯形。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另外梯形,认识了梯形的特征,概括了定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以后我们研究图形,就从这及方面来研究。

  阅读课本,批画书上的概念。

  不看书,理解记忆概念。

  6、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他们和四边形都有什么关系?引出集合圈。

  本质属性的揭示与掌握,是不断地与非本质属性相比较的结果。因此,在钻研教材中,要狠抓本质属性,在本质属性的揭示与掌握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达到教材编写的预期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6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小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小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初步的认识小数,小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将本课设计如下:

  1.掌握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小数的大小。

  2.感受小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活动难点是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活动的'准备材料有:多媒体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比较大小,应用知识

  总结回顾,解决问题

  下面我就这四个活动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男同学都喜欢跳远这项体育活动,体育组老师给男同学测跳远为引子,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特点,跳远成绩排名引入新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本环节主要通过复习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导入小数的大小的比较。

  (1)出示几道练习题,请学生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总结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比较大小,应用新知。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通过列举四种物品不同的价格进行比较,其中包含三个知识点,即整数部分的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数的比较,百分位上数的比较,从而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比较方法,初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四)总结回顾,解决问题

  本环节主要是做一些练习题,回过头来解决开始设计的问题:男同学跳远成绩的排名。这样能使新知识学以志用。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7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性》。

  我将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内容是今后学习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本年段的学生已经认识了角、线段等知识,并且能够从平面图形中清楚地分辨出三角形,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空间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比较抽象地认识图形,并进行一定的探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4—6年级学段的要求,即:"了解简单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解决问题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数学充满探索与创造"和本节课教材内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我确定教学重点为: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为:在三角形内画高。

  在呈现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方面,我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更直观、易懂。我还准备了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框架模具、答题卡等教具和学具,为教学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体验中学习数学"。

  根据上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本节课我采用直观演示、引导探索、讲解示范、操作发现等方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在本节课的学法指导中,我将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将观察发现、操作比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生活情境,直接引入

  先请学生观察生活情境图,直观感受生活中众多地方都要用到三角形,直接引入新课:"三角形的特性".

  (二)自主建构,探究特征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共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尝试研究,探究特征

  先请同学们拿出数学用具盒打开钉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请学生在图本上画一个三角形;最后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数一数、摸一摸三角板有几个角和几条边,并说一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师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明确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教师再因势利导,帮助学生重点理解围成的涵义。然后请学生试着总结三角形的定义,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讲授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第二层次:尝试操作,体验画高

  三角形高的认识及画法,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把三角形高的知识,融入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层次:

  首先,用课件出示两个人字形屋架图,让学生观察,分辨哪个屋架要高一些?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对屋架的高度进行测量。教师再用课件,把两个屋架的实物图抽象成两个三角形,在刚才测量屋架高度的部位画上一条虚线,"三角形的高"就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理解得也会更为透彻。然后,让学生自学三角形高和底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自己探索画出一条高。

  最后:要求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摆放位置,请学生继续辨认三角形的高,丰富对高的认识。本环节学生的思维难度加大,在画三角形的其他2条高时,很多同学会遇到困难,因此,我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用课件演示旁边两条高的画法,引领学生思考,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让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

  第三层次:实验解疑,探索稳定特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不容易理解,我通过游戏引入,请学生拉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框架模具。发现怎么拉三角形的框架模具都不动,而多边形的框架模具却变形了。这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可能会联想起四年级上学期学过的四边形有易变形的特性,所以学校的电动门中间的骨架要设计成四边形的,也由此会想到,三角形不易变形。那么,三角形为什么不易变形呢?随着提问,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这也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只要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确定,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也是生活中有那么多地方应用三角形的原因。最后,请学生回想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练习是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我安排了安排了三个梯度的练习:

  一是辨一辨,在图中辨认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二是画一画,在所给三角形上画高,巩固高的画法。

  三是用一用,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修椅子和围篱笆的实际问题。通过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实际价值。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四、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以学生的探究过程为主线,精简明了,直观、形象,重点突出,有益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总之,本节课,我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建构知识模型,并学以致用,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多边形内角和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量、剪、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究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并能正确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量、剪、拼等活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以及如何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推理过程。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如何准确地测量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如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和探究过程。

  2. 学法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操作活动,亲身体验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展示一个三角形在争论自己三个内角的大小关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它们的和是多少度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量一量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量角器测量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计算每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拼一拼

  在学生发现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后,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看看能拼成什么角。在学生拼角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活动三:折一折

  除了剪拼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折纸的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到一起,观察折后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3. 推理验证,深化理解

  在学生通过量、剪、拼、折等方法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后,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呢?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理解和认识。

  4.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基础练习:出示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 30°,求另一个锐角的度数;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 80°,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这一重要结论以及探究过程中所运用的转化思想。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不同的方法向家长展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探究过程;并完成教材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

  五、说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将学生测量、剪拼、折叠后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同时板书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结论以及探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方法,如量角法、剪拼法、折角法等,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加减法是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即相同数位对齐;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他们对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经熟练掌握,并且对小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在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以及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加减法计算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类推,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等直观教具,演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教学难点。

  2. 学法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等活动,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练习巩固法:让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四、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超市购物的视频,展示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如铅笔 0.5 元、笔记本 3.2 元、书包 25.8 元等。然后提出问题:“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果他给了售货员 5 元,应找回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算式:0.5 + 3.2 和 5 - 3.7,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数的加减法。

  2. 探究新知

  小数加法

  让学生尝试计算 0.5 + 3.2,学生可能会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出 3.7。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计算?小数点应该怎么处理?让学生结合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器进行讨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计数器计算 0.5 + 3.2 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即相同数位对齐。

  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减法

  出示 5 - 3.7,让学生尝试计算。

  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被减数小数部分位数少于减数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可以让学生将 5 写成 5.0,然后再进行计算。

  同样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5 - 3.7 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以及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总结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被减数的小数部分位数少于减数,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 0 补足数位后再减。

  3.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出示一些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如 2.3 + 4.6、7.8 - 3.5、12.5 + 3.78 等,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小明身高 1.45 米,他站在 0.3 米高的凳子上,能拿到 1.7 米高处的东西吗?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以及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时的计算方法。

  5. 布置作业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并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记录购买商品的价格,然后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说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写出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本节课的例题和学生的计算过程,突出小数点对齐的关键要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和算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内角和》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等知识奠定了基础。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探究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量、拼、折等活动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以及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探究过程中的应用。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说教法

  1. 讲授法:在导入新课和讲解重点知识时,运用讲授法简洁明了地向学生介绍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和探究方法,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和,以及用剪拼、折拼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通过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

  3. 讨论法: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说学法

  1. 自主探究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尝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交流实验心得,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

  3. 观察分析法: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 分钟)

  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形的特征。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角有什么奥秘呢?它们的度数之和会不会有什么规律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三角形内角和。

  2. 探究新知(20 分钟)

  量一量:给每个学生发放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纸片,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将度数相加,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小组内交流测量结果,观察有什么发现。

  拼一拼: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尝试拼在一起,看看能拼成什么角。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操作完成后,让小组代表展示拼的结果,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折一折:让学生尝试用折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教师示范一种折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其他三角形,并思考这种方法的原理。

  总结归纳:通过以上量、拼、折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3. 巩固练习(12 分钟)

  基础练习:出示一些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知识。

  拓展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三角形中,一个角是 60°,另一个角是 80°,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3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总结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结论以及探究方法。

  提问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积极思考。

  5. 布置作业(2 分钟)

  让学生回家后,用不同的方法向家长展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探究过程。

  完成教材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

  六、说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量角求和:

  拼角验证:

  折角证明: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加减法》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以及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即相同数位对齐;当被减数小数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于整数加减法有了熟练的掌握,并且对小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知识。但由于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尤其是小数点的处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进行联系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说教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购物情境,引出小数加减法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法:在讲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时,运用讲授法清晰地向学生阐述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以及计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3. 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或在黑板上板演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以及进退位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四、说学法

  1.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购物情境中自主提出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通过自主探究,初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共同探讨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小数点对齐、进位退位等,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

  3. 迁移类推法: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通过类比推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超市购物的图片或视频,创设购物情境。例如:小明去超市买文具,铅笔每支 0.5 元,笔记本每个 3.2 元,他买了一支铅笔和一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果他给了收银员 5 元,应找回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0.5 + 3.2 和 5 - 3.2,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数的加减法。

  2. 探究新知(18 分钟)

  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计算 0.5 + 3.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是在纸上列竖式计算,也可以是通过元角分的换算进行口算。计算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汇报展示: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计算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重点讲解列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即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探究减法:让学生自主计算 5 - 3.2,同样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当被减数小数位数少于减数时怎么办?如 5 可以写成 5.0,然后再进行计算,强调小数点对齐后数位不够的要添 0 占位。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即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 巩固练习(10 分钟)

  基础练习:出示一些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如 3.5 + 2.4、7.8 - 3.6 等,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拓展练习: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如测量身高、体重的差值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游戏练习:设计一个小数加减法的抢答游戏,教师出示算式,学生抢答计算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 课堂小结(4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数位不够要添 0 占位、得数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并进行计算。

  5. 布置作业(3 分钟)

  完成教材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

  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并计算出结果,然后与同学交换批改。

  六、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1.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2. 按照整数加减法计算

  3. 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例如:

  0.5 + 3.2 = 3.7

  0.5

  + 3.2

  3.7

  5 - 3.2 = 1.8

  5.0

  3.2

  1.8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0-04

小学数学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09-27

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说课稿10-07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04-18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08-07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0-17

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说课稿范文02-27

《营养午餐》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07-10

(精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