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2023-01-08 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敬业与乐业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1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的说课题目是:《敬业与乐业》。我的说课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敬业与乐业》是苏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道德修养”单元的一篇议论文。这是梁启超的一篇有关事业与人生的演讲稿。文章以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的语言和条理清晰的论证、生动有力的论据 阐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素质教育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学习条理清晰的论证和生动有力的论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树立敬业乐业的信念。

  2、教学重点:条理清晰的论证和生动有力的论据。

  3、教学难点: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三、说教法学法

  本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采用“初读——细读——精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课文。为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我将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充分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学能力的平台。

  2、细读课文,探究学习:“交换苹果不如交换思想,闭门造车不如互通有无”——这是我经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互通有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可以让学生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高学习的幸福指数。

  3、 精读课文,探究学习:学以致用,我认为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更要启发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语文教师作为一个思想引领者,在课堂上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我采用了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把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怀着崇敬的心情谈谈敬业乐业的人,抱着高远的志向争做敬业乐业的人。

  四、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这节课分“导课、导读”两部分。其中导读部分又分“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细读课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旨意”、 “精读课文,探究学习,升华道德情感”三个环节。

  (一)、说导课

  我设置这样的情景来激发学习兴趣:“你有一个原本志向高远、成绩优异的好朋友,最近因不堪忍受寒窗苦读的学习生活,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你很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导他重新迸发学习的激情,但却感觉心有余而才不足,不能用中肯的观点说服他。学完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你会获得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说导读

  1、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找出文章论述的中心,并结合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有个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能否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快乐学习,这个环节很关键,因此我会在出示自学指导前,给学生营造一种很自然、很放松的状态,例如: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放声朗读,轻声慢读,也可以闭口默读,边读边悟。我还会尽可能地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帮助他们抛开羞涩,释放自我,我会鼓励学生自信地喊:“我的课堂我做主!”鼓励像对着高山大海那样畅快地喊:“我要做课堂的主人!”从而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拉开本节课的序幕。

  2、 细读课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旨意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我将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突破重点和难点。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我将在这一环节中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三尺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完 全摆脱老师这根拐杖,名副其实地做课堂的主人!具体构想是这样的:根据座位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合作学习“敬业”部分,另一组合作学习“乐业”部分。首先,教师不做任何要求,鼓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议论文的文体常识个性理解,个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合作交流,互通有无;然后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走上讲台进行有板有眼的讲授;另一组学生在听完之后就自己疑惑的地方进行大胆质疑;最后讲授者所在的小组成员七嘴八舌地解答疑问。如果不出现知识性的差错,老师尽可能不做点拨,如果出现避重就轻,偏离重点的情况,老师也只做精要的引导。这样,在“本组成员合作探讨” ,“本组精英授业解惑”,“他组成员大胆质疑”,“本组成员自信释疑”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学生的潜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提高!

  3、 精读课文,探究学习,升华道德情感

  在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在赏析精彩片段的基础上,培养其敬业乐业的情感。我把第六段作为精彩片段来精读,因为这一段阐述了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观点,这不仅把敬业乐业的观点阐述到极致,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可以让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安分守己、安身立命,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首先我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的说出本段的观点,然后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阐述观点的,并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条理清晰的论证,生动有力的论据。在学生信服“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个观点之后,我会不失时机的启发学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有趣味的事,说说看!这样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说出一些有趣味的事,像做一次值日啊,解答一道难题啊,背会一课单词啊、操作一次试验啊等等。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学习像玩耍一样有趣,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的真切感受;这样,学习的幸福指数就会得到提高。接着出示一系列诸如“IT精英比尔.盖茨”、“科学巨匠居里夫人”、“掏粪工人时传祥”、“档案管理员刘义权”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敬业乐业者的图片,教师并适时精心引导:“不论是地位显赫的名人,还是朴实平凡的草根族,只要拥有了敬业乐业的精神,就会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偷着乐的幸福感。”由此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与热望,照亮学生成长路上的正确航标,进而启发学生说说身边的敬业乐业的事例,并结合自身谈谈如何做到敬业乐业,从而完成情感目标,升华道德情操。

  五、说板书设计

  我个人认为:板书是一节课的重点,更是一节课的灵魂。既是重点,就不能过于繁琐,既是灵魂,就不可过于平淡。立足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进行板书设计的(板书并讲解):一个简笔画人物形象双手高举“敬业与乐业”的旗帜,正意气风发地走向“人类理想的生活”的阳光大道。“敬业与乐业”是文章的论题,作者通过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理想的生活”。

  结束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课标的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实执行,任重而道远!但只要作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的我们能推陈出新,积极地为新课改添砖加瓦,相信培养出高分高能的新时代学生,培养出引领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一天指日可待!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偏颇不当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及作者),这篇文章出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从题材上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本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是议论文中的典范之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该文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先生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演讲。作者借“敬业与乐业”为题,劝勉该校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能“敬业乐业”,各自尽自己的力量贡献社会,同时也从职业中享受到乐趣。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作为一篇演讲词同时又具有一定口语化特点。第二,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引经据典,如引用了《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古典文献中的语句,增加了文章的理性色彩和说服力。这些语句的引用与作者自己的语言相得益彰,极大拓展了文章的思辩空间,有利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训练。第三,由于本文出现很多关于“敬业”与“乐业”的经典语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积累并向课外拓展搜集相同资料,形成知识的整合与深化,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分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良好习惯。另外课文中援引事例很多,且大多数是社会职业者的事例,如果让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这一“职业”中的种种态度并举例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就可在训练学生阅读的同时又促使其对自己的学习精神进行反思。

  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对教材的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一、理解课文内容,能够领会并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二、体会本文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三、认识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置,遵循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的要求,同时也是在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建构学生的价值体系,不但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教学目标的出示预示着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组织教学,学生应该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形成教与学的统一,以期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发生知识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本课在处理教材时按五个环节进行: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②整体感知③研读揣摩④品味交流⑤拓展练习。

  下面进入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己的学习中是否做到了全神贯注,心无旁鹜?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呢?从而导入课文学习。这样由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谈起,一下子能把学生的听意、思维、兴趣调动起来了。

  由此自然进入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在本环节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教师出示问题):①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来的?②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论点的?问题提出后可以指名让学生分别朗读课文,读完以后全班一起正字、正音,学生之间相互评论交流,然后独立思考两个问题。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问题意识;两个问题的设置则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为此后进一步理解课文作铺垫。在全班交流以后教师明确问题要点:①本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作者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而提出来的。②作者先谈了“有业之从要”然后从“要敬业”和“要乐业”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证明的。

  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的第三个环节:研读揣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个发现式学习的过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调动自身体验去思考、讨论、交流。这里主要是解决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理解作者如何运用典型事例、名言来证明观点。共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出示问题)。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找出来并试着做具体分析说明。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如: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必要性。道理论证如:引用儒家和佛门的话证明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第二步,设置问题组,引导学生在朗读基础上前后桌4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补充,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要敬业”的(教师出示问题组)。作者是如何论证阐述什么是“敬”的?又是怎样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并归纳:在第6段中作者阐述了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接着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解释。在这之后再讲为什么可敬,并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讲了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做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从而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最后则赞美了敬业的人。第7段作者还是以设问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在这一段的论述中,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证,也引用了《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证,特别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方法,把“敬业”解释的十分形象具体,而举例子和引用名人名言的自然结合也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步,指导学生在学习分析“要敬业”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在本节课所掌握的方法,小组合作自学“要乐业”部分,以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领和指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去亲身经历,亲自感悟思考,主动积极地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自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己理清本部分的结构层次,由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讲解交流:作者先从错误观点入手,扣住“苦”与“乐”不同态度展开论述;然后再分析原因,指出“趣味”所在,从而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的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然后在理清层次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出有关论证方法并析其作用,从而结束对本部分的自学。

  在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后,相应转入第四个教学环节品味语言。本文作为一片演讲词,语言通俗并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试着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反复诵读并作简要分析,体会这些语句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有些与经典、格言相关的语句蕴意深刻,须得反复朗诵才能体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学生读得顺口、读得流畅、读出意味,体会才深刻,才能与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相共鸣。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齐读、默读、散读、小组互读等等。在学生朗读并举例分析后教师加以补充并归纳总结(教师出示要点)。口语和演讲特点: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口语解释。例如:解释“主一无适便是敬”时说“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人生从出胎那一秒中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3、结合演讲时情境,注意与听众现场交流。例如: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实际就是对听众心灵直接的诉求。

  本课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练习,主要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提高知识的运用与迁移能力,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真正实现“教是为了需要不教”的最终目标。练习设计如下(利用投影出示):课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请你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出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课文总结:本文作为一篇典范议论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作者开始就开门见山指出了文章的论点:即“‘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着深入论述了有业、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在文章最后殷切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本文在论证中最大特点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从而使文章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在议论语言上则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最后布置作业:

  ①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欢的语句作为积累抄写下来。

  ②写一则短文谈谈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学习。(300字左右)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

  二、检查预习

  给加粗的字注音:

  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

  三、整体感知

  [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1、略。

  2、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六、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七、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八、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九、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十、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十一、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特意设置了关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探讨。在发言中,有的学生只谈理论,忽略了结合自身实际。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从而更好的认清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现在的青春年华,有很深的实际教育意义。

  我设置的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的看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的能力。在辩论中,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条理清楚说理有力,还有同学联系了自身实际,从而加强了本文的实际教育意义。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4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初步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教学录音及设备。

  3、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教学安排:

  四课时

  五、教法与学法:

  1、朗读法。

  2、品悟法。

  六、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4、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5、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也即情感体验,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1、资料背囊:如关于佛门与儒门;

  2、素材集锦:如关于“敬业”的名言;

  3、美文欣赏:如梁启超的另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

  4、情感交流: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布置作业: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欢迎指导!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5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题目是《敬业与乐业》,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二)教材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此单元的课文除了《敬业与乐业》外,还有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两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本单元的文体是演讲和书信,将它们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将《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词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课文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有助于学生们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语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内涵丰富的词语,如“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

  (3)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4)初步掌握有关写作演讲稿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2)学会“举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明白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喜欢自己所选择的;

  (3)培养学生形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敬业、乐业的内涵;

  2.为什么要敬业、乐业?如何敬业、乐业?

  3.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文章的各段分别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述,各段之间是如何衔接的;

  4.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5.掌握文章中运用到的几种写作手法。

  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富含哲理、含义深刻的语句,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

  2.指导学生将学习此文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一)教法: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

  情景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采用情景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情景教学法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本课文中的“业”不仅仅指工作,也可以指学习、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结合紧密,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核领悟。

  2.诵读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3.讨论法: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对本堂课适当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以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二)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勾画圈点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注意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5分钟;整体感知需要10—13分钟;合作探究15—20分钟;拓展延伸3—5分钟。至于教学反馈这一环节是否安排在课堂上进行,要视学生对本课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情况而定。

  运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

  (一)导入新课(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

  给学生讲关于梁启超的故事,但不点明此事的主人公姓名,再让学生们猜谜:“既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之一,发表过《变法通议》,还参加过百日维新,并自号‘饮冰室主人’的是谁呢”,引导学生思考,在大脑里搜索跟梁启超有关的所有资料。

  (二)整体感知(本环节主要采用诵读法、勾画圈点等教学方法)

  在对作者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向学生进一步解说作者和写作背景,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作者,了解这篇演讲的背景,对当时有什么意义。

  向学生讲解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诵读课文后,让学生自主分段、说段意、明确“敬业、乐业、不二法门、断章取义”等词的含义、提炼文中观点,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认知,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本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4.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5.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也即情感体验,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1. 资料背囊:如关于佛门与儒门;

  2. 素材集锦:如关于“敬业”的名言;

  3. 美文欣赏:如梁启超的另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

  4. 情感交流: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欢迎指导!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相关文章: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07-17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11-04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11-21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11-14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01-24

敬业与乐业优秀说课稿09-03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6篇11-21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7篇11-21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通用3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