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数基本原理》第一课时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数基本原理》第一课时说课稿 1
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计数的基本原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计数的基本原理包括分类计数及分步计数原理,这两个原理是学习排列组合的基础,是推导排列数、组合数的重要理论,同时也给出了分析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的思维方法。因此,在整章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2、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及分步计数原理的区别及应用教学难点:对复杂事件的分类及分步。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学习兴趣。基于以上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问题、探究问题,自主归纳总结进而得出结论。
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以上两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计数的基本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计数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关键。
正所谓:“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得之深固也” 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让自己去发现。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的教与学的情境。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根据上述情况,我设计了如下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首先,我会给出以下一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国热情。看到图片,有的学生马上脱口而出:“中国女排”。我说:“对,这正是中国女排在去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画面,好,现在假使你是一名统计员,我给出如下比赛规则: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6支队伍进行循环赛,决出4强,再由这四支对进行淘汰赛,那么请问,夺冠的中国女排总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这时,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困难。接下来,我又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习本章的知识:排列组合。而在学习排列组合时,通常会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分类计数原理及分步计数原理。在导入课题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到概念的。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首先,我会结合图给出问题1:问题1:从北京到广州,坐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从北京到广州共有多少种走法?学生很快说出这道题的答案(答案:3+2=5)由这道题,我们可以得到分类计数原理接下来,我再结合图给出为问题2:问题2:从广州到北京,必须先乘火车到上海,再于次日乘汽车到北京。一天中,火车3班,汽车2班,从广州到北京共有多少种走法?(答案:3*2=6)。这里,我启发学生,这个问题与前面的问题同吗?学生会回答不同。那么,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前一个问题采用乘汽车或火车中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但后一个问题必须经过先乘火车再乘汽车两个步骤才行。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又是多少呢?
3、比较归纳——深化概念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 “知其所以然”是数学学习的关键。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深化概念是这一关键所在。因此,对于这两个原理的学习,我注重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原理的异同,深化这两个原理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掌握原理的使用。
4、即时训练—巩固新知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例1:某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甲组9人,乙组11人,丙10人,丁组9人。
(1) 现要求该班选派一人去开会,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 若要求从四个小组中各选一人去开会,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5、总结反思-----提高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计数的基本原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分为两个方面。
(1) 巩固型作业:P197页 1-3题
(2) 思维拓展型作业:P197页4、P18.1、3
《计数基本原理》第一课时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的基本原则,包括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实际计数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
加法原理(分类计数)的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乘法原理(分步计数)的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并灵活应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解决具体问题。
理解两种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区别及联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约5分钟)
情境创设: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从5种水果中挑选任意一种,和从3种饮料中挑选任意一种搭配”,引出计数问题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如何准确计算所有可能的搭配方式?
新课讲授(约25分钟)
加法原理(约10分钟)
定义讲解:加法原理指出,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并且这几种方法互不相容,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所有方法数就是这几种方法数的和。
公式展示:总方法数 = 方法1的数量 + 方法2的数量 + ... + 方法n的数量。
例题解析:继续上述水果和饮料的搭配问题,如何用加法原理计算总搭配数?(此处可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尝试计算。)
乘法原理(约15分钟)
定义讲解:乘法原理说明,如果一件事需要分成几个步骤完成,每一步有若干种选择,那么完成这件事的总方法数是各步骤方法数的乘积。
公式展示:总方法数 = 第一步的方法数 × 第二步的方法数 × ... × 第n步的方法数。
例题解析:回到水果和饮料的搭配问题,现在明确要求先选水果后选饮料,如何应用乘法原理计算?(同样鼓励学生参与计算过程。)
实践操作(约10分钟)
分组讨论:设计几道涉及分类计数和分步计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成果:选取几组展示解题思路和答案,全班共同评价,加深理解。
小结与作业(约5分钟)
课堂小结:回顾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定义、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强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布置作业:设计一系列练习题,涵盖今天所学的原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时结束后,教师应总结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在应用原理时的常见误解,为后续教学提供调整方向。
- 相关推荐
【《计数基本原理》第一课时说课稿】相关文章:
《计数基本原理》第一课时说课稿12-29
笋芽儿第一课时说课稿03-29
雪孩子第一课时说课稿04-30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说课稿03-15
《北京》第一课时的说课稿(精选12篇)10-22
《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12篇)09-09
《曲线和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