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简易方程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易方程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过程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⑵过程与方法: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从形象的平衡中认识抽象的等量,结合具体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形象思维较好,但抽象思维还需要一个慢慢的训练过程,所以本节课我使用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启发引导,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连串的环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准备使用天平、挂图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采用从直观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加强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一开始上课,我就直接通过天平演示,使学生利用平衡这一认知基础去认识等式,理解等式的实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天平平衡关系,从而认识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出示篮球图,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主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篮球个数、单价、总价间的关系,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等式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概括出方程的含义
2、结合实例进行比较,渗透集合思想
在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等式和方程,让学生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画图,用图来
形象直观地表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从而深化学生对方程本质含义的把握,自然地渗透集合思想。
3、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讲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时,我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含义,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概念能力的培养。
4、范例讲解
讲解例1解方程时,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解,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可以加深对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说出推想过程,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然后着重讲解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根据课本上的“注意”强调说明虽然不要求每题都写出检验,但都要口算进行检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巩固练习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次巩固练习。当学生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后,我让学生完成第“做一做”,目的是通过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教学例1后,我让学生分组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其目的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掌握好书写格式以及检验方法。
6、小结
小结的目的是强化重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简易方程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⑴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⑵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⑶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方程的意义及方程解等概念,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从形象的平衡中认识抽象的等量,结合具体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形象思维较好,但抽象思维还需要一个慢慢的训练过程,所以本节课我使用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启发引导,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连串的环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准备使用天平、挂图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采用从直观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加强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一开始上课,我就直接通过天平演示,使学生利用平衡这一认知基础去认识等式,理解等式的实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天平平衡关系,从而认识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出示篮球图,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主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篮球个数、单价、总价间的关系,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等式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概括出方程的含义
2、结合实例进行比较,渗透集合思想
在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等式和方程,让学生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画图,用图来形象直观地表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从而深化学生对方程本质含义的把握,自然地渗透集合思想。
3、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讲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时,我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含义,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概念能力的培养。
4、范例讲解
讲解例1解方程时,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解,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可以加深对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说出推想过程,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然后着重讲解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根据课本上的“注意”强调说明虽然不要求每题都写出检验,但都要口算进行检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巩固练习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次巩固练习。当学生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后,我让学生完成第“做一做”,目的是通过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教学例1后,我让学生分组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其目的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掌握好书写格式以及检验方法。
6、小结
小结的目的是强化重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简易方程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简易方程的解法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数与代数的解法。这部分内容是在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淡化抽象的数学概念,从不同角度提供有利于学生探索并理解简单方程解法,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简单方程,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简单方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为之后学习一般方程的解法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用字母简易的表示数,并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快速列出简易方程,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简便性,能判断出等式的变量,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简易方程。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的认识简易方程的意义,并进行求解。我所面对的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抽象字母的理解应用能力正在提升中。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简易方程解法,能够准确解出简易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与天平常识的运用,自主得到求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加强交流合作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简易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难点:快速求解建议方程。
五、说教学方法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才能有起伏,课堂才不至于沉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我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如下:情景设置法,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导入部分我运用设置情景法,展示一张画有小学生喜爱的金丝猴馆的卡通画,图片上在进行称量金丝猴的活动,并请学生根据图片自由提出问题,学生们会提出金丝猴有多重这样的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简易方程的解法。
(二)生成新知
新课展开时,我通过设置情景,结合生活实际。
首先,在天平的两边加上同等质量的物品,其中一边是砝码,一边是未知重量的牛奶一瓶加砝码。天平能够保持平衡,引导学生猜测未知重量的物体质量,列出等式:
X+50=300
其次,在天平两边分别减去一个50g的砝码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引导学生列出相应方程:
X+50-50=300-50
从而给出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旧成立。并引导学生进行加砝码的自主尝试,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动手操作能力。
对列出的第二个等式进行化简,得到:x=250,从而牛奶的重量为250g。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与自己动手操作参与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最后设置分小组讨论,得出简易方程的一般解法: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使等式的一边只保留未知数,另一边为常数,即解得方程。并讲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给出一道基础题进行应用,注意强调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
设计意图:该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是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但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思维碰撞,学生自己可以尝试着找到其中的结论,同时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以锻炼提高。
(三)巩固提升
在巩固深化过程中,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式进行巩固提升,并在布置课后练习时注意联系生活,只有将学习内容融合到生活中,回归到生活中才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养成学以致用的思维模式。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作业时,我牢记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请学生来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将会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进行总结,我将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升华。并请学生课后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简易方程的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的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展示教学的总体思路。提纲式:简洁、清晰、明了。符合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简易方程的解法
x+50=300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旧成立。
x+50-50=300-50
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使等式的一边只保留未知数,另一边为常数,即解得方程。
简易方程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解简易方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过程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1)?知道解方程的意义和基本思路。
(2)?会运用数量关系式或等式的基本性质对解方程的过程进行语言表述。
(3)?会对具体方程的解法提出自己解答的方案,并能与同学交流。
(4)?会独立地解答一、二步方程。
(5)?能够验算方程的解的正确性。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解方程的两种方法及检验,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确立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二、说教法
1.演示操作法
借助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四人合作、交流,自主探寻发现通过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三、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交流、分析等过程,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2、自主学习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去思考、动口去表达。通过交流、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
巩固方程及等式的性质,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走进新课
1?汇集问题,寻找出路
用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的热情。
2?解决问题,形成方法(例1教学)
先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回答下面的问题,把学生推向主体位置:
①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能根据数学信息说出等量关系吗?
③请大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④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你是根据什么得到的?
然后组内交流,班内展示,统一方法与答案。
① 解方程的格式(先提行,写下一个“解”字;为了美观,尽量使等号对齐,两边写式子。);
②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或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③自觉检验。
尝试练习:写出求解的过程和验算的过程,不会的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出示:20+x=30。
3?类比推广,深化探究。教学例2
学生写完后,互相交流,老师一一展示各组的解方程过程
方法一: 解3y-8=13 方法二:解 3y-8=13 方法三:解3y-8=13
3y=13+8 3y-8-8=13-8 3y-8+8=13+8
3y=21 3y=5 3y=21
y=21÷3 3y×3=5×3 3y÷3=21÷3
y=7 y=15 y=7
验算3×7-8=21 验算3×7-8=21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学习方法的同时辨析渗透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三)练习巩固
强化重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回顾总结
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五)课堂检测
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查缺补漏。
(六)布置作业
简易方程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根据《课标》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解方程1第67至68页]延伸引入了方程时的例子100+X=250通过让学生尝试找出X的值,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个概念。例1以X+3=9为例,讨论了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观图示,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小,主要是提高学生掌握新的思考方法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将延伸到解更多复杂的方程。
二、说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的概念,初步掌握用等式性质来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重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初步掌握用等式性质来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难点: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猜想、相互合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有目的地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法:让学生学会以旧引新,掌握并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迁移导入
1、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用手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一直保持平衡,能做到吗?说说你是怎样使直尺保持平衡的。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2、课件出示天平:上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此环节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创设情境。通过寻找直尺上的平衡点,观察天平平衡等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也为全课的教学活动创造氛围。
(二)、观察猜想,感知方程的解
课件演示:通过动态直观的演示,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思考如何让天平保持平衡的学习过程中拓宽了思路,领悟到两边同时增加相同的重量,天平保持平衡,既天平的左边=右边。得出方程式100+X=250。演示操作结束后,教师抛出问题:如何求出X等于多少呢?学生分组讨论猜想[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把250分成100+50,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利用等式的性质从两边减去100。]在此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从中发现,天平两边同时减少相同的重量,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让学生感悟到可以借助天平来求未知数的值,有效地避免了解方程时的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使学生轻松地感悟出像这样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三)、操作感悟,体会原理
课件出示例1图。合作探究,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结果,讨论: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只剩“X”,而保持天平平衡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整个新知识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现、比较、归纳,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突破了重点,解决了关键,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和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课题的能力。
(五)全课小结,评价提升
(1)本节课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是什么?怎样解方程?
(3)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哪个小组或哪些同学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这样既对全课进行了总结,又能使每个同学对自己和对其他同学有个客观了评价。通过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做到了重点突出。
五、板书设计
简易方程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解简易方程这部分教材有两种类型方程的解法。教材先出示例5: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要求3ⅹ+4ⅹ=?这在初中代数中,叫做合并同类项,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材没有出现同类项等属语。而是通过实例并借助插图,帮助学生根据运算意义,从直观上理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例6 、7X+9X=80的解法。这也是本节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些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题目,需要列出这样的方程。而且这种题型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及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智育目标 (1)。理解掌握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的算理。
(2)。会解形如aⅹ±bⅹ=c的方程。为列方程解应用题作准备。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团结互助精神。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难点 形如aⅹ±bⅹ=c的解法
其次,来说说我设计这课时的
二、教学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观察法、比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尝试教学法、迁移法,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这就很好地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然后说说我的
三、教学流程
我将教学流程设依次设计为:精心设计 运用迁移、创设情景 激活课堂、重视指导 拓展延伸三步曲。先说第一步
精心设计 运用迁移
教学伊始,为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景:班上准备开一次文艺晚会,派你去买些水果,你会怎样给营业员付钱?片刻沉默后,有的说:我会认认刻度,确定有几斤再付钱。因为方程本来就是等式,这样,让学生在数学中也学会生活。再出示本课准备阶段两种类型的练习题,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2、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对例5、例6的学习具有迁移的作用,通过看看、比比、算算,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解题方法可进行自主学习。因为数学本身也是充满观察与猜想的活动。如何围绕重点展开教学,如何突破难点呢?因此教学流程设计的第二步
创设情景 激活课堂
“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贴近孩子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亲切。这样才能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本课教学设计时,我对教材的例题加以调整。怎么样才能使学生熟悉而喜欢呢?我不由想起了学生去中村桔园参观一事,我灵机一动,对呀!多好的题材,这样由原来的“工地运土”变为学生熟知的“中村运桔子”。(图片)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皆数学。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在复习题(3)中,学生根据题意列出了5×4+5×3和5×(4+3),观察两个算式的特点,学生明白了这里的两种方法就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在此基础上,由复习题演变引出新课,在学生明确其异同点后,迁移运用已有知识充分进行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但仍有少数基础差、能力弱的孩子难以明白。为照顾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提出要求,激励孩子们干什么都要比着干,抢着干,争着干!看看哪组最团结,愿意帮助本组学习有困难的同伴度过难关!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给他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这样,在本组同学的带动下,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也很快得出了4ⅹ+3ⅹ=7ⅹ。我又将例5的问题变成:上午比下午多运多少吨?有几个学生的答案是:4ⅹ—3ⅹ=1ⅹ。在此,强调随机教学,学生答案出现偏差,有不适当之处,教师要适时点拔,及时纠正。教师提示:1ⅹ可以写成ⅹ,1可省略不写。并通过不同类型的巩固题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算理。尤其注意b—0。6b ⅹ—0。36ⅹ的算法。这样为例6的学习解决了关键一步,掌握例6 7X+9X=80的解题方法自然水到渠成。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会算,还要让学生会说。说清算理: 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未知数ⅹ的加减法,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未知数前面的因数相加或相减,再乘ⅹ,算出结果。因为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只要求少数同学能归纳算理就行,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对此不作全面要求。在此教师强调检验,没要求检验的也要口算检验,这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小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教学流程的第三步设计为:
重视指导 拓展延伸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予恰当的帮助。”通过不同形式的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创新题,1、编两个不同的方程,使方程的解都是ⅹ=6,2、在□中填入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从而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但是提出挑战并不意味着要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只有一字只差,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我选择后者。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又为学生的新知建构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最后,说说本节课的
四、教学反思
本课从复习题导入例5,由例5过渡到例6,一环一环,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找学生熟悉的教学题材,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充满活力;运用迁移法、尝试法、小组合作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既可帮助学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的算理,又可培养学生学习中团结互助的精神。使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简易方程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构建“鲜活、灵动、高效”的生态课堂、魅力课堂,夯实人才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心动、有所行动,更多是激动。今天我就以《简易方程》为例,谈谈对新课改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要学习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方程,积累了具体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会列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遵循《新课标》理念,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形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情境。我把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激发热情,引出新知
首先,我以奥运健儿的夺金视频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学生,使他们有所心动,以奥运为主题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奥运会中国的奖牌数比2019年多12枚”为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从而引出“等式”,这个过程尊重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顺势进入第二个环节——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
情景1:演示天平左边放两个120克的方便面,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右边再加多少天平就平衡,就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120=100+20)
情景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10克砝码,右边放上20克砝码,再次请学生想办法使天平平衡,并用式子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板书:10+10=20)
这两个情景学生非常熟悉,既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又让学生从天平"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真正体会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情景3:在前两个情景的基础上,演示出天平左盘放一个20克砝码和右盘放50克的砝码,使学生观察到在天平不平衡,继续演示,再增加x克砝码,又得到20+x=50的等式。(板书:20+x=50)
情景4:让学生看天平,试写出两个等式,加深学生对通过天平表示等式的印象。
情景5:学生在模拟天平上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
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此处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来更好地理解等式的意义,为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打好基础。
第三个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探究氛围,适时适当引导。我又出示了:“在2奥运会上,中国女运动员共得20枚金牌,是日本女运动员的5倍”、“2019年,中国共夺得51枚金牌,比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所得金牌的3倍还多6枚。”让学生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创新能力。以学生是本节课中的真正学习的主人,是名副其实的主角,经历着知识的构建与形成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经历式子分类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个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是学生领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课我遵循“学生自主选择挑战”的原则,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激励着学生选择不同练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感受到生活中方程的存在;
4、收获快乐,逐一问学生是否达到本节课的目标。
让学生自已回味本课在知识技能、与他人合作方面的情感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对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增强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
总之,本课我遵循《新课标》理念,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主线,在导入中启发学生思维,在新授中创新思维,在练习中发展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达到学前的心动,学中的行动,学后的激动,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简易方程说课稿8
一 、说教材
1。说课内容
《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和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和已具有初步的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为以后学习解稍复杂的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并会应用等式性质解答简易方程。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辨析,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教学重点、难点 (1)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二 、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 “ 直观教学法 ” 、 “ 演示操作法 ” 、 “ 观察法 ” 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 、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纳出结论。
2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三 、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 “解方程” 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四 、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激趣导入,动手操作
针对 “解方程” 这节课的特点以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上课开始,我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天平,杯子,水,然后提问学生:利用这些工具,你能称出一杯水的重量吗?分组讨论后,点名让学生说说他的想法并展示操作的过程,我再借助课件出示学生说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节课学习的“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列方程,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让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x的值是多少,然后我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课件的演示引出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同时出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接着抛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学例1
借助课件出示例1,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该怎么根据题意列方程,之后分组讨论,汇报求解的过程,我再借助多媒体演示,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强调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解方程的`格式、要验算等等。我的设计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拓展延伸
课件显示:解方程 x—2=15, 提示学生这是一个减法的方程,能根据我们学习的加法方程的步骤来解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做,然后我再点评,补充强调细节问题。通过这道例题,学生对解简易方程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4、归纳小结 解方程的步骤: (1)先写“解:”。
(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3)求出X的值。 (4)验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 、基础性练习: P57“做一做” 2 、综合练习: 练习十一第2题
安排这两层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以及解方程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给予当堂指导。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的设计概括了整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而且体现了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去想去说,去回味知识掌握过程的舞台,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作好铺垫。 2、布置作业
用x 30 60 18自己设计一道方程,并且求方程的解。
布置这题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进行再创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简易方程说课稿9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在小学阶段,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 、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
3 、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针对“方程的意义”这节课的特点以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课我设计了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上课开始,我借助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天平,天平是平衡的,再引导学生看屏幕进行演示: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50克的物体,天平不平衡了。在天平的右边放10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又平衡了,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相等,用式子表示50+50=100,并点明这是一个等式。表示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这样,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在学生建立等式概念后,我把天平的左边换掉一个重x克的物体,天平发生了倾斜,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不相等,引导学生用算式50+x>100来表示,及时说明这是一个不等式,表示左边的重量大于右边。这时在往右盘增加砝码100克,天平又向右倾斜了,引导学生列出不等式:50+x<200。根据两个不等式的关系把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天平又出现平衡了,学生观察后得出:50+x=150。同学们在思考交流中明白:这也是一个等式,但它是含有未知数的的等式。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我还设计了这个例子:天平的左边放两个相同的未知重量的物体,右边入100克砝码,可以用式子表示2X=100 。通过天平称重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平衡与不平衡的各种生活现象,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引出方程的概念(像50+X=150 、2X=100等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创造的乐趣。通过四人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创作“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接下来是对我们所探究结果的运用,我先设计了对方程概念理解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强化重点;再通过判断,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加深等式与方程关系的理解,强化难点。
最后,我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小结,请同学们说一说感受,谈一谈收获等,这样不但把知识进行了巩固,也很好的对整节课进行了评价。
简易方程说课稿10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P57,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题。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4、教学重点及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二 、说教法学法
(一) 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 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 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 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我们前边学了天平平衡的道理,我们先来做一个天平平衡的游戏,老师说,你来对:我在天平左边放一个苹果,要想使天平平衡,你应该怎么做?再放两个梨呢?
学习天平平衡的道理有什么作用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发现它的作用了。
二 教学什么是方程的解
出示课本57页插图,问:从图上你能看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告诉的等量关系列一个方程吗?
板书:100+X=100
问:X表示什么?X可以是任何一个数吗?为什么?
X是什么数时,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答,板书:
1 100+(150)=250,所以X=150
2 250-100=150,所以X=150
3 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100+X—100=250-100
X=150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都算出了X=150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叫方程的解。
加深记忆:问X=120是这个方程的解吗?为什么?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才是方程的解呢?
判断:
X=3是方程3X=15的解吗?X=2呢?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找出这个方程的解得过程叫做解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来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三 解方程
1 利用这道题讲解解方程的格式
解方程有固定的格式,教师边讲格式边完成100+X=100的解方程的完整步骤。
2 学生独立尝试做例1
(1.)出示例1主题图: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这幅图所表示的内容。
(2.)学生叙述图意,并列出方程。
(3.)激趣:你能用方程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吗?
(4).学生尝试解决χ+3=9。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5.)板演的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6)观察黑板上同学的板书,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7).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需要进行检验)
(8.)学生自学课本,掌握方程检验的方法和格式。
A方程是怎样验算的?
B它的格式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四 迁移练习:x+8=10 x-8=10
1.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2.评价分析讲解。
对比提升:x+8=10 x-8=10
1.观察两道方程的解答过程,你有什么发现?(x加几,我们就减几;x减几,我们就加几。)
2.为什么要这样做?
3.方程的左边发生了变化,为了使方程成立,方程的右边又应该怎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五 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什么?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些什么?
课后反思:
在进行了一次试讲后,我上了《解方程》这节课。因为试讲过一次,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已有所了解,所以再次上这节课时,就知道了侧重点在哪,这也是我没有教过五年级教材的一个弊端吧,总是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把握不好学生容易在哪出问题,总是等学生出现了问题后才知道侧重点。通过上同一节课,通过老师评课和课后反思,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了。
这节课与我试讲时相比,我觉得其中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有所突破。就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方程的解”,在试讲时,这部分教的不扎实,对学生来说印象不深刻。再次讲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100+X=250,让学生找出当X的值是∏时,方程的左右两边才相等,当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这时我指出,X=150就是这个方程的解,然后问,X=100是这个方程的解吗?为什么?什么才是方程的解?通过这样的反复强调,学生很清晰地明白了,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才是方程的解。这样处理,我觉得学生对这个概念理解的比较清楚,印象也比较深刻。如果再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进行区分,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但是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利用天平平衡的算理来解方程时,有些知识点处理的不够主次分明,如,在结合一道题来讲时,重点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来讲,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在接下来的进一步练习巩固中,只要结合等式的性质让学生明白只要在方程两边同时加几或者同时减几即可,不需要再讲算理了。也就是说,教学层次不是很分明,应该是有主有次,多放些空间给学生。
简易方程说课稿11
一、 说教材
1、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4、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二 、说教法学法
(一) 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cn—teacher。com)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 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 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 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简易方程说课稿】相关文章:
简易方程说课稿06-14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06-28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06-13
解简易方程的说课稿06-09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11-22
《简易方程的解法》说课稿04-21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11-23
《简易方程的解法》说课稿01-09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