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说课稿

2022-07-26 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自转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地球自转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

  我是七道河中学的参赛教师xxx,我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清晨阳光从东边的窗户投射进来,然后他像长了腿一样偷偷地缓缓地移动,到下午又从西边的窗户溜进了屋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本节课主要讲的是地球的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地球的静到动,从地球自转运动到地球公转运动,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一课。

  二、学情分析

  1、在前一节中学生刚刚学习了地球仪知识,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仪,巩固所学地球仪的知识,同时也创造了让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一个好机会。让学生能够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且引导学生学会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

  2、本节内容很多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学生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不宜将其复杂化,不要将知识引导得太深,应回避一些难懂的概念,如黄赤交角等,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现象的简单原因就可以。

  三、依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学的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概念、方向、周期。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意义——昼夜交替。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意义 ——四季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球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方向、周期)。

  学会通过读图、演示、观察等方法分析地球的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概念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因此把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确定为重点,地理意义确定为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课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充分应用河北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示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使学生从视觉的角度更好的掌握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的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为手段选择如下: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说教法:

  依据上面学情分析,主要采取

  (1)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2)情景教学法: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及多媒体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2、说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程序,采用小组探究等学习法,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说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精心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用新课

  引用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引领学生思考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

  设计意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走入本节课的教学环境引用毛泽东诗词。教师加以解释,引领学生思考。

  2、展示图片:地球的自转标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大屏幕展示地球的自转标题,使学生从诗词的理解中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

  3、活动一:拥抱地球

  要求: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他演示的地球自转是否正确?

  问题2:地球自转绕转的中心是什么?

  问题3:什么是地球自转?

  学生讨论上述问题,结合演示回答问题,教师稍加点拨

  设计意图:

  地球自转定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地球绕转的中心、方向即地球自转的定义,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自己参与拥抱地球,自己展示地球的自转并总结规律。

  4、展示图片:地球的自转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动态的地球自转的幻灯片,使学生从视觉角度了解地球的自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绕转中心)及地球自转的定义。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简。

  5、展示图片: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设计意图:

  通过应用远程上的动态画面,使学生明确地球自转的方向,尤其是从南、北极上方来看地球自转的顺、逆方向。形象的展示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绕转特点。

  6、小结

  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总结前面知识。

  设计意图:

  (1)通过该视频总结以上所学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该视频过渡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7、活动二:模拟实验

  要求: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

  设计意图: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这一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产生这一现象。

  8、播放图片: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

  设计意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采用情景教学法应用资源网上的幻灯片从视觉上演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这一地理现象。

  9、活动三:地方时差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会导致地方时差的出现。

  10、知识点总结 设计意图: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

  11、火眼晶晶(习题练习)

  方法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

  了解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

  总结: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本节课抽象难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很难理解,并且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不能准确阐述所要讲授的知识,不知如何下手,导致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动态效果不但能清晰展示地球的自转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的轻松。

地球自转说课稿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下)午好,我是来自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的自转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初中的科学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运动的基本原理,比如自转角速度、线速度。高中生的好奇心强、观察敏锐,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插入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模拟地球的自转。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自转的意义

  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模拟地球的自转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转的意义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教学中我突出直观教学,主要采用演示法和情境法。利用地球仪等教具动手演示,将难以观测和想像的地理过程模拟出来,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形象生动;通过合理创设一些情境,设计恰当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设问质疑,导入新课——类比情景,剖析问题——创设情景,总结归纳三个环节,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环节:

  设问质疑,导入新课——

  在课堂上我会这样问同学们: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形的球体)为什么不是正球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该怎样解释?从而导入新课。 类比情景,剖析问题—— 对于第一部分,我将从方向、周期和速度三方面来讲述地球自转特点。通过让学生拨动地球仪来得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然后我边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边提问:从北极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怎样。这样做能使学生全面认识地球自转方向,为能分析各种地球运转示意图打好基础。

  在讲述自转周期时,涉及到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由于这个问题较抽象,所以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说明。学生观看完课间后我提出问题:假如今晚八时在某有一位置看到某颗恒星,明晚要在同一位置看到同一颗星,应在什么时刻去看?以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多设计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亲合力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由已知引出未知。

  在讲解地球自转速度时,通过介绍自转的概念,由学生自己计算得出角速度大小,这样可加深理解。在介绍线速度概念后,显示线速度示意图,由学生得出线速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此时可回应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最后通过提问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怎样,加以巩固。 至此,可通过列表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归纳,从上述三方面来对地球自转特点作一小结。

  创设情境,总结归纳——

  我将创设情境进入新课第二部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通过情境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时间,得出意义一: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通过情境二,炮弹偏离目标来说明第二大意义:水平运动物体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情境三宾馆里的时钟显示不同时刻,得出第三个意义: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通过这三个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此时强烈的学习愿望,主动探索问题的实质。

  为了验证自转的存在,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创建可以证明自转存在的试验,比如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

  。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平时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为完成上面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块,从“是什么”到“为什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其与学生的求知欲望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学生的助学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启发教师,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地球自转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说课稿11-28

《地球自转》说课稿范文03-19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说课稿02-05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说课稿03-0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稿11-04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说课稿范文03-18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的说课稿07-1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的说课稿范例04-02

地球自转方向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