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说课稿

2022-07-12 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混合运算》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混合运算》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3、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学习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教师在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要达到学习目标,得靠自己的自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第二大组学生读一遍。明确自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去自学。

  看课本第56页试一试上边的例题,重点理解题意、看线段图、分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思考

  1、题中出现了几个兴趣小组?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 ?

  2、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四、先学。

  (一)看一看。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在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二)做一做。指名上黑板扮演,其他的坐在练习本上。

  五、后教

  (一)学习例题时,我只给学生展示了画线段图的每一步,让学生明白每条线段表示的意思是什么,然后能正确的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接着出示综合算式的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感悟到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订正做一做。

  混合运算的顺序:

  1、同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强调:在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遇到连除的,可以一次性转化为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六、当堂练习

  1、森林医生 重点是约分2、填空。除法一个数的方法和运算顺序。

  2、当堂完成作业:57页的练一练第一题的后三个和第二题2题(用分部与综合俩种方法完成)。

《混合运算》说课稿2

  一、说课内容:

  浙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P93

  例1、《没有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出现过一些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的基础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又为后面学习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道试一试和6道练习。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已比较熟悉了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详细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向他,在例1中也没有重点强调。下面试一试是由例1中三步计算拓展到四步计算。

  基于以上认识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对能简便地式题会选择适当地计算方法。

  2、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学习上的迁移性。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思想。

  重点: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能正确计算,并能尽量使计算简便。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是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的。

  1、出示几道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式题,说说运算顺序,其中2道是两边是乘除、中间是加减的式题,说说这两题中两边的积、商为什么可以同时脱式计算。这里既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又为下面新课教学中知识的迁移埋下伏笔。

  2、把例1分解成3个一步计算式题,请学生计算,计算后想一想这3题有什么联系,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即例1,与刚才准备题比较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出课题。由于本课教学运算顺序不是难点,难点在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这一层次即复习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又自然引出了新课的教学内容,并隐含了运算顺序。既突出运算顺序这个重点,分散了计算这个难点。

  (二)运用迁移,学习新知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

  这一环节我分四个层次来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出示例1,学生审题后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独立进行计算。

  第二层次:小组交流。学生计算后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第三层次:汇报交流。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进行汇报,学生因已学过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里一般会按照以前所学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从左往右算,一种两边同时计算,教师都给予肯定,告诉学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第四层次:集体评论,优化方法。请全班同学评议,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讨论得出两边同时计算更简便,同时请学生注意在乘除法中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计算,乘式中能约分的先约分。

  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独立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尝试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汇报运算顺序与计算方法。

  这时由例1的三步计算拓展到4步计算,但运算顺序还是先乘除后加减。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并和自己方法做比较,感受到具有普遍性又有相对简洁性的方法。

  (四)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第一层次,专项练习。P94第1题口算,这题为学生能准确快速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而设立,便于学生形成计算技能,因为准确计算四则离不开一步计算。用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对的形式进行练习,小学生都具有好胜的心里用比赛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层次,基本练习。P94第2、3、4题,我分两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先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使学生掌握能同时计算的尽量同时计算。第二步在这些题中每大题选一道你喜欢的做一做,同时请三位同学板演,再全班交流反馈。这里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形成技能。

  第三层次,变式练习。

  1、P94第5题,根据文字题列式计算。这里把文字转化成算式即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又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简洁

  和符号美。

  2、应用题P95第6题,这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第四层次,拓展练习。

  请学生选择以上几个式题改编成文字题。这里不但训练了学生思维,而且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并为今后解文字题打好基础。

《混合运算》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节《括号——即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地位作用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在学生已初步学过无括号的加减、乘除、积(商)之和(差)等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不断丰富计算知识,初步形成和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铺路奠基。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新知基础遗忘。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问题案例,探索发现、认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及小括号、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技能,体会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 ?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带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是: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正确有据、合理简洁地计算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实效,达成目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温故奠基,铺路拱桥,以旧引新,激活新知生长点;

  2. 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和问题,激发兴趣动力;

  3.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

  4.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恰当设问引路,观察案例,启发问题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合作交流、比较分析、质疑解惑、归纳概括性质(或方法),实现新旧知识、能力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几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 (一)温故奠基,激活新知生长点,引入新知(概念)。

  根据新知教学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展示呈现辅助手段,定位复习必要关键基础知识-无括号的加减、乘除、积(商)之和(差)等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巩固激活新知基础点(起点)与生长点,引入学生“新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继而引入新知教学。

  1.迄今为止,我们学过哪几种数学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其中加、减法称为一级运算;乘、除法称为二级运算。)

  2.快速说出下列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8-20+32 ?? 1200÷400×30 ? ? 18+25×4

  由此我们发现:不含括号,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顺序,依次计算;对不含括号,既有一级运算的加法(减)法,又含有二级运算的乘(除)法的异级(不同级)运算,按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3.引入新知教学: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二)引导探究 探索新知

  1.讨论交流,独自操作实践,丰富感知,促进理性认知。

  课件展示算式,96÷12+4×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算式特征与计算顺序,并计算结果和小结计算顺序。(对不含括号,既有一级运算的加法(减)法,又含有二级运算的乘(除)法的异级(不同级)运算,按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2.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分析、思考、交流和探索,感受括号作用。

  结合教材,通过课件展示和创设“学校篮球社团人数为96人,科技社团男生12人,女生4人,美术社团的人数是科技社团的2倍。

  (1)如篮球社团按科技社团人数分组,每组安排2名辅导老师,需辅导教师多少人?

  (2)篮球社团人数是美术社团人数的几倍?”问题现实情景,给教学新知赋予生活的情境,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列式并计算,体验过程,概括运算顺序,并比较算式几个特点,感悟体会括号作用。】

  (三)实践应用,深化巩固。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做一做”、“算一算”、“说一说”、“判断正误”、(具体案例)等生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四)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无括号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对不含括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异级(不同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八.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混合运算》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习,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本课时是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题材,展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了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深的了解,课前布置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上课前交流,并用课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不仅让学生借此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随后交流关于故宫有多大的一些信息,以"想不想知道故宫的面积"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故宫的面积时,师出示相关信息,让学生阅读信息,并且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哪条信息最关键?和谁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获得个体发展。

  汇报交流时,注重学生能否完整地说自己的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不仅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算顺序,突出了重点。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师要照应前面的问题,适时评价:同学们很棒,自己求出了故宫的面积,下次再到故宫,你都可以当一个小导游了。让学生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板书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知识类推,同位交流,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最后及时出示两道题练习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通过自主思索与同位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学生在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后,不仅知道了故宫的面积而且学到了新知识,通过师适时评价,还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师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多处世界遗产的申请,想不想知道有多少处?"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示相关信息,学生阅读,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重点解决一个,可以多解决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交流时,注重让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能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同时关注学生能否对别人的方法做出评价和提出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评价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成功体验及满足感。师只是适时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优越性,()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有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重点解决我所需要的问题,但是并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设计时增加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真正做到了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两个问题都解决完后,师适当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孩子归纳总结所学内容的能力。

  3、练习巩固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我设计了四组练习:

  大显身手: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要求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两题完成,做得快的同学可以做三道或四道。不仅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巩固。

  火眼金睛:判断运算顺序,并改正,巩固运算顺序。

  与众不同:能否用简便算法,巩固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体验运算律的简便应用。

  I believe I can(解决实际问题):以题组形式出示,关注学生差异。

  老师在学生独立练习的过程中巡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做及时地个别指导,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与同位互看的方式,及时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

  整个练习的设计不及层次分明,由易入难,而且题目设计的有趣,鼓励学生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完成。同时,关注学生个人差异,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4、收获总结

  在这节课的最后, "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收获的快乐。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棒,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的心情,老师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高斯说:"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获取,不断的攀登,收获更大的快乐,享受更多的喜悦。

《混合运算》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四第一个红点的内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之后进行教学的,本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既为学生提供练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机会,又为学生后续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与分数有关实际问题作准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能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3)通过参予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利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时紧密联系乘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加强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是突破本课重点难点关键之所在。

  教学方法: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创造性成分也比中年级学生有所增强。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探究研讨法: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活动,发现规律,理解分数乘除混合运算问题的意义,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合作学习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每位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多元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五年级学生在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预计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容易把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含义相混淆,因此在教学时要加强两个量区分的练习,让学生分清两种量的异同,达到真正理解算理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先提出两个问题:

  1、分数可以表示什么?试举例说明。

  2、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对于问题1,要让学生明确分数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如2/5千克、3/8米等,这里的分数表示的是绝对量;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如甲是乙的2/3、杨树是棵树是柳树的3/7等,这里分数表示的是相对量。在学生理解了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概念后再出示几组练习让学生进行区分。

  通过问题2的复习,让学生了解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当学生回答计算整数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提问学生: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也能按这样的吗?

  这一环节由旧知引入,温故引新,既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搭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此环节分三个步骤。

  步骤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导入新课后及时出示课本情境图:布艺兴趣小组用6米布制作一批帽子,每顶帽子用布2/5米。将这些帽子的2/3送给幼儿园。

  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回答: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在提出数学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如:这些布能制作多少顶帽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列式。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要鼓励、引导他们提出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该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步骤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当学生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的问题时出示:布衣小组用6米布做帽子,每顶帽子用布2/5米。将这些帽子的2/3送给幼儿园,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重点要解决这个问题。

  1、明确解题思路:

  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送给幼儿园的帽子占这些帽子的2/3,所以,要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应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求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几个2/5米应该用除法来算。而求送给幼儿园的帽子有多少顶,就是求帽子总数的2/3是多少,应该用乘法来算。

  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6米里面有几个2/5米?用除法计算?

  要让学生明确求6米里面有几个2/5米?里面的6米与2/5米是两个绝对量,这两个量之间是包含除的关系,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在这里借助直观演示,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明确解题思路,搞清各数量间的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2、自主解决问题:

  明确解题思路后,启发学生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进行独立列式。师巡视并指导。

  学生可能选择列分步算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这个问题。分别指一名同学到展台前进行思路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介绍:

  第一种:62/5=15(顶)152/3=10(顶)

  第二种:62/52/3=65/22/3=10(顶)

  此处给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快乐。

  步骤三:观察比较,合作探究

  仔细观察两位同学的算法,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种是求解这道题的分步列式方法,第二种是列综合算式解答的算式。引导学生对比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让学生体会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组织学生讨论: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把乘除混合运算转化为分数连乘,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经过计算,你有什么经验要和同学们分享?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此处我尽量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讲解、讨论、对比、分析,再通过同伴间的互相交流,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分层练习,巩固应用

  本课练习的设计以趣味性和层次性为原则,分别安排了基础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和趣味性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1、基础性练习:做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算法,目的是巩固算法,反馈学习效果。

  2、拓展性练习:自主练习第2题、第4题,让学生尝试自主解决,全班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时的思路。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趣味性练习:自主练习第5题。解决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把学习活动推向高潮。

  此处通过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归类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多样的练习,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形成清晰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让学生交流应该如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通过自评或他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

  我的说课结束了,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混合运算》说课稿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十单元混合运算的这部分知识。本课指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领悟课程标准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乘加(减)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游人来到景区购票、付车费的情境,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设计依然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算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掌握运算顺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后算加减的道理,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这个规定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制作课件(泰山风景图片,购票情景图,司机付费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年暑假,老师去了一趟泰山。泰山太雄伟了,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老师拍的图片?

  课件展示泰山风景的图片,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由此为下面的学习奠定感情基础。

  (课件演示坐车来到山下的`图片)

  师:我们已经来到了进山的入口处,如果你是我们团的导游,你想知道什么呢?

  (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二年级上册《乘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二年级上册《乘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我准备这样设计:

  活动一: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吗?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关注学生能否找到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吗?请试试看,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和算法。

  (这样设计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并把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清晰条理性。)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这几道算式都是先求4个组的人数,再加剩余的人数。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教师总结,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二:

  (课件出示司机拿钱交款的图片)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从司机的语言和木牌上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

  教师继续追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应找回多少元?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自己的算法,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三: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有乘法,都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都是先算乘法。

  教师继续提问:当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运用,自我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练习:

  1、110页第2题

  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选出两道做在练习本上。

  2、火眼金睛辨对错

  自主练习第3题

  3、自主练习第4题

  (四)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觉得小组里谁在哪方面比较出色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

  附:板书设计

  乘加(减)混合运算

  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了以上教学环节。由于水平有限,其中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混合运算》说课稿7

  一、单元教材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乘加、乘减、除加和除减及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四则运算方法在实际问题哄的中和应用。本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探索“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回合运算想运算顺序,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 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 意义。

  (2)通过购物的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飞顺序;在解决问日的过程中发现先乘后加的于一年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爱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飞合理性进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关键

  1 、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需要先算乘、除的混合运算式题;利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关键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运算的顺序。

  (3)重视学生在计算两步式题时,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单元学习内容前后联系:

  1、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一年级下册百以内加减及实际应用,(2)表内乘除及实际应用。

  2、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1)混合运算的顺序(2)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乘除法中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实际应用。

  三、 单元教材总体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本单元内容 的安排不是以单纯的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小熊购物”“买鲜花”“过河”等多种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运算顺序

  当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要安排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可以结合解决为难他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混合运算》说课稿8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每步中的单位“1”的确定。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图,纸卡(习题、概念)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入

  1、口算(卡片)

  1/4×4/5 1/3÷1/12 2/3×9/10 1÷2/3

  请生说说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复习,只说运算顺序,不计算:

  35+54+17 16×3÷2 14+25×3 24×(15-12)

  回忆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的。当然简算时除外。)

  3、请找出单位“1”,并说出它们的关系式。

  ① 五(1)班女生人数点全班人数的5/9。

  ② 小明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0.

  ③ 梨的重量是苹果重量的2/3.

  同学们,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分数混合运算,学习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学完以后一定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板书课题 :分数混合运算(一)

  (环节点评:设立这个环节,主要帮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加深回忆,并为学习分数混合运算而用铺垫,激发学生对新的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今年的3月份,一位同学家了发生重大事故,听到这个故事后我们纷纷拿出了平时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了这个同学。这时有三个小朋友也参加这个活动中来。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1、大黑板出示的例题。。

  (1) 小亮捐了12元。

  (2) 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

  (3) 小新捐的钱数是小红的3/4。

  小新捐了多少元?

  2、学生谈谈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从图可获取的信息有:A小亮捐了12元;B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C小新捐的钱数是小红的3/4。(请两至四位学生发言,并用举手的方式进行检查全班学生的获取信息情况。)

  3、当你获取了这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提问)

  4、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小精灵儿童

  教师重复问题后,要求学生:

  (1) 独立思考,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 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3) 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列式以及结果。

  4、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求小新捐了多少元?

  师:下面我们就来根据问题分析已知的数学信息。

  请同学们找到跟求小新捐的钱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生:小新捐的钱数是小红捐的2/3。

  也就是说要求小新捐多少元,得先求到什么?

  生:要先求到小红捐多少元?。

  那么请把跟求小红捐的钱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生: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

  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小亮捐12元。那么也就是说小红捐的钱数是多少元的1/3呢?

  生:是12元的三分之一。

  (2)引导提问

  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这里的1/3表示什么?

  生:表示把小亮捐的钱数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1/3。

  这里的单位“1”是谁?

  生:小亮捐的钱数。

  可以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生独立画图后,师示范板书该线段图。

  生:12×1/3=小红捐的钱数

  那么你可以求出小红捐的钱数了吗?

  生:12×1/3=4(元)

  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生:4×3/4=小新捐的钱数

  那么你可以求出小新捐的钱数了吗?

  生:4×3/4=3(元)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

  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怎样列式的。

  观察综合算式,你发现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生:它是分数的混合运算。

  针对综合算式,结合综合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来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呢。生: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然如果有简便算法的除外。

  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

  5、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环节点评: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紧扣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突出难点:学会找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每一步中的单位“1”的确定。并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79页中“试一试”中的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请学生上来板演,并点评。

  2、出示带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让学生课后思考解决方法。

  3、布置作业。书本P79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前四小题;第2题。

  (环节点评: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加深认识,加深运用,同时布置有课后思考作业和课堂作业,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一)

  小红捐的钱数=小亮捐的钱数×1/3

  =12×1/3=4(元)

  小新捐的钱数=小红捐的钱数×3/4

  =4×3/4=3(元)

  综合列式:12×1/3×3/4

  =4×3/4

  =3(元)

  答:小新捐了3元。

  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教学反思:

  优点:

  1、关注学生的学情

  学生在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时,自觉地利用了分数(一步计算)的解答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写等量关系、找到了解题步骤与关键,通过由先分步,再列出综合算式这一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将“整数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注重对学生的课堂生成的及时捕捉和对比反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进一步体会分数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注意格式的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重视数学的体验发展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如在“通过画示意图,列分步、综合算式,着重说明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这个环节上和通过让学生分组解答不同的提问,回答这道题要先求什么等思维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在学完本节课后,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又体验到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3、能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与交流

  我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尝试、交流中学会分数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及其方法,体会一次性约分可使计算相对简便。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不足:

  1、教师放手不够,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和充分表达的时间,更好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在教学中对电脑操作不熟练,所以造成一些时间的浪费,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也影响了老师的情绪。

《混合运算》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三)》

  教材分析:

  《分数混合运算(三)》属于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在本学段的要求是: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复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本节教材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来解决较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乘法运算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将在课堂上复习旧知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感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并会引起他们认知上的冲突,学生就会借助生活中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进一步探究分数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学生搜集到生活中的关于"节约"的资料。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教材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来解决较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乘法运算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引旧突新。

  情境谈话:同学们,十七大的召开使我们看到了国家的进步发展,同时也看到了国家在又好又快的发展的同时倡导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进入熟悉的生活的节约情境中来。)我们共同来看看小刚家是怎么做的。

  (电脑出示)小刚家八月份用水14吨,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了1/7,九月份用水多少吨?引导学生画图帮助解决(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很容易会解决出这一问题。)

  (二)创设探索空间,发现解题路径。

  1、搭建探索数学问题的平台(自己思考)

  出示例题:如果条件和问题交换一下位置,你能知道,八月份用水量吗?

  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1)引导估算。引导学生估算时提示学生简单地说出估算的依据。

  (2)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没有变,只是未知数发生了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即可把未知条件用字母x来表示。

  2.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让学生充分经历运用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看到不同的数量关系列出的不同方程。培养了学生解题多样化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乘法分配律在解答实际问题的作用。

  3.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强化数学迁移的理念,提高探索能力。

  引导学生评价,学生除了会把未知数带入原方程理解,还要引导学生用前面估算的结果进行检验。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碰撞平台,质疑创新

  教师鼓励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意见观点不同方法。

  (四)搭建应用平台,增强应用意识,体现数学价值。

  继续以课前的情境为载体,分别以:

  1、基本练、(1)提高计算能力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完成课后练一练第一题和第四题,任选两题。(2)巩固新知完成练一练第二题为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综合练。以生活中的节约小窍门为情境设计练习题

  (1)"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峰峰家从自家的马桶水箱做起,在水箱中放入了一块砖头,.原来马桶的水箱每次用水是50立方分米,现在比原来节约了1/3,你知道放入多大的砖头吗?

  (2)空调控温节电窍门。

  教室空调设置28度用电10千瓦/小时,如果控温正负一度可节电2/5.现在设置26度。可节电多少?

  3、发展练。业界人士预测,20xx年将成为中国的电子机票年。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日前大胆地制定了一个时间表:今年电子机票要占有1/2的市场,20xx年争取实现4/5,而20xx年底,将完全实现电子机票。电子机票正对传统的纸张机票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那么电子机票究竟可以节约多少呢?

  某航空公司20xx年电子机票的成本为17.52亿元,比纸制机票节约了31/250. 从你的数学信息资料中你还能解决哪些问题。

  (五)学生小结,升华情感。 谈谈本课的收获。

  四、说教学反思: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反思,这一节课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用方程解决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二、分数混合运算式题;三、解方程。本节课讲第一节课时用方程解决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要突破的难点就是从有分数的句子入手,利用线段图找到基本的等量关系,一定要理解"比八月份节约了1/7"是和谁比?是谁的1/7呢?利用线段图来理解。教材前后呼应,先估算,最后进行检验。

  第二从学生方面反思,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反叙问题认识上的难度,应充分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问题,降低认识上的难度。从线段图上看出来,九月份比八月节约1/7,就是八月份的6/7,也就是八月份的(1-1/7),再来找出等量关系式就容易多了。应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有分数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扎实的掌握这类问题的方法。这节课实施开放性教学,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上的把握,而没有让学生研究到一定的深度。

《混合运算》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教材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是计算发展的需要,二是学生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很容易学好这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互动交流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 让学生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尝试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引入

  孩子们,五个重庆建设目标中的五个重庆指什么?谁能告诉大家你眼中的森林重庆的模样?

  森林重庆的建设,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使我们身处闹市区也能观赏到自然的美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今天我也带你们走进一个城市森林公园。

  从学生感受到的五个重庆建设切入,巧妙的将森林重庆建设与例题结合起来,可大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又自然地渗透进对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看题。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知道什么是乔木?什么是灌木吗?

  乔木林和灌木林都是森林,那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板书)

  让学生了解题目中提到的乔木和灌木,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怎样列式:1/2+3/10-1/5

  还可以怎样列式?1/2-1/5+3/10,3/10-1/5+1/2

  会计算吗?选择第一个算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第一题:

  1/2+3/10-1/5

  =5/10+3/10-2/10

  =6/10

  =3/5

  第二题:

  1/2+3/10-1/5

  =5/10+3/10-1/5

  =4/5-1/5

  =3/5

  回报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对比,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用你喜欢的方法从另两个算式中选一个计算。

  小结、过度。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后计算,这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孩子们,知道吗,树木和花草可以清洁环境的空气,还可以保持水土。请看例2。(出示例2)

  例1让学生先尝试再交流掌握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符合这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也遵循了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

  2.教学例2

  学生看题后质疑。

  引思:题中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7/20是什么意思?

  学生解答“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汇报交流

  1-(11/20+2/5)

  =1-(11/20+8/20)

  1-11/20-2/5

  =20/20-11/20-8/20

  方法一: 方法二:

  =1-19/20

  =1/20

  对比两种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先算什么?

  孩子们,回头看一看这些数据,你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这部分知识在书上第117~118页上,请看书并结合刚才的学习思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的方法、书写格式是什么?

  交流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计算时通分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书写格式递等式。

  例2的教学同样尝试教学的方法,同时又突出了两方面的交流,一是审题时让学生质疑和引导思考,目的是这道题特点及这类题训练的需要;二是当学生算完后,让学生回头看表上两组对比的数据,去发现森林与裸露地面保持水分的区别,去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样提升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练习巩固

  1.118页,做一做,分组完成。(先完成自己任务的可以做其他组的题)

  2.120页,第3题。

  练习完成的方式做这样的处理,一是考虑时间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都做有一部分学生时间不够;二是这节课的目的是掌握方法会算。这样的处理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总结反思。

  让学生反思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交流学习的感想和体会,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学习的能力。

《混合运算》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出现过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式题。本课时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详细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1,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将对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标的要求,针对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骤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联系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三、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其中含带分数的乘、除法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说教法、学法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形成一种多向交流的课堂氛围。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中又将算理的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

  学生通过计算练习,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互评活动,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题的多种有效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程序进行教学

  一、复习准备、导入新课

  1、 出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让学生回忆说说运算顺序。强调积、商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2、 计算 ,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与准备题比较有何不同,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所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以旧知唤新知,促进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深化理解,形成一定的技能。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对例1的教学,我大胆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题。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大多缺乏趣味性,想让学生激情洋溢地投入到学习中,需要学生自身感兴趣。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足以见兴趣的重要性。六年级的学生喜欢挑战,喜欢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解决例题便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做完后反馈交流,指名一学生口答运算过程(教师板书)。引导学生通过看、想、算、查四个步骤进行练习。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和运算符号;二想,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计算更合理简洁;三算,书写格式正确,认真计算;四查,一步一回头,算一步查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在试一试练习中除要求学生按以上四步骤解题外还鼓励学生互相检查。整个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计算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丰富多彩,有时又错综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计算中做到细心检查是至关重要的。按这四个步骤解题就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出错率。学生互相检查这一活动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高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练习反馈、巩固升华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正确计算,所以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不同层次的练习。肥城教育网社区 y1P

  1、 基本练习 通过做书本中一些同例题相仿的试题,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学会正确解题。通过互评互说,发展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性练习 例如四步计算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应用题等,加大难度,从不同程度练习提高。

  四、总结质疑、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质疑,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激励学生学好数学。(布置课后作业)

  在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图贯穿着教育的两到思想,即主体性与活动性,教师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条件让学生思考、解题、交流互评。学生即有外显的交流活动,又有内隐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学生的思维活了!情感丰富了!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混合运算》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林甸县第四中学小学部的教师陈敏,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一)》,我将从以下九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为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好准备的。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字信息,根据这些数字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通过画线段图分析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单纯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参鼓励用两课时完成新课,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顺序,掌握运算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混合运算,分数乘除法,对算法不再陌生。但线段图是第一次接触,观察和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一年多的有效课堂改革的训练,他们预习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都有所增强。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创设平等宽松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2、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四、说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五、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六、说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前,我依据新课程所倡导地教育理念,精心设计导学单,在“旧知铺垫”部分动了很多脑筋:通过混合运算,引导学生回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通过分数乘除法计算,回忆计算方法;创造性地把例题分解成两道小题,这样的设计,为学生顺利学习新知打下铺垫。在新知探究阶段,我以导学单为抓手,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再对问题的解决组织讨论加以解释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做好角色转换。

  七、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检查导学单旧知铺垫部分。

  1、直接写出答案,回顾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

  2、整数连乘,体会同一级运算的顺序。

  3、说一说下列各分数的具体含义,找单位“1”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再列式:

  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四则混合运——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的复习,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知识的积极回忆,使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实地复习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能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2、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问题。

  3、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

  (请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计算的?)(分数的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还可以怎样写?)

  孩子们,请看下面这幅图,你能独立解答吗?

  (改变题里的条件与问题,让学生读题,分析条件与问题,找出解题的方法)

  4、小结:

《混合运算》说课稿1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即说教材、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初中教学运算中地较重要的内容之一,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一、说教材: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的习惯.

  4、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的普适性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算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法则,尤其是理解运算中的顺序

  二、说教法

  本节课学习新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尊循教师为学习的领导者,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尽力引导学生为知识的发展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学习突出自主学习,发现。知识是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获得学生在学习中总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

  四、说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复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的运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为这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1、口算

  要求学生说出是如何计算的

  2、确定下列各式积的符号

  要求学生说出确定的方法

  3、刚进行了除法的计算,下面的式子你会算吗?

  (2)、探究新知

  1、观察①以上三个式子与刚刚计算的式子有什么区别?包含了那些运算?

  ②说说以上每个式子的运算顺序

  ③对于第三个式子能否先算

  2、实践根据以上的运算顺序对以上的三个算式进行计算

  3、总结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小组内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尝试计算,小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求解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及如何确定结果的符号。)

  (3)实践应用

  练习1:观察下面两位的解法正确吗?若不正确,你能发现下面解法问题出在哪里吗?

  (学生讨论发表观点之后,教师强调指出运算顺序的问题和除法不适合运算律的问题)

  练习2:生活小应用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已知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43米,请用式子表示从山底到山顶下降的温度,并计算出来。(温度下降计为记为负,结果精确到0.001)

  列式为:8844.43÷100×(-0.6)

  (通过此题讲解关于生活中用计算器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并强调精确值的问题)

  (4)、巩固训练

  1、填空

  ①(-1)×(-2)÷(-3)的结果的符号是。

  ② ÷(-)×0=

  ③(-2)÷(-3)× =

  2、计算

  ①-3.5 ÷ ×()②(-)×(-)÷(-)÷3

  ③用计算器计算1.26÷(—15)×80

  3、综合拓展计算

  4、总结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确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算小括号的再算法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

  (5)、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1、可以按从左到又的顺序依次计算。

  2、也可以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混合运算》说课稿14

  一、 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9页到62 页例1和例2。

  2、教材分析:

  由于学生通过第九册的学习,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而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又出现了一些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本小节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在讲分数四则运算式时,没有再详细地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1和例2,引导学生先想,在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怎样计算,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的学生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试题。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让孩子学自己喜欢的教学。让孩子学自己需要的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们不能再只用一把尺子“成绩”去衡量学生。要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的运用“分层指导,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只穿于整节棵。新课开始,来用直接出示教学目标,是学生了解本节课自己将要学习到什么。然后告诉学生有两组学习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和自己的学习途径完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接着在练习题中,也做到分层练习,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思考练习。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当学有余的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阅读以扩展学生知识面。

  四、说学法:

  有意识地教会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好方法。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看书,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学生内容在大脑建去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混合运算》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分数混合运算(二)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情景分析,利用分数混合运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 “增加几分之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意义,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中“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焦老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景解决具体问题,并学会分析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通过知识的迁移,经历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画图分析题意。

  3.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焦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焦老师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确算式的意义。

  四、说设计理念

  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学生参与。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3.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五、教学程序

  1.学情调查:

  让孩子回忆已学知识,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用乘法计算。

  2.质疑探究:

  焦老师在该环节不是枯燥传授知识,而是靠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根据学生的画图思考,交流汇报解决关键问题,分析出数量关系,然后利用知识的迁移,突破教学难点,

  3.达标检测:

  以教材练习为依托,通过认真练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向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4.拓展延伸:

  通过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相结合方式,进一步升华教学效果,真正理解在解决有关分数实际问题中的“量”与“率”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焦老师所执教内容不成熟的说课,恳请各位评委赐教,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混合运算》说课稿】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说课稿02-10

混合运算说课稿07-09

混合运算说课稿05-27

混合运算说课稿07-09

混合运算说课稿07-09

《混合运算》优秀说课稿06-24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02-21

《分数的混合运算》说课稿08-08

分数的混合运算说课稿04-20

混合运算说课稿范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