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2024-08-03 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0页例1。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数的教学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才是系统的学习分数知识。

  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学习分、小数等知识以及分数应用题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发展点:亲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渗透点: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创新开发点:通过折四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二、说教法

  1、转变角色 放手促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努力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交流,亲力探究新知的全过程。体会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悦。

  2、联系生活 引探创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本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鼓励学生创造出几分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创设情境 升华认识

  小学生思维活跃,但只有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的聪明智慧才能充分施展发挥,他们的真情实感才能毫无忌讳的流露。针对这一点,我以学生喜欢的帮助八戒分月饼为主线,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大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地意义建构。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策略

  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表示它的二分之一,自己创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和几分之一,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2、合作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合作学习,认为“合作”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在通过折纸探究几分之一的含义时,我鼓励学生充分地合作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增长见识,真正实现“1+1〉2”。与此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辨析能力,倾听的习惯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合作意识不断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数学不是符号游戏,而是现实世界中人类经验的总结。数学如果脱离了这些丰富多彩而错综复杂的背景材料,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探索新知之前,创设秋游学生让月饼情景,让学生思考:当只有一个月饼,两个同学互相谦让,都不肯吃时,该怎么办呢?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对新知的探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共研

  就本节课而言,感悟分数的含义和理解“是谁的”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有梯度的三层探究活动。

  1、认识二分之一

  当结合学生的叙述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后,激疑:半块月饼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整数还能表示吗?引出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同时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法。并引导学生理解: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小组任选一个图形材料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组内交流,进一步深化对二分之一的理解。也为后面对四分之一的理解做好了应有的知识准备。

  2、认识四分之一

  由于有对二分之一的理解作为基础,在对四分之一教学的处理时,我主要采用迁移的`策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出:自选长方形,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并鼓励学生创造出多种方法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却都能表示这张正方形纸的?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创造几分之一

  在揭示课题后,回到主题图,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发学生再次用正方形的纸,创造出更多的几分之一。让学生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深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并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创造的乐趣。

  (三)应用辨析 深化认识

  通过“观察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看图填分数”“看分数涂色”“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说出四个动物住的房间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等几个生动活泼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深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四)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课的最后,让学生自己谈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自觉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中存在着一些分数的一段小资料,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及作用。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大目标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能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培养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数学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探索与创造的喜悦。

  3、学生状况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整数概念基础上,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但在生活中有所体验。

  4、课前准备: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

  二、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含辅助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猜测探究、发现创造,彰显学生个性,体现“探究数学”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多次的动手实践、操作,促使他们主动内化重点,体现动手“做”数学的理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举生活实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方式,体现“生活数学”的理念。通过大量的.实物、图形,并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的优势,丰富学生的表象,运用比赛等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体现“快乐数学”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路,讨论入题。

  谈话:秋天到了,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学校组织一资助郊外野餐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他们准备了哪些食品?

  学生说,师贴图:4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个蛋糕。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板书:平均分)

  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演示: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2个。

  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瓶。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一半)

  “一半”用数怎么表示?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板书课题)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我们一起分一分。

  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

  学生表达。

  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指导书写,

  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打开书本,自己找一找,读一读。(板书:各部分的名称)

  2、指导读:刚才老师已经读出了这个分数,你们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提问: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大家一起再读一次。

  3、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4、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

  5、认识了,现在请同学们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之后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6、认识了,想一想,分数王国里除了,还有哪些分数?(板书)

  7、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本第99页“想想做做”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分数,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20xx秋季版三年级上册第87—88页例1、例2。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数的教学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才是系统的学习分数知识。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小数等知识以及分数应用题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发展点:亲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渗透点: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创新开发点:通过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三、说教法

  1、转变角色 放手促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努力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交流,亲力探究新知的全过程。体会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悦。

  2、联系生活 引探创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本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鼓励学生创造出几分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创设情境 升华认识

  小学生思维活跃,但只有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的聪明智慧才能充分施展发挥,他们的真情实感才能毫无忌讳的流露。针对这一点,我以学生喜欢的野餐为主线,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大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地意义建构。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策略

  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表示它的二分之一,自己创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和几分之一,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2、合作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合作学习,认为“合作”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在通过折纸探究几分之一的含义时,我鼓励学生充分地合作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增长见识,真正实现“1+1〉2”。与此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辨析能力,倾听的习惯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合作意识不断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通过创设野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分食物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分才能使两位同学美誉意见,这边学生会讲到每人分“两个”这样就比较公平,公平的分我们也叫做“平均分”,为本节课认识几分之一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共研

  就本节课而言,感悟分数的含义和理解“是谁的”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有梯度的三层探究活动。

  1、认识二分之一

  当结合学生的叙述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确: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 份是这块蛋糕的一半后,激疑:半个蛋糕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整数还能表示吗?引出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同时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法。并引导学生理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十一。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小组任选一个图形材料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组内交流,进一步深化对二分之一的理解。也为后面对四分之一的理解做好了应有的知识准备。

  2、认识四分之一

  由于有对二分之一的理解作为基础,在对四分之一教学的处理时,我主要采用迁移的策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和四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鼓励学生创造出多种方法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却都能表示这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回到分食物的情境中,通过刚才的学习,让学再说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每份是它几分之几,通过分同一个物体比较每份的大小,我们可以得到:当物体相同时,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找到规律后紧接着进行练习,加深认识。

  (三)应用辨析 深化认识

  通过寻找身边的分数和帮助张大伯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运用于生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课的最后,让学生自己谈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自觉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课外拓展题,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4

  一、说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一次质的跳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课时只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也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自主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2、教学重点和难点 :

  我认为“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和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3、教具学具:

  长方形、圆形等纸片。

  二、说教法学法

  分层递进,操作探究,合作交流是我设计这节课基本理念。

  三、说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从四个环节进行本课的教学。

  (一)实物引入,设疑激趣 (二)操作探究,自主构建

  (三)分层练习,寓学于乐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一)实物引入、设疑激趣

  教学一开始,教师问:“把4个苹果、2瓶水分别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分法,接着问:“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呢?”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础上,然后问:“刚才的每一份都可以用你学过的数来表示,现在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黑板演示), 这每一份能用你学过的数来表示吗?怎样表示呢?”教师在总结学生表示的各种方法后,介绍更简单更科学的表示方法,从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原动力。)

  (二)操作探究,自主构建

  第一步:自主学习,初步认识

  教师再次演示平均分一个饼,使学生形成二分之一的表象,初步感知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另一份也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接着问: “你想进一步了解分数这位新朋友吗?” 让学生独立看书,初步认识分数的读写及其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步:动手操作,促进内化

  让学生小组活动,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片,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分别得出这几种图形的二分之一,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比较交流,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图形?如何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哪部分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体会到:虽然纸的形状不同、折法不同,但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两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的办法,能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为以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

  第三步:情感引路,巧妙迁移

  刚才我们把一个饼平均分给了两个小朋友,他们每人分得了这个饼的二分之一,现在老师也想加入,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能分得这个饼的几分之一呢?引导学生理解三分之一的`意义。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八分之一。

  第四步: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让学生拿出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任意折出一张圆形纸片的几分之一,涂上颜色,并写出这个分数。让学生把折好的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找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进行比较,哪个大?如果把八分之一放进去,应排在哪?十分之一呢?(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老师更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如让学生折自己喜欢的分数,让学生涂自己喜欢的颜色等。)

  (三)分层练习,寓学于乐

  本环节,我将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率,把练习设计在猜谜语的游戏中,练习设计如下:

  (第1、2、3题主要是加深巩固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和理解;第4、5题的目的是巩固分数大小的比较;第6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把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认为自己这节课表现好的请举手。然后让学生用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或类似的分数说一句话,这样做,再次让学生感悟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4-65页的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学生认识分数,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根据4只小猴平均分4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是几分之几的问题。这里是每份1个桃的情况,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感知,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1/4”来表示。“想一想”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在集合图的帮助下,让学生说出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1/2。通过例题和“想一想”的教学,学生初步体会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刚才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思想方法,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桃片、小棒。

  二、说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法的选择和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这样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归纳法等进行教学。我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制作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形象体会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利用农远资源中的图片创设小猴分桃的情境贯穿整个新课的教学,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真正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通过上网查阅,浏览网上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案例资源吸收别人好的教学方法,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整合出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情境:老师带来了一个桃子,准备把它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并适时复习分数各部份的名称及各部份表示的意义。

  (2)课件出示复习题1:用分数表示红色部分。(请个别学生说说想法)

  (3)课件出示复习题2:请学生用分数表示红色部分(说说想法)

  此题主要复习一个物体的1/4,为下面学习一些物体的1/4做好铺垫。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揭示课题)

  (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勾起回忆,感知平均分在分数中的意义,为下面学习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埋下伏笔,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

  第二环节:操作交流,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的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迁移。我主要创设三个情境,分三步进行教学:

  1、初步体会(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情境:孙悟空给小猴们准备了一盘桃,要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一? 你知道吗?请你拿出4个纸桃片片帮小猴分一分!

  我先引导学生运用纸桃片片分一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估计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快会得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4,再运用课件演示:把这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我们可以把这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4份中的1分,可以用1/4来表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也可以表示1个物体。)

  2、加深理解。(课件出示“想一想”题图)

  (1)提问: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2)先让学生拿出学具纸桃片分一分,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出现1/2和2/4两种情况。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用1/2表示更符合题意

  再用课件演示: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是要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2.

  (3)对比1/4和1/2.(课件出示4个桃的1/4和4个桃的1/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知道同样是把4个桃平均分,分成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也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可以是多个物体)

  2、 加深体会:(课件出示情境图)

  提问:如果把6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教师演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利用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若干份,不管每份多少个都占整体的`整体的几分之一。“无论每份是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点上的跨越,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实现这个跨越,我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台阶,让他们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来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从而抽象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无论每份是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第三环节:看书质疑,解答疑问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来的每个问题,如此来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疑点并及时给予解答,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的知识,我设计了以下几组练习:

  1、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填空,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2)比一比,说一说,第一行的两幅图表示的平均分和第二行两幅图表示的平均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这两行的两幅图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第一行每份是一个的情况,第二行每份是几个的情况,每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充分的比较,讨论,加上我的概括归纳,学生能更好地感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表象: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不管每份是多少个,每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2、比较练习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观察填写,填完后再交流,指名回答。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体会:这2副图虽然都是12个小方块,但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的分数也不一样。

  3、操作练习

  (1)、涂色练习: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图

  教师指导学生先根据分数的含义确定平均分成几份,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再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好后看看这一份有几个,然后课件演示订正。

  (2)、小棒游戏

  拿出12根小棒的1/2和1/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吗?

  学生之间分一分,拿一拿,猜一猜,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总结: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知道不仅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也能看作一个整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2、拓展延伸:你还能用分数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现象吗?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说板书设计

  以下是我的板书:

  这样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便于学生归纳小结,突出教学重点。

  以上说课,仅是我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做法。如何在信息

  化的今天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有待于我们农村教师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6

  一、 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对平均分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从整数过渡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扩展了知识面,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三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们互相依存,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的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四、教学具准备: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和两张圆纸片,水彩笔,小黑板。

  五、教法学法

  1、围绕教材内容,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具,根据知识点呈现的特点,采取直观教学。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教学中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说一说,使学生多方位参与活动,努力做到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3、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结合教材的场景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分一分等活动,在理解平均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到分数概念。

  〈二)学习新知

  1、学生在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等活动,初步感知了二分之一。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我没有直接告知,我以填空的形式展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2、学生在认识二分之一后,进一步探究如何认识几分之一的知识,强化了写法和读法。明确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更加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3、比较分数的大小。

  我用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发现,明确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课题练习

  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为原则,突出题目难度的层次性,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应有的发展。题型展示灵活多变,使每个学生都会想学乐学。

  〈1)抢答,激活学生思维。

  〈2)利用分数说一句话,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知识拓展,通过不平均分,转化等图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四)总结提高

  结合板书进行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应知应会,并补写课题,进一步点明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7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92~93页的内容。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分数知识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认识分数的。分数和整数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异。认识分数是学生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后续学习小数和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作铺垫。认识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开始掌握分数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分数和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我的想法:

  1、起点低,目标定位低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教学内容本来是安排在四年级第八册,而新教材安排在第五册,因此我教学的起点和目标的定位都比较低。本节课就是让学生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分数的读写也不涉及,安排在第二课时。

  2、动手实践,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外在“动”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说教学流程

  游戏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游戏直接出示1/2。接着让学生读一读,说说1/2可以表示什么?可以让学生展示已有的知识基础。最后通过找饼干的1/2,让学生初步感知1/2。

  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这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我让学生说说1/2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1/2的理解。

  探究新知:

  1、深入认识1/2。

  组织学生利用长方形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形成1/2的表象。

  体验不同折法,都可以用1/2来表示,那是为什么呢?

  判断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沟通一半与1/2的联系,加深学生对1/2的认识。

  2、认识几分之一。

  过渡: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随机板书:1/3、1/4、1/5……

  让学生利用各种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请圆形操作的学生举起)

  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观察讨论1/4和1/8谁大?1/16和1/4、1/8比呢?接着小组内比一比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

  这样一方面丰富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几分之一》,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来说教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不仅是从整数到分数的概念上的一次扩展,更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可以说它的教材地位非常重要,它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又是单元的“核心课”,为学生从认识整数到分数的飞跃架起桥梁,帮助他们正确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三年级学生,分数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不容易理解。但学生早已具备了整数分和分数分物体的生活体验,为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奠定了感性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进行正确的读写,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5、教学准备:课件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张。

  二、说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据此本课就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2、探究发现法,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

  3、多元评价法,通过师评、互评、自评等方式,保证学生快乐的、积极的完成新知的建构。

  三、说教学过程

  纵观本课教学流程以情境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为激励,构建和谐课堂。分为以下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同学们去郊游需要分食物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以此激起学习的兴趣。引发思考:把4个苹果,2瓶水,一个面包分给两个同学,怎么分比较公平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用平均分的方法,很快说出:每人分得苹果两个,水一瓶。但一个面包怎么分,每人分多少?这样与原有的认知产生矛盾,自然产生疑问,激起探究的欲望。这时老师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动手用一个圆形纸片代替面包分一分,折一折。当学生体会到可以把面包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半个,但用什么数表示呢?在疑惑中老师顺势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才是积极、高效的活动。我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多次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建构比较丰富的分数表象。我将这部分分成四个层次展开教学:

  (一)揭示意义,初步感知。

  当学生疑惑这半个面包怎么表示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阅读书本自主发现可用12表示,再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述它的含义,这样把抽象的二分之一化为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接受,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接着教分数的读写法,并注意把这些重难点通过板书突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实际操作,促进体验。

  主要通过两次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

  1、操作一:理解不同的图形,折出的分数却相同。

  老师先提问:用一个圆形可表示出它的12,用其它的图形也能表示出它的12吗?

  请学生小组合作,任选一种图形,折一折,找出它的二分之一。教师随机收集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

  老师质疑:瞧,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涂色部分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这和图形形状没有关系。

  2、辨析练习,考察学生是否能抓住“平均分”这个关键点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画“√”。

  3、操作二:理解相同的图形,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不同,表示的`分数却相同。

  老师再提问:用相同的图形表示一个分数,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请学生再次小组合作,动手用正方形纸片折出它的14,教师随机收集学生不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再次质疑:为什么这些正方形的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也不同,每一份却都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呢?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这跟折法不同没关系,关键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

  通过两次操作的比较,使学生明晰“折法”和“形状”都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才是几分之一的本质属性。这样学生在比较中对分数的理解才会更为深刻和完善。

  (三)主动探索,丰富构建。

  请学生用各种图形通过折、画、拼等方法表示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老师随机收集学生创造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如果在巡视指导时发现学生折出的分数多数分母是偶数的分数时,及时提示学生可用拼的方法表示出分母是奇数的分数,如把3个相同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每个小长方形就是这个大长方形的13 ……以此填补学生思维的空白,为他们自主创造提供机会。

  (四)小结回顾,提高认识。

  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一个回顾、小结。在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所有的分数,再次感悟几分之一的意义,建构比较清晰的分数表象。

  接着再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完成整个新知的建构。

  整个环节的设计由实物到图形,由具体到抽象,强调数形结合来建构模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课程新理念。

  第三环节:深化知识,拓展应用。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达到理解深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以下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

  (一)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第一、二题:写一写、涂一涂。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能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

  (二)走进生活,提高能力。

  第三题,想一想。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事物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应用能力。

  想一想,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三)开放情景,拓展思维

  第四题,找一找。请学生在开放的情景图中找分数,拓展学生的思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整个练习,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增强了自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说板书设计

  纵观本课的板书,它不但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而且注意数形结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再加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理解,但在真实的课堂中,各种生成资源非常丰富,常常在我们的预想之外,这都需要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控,才能打造高效精彩的课堂。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9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们教师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下面我简要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意图。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也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3、教具、学具:

  课件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等。

  二、教法、学法:

  教法:

  1、创境激趣,直观形象法。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4、鼓励猜测,迁移类比法。

  5、启发诱导,探究发现法。穿插讲授法、自学法、练习法。

  学法:

  1、自主探究,感悟迁移。

  2、实践操作,合作交流。

  3、自学尝试,梳理归纳。

  4、联想创造,猜测验证。

  三、教学流程:

  (一)动画引入、设疑激趣

  教学伊始,播放音乐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图(课件),途中老猪和孙猴饿了,化到2个点心。

  师:请大家猜猜他们化到两个什么点心呢?(课件示谜语:“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园,甜甜蜜蜜。”)

  师:现在老猪和孙猴两人要分吃一个月饼,请你当一个公正的小法官看怎样给他们分这个月饼最公平?(从月饼的正中间分开,每人半块。)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及时表扬、鼓励。(板书:平均分。)

  师:半块月饼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引入新课。(板书:分数。)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二)操作探究,自主构建

  第一步:课件演示,初步感知。(例1:认识1/2。)

  1、课件演示平均分一个月饼的动画:使学生形成二分之一的表象,初步感知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1/2。)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在学具袋里选择你喜欢的图形折出它的1/2,并标明1/2。进行比较交流,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图形?如何得到它的二分之一的?(对折、重合)哪部分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体会到:虽然纸的形状不同、折法不同,但只有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才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4、展示折法:

  【设计意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为以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同时让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折出它的1/2,则体现了尊重学生,教学民主思想。】

  第二步:顺势引路,巧妙迁移。(例1:认识1/4。)

  师:刚才我们把其中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了老猪、孙猴两人,他们每人分得了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如果这个月饼由唐僧师徒四人来分,每人能分得这个蛋糕的1/()?

  1、自主探究:(1/4)。

  温馨提示:如果这个月饼由唐僧师徒四人来分,那么就要把这个月饼()分成()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1/(),即每人能分得这个蛋糕的1/()。

  2、迁移类推:(1/5)。

  师:如果老师也加入,也就是说我们五人来分这个月饼,那么该怎样分呢?每人能分到这个月饼的几分之一呢?(板书:1/5)

  3、联想创造: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如何得到?如:1/81/10…

  4、揭示概念: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5、观察发现:上面的分数。

  6、总结生成: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板书:认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认识1/2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类推出1/4,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接着联想、创造分数,顺应学生好表现的特点,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第三步:动手操作,促进内化(例2: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我们已经认识了1/4,那么你会用图形折出它的1/4吗?

  1、自主尝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合作交流。

  3、汇报展示。

  对不同的折法,教师要给予鼓励,与众不同的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折法”。

  4、总结认识:他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被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正方形的1/4。

  第四步:猜测验证,突破难点(例3:比一比)

  1、创设情境:唐僧师徒经过一路的颠簸,全都饥寒交迫,这时老猪谦让地说:我们只剩一个月饼了让师傅多吃点:让师傅吃这个月饼的1/4,沙和尚吃这个月饼的`1/2吧,孙猴一听笑了。小朋友,孙猴为什么笑了呢?(沙和尚的多,因为1/2大于1/4)

  2、验证假想:引导学生把相同的两个图形折出它的1/2和1/4,看谁的每一份大。1/2大于1/4

  3、发现规律: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4、同桌互说规律:

  5、根据规律比较1/4和1/3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源于疑,一句“孙猴为什么笑了”,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探寻奥秘的求知欲。图文并茂的生动故事,使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

  (三)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写、涂、判、说、看五种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能力。

  1、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写,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

  (2)涂:看分数,涂颜色。

  (3)判:

  2、应用练习、提高能力。

  (3)放飞想象: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

  美丽花朵田字格比利时国旗

  (4)好眼力:涂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四)知识梳理,拓展留疑

  你有什么收获?唐僧和沙和尚分吃完这个月饼了吗?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再次让学生感悟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

  (五)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平均分-→分数

  例1:1/21/4

  例2:折出1/4

  例3:比一比。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0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在这之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没有接触过分数,从整数到现在的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面的扩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同时,它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下初步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小数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分数初步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四、教法、学法

  1、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针对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议一议,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同时努力使整堂课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验乐趣,发展创造性。

  3、从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空上都得到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地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五、教学具准备

  苹果,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纸片,彩笔、绳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把4个苹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较公平,每人分几个?(老师要强调平均分),接着再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最后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教师演示后,提问那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找生活中物体的一半,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绳子、长方形纸片找一找,说说是怎么找的。(小组合作交流)

  (2)演示汇报,并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和含义。

  (3)在自己折的图形中找到二分之一,写一写,再说一说它表示什么?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物体的一半出发,沟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认识四分之一。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又分到几分之一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4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动手操作)

  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圆形,体验自己分到了多少,在相互合作中去感悟、去比较、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

  (2)实践活动。拿出准备的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看谁的折法多。(展示成果)

  展示小组合作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观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3)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指明回答)

  3、比较分数的大小

  (1)老师可充分利用例3的直观图,制成课件,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先用一个圆表示出二分之一,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出四分之一,随后进行比较。

  (2)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直观观察,体会到:同样大的图形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的规律,从而到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实践,巩固运用

  1、做一做第一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交流。

  2、做一做第二题,共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巩固了例3的知识。

  3、用长方形或绳子折一个喜欢的分数,介绍给本组同学。

  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本课重点,分层练习,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既有知识性,有趣味性,又有创造性,还呼应前面的看图写数预赛,达到了理解教学内容,真正认识几分之一的目的。特别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为学有余力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这一环节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又让学生进行了反思与评价,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学好。“认识几分之一”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化抽象为具体、寓枯燥于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的基础。

  二、说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三者的统一以及数学知识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目标:知道分数的产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自主探究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认识几分之一。

  三、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本课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法,穿插讲授、自学、练习等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课件演示、观察、估计、比较、归纳、巩固的程序,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发现、探索、应用的过程,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学生是初次接触分数,根据直观性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练习内容,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充分认识几分之一。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和练习,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说学法。

  (1)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先是实物演示分的'过程,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学生通过对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二分之一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由折纸、涂色,交流结果,自己用分数表示出来,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节课精心选择的合作学习的内容,都是对个体而言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成为了学生自发的要求。此外,合作前注意讲清楚合作的方法及要求,让学生人人都有事可做,使合作学习不至于流于形式。

  (3)有意识地设置由易到难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练习涵盖了涂一涂、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猜一猜多种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分数。

  四、说教学过程:

  考虑到学生年龄小的原因,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新知。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由于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开始学习分数时,掌握分数的意义是很困难的,利用实物演示,直观、清晰,提高了学习效率。

  2、在这堂课中,由于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分数的产生,了解分数的意义,这就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将枯燥的知识藏于生动有趣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领悟新知识,轻松地学习。

  3、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乐意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 :

  运用电脑动画,以旧引新。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动物,每只分得多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苹果分成两份(实物演示),观察1个苹果切成2份后,重叠比较大小两份一样大。 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个”,“半个”蛋糕能用整数表示吗?由此引入新课。

  (二)指导探索 :

  (1)实际操作,促进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想认识的几分之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这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老师设计的目的说出:因为把这几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通过延伸总结,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2)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想想做做”第3题时,学生先自行估计是整张纸条的几分之一,再通过观察电脑动画,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随即提出问题,再在小组里交流认识,主动发现问题的答案。

  (3)合作学习,帮助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为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几分之一”时,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交流,轮流说一说怎样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三)反馈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在组织练习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练习的形式要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三是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要有“弹性”,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全课小结。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2

  学习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

  2、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分饼干:

  把()盒饼干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盒饼干;

  2、分苹果:

  把()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个苹果;

  3、分蛋糕:

  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每只小熊分得其中的()。

  二、合作探究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2、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我分到它的()分之一,写作:()。

  三、及时训练

  1、口答题:判断对错,这些分数能表示图中的红色部分吗?为什么?

  2、完成教科书93页“做一做第1题”;

  3、观看主题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平均分成()分,每一份叫做它的()分之一,写作()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例1、例2。

  学习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

  2、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帮小熊分礼物。

  2、注意平均分,请完成自主学习1、2、3题。(板书:平均分)

  3、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学生点评。

  4、新知设疑。

  二、合作探究

  (一)、师生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例一。

  2、观看动画演示。

  3、完成合作探究第1题,

  4、活动操作:自选学具,折出一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5、揭示二分之一的意义。(板书: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6、学习二分之一的读法、写法。

  7、找身边的'二分之一。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小组活动:4人平均分月饼。

  (1)、把自己分得的部分用数表示出来。

  (2)、完成合作探究第2题。

  2、小组汇报: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分到多少月饼。

  3、折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有哪些不同的折法?

  (1)学生汇报;

  (2)教师点评,汇总不同折法。

  4、学习分数概念:

  三、及时训练

  1、口答题:判断对错,这些分数能表示图中的红色部分吗?为什么?

  2、完成教科书93页“做一做第1题”。

  3、观看主题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用分数表示?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4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2—9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平均分让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月饼、圆片、正方形纸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之上继续构建的知识,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生后面学习分数加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平均分”在分数意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通过学生熟悉的节日“中秋节”引入要学习的分数,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

  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认识了几分之一后,即刻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吗?

  生:中秋节

  师: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妈妈准备了4个苹果2个梨子和一个大月饼平均分给贝贝和京京两人吃。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

  师: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给贝贝和京京,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多少?

  生:一半,也就是2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师:把2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

  生:一半,也就是1个

  师: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

  生::半个

  师:半个月饼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其实所有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出来引出。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能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3、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一张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月饼图,你知道这是什么?(月饼)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分月饼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想不想一起进行啊。

  有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板书2个)要是只有两个月饼呢?(板书1个)

  好象很简单我们的同学都没什么问题啊。不过现在问题出来了那要是只有一个呢?想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该怎么分?(出示一个月饼)

  1、生略微思考就知道只要中间分开就可以了,课件演示。(并比较下是不是一样多,一样多了说明是平均分)

  每人得到多少啊?一半,像刚才2个,1个我们都能用数字来表示,一半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么?试一试。

  (出示个别)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数字中的.新朋友分数。

  出示1/2,边板书,边出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

  说说各部分的意思,/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你会写么?跟老师书空,并动手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像这个样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2来表示呢?先个别说,再同桌互说,说的时候要注意“平均分”,并把话说完整。

  3、读了写了1/2之后,你能不能在一张长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先各自试一试,再集体反馈。(有横着平均分,竖着平均分,斜着平均分三中分法,有选择地进行反馈。)

  4、下面我们要来做个小小的练习,看看你对1/2是不是很了解了,出示图片判断能否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并说说你的理由。(课件显示)

  二、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的学习。

  1、三分之一。(出示图片,说说阴影部分该用多少来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你能在长方形纸上折出1/3么?动手做。

  2、那四分之一你又能在正方形纸上折出来么?先独立折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有横,竖,斜等方法,反馈的时候要求生完整地说一说你的四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

  三、练习巩固。

  1、读。(练习一)

  2、完成书96的1.2(1、看图用合适的分数表示;2、根据所给的分数涂一涂色。)

  3、判断。(练习二)(练习四)

  4、快速强答。(练习五)

  5、动动脑。(练习六)

  阴影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6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并写上。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2)(3)(4)

  1、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06-24

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12-09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精选14篇)06-18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15篇12-15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15篇01-13

《认识几分之一》小学数学说课稿01-11

有关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范文06-22

《认识几分之一》小学数学说课稿01-11

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11篇12-09

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精选11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