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读《水浒传》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
《童年读〈水浒传〉》是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本册话题单元“读书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鄂教版新教材采用话题隐含的单元呈现方式,从整体上显示出本册教材快乐、想象、探究、创新的风格特点。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同学们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乐趣。
紧承话题单元的核心指导思想,《童年读〈水浒传〉》这篇课文,作者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他爱上《水浒传》的原因,读《水浒传》的过程以及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透过文字我们和作者一起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了解了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了课外阅读的习惯。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以《课标》为依据,结合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中年段阅读教学“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训练重点,特拟订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和理解:“百听不厌、身材魁梧、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赤手空拳、观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体会多读书,读好书对人生有重大的意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其中,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并从读书中感受到快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丰富生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问题的探究----“我怎样爱读《水浒传》?”贯穿教学的始终,它既是文章的主线索,又是人物心灵的镜子、阅读故事的眼睛。教学设计中,采用读的策略,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反复诵读品悟,将问题的探究转化为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同时,采用“以学生为生命主体,重视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在本课的教法中拟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教学。通过音像资源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从而激活思维、诱发情思,有助于学生跨越时空,感受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
2、以读代讲法。《课标》要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语言文字细腻传神,教师可将课堂的时间、空间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悟,读中体验。
3、阅读中重积累。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因此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进一步体会《水浒传》对人物刻画的成功,并且课外阅读《水浒传》,和同学们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说学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课堂。读写结合、自主体验、合作交流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实现多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就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学习需要,组织和开展有序的语文活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品读感悟、体验交流。学习本课,学生可采用“读、画、品、悟、议、写”的学习方法,逐步突破重难点。不同的学生都会在语文活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生期待走进《水浒传》
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设计意图:开课时,运用音像资源创设情境,播放《好汉歌》,引导学生感受英雄人物的豪情壮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紧接着,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期待中点燃求知的火花。不知不觉中,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初读课文,在整体感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
(3)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水浒传》里的故事:如“程咬金三板斧”、“秦叔宝卖马”、“武松打虎”等等故事。
2.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教师正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学生通过自读研讨,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的收获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读是基础。要想学生学得扎实,必须重视初读的过程。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朗读是对话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初读阶段的朗读不仅要充分,还要有层次、有目的。通过两次有的放矢、扎实有序的初读后,学生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并依此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整个初读过程,教师徇情导学,从生命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唤醒学生丰富的情感,为探究“我”怎样爱读《水浒传》奠定基础。】
三、品读精思,感悟交流。
(一)、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想看《水浒传》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指导学生体会:
(!)小时侯听邻居老大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对于武松打虎更是百听不厌。
(2)写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像《水浒传》这样有趣的书。
(3)写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了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了才破涕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相关的部分。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
(二)、学习第二部分(4、5自然段)爱看《水浒传》
1.指名读4、5自然段。思考:从这4、5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指名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1)师: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谁能说说“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么“迫不及待”地读的?(早上……晚上……放学路上……)
(2)师:“我”还怎么读呢?(发挥想象)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1)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
(2)请小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的小短剧。可以加上对话,看看哪个小组最精彩?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和喜爱,感受“我”阅读《水浒传》的喜悦。
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6自然段)读《水浒传》的收获
1、师:自由读这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又说了什么?
2、师:你们自己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象文中的“我”这样,有自己的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全班交流。
4、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5、师:我们再一起读读文中“我”的收获。
(四)、复述课文。
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经历了三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结合老师的板书,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根据中年段大纲要求,词句段的教学是中年段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感悟,体会词句使用的准确、传神,设计时,尝试使用教师评价促进词语教学形象化的方法,弱化生硬地讲解,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味,使整个学习过程不着痕迹。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学习这一部分,重点让学生从课文的语音文字中体会“我“爱看《水浒传》,从读书中感受到快乐。抓住“迫不及待”“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菜地上看个没完”这一段,还有“我反复读了好几遍”等词句体会“我”的痴迷。还可以让学生想象“我”读书时的情景,读到兴起处会怎样?学习“武松打虎”部分时是排演课本短剧,目的是帮助学生变静态的文本语言为动态的演出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课外延伸,交流读书收获
布置课后练习
1、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听。
2、办一期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小报。
3、排演课本剧。选自己喜欢的水浒故事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提出三个课后练习供学生选择:一是讲水浒故事。二是读写结合的练习,目的是从读文的启发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三是排演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结束语:
生活中,学生也有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事物,如书籍、用品、吃的、玩的,甚至上网,那种渴望得到的心情与课文中的“我”不是相通的吗?作为教师关键是要把学生的兴趣、爱好转移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有益的事情上来。从学习《童年读〈水浒传〉》一课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从读书中感受快乐。
再见
【童年读《水浒传》说课稿】相关文章:
1.童年读水浒传教案
5.读《水浒传》
6.《水浒传》说课稿
7.读《水浒传》有感
8.读《水浒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