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的秘密说课稿

2021-11-02 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温度计的秘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的第五课《温度计的秘密》。在学生对温度计有了一定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说课(课件出示)

  说教材,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首先谈谈我对本课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不用)

  《温度计的秘密》是《热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中第五课中的内容,是一节实验课。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关于热现象,学生已经有了不少经验,这节课承接了前一节课《给冷水加热》的内容,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研究,同时本课结论的得出又为后面《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多次使用温度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教材设计了这一课,意在以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培养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本课围绕液体的热胀冷缩设计了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层次,第一个实验探究水的热胀,采取“扶”的策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水体积膨胀的原因。第二个实验探究水的冷缩,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水受冷,体积缩小”。(应该注意的是:这节课做实验用的水都是4摄氏度以上的液态的水,因为水的“反常膨胀”,用小于4摄氏度的水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最后一个实验是探究其他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课堂学生的学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作为学生课后的自主拓展实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高,不仅让学生比较生活中饮料、醋、酱油等液体和水受热、遇冷时有什么相同的性质,还让学生比较不同的液体受热受冷有什么不同。每次实验后让学生交流,形成解释,构建起热胀冷缩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物体遇冷、遇热后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物理现象,并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3秒不念)

  1.知识目标: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技能目标: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合理的解释,能突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说学情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理解了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心里有想表现的欲望,但是可能不好意思,但同时又希望能被肯定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另外,“热胀冷缩”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是不一定会去研究,更不会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四、说教学方法(简单概括)

  1、讲授法

  合适的内容、适当的时机,选择直接向学生讲授知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发明史等,即可直接讲授。

  2、探究法。

  学生的好奇心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科学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3、实验法

  这三课的实验比较密集,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收集数据、分析解释的科学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讨论法

  适时的讨论,不同观点的碰撞,可让学生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已的观点。

  五、说教学准备

  为了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可根据需要做如下准备:实验用玻璃管,温度计,水槽,烧瓶,橡胶塞,橡皮筋等物品。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两种不同的温度计:体温计和实验用温度计。教师提问:同学们认识它们吗?你知道温度计里有什么?学生可自由谈谈。巩固复习温度计的构成,意在引导学生专注于温度计内的液体,将学生的视线引到温度计内的液体上来,了解普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让学生“玩”温度计,学生已经学过测量温度,所以我就给学生提供盛有不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一支温度计。让学生“测量”水的温度,看看那组完成得快。提问:把温度计分别放到热水和冷水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液柱可以随液体温度的高低上升或下降,从而将温度计内液柱的升降与温度的变化建立初步的联系,为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做好铺垫。

  这样的导入既实现了对已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同时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顺利的完成了导入部分的任务。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探究”,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提出问题:为什么温度计中的液体放如热水中会升高,放入冷水中会降低?由此引出课题:温度计的秘密

  (二)学生猜测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可能有的学生说是温度计内液体体积发生了变化。这里不急于对孩子的回答做出评价。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有没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小组讨论交流。

  实验验证

  1、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器材:制作一个简单的温度计装置需要什么材料?能说说理由吗?预设学生可能想到要用烧瓶盛放液体,带细玻璃管的胶塞,水槽,带颜色的水,学生可能没有想到用橡皮筋,这里老师可以提问:怎样才能知道玻璃管中的液体是否升高或降低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橡皮筋(或者用其他方法)做标记。这里,我并没有把实验器材直接发给学生,让他们直接做,而是引导他们先讨论,了解每种实验器材的作用,这样做起实验来不会手忙脚乱。实验器材确定后,小组长到讲台前挑选领取实验器材,教师提醒学生: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学生核对实验器材,填写实验记录表中的实验器材一栏。2、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这里给孩子大量的时间小组讨论实验的步骤,让每个孩子都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不断改进实验方法的能力。全班交流汇报实验方案,相互质疑确定实验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红水装入烧瓶,将带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这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红水装多少?你觉得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红水在烧瓶中升高时可能不明显,要将红水装满瓶子,玻璃管中有一段液柱,否则液体如果升高很少可能观察不清楚,玻璃管内的水不能漏出来。

  步骤二:用橡皮筋在玻璃管上标出液面的位置,前面在探究实验器材时教师已经做了引导,所以学生能够想到。这里教师要注意的是要贴近液柱凹面的下缘做标记。

  步骤三:在水槽中倒入热水,把组装好的简易温度计放入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这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我放进去就观察液面的变化,就可以做标记了吗?学生就会注意到一定要待液柱静止后,再做好标记就更准确了。把带胶塞的烧瓶放入热水中时,你想怎样放?这里教师抛出问题学生有用温度计测量的已有经验就能想到要轻拿轻放,烧瓶不能碰到水槽的边和底部,实验的结果才能准确。只有让学生有目的去实验,才能让他们既动手又动脑,提高实验的效率,并使实验后的交流更有效。

  3、实施探究

  活动一:水的热胀实验,我先提出实验要求:①小组要分工合作。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想想是什么引起水柱的变化?③填写实验记录单(一)④小心热水,注意安全。”

  实验记录单(一)

  液体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注意问题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学生按照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时刻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小组内的配合,做好实验现象记录。

  活动二:水冷缩实验的探究。提问学生:看到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预设有学生想到如果水遇冷会怎样呢?预设一:学生猜想可能体积变小了。预设二:学生可能提出遇冷会收缩。如何验证猜想呢?有的小组想到:将带玻璃管的烧瓶拿到空气中,能看到液柱下降。这里因为空气的温度比热水的温度低,它就是一个遇冷的过程,但实验现象不明显。教师不做否定,可以继续提问,有的小组想到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合作进行第二个实验,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这里可以让学生与水热涨实验进行对比。

  实验记录单(二)

  液体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注意问题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实验二

  (四)总结结论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全班总结出水受热,体积膨胀,水遇冷,体积缩小,概括为热胀冷缩。

  三、知识拓展

  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这里我采用了“设置疑难,放手让学生小组独立完成探究过程,归纳总结实验结果”的方式进行。

  学生提出问题: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接着我出示各种饮料,在这里我是完全放手让每个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三)

  实验记录单(三)

  选择的材料(在所选材料后面打“√”) 受热时看到的现象 遇冷时看到的现象 酒精 酱油 橘子汁 我们的发现

  记录单中有一行液体名称是空白的,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液体进行实验。表格呈现5个空栏,暗示在进行归纳的时候,单一的个体越多,归纳越科学。

  实验完毕,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我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再次提问学生: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以巩固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学生提问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温度计中的液体不用水呢?

  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因为水的这种特性,所以我们见到的温度计里的液体没有用水,我们多采用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等,因为它们比较稳定,容易操作。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

  四、联系实际应用知识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时可出示课件,那老师生活中遇到了这样几种现象,想让你帮我解释一下,可以吗?

  现象一:灌满水的壶,放到炉子上烧,一会就发现:水还没开,壶嘴、壶盖不断地往外冒水。为什么会冒出来呀?

  现象二:课件出示购物场景:去超市买饮料,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

  现象三: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留下疑问,让孩子课后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启蒙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这里生活中科学知识的妙用及拓展资料的出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学以致用,更加激起他们对生活科学的探究兴趣。

  五、全课总结、课后拓展。

  对全课进行了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师可布置延伸探究任务:1、哪些物体也有热胀冷缩的现象?2、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制作运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此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有了深度的了解。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重点突出,设计合理,使人一目了然。

  板书:温度计的秘密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水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 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秘密说课稿】相关文章:

1.《情绪温度计》说课稿

2.初中物理温度计说课稿

3.《温度和温度计》说课稿

4.《温度和温度计》说课稿

5.初中物理温度计说课稿

6.情绪温度计说课稿范文

7.情绪温度计中班说课稿

8.中班《情绪温度计》说课稿

上一篇:传统工业区说课稿 下一篇: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