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48—49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时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在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的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掌握计算方法。
2、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
3、通过多层次练习巩固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旧知,做好铺垫
1、组织口算练习。
4×55×87×99×4
7×36×89×58×8
7×83×69×96×7
2、组织将口诀补充完整。
()八五十六三()二十一
六()五十四七()六十三
二()一十八()七二十八
(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例1,独立求商。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节快到了,明明和小伙伴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教室呢!可是她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大家帮他们解决好吗?
2、教学例1
(1)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谁来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该问题,并列出算术:这个问题大家能帮明明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除法的商,并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56÷8,大家知道得多少吗?可以怎样思考得出它的商呢?
让学生计算出商,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多让一些学生起来说说想法。
板书56÷8=7
(4)引导学生解决另一个问题。
图中,一个小朋友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要挂7行呢?你能解决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自行得出答案。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3、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明明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计算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结果了。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求得商的。组织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0页第1、2题。(通过练习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确定位置》是国标本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十单元的内容。这是“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主要教学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本单元有三方面内容:一、确定位置;二、认识东南西北;三、认识平面图。本节课所说的是第一部分“确定位置”。主要教学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在一年级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并不感到困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教材在安排这节课内容时首先呈现一幅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做操图,标注出两只小动物的所在位置,这既是示范物体所在位置的描述方法,又明确观察的方位,为下面回答问题统一观察方位。接下来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座位,说说小动物的房间号,在书架上找书,到电影院找座位等。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真正地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安排这节课内容时,还很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为本单元后两部分的学习作好铺垫,更为今后能更精确地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打下坚实基础。
经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
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寻找物体排列的规律,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确定位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座位票、几排或几组的标志牌,以及磁性黑板及贴片等。
二、说教法1、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数学化,为本课教学服务。
2、结合例题进行典型示范。结合例题学习引导学生总结物体排列的规律,根据例题标注,进行典型引路,引领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
3、充分组织好学生活动。教学时,要尽可能设计真实的情境,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同时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说学法1、实践探索。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也是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2、合作交流。本课虽以实践活动为主展开学习活动,也应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打算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初步体验,激发情趣。
(二)深入探究,体会领悟。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四)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第一环节:初步体验,激发情趣。打算事先放好标志牌(第几排)让学生排在教室两边,凭票重新找座位。设计这样几步:1、介绍第几排第几个。简要讲述,并指认几个座位进行提问。2、学生凭票找座位。坐好后多提问如:谁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谁知道?×××坐在第几排第几个?请每个同学找到你最要好的朋友,看他坐在第几排第几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3、导入并板书课题;4、练习:①师报第几排第几个,让这个位置上的学生起立。②电脑出示例题中小动物们做操的图景。提问某动物的位置,请每个同学选两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同桌它站在第几排第几个。引导学生关注例题标注,作为典型示范。
这样设计,从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确定位置后,再把书上的例题作为练习让学生来完成,这样使学生把在现实的情境中掌握的方法用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会学得轻松而又扎实。
第二环节:深入探究,体会领悟。打算安排这样几步:1、介绍第几组第几个;2、练习:每个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位置……(同上述第一大环节的提问差不多);3、延伸:将位置用不同方式表述,即×××在第几排第几个或第几组第几个,并且提问:除了这两种说法,还能怎么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如倒数第几排第几个,×××的后一排第几个,第几组倒数第几个等)。
这样设计,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已不是太难。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换成“第几组第几个”介绍自己的位置,既能满足每个学生的表现欲望,也能有效地巩固这部分知识。提出“还能怎样说”这个很有数学思考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灵活运用。设计这样几步进行练习:1、“拜访好朋友”。从小动物们做完操回宿舍楼休息,过渡到做“想想做做”第1题,电脑出示左图景,让学生合作:A、一生说动物名称,一生说住第几层第几号;B、一生说第几层第几号,一生说动物名称。2、“助人为乐”。设计并出示情景:小白兔迷路,帮忙送它回家……3、“到图书馆借书”。做“想想做做”第1题的右图(电脑出示),找《新华词典》或其他书。4、“帮朋友找座位”。(电脑出示情境)关于电影院位置的特殊安排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问:一次看电影,小华的票是3排7座,小红的票是3排8座,他们是坐在一起吗?5、“你说我贴”做“想想做做”第3题。以小组合作共同做游戏的形式进行。按要求贴图片,如:在第×排第×个贴××。一个组上黑板贴,其他组贴在纸上展示,组内分工合作。
这样设计使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用途,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最后一道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既让学生动口,又让学生动手,有动有静,有张有弛。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总结学习情况,评价小组合作情况等,让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收获。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42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理解题意,然后解决问题。学好本课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7——9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玩具商店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情景图,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并提出问题,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说出“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本环节重在唤醒学生已有只是经验,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商店情境,很好地激发了的探究欲望。使学生逐步自主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突出重点,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解题模式。
(三)深入理解,巩固练习。通过解决三道层次分明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一方面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主要呈现解决问题的步骤,重点突出。本板书能给学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4
《锐角和钝角》的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
一、说教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例如,在描述红领巾上的三个角时,可以说出“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的结论,二年级上学期就只能说有三个角,没有直角。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本单元一开始就设计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的游乐场的情境图,图中包含了本单元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例如,风车上相邻两片扇叶之间成直角,秋千架上有直角,观览车上有锐角,滑梯上有钝角…..这是主题图所涉及到的关于锐角与钝角的概念。接下来就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教材通过以下步骤来教学锐角和钝角的概念的.首先,呈现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图上有直角,也有锐角和钝角,接着从图上抽取3个角的局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我们所要观察的角.然后通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看到三个角大小不同.最后,抽象出一般的角,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并提供判断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做一做.本环节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图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角,有折纸有做活动角的,还有用铅笔搭出来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承上启下地位,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
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用角来创造
美丽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直角来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是锐角还是钝角。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
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同桌合作交流,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在抽象出几何图形,让他们经历形成过程。学生再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感受生活中也有锐角和钝角,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角(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三)巩固练习,丰富感知(四)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一、情境导入,感知角
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过凤凰山主题乐园啊?
师:孙老师去过。今天孙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下怎么样?
出示主题图
师:看多棒的游乐场啊!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啊?
师:其实在这个游乐园里啊还藏着一个我们的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师出示找到的一个角,它就是我们的老朋友:角
师: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角的知识啊?
师:你还能找到“角”吗?
(创设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温旧导新)
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一一出现学生找到的角。(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真棒,找了那么多的角!如果把这些角放在一起,你会分类吗?
师:请小朋友拿出这张纸,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先仔细观察这些角,再进行分类,分好后请选个代表说理由。
1、生分类,师巡回指导
2、学生反馈(有2种分法,一种是按照是否是直角来分的;另一种是按照直角的大小,分成比直角大或小三类)
师:谁能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啊?
(当学生只有出现第一种分法时,老师这样引导)
师:第一种分法是以直角为标准,把直角的分为一类,,不是直角的分为另一类,这种分类方法不错,但是显得有点粗糙。能不能将不是直角的这一类再分的细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分法)
师:看这一组比刚才就显得详细多了,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啊?
(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
师:能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3、引出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师:小朋友们同意这类分法吗?
真棒!你们想的跟数学家们一样,他们也把这样大大小小的角分成了三类,(一类是直角;一类是比直角小的角;另一类是比直角大的角)(边说边画角)
师:你认为这类角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数学家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师:那这一类的角呢?
师:这样的一类叫做钝角(指着比直角大的角),钝角他比直角大。这就是角的三兄弟。
(这一环节选取各种的角让学生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把角进行分类,让他们自主探索,在小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自然的引出本课内容—锐角和钝角)
4、建立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象
师:现在小朋友们对角的三兄弟的样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吧。请小朋友们拿出活动角,先表示一个直角,再表示一个锐角。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操作的啊?(张口变得小一点)
师:你们变得锐角都是一样的吗?(锐角有无数个)
师:现在仍旧用活动角表示一个直角,在此基础上表示一个钝角,
你们是怎么操作的啊?
你能变几个钝角啊?
师:你发现了什么啊?
结论:直角的张口变大就是钝角,直角张口越小,就是锐角。
师:那你能用一个符号表示他们三兄弟的关系吗?(锐角〈直角〈钝角〉
三、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1)快速判断(练习九的第二题
(2)找生活中的角
1、师:谢谢大家的礼物,今天我的收获真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生活中的角吧.这是乐乐的一天的生活片段,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找找哪里有角?是什么角?(出示练习九的1的四幅图)
(内容大致这样:乐乐起床穿衣服----上体育课跳高-------下午放学回家在爬楼梯,把衣服撕破了——帮妈妈买剪刀,要补衣服)
2、找教室中的角
师:那你能找找教室中的锐角和钝角吗?找到的小朋友请站到有角的地方去。
生反馈
(3)制作小礼物
师:今天孙老师为小朋友们当导游,让大家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而且还增长了见识,是不是该送份礼物给孙老师啊?
师:孙老师要大家亲身制作的礼物。愿意吗?
1、出示制作要求: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展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制作材料:小棒6根,直尺4把,各种三角板共8个,图钉2个,彩纸2张,硬纸条4根)
师:做礼物时,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出纸袋里的学具或别的物品,用不同的方法展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可以折角动手做角,也可以画角,用三角板拼角.请组长记录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又好啊?
2 (播放音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有的用的方法很巧妙.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朋友完成的礼物吧!
3 展示作品,把相应的作品贴与黑板上
师:刚才通过动手操作,老师发现小朋友已经会用不同方法展示了,老师很喜欢这么多精美的礼物.
师:看到小朋友们做的那么起劲,老师也手痒画了一个角,你认为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创造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四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角,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啊?
师: 角在美术中也有妙用!在美术中有一种画叫人物简笔画,它是用非常简单的图形拼摆起来,表示人物的一些简单动作。像这样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
让学生欣赏简笔画。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5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同学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同学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同学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同学用米尺丈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同学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布置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同学掌握丈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和同学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考虑、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几方面动身,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同学在实际丈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同学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战略。
(4)、让同学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同学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同学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协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让学生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学会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新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三、说教学设想
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借助多媒体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促使学生理解深化四个新方向。
2.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辨认八个方向,我设计了做“方向板”的活动,顺势利用“方向板”做实践性练习。
3.为了区分图上方向和生活中的方向,我设计了在教室里做一个大的方向板活动。
四、说教学准备
课件、方向板。
五、说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主要有以下以下 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首让学生我们上节课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自己的东、南、西、北方向分别是谁。
(二)实践探究 激趣解疑
活动一:辨认平面图上的方向。
1.观察情景图,复习四个方向。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先请学生说一说:看平面图的方法,随机在黑板上画方向标。然后让学生汇报。
2.引出新方向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园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有的可能说,动物园在学校的北面。有的可能说,动物园在学校的东面。教师可以借机提出疑虑:“动物园又不会走,怎么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儿呢?动物园到底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们好好想一想,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动物园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的位置,并鼓励学生自己给东、北之间的方向起名字,从而了解到生活中的东北方向。进而指出:东与北之间的部分都叫做东北方向。
接着教师请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图书馆、少年宫、电影院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学校的东南方向有什么?怎么找东南方向?(先找东,再找南,之间的部分就是东南)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给新认识的方向起名字,学
生亲身经历了认识生活中客观事物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注重了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三)联系生活 玩中强化
活动二:制作方向板
这样不仅可以区分方向板上的8个方向和生活中的8个方向,而且对于四个新方向一目了然。再利用它做一些实践活动的练习,从而体会到方向和位置一样,都是相对的。要找好中心点才能确定方向。进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三:把你的方向板和教室的方向保持一致,同桌或小组间进行你问我答的游戏活动。
(四)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
出示中国地图,先来找找首都北京在哪里?
我们的家乡大致在北京的( )方向,实际是以北京为中心,我们可以在那画一个方向标,从而使问题一目了然。再找吉林、辽宁、四川分别在北京的( )方向。
(五)师生整理 体验收获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谈两点:
1.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2.让学生自我评价,比如,问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说板书:
辨认方向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内容
本课为小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电脑显示)52÷8= 24÷3= 25÷3= 8÷2=
10÷4= 38÷2=
1.集体订正。
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
(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
三、新授。
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
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认为被除数、除数、商应是自然数。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呢?
生1:我不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而除数是一个非零的数,所以除数不能是整数。
生2:我不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如果被除数、除数、商都是自然数,那被除数和商就不能是零吗?
师:像这样,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板书)
看书第78页,齐读“什么叫整数”,并完成“做一做”(1)。
师:“做一做”除法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情况,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
师: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电脑显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师: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前面我们学过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们记得吗?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电脑显示:48÷5=9…3)
师:如果被除数不知道,该怎么求呢?(电脑显示:?)
师:你们发现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
师:这个关系式有什么用呢,
(学生回答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验算有余数除法是否做对了?(2)求未知数x。)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第78页的“做一做”(2)。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现以下几点:(1)什么叫整数?(2)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3)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4)如何利用关系式进行验算?)
师总结:对,将你们所说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电脑显示)
(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能被( )整除。
(2)因为28÷4=7,我们就说28能被( )整除。
(3)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 )。
(4)( )÷3=8…2。
2.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判断。
(电脑显示)
(1)有余数的除法里,商都比除数小。( )
(2)19除以4,商是4,余数是3。( )
(3)8能被32整除。( )
(4)24只能被6整除。( )
(5)128能被128整除。( )
师:你们回答得都很好。(电脑出现回响掌声)
4.课堂活动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指的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哪些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所学哪些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哪些知识的基础,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作用,对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影响等。
2、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如何,有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3、教材处理: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不盲目地依赖教材而循规蹈矩,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授课顺序调整和补充,以纵横知识联系,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把有关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观点等用书画文字等形式加工整理,转化为导向式的教学活动。教材处理的目的是使学生容易接受、融会贯通,体现教师熟悉教材的程度,把握教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要指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具体内容以及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通过创设买洗衣机的情境,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转变教师角色,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说学法
通过创设买洗衣机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并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同时创设练习情景使原本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有趣、饱满、灵动,具有深度,富有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回家做一个家庭 调查,你们都调查了吗?(前一天发给学生如下的调查表)
本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做这个调查表要干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首先出示课件1.2:小刚踢球回家,看见奶奶在很费力地洗衣服,对奶奶说:奶奶太辛苦了,咱家买台洗衣机吧!以及小刚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爸爸每月寄回586元,妈妈每月寄回412元)。
要求学生根据课件内容,提炼出从中获得的数学信息。在本环节中首先展示课件,吸引学生的眼球,数学信息显而易见,既快速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锻炼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重点解决:爸爸妈妈一共寄回多少元?
然后进行估算。
本处体现问题性。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讨问题的资源来自于学生,缩短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接着边出示课件边提出问题:小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每月的生活费是780元,(在此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生活费),估计一下,去掉生活费还剩多少钱呢?交待学生去掉生活费还剩下得钱也就是节余。
在这一部分我又设计了一次估算,计算前让学生先估一估,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
估算之后学生心里已经知道大约剩的钱数,然后再要求学生实际计算并指名到黑板前演示。
根据学生的板书,要求全班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它与我们前两两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板书是学生自己生成的,根据板书再总结,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既引出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脑这一过程,深刻体会本节重点。即脱式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是否有进位或退位。不论用竖式还是脱式,我们都要细心计算,规范书写。
继续看课件,边看边提出问题
对于小刚家余下的钱他们也有一个计划。你们想知道吗?
(看屏幕:奶奶每天操持家务非常辛劳,所以他们准备把节余下来的钱攒起来买一台620元的洗衣机。小刚做思考状。)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刚解决这个问题吗?。
课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胜心很强,同时这又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只是平时从不参与,这次让他们自己做管家,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对帮助小刚解决问题个个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阶段。小组成员按每组4人进行合理搭配,有利于合作交流。
讨论之后可能会生成如:
生1:218+218=436 620-436=184 攒3个月
生2: 218+218=436 436+218=654 攒3个月
生3:620-218=402 402-218=184 攒3个月这三种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锻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本环节的设计初衷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做自己家的管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出购买计划中的商品,用每月节余的钱,需要攒几个月,有困难的同学请老师帮忙。
本环节旨在巩固本课的重点,难点,如果单纯地出一道题,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让他们计算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
第四环节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学会了如何进行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那你能告诉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自由交流。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八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