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9-11 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的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算式,复习用一幅图片写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十三根小棒图,看图片写算式,并说一说各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理。

  2、教学例6

  (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任意指算式,学生说出该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看图片列算式。

  3、做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四)、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用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等方法,使学生探索发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教授例5时,教师起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并明白2要和单根的一根小棒合并到一起。那么在教授例6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了。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更好的直观的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8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1—5题。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例5和例6的小棒图和相应的加法减法算式。这样安排突出重点,简单大方。

  五、本课自评

  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并得到了数学教研组长贾老师的精心指导,因此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

  其他老师也反应和上节公开课相比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三大部分。教学各个环节安排恰当。

  在教授例5:10+3=13、3+10=13、13—10=3、13—3=10时,特别将算式后面的答案擦去,并提问:

  10+3,10、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3+10,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3,13、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10,1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一幅图片能列四道算式的算理。

  在教授例6时,特别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动手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使学生明白2要加到个位上去,和原来的一个一合起来一共是3个一。使学生明白算理。

  在巩固练习时,出示8个写有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式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小动物找朋友。寓教于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兴趣浓厚,这样安排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本节课通过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指点,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1、在做练习时,应该让学生先不要拿笔,听老师讲完注意事项之后,再让学生拿出笔来动手练习更合理。否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拿出笔来,会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听讲的现象。

  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动作不够干脆利索,应改进。

  3、在讲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时,应适当的讲解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的区别。

  本节课经过众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点评,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感谢!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x,我说课的题目是《挫折面前也从容》。我准备从七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七年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框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并学会正确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是第五课的落脚点,并为第六课做好了铺垫。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本框应完成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2、知道战胜挫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设计活动,学生参与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2、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在挫折中学习和探索智慧的热情。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三、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如下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不能全面地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可能片面地认为挫折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磨难,没有看到挫折对人格发展和智力的开发起激发和促进作用。因此,我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内容确定为难点,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后,渴望战胜挫折,但不知道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将有助于应对挫折,因此将“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确定为重点。

  四、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依据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和知识的水平出发的教学规律,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师生对话法、注重差别教育。

  五、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更应重视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我主要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自主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五个环节:

  1.导入新课:(2—3分钟)

  2.讲授新课:( 35分钟 )

  3.课堂小结:(2—3分钟)

  4.课堂练习:( 5分钟 )

  5.课后实践:学生填写“应对挫折的计划”表

  具体如下:

  1、导入新课: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我选择了用听故事猜故事结果导入。听聪明的驴,猜

  2、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之前,提出两个问题,遭遇挫折是利是弊?怎样战胜挫折?并板书,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

  首先是第一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难点的学习,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对比思考”通过介绍向日葵的作者梵高的生平与观看《千手观音》的视频后,让学生对比思考,同样遇到挫折结果是否一样,这说明?让学生在对比思考中自主形成知识,认识到挫折的双重性,学会全面认识挫折。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项活动“阅读思考”,阅读P65“小丹的故事” 、P66 “林肯的人生”思考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挫折的积极作用,认识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第三项活动“探寻成功者的足迹”,让学生寻找列举身边或古今中外战胜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并激发学生战胜挫折的渴望。

  提出第二问题,那么要怎么战胜挫折呢?要战胜挫折就必须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从而导入第二目的学习。为了突出这一重点,从学生以有经验出发,设计两个活动。第一个“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战胜挫折,我有方法”,一人负责纪录,小组代表发言,看哪一组方法最多、最有效。第二项活动“帮帮他们---我的烦恼困惑 ” 烦恼困惑来自课前无记名调查,设计这一活动是对前一个活动的补充,主要考虑到一小部分同学比较内向,羞于发言,或有些困难羞于开口。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两个活动基础上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此时不忘肯定学生提出的不同于书上的一些有效方法。

  3、课堂小结:先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反思的能力,又可以反馈教学成果。在此基础上再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5、课后实践:制定一份应对挫折的计划,目的是将课堂内的知识引申到课外,落实到行动中去。

  最后,师生一起欣赏或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在音乐中感受阳光总在风雨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激励学生不要害怕挫折,勇敢接受挫折的洗礼。

  七、教学预测:

  第一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玉汝于成”这一成语较少用,学生可能较陌生,为准确理解挫折的双重性,课前先布置学生查找其含义。

  “我的烦恼困惑”这一活动中有部分内向的同学可能不敢发言,或有些困难羞于开口,因此在课前做无记名调查,课上提出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保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主读课文。该单元以“当代视线”为主题,即当代生活的所见所闻,介绍当代的科学知识、当代的生活方式等。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它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这个结尾是一种幽默,是一种讽刺。文章通过画家购买推销员的一系列产品带来的无限烦恼,最后又回到当初的秃脑袋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欺诈现象。结合新课标要求和课文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小说知识,掌握作者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初步领会本文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讨论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商业欺诈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 。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领会本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商业欺诈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讲解分析法

  教学时数:两教时

  二、说学情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的笔法又很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喜剧性”效果,讽刺强烈,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小说的情节结构学生很容易理清,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三、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分角色朗读。指名两个学生,一为画家,一为推销员,摹拟其语气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其中的幽默。

  2.讨论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学生在讨论、回答中学习本课,加深对本文主题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并展示本文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常识,掌握作者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初步领会本文的主题。

  二、介绍小说常识及本文体裁

  1.分类、三要素、情节

  2. 微型小说(《配套练习》18页)

  三、简介作者(《配套练习》18页)

  星新一(1926~199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的一个科学世家,日本科幻界奇才,以创作精巧别致,富有哲理的“微型小说”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于80年代大量翻译引进台湾,带动国内“极短篇”的制作风气。在他完成1001则极短篇小说后宣布停笔。1956年为逃避生意上的失意加入飞碟研究会。

  除了科幻作品外,他还写了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及随笔。1976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有撒旦的天国》《最后的地球人》《未来伊索寓言》,长篇小说《声网》《梦魔的标靶》等。

  四、检查预习,理清故事情节。

  1、本文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2、本文中年轻推销员分别向画家推销了哪些东西?结局怎样?

  3、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模拟人物语气,体会其中的幽默)

  六、分组讨论:

  1.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是在揭露什么?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画家购买推销员的一系列产品带来得无限烦恼,最后又回到当初的秃脑袋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欺诈现象。)

  2.推销员欺诈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

  利用对方的虚荣心

  巧言善辩

  3.本文画家花了大笔钱,最后还是回到当初的秃脑袋。课文这样写,除了揭露商业欺诈外,还有什么意图(嘲讽人性的哪些弱点)?读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多角度理解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小结。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课后题。

说课稿 篇4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按照内容的由易到难顺序排列。这五篇课文描述了春天的不同风光,语句优美而生动。不断向上的春笋、调皮的雨点、大眼睛般的小池塘、热闹的梅花山、美丽的大草原,或让我们永存记忆,或让我们流连忘返。五篇课文就像一根红线串连的.五颗璀璨的珍珠,这根红线就是“春天”,我们可以把这组课文称之为春光篇。本课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这让学生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则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山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还是陌生的,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紧扣课文词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

  本课我的课堂将通过联系生活,兴趣导入;游戏激趣,初读课文;入景入情,精读感悟;自主学习,识写生字;个性作业,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语文学习与认识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梅花山就在南京市,为了拉近课本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学伊始,我便问:“在南京有一座山,每当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梅花,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吗?”学生自然会说出梅花山,我便相机板书,接着,由于本单元都和春天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我用“春姑娘”将旧知与新知串联:“春姑娘唤醒了春笋和小池塘后又来到了梅花山,唤醒了山上的梅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幻灯出示:春到梅花山)。

  二、入景入情,精读感悟

  本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本课的重点是感受第一段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在第一段的教学里,我带着孩子们当游客,由远及近的去观察梅花。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边谈感受。由远处看去满山的梅花,突出梅花开得早,开得多;走近一些放大镜头,让孩子们感受梅花盛开的样子,通过想象,再通过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观的图片再现,让孩子们看到如“片片彩云”般的梅花树。最后站在梅花树下,让孩子们仔细去看那“一朵一朵的美花”并出示一幅单朵梅花图,让孩子们去说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晶莹透亮”这一词在直观的图中就能被学生所理解,并不需要做过多空洞的讲解。然后让孩子们再次诵读这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从而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一到休息日,……海洋。”一句让孩子们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扣住“涌动”、“人流”结合插图,想象大街上人多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欢乐的海洋”是对梅花山花海人潮热流场面的生动比喻,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验。

  三、自主学习,识写生字

  本文教学两课时,每课我将预留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写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如何记忆字形,我只从旁点拨和指导。记忆后通过小游戏及时巩固字形。这个时候考虑到学生都学得有些疲劳,我会让他们做一做写字操,随后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气氛中专心写字。我巡视指导,投影优秀字做激励。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板书,更好的帮助学生疏通理解本课。

  板书设计

  梅花(美) 看花人(多)

  欢乐的海洋

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方寸之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

  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三单元课程,是继《黑白世界》一课的拓展学习课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2、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印章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与篆刻章法中虚实、疏密关系以及空白的运用和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的共同之处做出提示,引发学生对传统艺术共性的思考。在对篆刻工具、步骤有所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篆刻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篆刻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篆刻布局章法的基本表现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篆刻艺术形式特点与刀法运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B、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3)发展目标:

  A、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攻破这一重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篆刻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探究,总结等方法。

  教学难点 :篆刻章法中虚实、疏密关系以及空白的运用。攻破这一难点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篆刻艺术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强化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出一方属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书签上。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书籍,把这些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告诉学生: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就把自己的书签给谁留作纪念。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印稿上石这个步骤中的两种方式,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反写”的效果较好。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镌刻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证。在学生初次尝试镌刻肖形印的练习中,提倡首先统一使用切刀法。为了保证刻制的安全与简便,尝试刻制活动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选择石膏材料。本课时的另一个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引导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分析教材提供的篆刻作品,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交谈感受。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印面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体会笔画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形容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体验环节后,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因为有了刻制肖形印的尝试作为铺垫,“活动一”的可行性大大增强。在石膏材料的使用基础上,此时可以考虑选择石材作为雕刻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验篆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刀法尝试)——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

  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利用篆刻教学的影像资料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点

  欣赏一些古今优秀的篆刻艺术作品,,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介绍篆刻方法步骤

  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稿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学习方式和《黑白世界》一课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如:切刀法、冲刀法、写印稿等。

  3、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件中所播放的篆刻图片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讲解,同时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肖形印, 直接让学生观察、模仿、探究、创造。

  4、课堂练习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

  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作业的不同步骤的表现进行纠正或鼓励。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篆刻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相关文章:

1.【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2.【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

3.【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

4.【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5.【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八篇

6.【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7.【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

8.【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9.【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下一篇:四年级语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