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农业的变化真大》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这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令人惊叹,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孩子们在了解科学技术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农”“致” “勃” “技”等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引人注目”等四字词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图文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学习了解,感受农业技术的发达,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三、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导入(出示巨型茄子、特长丝瓜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很有意思的图片,想看看吗?
这是什么?(生猜)像房子一样大的茄子,多有意思呀!农业科技成展中有好多这样的新产品呢!
想去看看(农业科技成就展)吗?
3.孩子们都那么充满期待,都那么感兴趣,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个词写出来了,是什么呢?打开书,读一读。
4.是个什么词?生说,师出示兴致勃勃让学生反复读,联系实际说。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因此,新课的导入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看到图片时,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随之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便会自然产生。)
(二)、层层递进、引导读文
1.初读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抽读这几段中的生词(注意提示词语连读)(带拼音自读,去掉拼音抽读,齐读) 读好四字词语: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百花盛开
瓜果飘香 十分茁壮 科学技术
生字掌握了吗?(带拼音读—提醒易错字音—鼻音、边音、翘舌音归类读—齐读)
这些字在哪些地方见过?能组什么词?(识字途径与组词结合起来)
这些生字,你怎么记住他们?(注意识字方法及归类)
(2) 练读长句:(生练读—抽读—师示范读—齐读)
A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3)汇报(每人读一自然段)
(4)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读时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应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提出要求,不必要求过高,这样便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再读
同学们非常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有信心吗?好,用你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课文吧!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2)反馈学生阅读信息,抽说你都看到些什么?
然后逐一用简笔画画出:
杂交水稻 温室大棚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的植物
我看到这些农业产品,不禁发出赞叹: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2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段儿童的朗读训练。特别是中间四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不仅读来有滋有味,它整齐对仗的句式,更是孩子们进行模仿说话写话极好的训练点。
1、秋天是美丽的、可爱的、喜悦的,为了孩子们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尽兴地、愉悦地学习课文,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⑴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文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浓郁的秋色,针对富阳的气候特点,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将第一单元的课文后置到了十月份,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边学文一边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颂秋天,真正达成情感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同步发展的目的。
⑵ 适量的从课外引进一些学生喜爱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儿歌和散文,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
⑶ 与音乐老师商量是否能与此同时教一些赞美秋天的歌曲,让孩子们多维的感受秋天美丽与喜悦。
2、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⑴ 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⑵ 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 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写一写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 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
⑸ 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秋天。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三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理解了课题,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并理解了部分词语,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第三课时带学生走进春秋公园观察秋天、欣赏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秋天:如画秋天、写秋天、唱秋天等。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预设要帮助学生达成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个目标。为了能较好的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我采用今天这样一个教学设计,下面我就这个设计来谈谈我的设计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反思。整个课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① 第一步:以诗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迅速走入文本成了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李吉林曾经说过:“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后,对秋天的美丽和喜悦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让这种感受进一步升华,让他们不仅有对秋天美景的喜爱,更有对文中优美语句的喜爱。课后我反复地研读了课文,读着读着,我发现这篇散文读起来更像一首优美的诗歌,于是我以中间四句为主基调对其他的几句进行了修改,果然读来更朗朗上口了,而且这样的修改也突出了重点句式,便于学生的朗诵和仿写。后来我便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当舒缓优美的钢琴曲响起时,教师开始动情地朗诵小诗,将学生带入那幅诗意的秋天的图画中,如果孩子们的情感已完全投入,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为老师鼓掌,当老师问:“想读吗?”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像老师一样去朗诵诗歌,这时学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发,因为他们朗诵时的表情是投入的、幸福的、诗人的。在让学生反复地动情地朗诵之后,再让学生来谈读后的感受就比较到位了。
② 第二步:赏读重点句,发挥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说前面的教学是朗读指导的第一步,学生通过仿读对课文的朗读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朗读教学的第二步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一些朗读技巧,来品味经典语句,体味文本意境。所以在前一环节让学生动情朗读和谈感受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那些句子感受到了这份快乐?”将学生的思维从感性逐渐带入理性,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找到四个重点句。这时问题出现了,孩子们整首诗都已经读得很有感情了,接下来我又该如何指导朗读这四个句子,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呢?这时我想到了爱因斯但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对,动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眼中的文字活起来,不仅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美丽的图画,而且还能潜移默化渗透比喻句的教学,为学生奠定写的基础。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再读读这四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今天的课堂教学看来,这一环节确实还是挺出彩的,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后面读这四句的时候,情感上更多了一份有趣和可爱。
③ 第三步:发现规律,欣赏文外景,读写结合: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切实把握好语言训练的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篇课文中的四个重点句,句式整齐,对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写载体。在第二环节想象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四个重点句的句式规律。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秋天的美丽图景,让学生在感叹之余,用手中的笔,模仿课文的句式尽情书写一番,可谓水到渠成。针对一些中下学生即兴访写难度教大的特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幅或几幅写一写,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愉悦地学习知识。
④ 第四步:拓展阅读,走出课堂,丰富积累:
语文专家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仅仅学会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再怎样经典,它也不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摹本,要真正的学好语文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指导他们做个细心观察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所以我在课的最后一环节,将学习语文的触角伸向了课外,不仅插入了课后的选读课文学习,让学生在不同文章的比较中,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秋天景物的神奇有趣。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寻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秋天。这一活动将安排在第三课时,希望到时孩子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0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3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闻名天下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文最后一段还简单列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强调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语言浅显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好教材。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描述画面,发展独白语言。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描述画面,深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教法选择
1、情境教学法;2、问题教学法;
3、延缓评价法;4、媒体辅助法。
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2、读议结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说,训练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
4、自由想象,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教学时间
本课我设定两课时,课文教学在第二课时。今天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卡片,多种方式复习生字
(二)紧扣“奇”字,破题激趣,导入新课。
1、开场白,出示课题:《黄山奇石》
2、找出关键字,破题;
3、提出中心问题,导入新课。
(三)通读全文,初步感知--“奇”在何处。
(四)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奇”在何处。
1、朗读全文;
2、从重点景观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大胆描述,自由交流,教师延缓评价;
3、 以“金鸡叫天都”为例,感受文中的意象美,进行学法指导:
(1)出示图片,引导想象;
(2)抽读相关文字,采用多种方式训练朗读,进行读
法指导;
(3)引导想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意象美;
(4)学法小结。
4、学生再选重点景观,运用学法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 选出景点,自行自读自悟;
(2) 质疑释疑,解决字词难点;
(3) 汇报交流,训练独白语言;
(4) 适时评价,延续学习热情。
(五)图文结合,积累语言,感受“奇特”
自主选择景点,背诵相关文字。
(六)拓展延伸,训练表达,突出“奇特”:
(1)、模仿课文,自由练说;
(2)、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2、自由想象: “狮子抢球”
3、仿写片段,写出“奇特’
1、天狗望月
2、仙女弹琴
3、狮子抢球
(七)课后延伸,激发兴趣,深化感情
板书设计
各种黄山奇石通通围绕着一个“奇”字,大大的“?”是留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精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