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郭沫若《石榴》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郭沫若《石榴》说课稿1
《石榴》是第五单元中的一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一、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九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佛”“甚”和“甜”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1.同学们,很高兴认识我们三(1)班的同学。初次见面,俞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听好了,它——春天开花像喇叭,秋天结果像娃娃,果实外皮红带黄,嚼起子儿酸又甜。请你猜猜它是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榴”的读音。)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起他们对石榴的回忆,这样能唤起他们对教材的亲切感,提高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
过渡:那么,课文到底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呢?
(一)自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找找后面的生字拼读几遍,直到会读。
(读得快的同学把生字和长句子多读几遍。)
2.把刚才读得不够好的句子再读一读,老师等会要检查。
3.找到你喜欢的句子,尝试着美美地读一读。(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读书情况增减此环节。)
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老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读书。引导学生看课后的拼音,多拼读,针对各自的情况,多读长句子难句子,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
(二)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有拼音)。
2.自读。
3.齐读。
4.开火车读。
5.出示无拼音的生字。
6.根据鼠标指向,快读。
7.开火车读。
8.齐读词语。
读好课文的前提是读好字和词,通过一轮轮各种形式的读,努力使每个学生准确掌握每个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
过渡:同学们,现在,课文能读通顺了吧?谁坐得最端正,我找谁读。
(你这个头炮打得响,打得好。)谁坐得像他一样端正,请他继续读下一段。
你读得可真好,来,我们男生也来像他这样美美地读这一段。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敢不敢和老师比试比试?
在轻松互动的交流激励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开展读书竞赛,实现正确、流利读好课文的目标。
四、说内容:
过渡: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课文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了吗?
1.课文先写了石榴的——?(相机板书)
2.你最喜欢石榴的花?叶?果实的皮?还是果实的子儿呢?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培养学生概括
五、写字指导:
过渡:同学们,还认识这些字吗?读一遍,倒过来再读读。能写好吗?
你觉得那个字最难写,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重点指导三个字:
“佛”,教师出字谜:
一人旁边一张弓,两箭插当中,一箭弯弯,一箭直直。
“讯”,学生观察字的来源,说说自己的发现。
“甜”,指导说意思。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交流中达到会写的目的。此外,追根溯源,感受
六、布置家庭作业:
1.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写词语,做到工整、漂亮。
郭沫若《石榴》说课稿2
[说教材]
《石榴》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说学生情况]
《石榴》一课分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学生能初步理解生词在文中的含义;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了解了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说一段话(机动)。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练习,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把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如: 嫩绿 郁郁葱葱 (叶)
火红 热闹 (花)
咧嘴 张望 (果)
红白相见 晶莹透亮 (子儿)
虽然生字词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但字词句教学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本课时的一开始引导学生认读生词,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为本课时阅读课文打好基础。
二、 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
小喇叭)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出石榴生气勃勃的劲儿。
在这一环节中,除了运用朗读、想象、适当的表演等形式,最重要的运用了多媒体,出示了一些石榴叶、石榴花的图片。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展现漂亮的石榴生长的画面,以景激情,使学生对石榴产生美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个体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对石榴有了更清楚、更形象的熟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书中的有关语句。
(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把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看看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模拟了写人的方法,也就是拟人。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用拟人的方法仿写几句话,从而达到对这一写作方法的巩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重点句的理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或读,或悟,或说,教师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这样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渗透了“勤于观察”这一学习习惯的教育。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品一品石榴,尝尝一下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3、(机动部分)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说一说其他的一种水果,如桔子,写出它的颜色、外形、味道和气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
以“看石榴”——“说石榴”——“尝石榴”——“读石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雅、正确,初步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看图找找石榴子儿和玛瑙的相似点引导体会本体、喻体之间的联系,体会其中的比喻手法。
机动部分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实践以后尝试运用。并自然地激发学生养成学会观察的好习惯。这一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使课内学得的观察方法迁移于课外,真正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三、 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最后教师用优雅的语言渲染,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从部分回归整体,在畅谈感受中激发喜爱之情。
郭沫若《石榴》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石榴》这篇文章是在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均属于状物类散文。其单元说明要求,阅读这类文章,要把握作者笔下的事物的特征,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根据这一要求及状物类散文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由于这单元的文章是学生进入初中首次接触到状物类散文,《石榴》这篇课文又放本单元的第一课,所以,对本课文的学习方法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单元后三篇文章《海燕》《白鹅》《鹤群翔空》的学习及今后对状物类散文的学习。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②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
2、难点:①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②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说教法: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已不再是起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作用,而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
根据状物散文的特点及《石榴》这篇课文自身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引导法。通过课件、实物摆设等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在上课之前,我要准备的东西有如下这些:
1、多媒体课件,内容以有关石榴的图像为主;
2、在教室前边摆上几盆石榴;
3、班级出一期以石榴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板报。
三、说学法: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默读或小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选择独立思考或与人讨论,解决问题。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由他们质疑,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或教师共同探讨。总之,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这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几个程序:①引入②预习检查③作者简介④课文学习⑤学生质疑⑥小结⑦布置作业
1、引入:(3分钟)
因为课前已对课文进行预习,班级出了一期有关石榴的板报,教室内又摆了几盆石榴,所以学生对石榴已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所以,引入就由一位学生谈谈自己对石榴的印象。
2、预习检查:(4分钟)
课文有无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所以在课文学习之前,我常安排预习检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课通练习册中的“自测关”来检查。
3、作者简介:(3分钟)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对部分名作家要有所了解。郭沫若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这篇文章,又是我们首次学到的郭沫若先生的文章,所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相关情况。对作者的'介绍,不是由教师完成,而是由学生来完成。相信已有部分学生在上课前已找到了这方面的材料。
4、课文学习:(27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7分钟)
对文章结构层次的理清,可能有点难度,这有必要向学生作提示,通过幻灯片提出: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动词
石榴 → 石榴 → 石榴。
(2)分析、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结合文后练习题进行)。(10分钟)
先找出课文中描写石榴的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语句,然后说说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在这里,有必要点出描写、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幻灯片放出相关的图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以上内容分析完之后,就引导学生探讨整篇文章作者所要寄寓的思想感情。这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同样也由学生来介绍。
最后简要归纳托物言志这种写法。
(3)品味语言特色。(10分钟)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所认为写得比较优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
对于优美句子,学生可能会找那些拟人句,所以,在学生交流中,有必要引到文后练习题三。
5、学生质疑。(6分钟)
由学生提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共同解疑。这边值得一提的是,肯定会有学生提到文后练习题二,即为什么作者说石榴花是“的心脏”。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把课文的另一个难点解决了。
6、小结:(2分钟含布置作业)
综述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引申到课文所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说是主题。
7、作业:
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花草树木,写一两段话加以描写,并抒发自己的感情。
郭沫若《石榴》说课稿4
【说教材】
《石榴》这篇文章按时间的推移,描写了家乡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美丽的石榴花,酸甜可爱的石榴果,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家乡之情。
这一课是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读课文圈划词句的单元中,这一单元的学习主要让学生初步学习圈划词句,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教材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用直线划出描写石榴花的句子,圈出描写石榴果皮颜色的词语,在圈划中积极动脑,认真思考、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说学情】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千个左右的生字,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识字能力,能运用工具书、生字卡片等自学字词,而且也基本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字词的教学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对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混淆的字形作适当的点拨。在阅读教学上,学生基本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如要读出语气还需要教师多指导。而圈划词句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初步接触,对那些学困生来说尤其难,教师应多关注。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规定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目标一在于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落实。认识本课10个生字,正确书写5个生字,积累词语并选择造句。目标二,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在朗读课文时强调读正确,读通顺,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从本单元开始接触按要求划词句,本课既要划出描写石榴花的句子,又要圈出描写石榴果皮颜色的词语,内容较多,教师应指导学生圈划完整,不要遗漏,如有差错,及时纠正。目标三,是通过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喜爱家乡的石榴,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单元的目标,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识写分流,大量识字”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千个左右的汉字,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生字卡片等自学生字。在课上,针对孩子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等特点,采用挑战自我、识字金点子、精彩词句大展示等环节,激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教师对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混淆的字形作适当的点拨。学生学得愉快、扎实。
二、边读边思,逐步感悟
进入二年级后,教学的重点应逐步从识字向阅读过渡。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读书,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读、同桌互读、挑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从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感情到表演读。在反复的朗读中强调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体验,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圈划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积累语感。
三、创设情境,学习表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说自己想说的话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我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导入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图说说秋天的果园,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石榴;在学习了石榴的果实后学做水果推销员,启发学生思考、想像,把话说完整、说清楚。逐步引导学生在说话练习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郭沫若《石榴》说课稿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课《石榴笑了》,本单元主题是“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激励儿童“快快乐乐的生活,认认真真的思考”。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个儿童故事,讲的是王力力听了妈妈的话后,盼望石榴快点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标志是外皮裂开,就像是张开嘴巴笑了。
课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对应课文第二自然段:小朋友王力力在想办法逗石榴笑,显得天真可爱,让人忍俊不禁,极具儿童情趣。第二幅图对应课文第三自然:秋天到了,石榴笑了,力力也笑了。
课文讲了王力力看到石榴,想吃石榴。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石榴成熟的过程,同时也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能初步感悟到课文意义,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共鸣。学生能较准确表达内心所想,并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王、石、力、牙”等字,积累词语“石榴、慢慢地、露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拼一拼、想一想、讨论交流,掌握生字,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石榴什么时候笑以及石榴笑了的意思。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变式教学法、动作演示及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对话。我以读为本,以“品”为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这堂课真正做到“华而不花,实而不死”。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们来品读,通过自读自评,师生比赛读、男女比赛读,小组比赛读,齐声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并且用提问贯穿课堂,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最后用迁移运用的方式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流程
(—)问题导入,激发情趣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想,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由于是第二课时,所以我采用朋友见面的方式调动积极性。通过多媒体出示生动的图片,让同学们先来认识两个朋友,对比咧开嘴的石榴和没咧开嘴的石榴的样子。老师提问:“咧开嘴的石榴像在干什么?”“石榴怎么会笑呢?”
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在上节课学会了生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朗读,力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自行找到关于石榴笑了的秘密。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
深入学习中,对课文的段落仔细分析。特别是一些字词上,尽量的去让他们理解,并且读出来。
首先第一段的学习,先让学生看看挂满石榴树的图片,理解“挂满”的意思。对他们的朗读进行指导,“挂满”读出喜悦之情。教师提问“看着这红彤彤的满树的大石榴,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学会说出心里话。教师再说:“是啊,这么多石榴,什么时候可以吃呢?王力力也是这么想的。谁来把妈妈的话读一读?”妈妈的话比较风趣,要突出“笑”和“吃”字。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力力看到满树那红彤彤的石榴时可爱的、想吃的心情。
其次是第二段的学习。师提问“力力多么希望石榴早点笑呀!你们有什么方法能让石榴笑吗?”引导学生思考。接下来让孩子们找到力力为了早日让石榴笑,用的哪些办法,让小朋友们读出来。并且用多种方式来读。比如说男女分开读,师生比赛读等方式。增加了读的趣味性。表现力力当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失落的心情。还可以演一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指导:两个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唱歌”“跳舞”“讲笑话”“还是不笑”读重音,读出力力的幼稚与可爱。
最后学习第三段,师提问“力力可着急了,有一位好心的婆婆来帮助了力力,你们知道是谁吗?”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看看风婆婆是怎样帮助力力的,同时教师配音读第三段。师:你瞧,石榴形状,颜色有了什么变化?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呢?同桌读一读,议一议,指名回答。
学生通过朗读,找到石榴笑了的秘密。让学生明白,秋风来了,石榴笑了的意思是说石榴成熟了。并配上音乐,使整堂课的朗读达到高潮。
随后师提问:“力力看到笑吟吟的石榴,她的心情会怎样呢?”看第二幅插图说一说。再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再读巩固,鼓励探究
这一环节我请同学们分组有感情地再把课文朗读一篇,并注意用他们自己的表情表现力力的不同心情。读完后,组织课堂讨论: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秋风来了,石榴为什么会笑呢?让学生感悟植物的生长是有规律的。教师在小结后做适当的拓展延伸,举行“我还知道……”的说话比赛,让学生说说还知道什么水果(也可以是庄稼、蔬菜)在什么季节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如果学生又提出疑问的地方,还可以告诉学生,现在科技(催熟、冷藏)很发达,果熟期已不受季节限制了。
五:说板书
板书我抓住课文重点,采用简洁的文字,设计本课的板书,使人一看便一目了然。
15.石榴笑了
唱歌——不笑
跳舞——不笑
讲笑话——不笑
秋风“呼呼”的吹——笑了
(成熟了)
【郭沫若《石榴》说课稿(精选5篇)】相关文章:
1.郭沫若石榴说课稿
2.《石榴》郭沫若
3.郭沫若石榴读后感
6.《石榴》说课稿
7.《石榴》说课稿
8.石榴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