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

2021-07-14 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说课稿 篇1

  1、说教材。

  《诸葛亮和小皮匠》一课是讲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聪明人诸葛亮与三个普通人小皮匠之间发生的事。通过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对诸葛亮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也知道了“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这个故事虽然生动,有一定的可读性,但课文中生字较多,有些词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2、说学情。

  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能运用拼音、部首等一些识字工具自主地识字,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之一“识字”,对学生来说因刚学不久运用不够熟练。在阅读方面,学生已初步知晓该如何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但还未形成稳定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及时纠正,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3、说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目标见[教学设计及说明]部分)

  目标一、目标三、目标五均为识字方面的要求,识字在整个教学目标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主要是因为识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另外,由于前一单元刚出现了“识字”这一新的识字方法,本单元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运用,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真正掌握。

  目标二、目标四为阅读方面的要求。目标二“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准翘舌音。”是基本的要求,每位学生都应该努力达到。而目标四已涉及到课本之外的拓展阅读,这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努力拓展学习的途径。在落实这一目标时,教师应侧重于学生们阅读兴趣的激发。

  4、说教法。

  (1)关于识字:主要通过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在读的过程中有机地组织、引导学生识字。由于课文中的生字比较多,教学时采用了“分散出现,集中识字”的方法。十个生字分三次出现:第一次,“匠”随课题出现,读准字音即可。第二次,出现了“士、兵、击、礁、挡”五个生字,主要采用分组学习,交流字形,并通过认识“礁、挡”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第三次集中出现四个部首明确的生字,仍然要求运用部首查字法识字,不过形式应有所改变,通过分组开展比赛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方法,能提高的速度。

  (2)关于阅读:整堂课力求体现“以读为主”,围绕“读”展开教学。通过反复读长句子,指导读正确;通过多次引读,了解故事内容;通过读读想想、读读议议,启发想像,体会感悟;通过补充阅读,开阔提高。

  5、说学法。

  故事中出现的情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会造成学生感悟上的困难。如“水深流急”是怎样一种危险的情况?学生很难感受。又如“木筏”是什么样的?学生不知道。因此在教学时,应尽量再现这些情景、这些物品,可以运用生动的画面,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制作成媒体,真实展现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帮助理解感悟。

  6、说实施。

  要将预设的教学设计方案在课堂中很好地实施,将教学目标很好地落实,还得通过一个一个的教学环节进行。本堂课共有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介绍名人导入新课。在介绍名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已知的知识进行介绍,可以适当地给予说话的提示,帮助他们把话说正确、说清楚。在同学介绍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听。这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增长知识。第二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静心地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能在教师地指导下,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教师除了要及时地纠正字音,尤其是翘舌音,还要非常细致地指导学生读顺长句子,可以先通过范读,听清停顿,再模仿读,学会停顿。第三环节主要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来帮助学生了解、理解、感悟。这里三次运用了引读。第一节的引读可以这样进行:三国时,诸葛亮怎么样?(学生接)。乌江怎么样?(学生接)。第二节的引读可以这样进行:诸葛亮让士兵……(学生接),可是……(学生接)。诸葛亮又让士兵……(学生接),可是……(学生接)。第四节引读的方法为:三个小皮匠让诸葛亮……(学生接)。他们用牛皮……(学生接)。牛皮筏子……(学生接)。结果这支军队……(学生接)。第四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课内的阅读与课外的读书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知道课文之外还有无限丰富的阅读资源,提高他们读书的积极性。最后一个环节还是落实在识字教学上,主要通过指导描写巩固生字。

语文说课稿 篇2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气质和性格》。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讲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气质和性格》是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它是一篇说理清晰,浅显易懂的科普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提要,以及学习编文摘。本教材第一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资料、筛选信息以及制作卡片的基本方法,培养从读物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多种文体的筛选概括能力,我在第一课选择了议论文《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课选择了《南州六月荔枝丹》作为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基本具有了概括和提要的能力,并且学会了编文摘的阅读方法。单元教学第三课,我选用《气质和性格》作为教学内容。正如阅读提示里讲到的,学习这篇课文,有利于理解他人、认识自身,有利于完善自我、与人相处。同时,本文还做到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深奥的心理学重要课题,这也是因为文章善于使用概括、提示性的语句。作为单元第三课的教学文章,我认为它完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概括和提要的能力,完成单元教学重点;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性格,能较好的完成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实施。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明确气质和性格的含义,辨析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了解性格表现的特征

  2、能力目标:强化对文章进行概括和提要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较好地认识自己的气质,客观评价自己的性格,进而坚定为形成好的性格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的决心。

  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同时它也切合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提要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本文学习促使学生为追求好的性格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说教法:

  做教师的都熟知这样一句话——“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同音不同义的两个字精辟的点明了教学的精髓所在。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只有教给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才能带引学生主动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新课程精神,结合本课实际,特设定以下具体教法:

  1、置疑解惑法——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2、引导启发法——给出方向,自由探索。

  3、评价分析法——掌握知识,运用实践,拓展思维。

  其中评价分析法是本篇课文达成教学目标的最基本的方法。这里的评价分析法,是鼓励学生探索未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发现规律,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领路者的角色。确定方法,给出标准;设计路径,自由发展。让学生自己主导评价分析的过程,自发的探究深入,通过所学所知所感,向正确的行为目标靠近。在这个过程中,课堂行为由传统枯燥的教师单向信息输送转变为学生主动积极的探求所需信息,实践所学内容,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所谓“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这句话正是强调了使用正确方法的重要意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正确高效、事半功倍的学法,我想,正成为衡量教师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语文学习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学习,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创新性,从而达到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情感共鸣、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达成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学法具体如下:

  1、预热法——通过课前预习课文和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

  2、勾画圈点法——在学习中勤动笔墨、有效读书。

  3、自我评价法——认清自我、发现问题、寻求突破。

  4、总结归纳法——思考总结、获取知识;亲身实践,学以致用。

  5、交流互动法——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得出结论,获得成就感。

  其中,自我评价法、总结归纳法、交流互动法贴合本课教学要点,极为重要。这三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将有利于学生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它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特点是问题性和实践性,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程序:

  (一)建构氛围,解题定标。

  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本课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文导入。对于现今的中职学生来说,教师放下身段,跳出课文,与他们讨论他们的喜好和择友标准,是他们非常欢迎的一种行为。这样导入的好处能使课堂伊始就建构起一种平等友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思考、与教师产生互动。问题本身就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板书课题。随后顺势引出作者,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简介之。重点介绍作者在心理学界的卓越地位,引出“心理学”概念。

  明确教学目标。

  (二)初读感知,遇惑前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教师在建构一个充满求知欲望的课堂之前,就要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设计问题,完善环节;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占有学生的求知欲。

  第一次阅读是设定在检查预习情况的目标之上的。给出的问题直接要求学生辨析气质和性格二者的定义。而学生寻找出来的答案完全不同于他们平时对这二者的理解,甚至是完全颠倒了的概念。基于人们对于充满神秘感的心理学的好奇心,学生的求知兴欲望将完全引爆。接下来我设计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来进行举例分析。《水浒》中的两组人物,李逵和石秀,武松和鲁智深,性格典型,形象鲜明。在完成对他们的讨论之后,学生一定会很想知道是什么使得看上去同样性情的人物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状态。这种好奇心会驱使学生主动深入课本去探究、去发现。所以此时,辨析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区别正是恰到好处。

  (三)细读文章,发现规律。

  叶圣陶先生始终告诫我们——“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通过前面的教学过程明确了气质先天,性格后天。我们得出结论是本性可移。那么先天的气质有哪些表现类型呢?这个问题完全用来锻炼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师生配合归纳出类型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根据以上的类型来分析李逵和石秀,武松和鲁智深。学生间自由讨论,互动交流,结合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过渡到“本性可移”。虽然气质不易改变,但是后天良好的教育和适当的要求会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引发学生寻找,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适时的归纳讲解,请学生举例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正确的评价方法,从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

  (四)自我评价,端正认识。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我们承认,,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聪明的,有经验的;但是却很少能称作是有才能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很少具有使事物变得更好的能力。如何结合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合理利用学习内容,增益成长,完善自我,获得这种促进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才能呢?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对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一定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现场对学生进行气质性格的心里测试,将会使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实施是先请学生自我评价,然后发放测试卷,完成测试。然后点评之前公开分析自己类型的学生,给出建议。接着进行性格的自我评价三个问题的作答,趁热打铁,结合学生的气质类型,请学生进行自我分析,相互评价。

  在这一环节里,“自我评价”的学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帮助学生理性思考,认清自我,走向未来。

  教师在学生互相评价之后,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总结课堂内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明确气质性格无好坏之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成就良好的性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的产生问题,主动的解决问题。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带着所学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新课程标准下创新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将疑问引申到课外,布置学生完成作业:一、解释词语。二、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你所做的测试结果,制定一个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切实可行的近期学习计划。

  最后,询问学生在本堂课还有哪些疑问存而未决,请学生给出教师本堂课的教学评价,然后给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问题和评价总结综述。

  至此,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法和学法的实践应用圆满完成。

语文说课稿 篇3

  杨玉环老师执教的《触摸春天》我听了两次,由于她对教案做了反复修改,因此两次给人带来的感受不同,但都可以让人从中学到很多。《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反映对生命的思考,抒发对人生的感悟的美文。

  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本课内涵深沉,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杨老师的教学重点抓得很准:利用品词析句让学生感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非常清晰:以生为本、以疑为线:安静是怎么触摸春天的?哪里可以体现她神奇的灵性?整堂课只有这两个大问题。围绕重点学生找词语分析,读句子感悟,后面引出的“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理解上就显得水到渠成,不生硬。

  另外杨老师也很注重情感体验,培养朗读能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感能力。”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出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就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杨老师在读中采用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想象读、探究品读等形式加以点拨指导、读懂文本内涵,效果还是不错的。例如在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时,学生开始读时声音响亮,但不整齐。这时老师发现学生连“悄然”都不懂,就马上点出“悄然”的意思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学生知道要读轻声些,这时杨老师又提醒大家注意后面的“!”,那么后面声音又要上扬一些。一句话,它的轻重缓急都要有区别。再读后,学生读得有感情了。可见,教师的引领是多么重要。

  此堂课我认为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和尊重,没有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例如“找出文中的词句”练习,只有第一次是学生自己提出,后面由老师直接给出,词语更是早早就用特别的颜色标明。这些教学环节,应让学生去自读自悟,想说哪句,想感悟哪句,交由学生自己做主,教师只是随机点拨引导,这样的课堂才能以“生成”新知而精彩,以学定教。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杨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语文说课稿 篇4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语文的主要任务应从传授知识、训练能力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所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要据此设计展开。

  一、 说教材

  本课是第五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情感,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矛盾冲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我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让他们采取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同时以“各抒己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二)学法:本节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将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计划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播放无印良品的《朋友》,上课铃响,切换出“课题幻灯片”

  2、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我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吗?你曾经送给好朋友礼物吗?……送的是什么能告诉我吗?……他喜欢吗?……他收到后脸上是什么表情?.……赠送朋友礼物不仅让朋友高兴,也让我们自己感到幸福.可是,有一件礼物却给两个好朋友带来了伤害.是什么呢?是一只羚羊木雕.)。板书<羚羊木雕>张之路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获得真实的体验,形成真实的情感,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中。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在学习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出示幻灯片(一)检查预习(个别提问后齐读)抹攥逮怦怦树杈寒颤;(二)

  要求学生采用默读法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及时设计了三个问问题,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成。通过问题一:本文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之后我又继续再三追问:你为什么找这个词来说明羚羊木雕的价值?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学生在交流体会中自然地就感悟到了这时来自父母的亲情啊。而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事?一方面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了文章的主要事件,同时又让学生明确了“我”与父母发生矛盾的原因所在。通过第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涉及哪些人物?又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也为下一教学环节做了准备。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获得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一环节既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文章内容,又为下面即将进行的人物形象分析开启了方便之门。关键字:] : 网1234网

  (三)精读课文,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我把重点放在把握人物形象上,我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运作、神态描写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妈妈、万芳、“我”是______的人”的句式说话。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和情节判断出来的。然后鼓励学生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或短句多角度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在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并指导学习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四)深入探究,各抒己见。开展:人物评论会,请你就这一场家庭矛盾,议议谁是谁非(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通过学生的交流,我的小结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学会和父母、他人: 网1234网

  四、说教学反思

  在整个的学习活动中,我力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体现他们的积极思维,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发表意见。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合作精神,使学生既学习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语文又运用了语文,实现了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的基本目标。

语文说课稿 篇5

  孔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让我认识了两个美丽的女人:一个是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课文主人公——居里夫人;另一个是让学生徜徉在优雅课堂的引领者——孔老师。我不敢说这节课的美丽能跨越百年,但我相信在今天,在以后相当长时间里,这节课所散发的魅力一定会留在各位听课老师的记忆中。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赞誉居里夫人科学成就及人格魅力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精神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孔老师很好地关注了学生、关注了课堂。无论是课堂的导入、提问、生成、拓展,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步步为营、丝丝入扣。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设计巧妙精当。

  对于居里夫人容貌的美丽,学生是很容易体会的,但是要深刻体会到她深一层的内在美就比较难了。这里老师就充分关注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先出示一副年轻时居里夫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居里美丽的外貌,然后在体会她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时,出示了另一副居里的图片,而此时的她容颜苍老憔悴不堪。两幅图片进行比较,学生们的心被震撼了:仅仅几年时间,一个年轻女子就失去了她美丽的容颜,但是,她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这是一种永不磨灭的美!

  这样的设计,很自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精神内涵,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学习方法潜移渗透。

  教师在课堂中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孔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例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朗读文章时,孔老师告诉学生要“抓关键词”;在体会如何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时,孔老师要学生学会“体现特点”。除此之外,孔老师还指导学生及时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写在语文书上。我想: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评价语言有指导性。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本堂课中,唐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有精彩表现的“好生”,还是表现欠佳的“劣生”,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评价。例如: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有点紧张,既没有站的很直,普通话也不是很好。而孔老师却一直耐心的听他把话讲完,并且不断的鼓励他,要他站直,不要紧张,慢慢说。最后还告诉他:“你的普通话有了很大进步。”这样的鼓励,化解了孩子紧张的情绪。

  四、通过朗读深刻感悟。

  在品读文章时,孔老师展开了扎实有效的朗读训练。例如:体会由四个“变成”组成的排比句,唐老师通过引读,学生接读,以及外部显现的声音的渐强,让学生体会排比句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体现出科学道路之艰辛,也体会到了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这些朗读训练不是为了训练而训练,而是为更好地体现居里夫人高尚品质而服务的。

  这一堂《跨越百年的美丽》向我们展示的精彩还有很多,每一个闪光点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最后,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堂课:文美,人美,精神美!

语文说课稿 篇6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第31课《恐龙的灭绝》,这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文中列举了几种有关恐龙灭绝的说法。像这一类的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但由于这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往往会被我们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由于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又会被我们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稍不留心还很容易上成了科学课或常识课。那么这类课文到底该教些什么,怎样教,才能使它的教学更具有语文味呢?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始终坚信着这么三句话:只要我多关注一些语言,学生就能多夯实一点基础;只要我多关注一些细节,学生就能多收获一点成功;只要我多关注一些方法的指导,学生就能多提高一点学习的能力。所以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体现科普文教学的语文味。

  一、注重字词教学,落实初读目标

  记得有位教学专家说:阅读教学,要加强初读,延时开讲。这对于低段的阅读教学更是重要。为此在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读:先请学生感知文本尝试读,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随后以检查词语和难句朗读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在这里,词语的呈现是精心预设过的。第一组的六个词语是由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这样的构词结构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组其实是动宾结构的词组,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出示这样长长的词语不是让他们认识结构,而是给予一定的朗读指导,停顿记号的出现就是给学生一种意识,以后碰上这样的长词语也能学着停顿。讲到停顿,这里还有就是一个长句的停顿,特别是低段的学生,读长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点,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予帮助,经常性地给予指导,相信对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见效的。

  同时还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意。课题中的“灭绝”让学生猜意思,随后一个追问“一只恐龙死了可以叫灭绝吗?”从而让学生对灭绝的意思有了准确的理解;“孵”字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说母鸡怎样孵小鸡,再告诉学生“孵”左边的“卵”字就是蛋的意思,通过理解构字特点理解字意;“哺乳动物”这一专有名词的解释,做的就更加感性了,像小狗那样一生下来就是小狗,小时候还要喝妈妈的奶水这样的动物叫哺乳动物,随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什么也是哺乳动物。相信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多关注一些语言,学生自然就能多夯实一些基础。

  二、巧释说明方法,品味语言精妙

  课标指出:在学习说明文时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但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不必作理性讲解,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所领会即可。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把人类的历史和恐龙的历史进行比较,使恐龙灭绝之谜更是引起人们的好奇。所以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关注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三四百万年”和“两亿年”。尽管学生知道两亿年要比三四百万年表示的时间长,但是到底相差多少呢?学生释没有概念的。针对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用了统计图的形式直观地将其进行对比,随后小结“把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么一比较,怪不得说人类历史跟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再让学生齐读这两句话。这样就淡化了说明方法的传授,可在学生心中已经留下了痕迹。

  同样,我们在教学科普文章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即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怎么个科学等等。这篇课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语言,我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就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来品读。

  “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如果把“慢慢地”这个词语去掉,你再读一读,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快就感受到如果真从句子中删去,就会与实际相悖。而且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了语言的精妙,领悟到了文本中用词的准确性,长期以往,将会对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并滋养学生精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语言训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听说中学习听说。可见,语文基本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科普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了解某些科学常识,更要学习作者怎样表达说明这种常识,即说明的语言、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顺序。而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都有严密的逻辑性,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课文第3自然段关于星球相撞引起恐龙灭绝的这一说法在表达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我抓住这个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语文化的训练。

  先标一标有几个句子,想一想每句话在讲什么;再师生进行对一对的游戏,知道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排一排5个句子的顺序,理清顺序;最后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理清其因果关系。就在这一步步精心的预设下,学生不仅读懂了句子意思,理清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对他们以后如何读懂一段话做了方法指导,授他们以“渔”。

  以上三点仅是我针对这个文本的特点力图体现科普文教学时浓浓的语文味,设想总是美好的,也带有很多个人的主观意愿,很愿意接受在座各位的批评指正。如何让我们的科普文教学不再死气沉沉,不再单调枯燥,我想方法肯定还有很多,那就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吧!

【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六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

2.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10篇

3.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九篇

4.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9篇

5.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

6.精选语文说课稿初中模板合集七篇

7.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8.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下一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