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说课稿

2021-07-06 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说课稿 篇1

  说教学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二、说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说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重点、难点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说那些为了开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惟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惟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从而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采用丁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明确】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作为生物的社会》说课稿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同学们学习《作为生物的社会》这篇课文提供到一定的帮助。

生物说课稿 篇2

  一、说课程标准:

  本节课是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下的二级主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节是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材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三节。从学生的认识逻辑来看,在这一单元中需要解决的是生物多样性如何形成的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而生物进化实质上是生物在繁衍过程中,通过遗传和变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安排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内容。两栖动物是生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这就使其成为教材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解读 本节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认识各种各样的两栖动物;本部分内容教材主要以图片形式出现,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了空间。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本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课标中要求“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主要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来实现。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本部分内容的编定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引导学生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重点渗透环保意识。本部分还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当地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来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浸透人文精神。

  三、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技能方面:学生已初步具有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可以针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主题。这样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讨论联系生活

  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过程与方法:

  在前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组内分析讨论,总结出汇报材料,课上进行汇报,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与碰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自信、热情、感恩,用自己的爱心创造美好生活。

  2、教学重点难点:

  举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自省以提升对生命的珍爱之心。

  3、教学方法:课堂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即时评价。

  4、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总结交流。合作学习法:

生物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 》选自于北师版初中生物教材第 单元第 章第 节,本节内容我安排由 课时完成, 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具体内容自己写,以及这个内容的作用,简单的分析学情)。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本次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我确定了本次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难点:

  四、教学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

  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本次课的教法主要是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为主,学法将以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为主,力求最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

  五、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所需的材料器具。学生预习 我把本次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对上次课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 的视频。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

  (二)自主学习、明确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学习目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合作探究,探讨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一个活动。

生物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对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这章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以及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材把本章节的内容安排在生物的多样性之后,在生物分类学知识的基础上,本章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生物进化的理论和证据,解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一节主要介绍生命的起源,为生物的进化铺垫背景知识。第二节则提出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的历程和进化的原因。

  具体到本节课则要着重介绍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化石。所以首先介绍化石的形成过程,在清楚了化石与地质年代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再展开如何利用化石揭晓生物进化的秘密的学习和讨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并初步学会研究化石从而推测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而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

  对于化石学生并不陌生,但大部分学生仅知道化石的存在,而对于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它的重要作用知之甚少。同时,学生在上一章对生物分类的学习过程中,对生物的进化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对生物为什么会进化,生物是怎样进化等问题都还很模糊。所以,首先要给学生建立起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让学生确信要想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依据化石。

  由于化石本身的知识并不难,在教材中只有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的举例,学生往往体会不到化石的使用方法,甚至会忽略化石对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作用。故本节课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动手观察一种生物的化石图片,尝试制作出该生物的进化树,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更有效的让学生初步掌握生物的进化规律。

  根据上述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而能够通过制作生物进化树,初步归纳生物的进化规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为在努力达到此知识目标的过程中,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分工并合作等能力。

  教学流程分为六个环节,下面我分别对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科学家发现了三十多亿年前的细胞化石,所以推测出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四十亿年前,进一步向学生抛出问题“是谁为我们揭开了几十亿年前的事实真相呢?”设疑引起兴趣,进而马上为学生播放视频《化石吟》,引起兴趣,引入新课。

  这样一来使学生对化石有一个初步了解,二来明确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从而明确本课的课题。

  师生共同进入环节二:化石的形成

  在看过视频中的多种化石后,向学生提出“化石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再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化石的形成过程。此时再向学生提问“化石与地质年代的关系是什么?”,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可以回答出“化石所在地层越深,年代越久远。”这个结论。

  这个环节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带领学生回到远古时代,感受上亿年的地层变迁,从而让学生体会化石资源的珍贵,且了解化石与地质年代的关系。

  师生共同进入环节三:化石的作用

  在了解了化石的形成过程后,学生会对课题产生疑问“为什么说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化石”,这也正是研究化石的原因。此时给学生播放视频《生物的进化趋势》,明确出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为进一步明确化石的作用,展示始祖鸟和孔子鸟的图片,指出它们与爬行动物相似的特征,从而证明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即说明通过研究化石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历程。

  让学生明确研究化石可以推断出生物的进化历程,从而激发起研究化石的热情。

  师生共同进入环节四:一种假想动物进化树的制作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研究化石制作进化树的实验中来。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实验热情,让学生当一次科学家,给一些动物通过化石寻找亲缘关系及进化历程。明确任务后则展示这些假想动物的化石图片,包括现存假想动物的图片和假想动物的化石图片,讲解清楚化石图片右下角的括号数字为距今n百万年的含义,例如73号化石距今20xx万年。此时可以向学生寻求方法,于是提问“我们有了这些动物化石标本,并且知道了它们出现的时间段,怎么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完成家族谱系图呢?”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可先展示范例进化树的部分内容,指导学生如何制作进化树。看过范例后,学生应该可以说出:要把同一年代的化石放在一层,并且根据分类学知识,要把结构特征相似的化石放在一起。当学生把大致思路讲明后,再并告之制作进化树的具体步骤。之后便是分配各小组的任务,并巡视指导小组实验。学生是八人一大组,每四人一小组,承担一半进化树的制作,小组内两人按年代排序,两人对比分类并黏贴,最后两小组将进化树合并完成一棵完整进化树,即从两千万年前到现在,这种假想动物的进化发育图谱。

  让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研究化石从而推测生物进化历程的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讨论、分析、推理、分工并合作的能力。同时体会科学工作者的乐趣与艰辛,认识动物的进化是不平坦的。

  师生共同进入环节五:展示进化树

  首先展示学生的进化树作品,并与科学人员制作的参考进化树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问题,反思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之后则让学生对进化树产生进一步的思考“在此进化树中的什么证据可表明进化是相对缓慢的?又有什么证据可表明进化是相对迅速的?”在学生通过观察进化树的特征后,可查找到相应证据。然后再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有的进化速度快有的慢呢?为什么现存动物有的复杂,有的则相对简单?”组织小组讨论后,举例解释环境对生物进化受环境的影响。

  这样做,一方面,对比学生的制作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对进化速度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并且为后面讲解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做好铺垫,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环境给生物进化带来的影响。

  最后师生共同进入环节六:本课小结

  由教师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并升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次。而最后的设问“究竟环境是怎样影响生物的进化的?”引出了下节课将要学习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进一步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

  在本节课最后,再次肯定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并强调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为下面介绍进化理论做好铺垫。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使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得以实现。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请多指教!

生物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年级下册选修…专题……中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题进行说明。

  首先我对本课题教材进行分析,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对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这节课主要包括……和……等内容,它的学习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学好这节课还是很重要的。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教材首先从……入手,先讲了后讲了

  通过分析,本节课具有3个特点:(1),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社会,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入,重视学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2),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注重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实验的步骤设计、具体细节处理等,还没有完全掌握(还不是很熟悉),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3),本节课注重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有意识地设置了具有探究性质的教学活动同时通过以图代文,读表分析,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分析,概括等能力.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德育)三方面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知识方面,我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理解……;其次能力方面,要养成(培养)学生……方面的能力;再次情感方面就是要引导他们培养什么态度,树立什么观念等等。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大纲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包括……和……两点,而……是他们的薄弱环节,难以把握,比较抽象,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就是……

  为了讲清楚教材的重难点,是学生能够达到上面所说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下,也就是本次说课的第二部分,

  由于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本书又主要依实验为依托(在实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能够动手操作尤为重要。考虑到本课的特点,我准备采取设置情境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具体来说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采用播放……有关图片、视频等手段对……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分组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俗话说: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习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活学活用,而不是死板硬套死记硬背,具体说来我准备引导他们用理解记忆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方法来学习本课。

  分析了教法和学法,下面我将具体说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三部分…——教学设计,这一部分我将分为三个环节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首先,我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温故知新。

  接着我将利用课件(视频小片段、图片播放)演示等播放……的图片(内容), 引出新课(……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然后在讲授新课环节,接着利用课件演示……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基础知识,从……讲起,……

  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只依照传统教学方法,照猫画虎式地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步骤和方案,还要使学生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设计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我采用播放……让学生自己通过……的观察分析, 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方法,在实验中加深理解,变抽象内容为具体设计,更好地突破了重难点,更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找同学描述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通过其他学生对其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完善方案(修改建议),最后由我及时进行总结并给出完善、详细的设计方案,并总结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1、提出实验假设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3、得出实验结论并进行分析,

  接着,再次让学生观察或思考试验流程,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指出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实验中有关操作的调控,我在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师生一起互动,突破难点

  在完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后,我将对教材中有关……的知识点进行适当引申,比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串联积累及其思维的展开,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接着进入第三环节

  第三,整体回顾,归纳小结

  最后,对本课进行小结,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那些内容需要学生记忆,比如……,那些需要理解,那些需要课下自己查阅资料。之后,布置作业,难度要适中,既兼顾基础,又有拔高锻炼

  最后,说我的板书设计,也是我说课的第四部分,我将这样设计本课的课堂板书……

  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一目了然。简要体现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

  各位领导老师,本节课我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一学法指导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来,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 单元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 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 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 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 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识记:

  理解

  2、 能力目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 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生物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教师:×××中学 ×××

【【精华】生物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相关文章:

1.生物说课稿范文锦集九篇

2.生物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3.关于生物说课稿范文锦集九篇

4.【精品】生物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5.【推荐】生物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6.有关生物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7.【精华】生物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8.【精华】生物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

上一篇:思想品德说课稿 下一篇:乘法分配律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