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说课稿

2021-06-17 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想品德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发展,开始有了权利义务观念。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一些问题可以进行辩证地分析。但在实际情况中,容易受到错误观念影响,存在认知偏差。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期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能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在知识方面,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隐私的含义,能够说出隐私权的内容。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据:学生在隐私权的认识方面,存在认知偏差。而且在学生生活中,经常存在隐私权被侵犯的事实。

  五、说教法

  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1、导入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选用多媒体呈现案例。让学生看完案例后,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丽、思思和老师的做法?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应该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

  学生讨论、发言后,老师归纳导入:人人有隐私,人人享有隐私权。

  2、新授

  在新课讲授中,我主要采取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方式。

  我分三个层次对隐私进行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对P46页的材料进行阅读,对小红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初步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其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隐私”两个字做一个解释,对此,我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一,甲在偷东西,被乙发现,乙报警,甲被抓获。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第二,甲父母离婚,乙知道后大肆宣扬,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隐私的含义。并用多媒体显示: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并说明“私”是隐私中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隐私的范围。

  最后在讲解“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得出隐私的正确含义与内容,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隐私的内涵。

  对于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式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如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看到、听到、了解到和体验过的事例,谈谈如果这些行为不受保护会怎样,保护这些行为有何好处,引出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七、说板书设计

  以下是本课的板书: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

  “隐”,不为人所知或不愿为人所知的。

  “私”,与公无关,私人之事。

  2.隐私的内容

  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3.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私人生活安宁权

  (2)私人信息的保密权

  (3)私人通信的秘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4.不得滥用隐私权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谢谢大家!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为正义高歌》,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教方法、教学预设、板书设计六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十二课的第二部分内容。

  本单元是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主要对学生进行公平、正义和责任方面的道德教育。本课的第一部分主要谈公平,第二部分主要谈正义,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即公平是正义的基础,正义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同时,两个项目的内容也揭示了公平、正义都要求人们承担责任,从而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崇尚公平正义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正义感教育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正义、非正义的行为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还缺少自觉维护正义的意识和责任感,对非正义事情的发生缺乏应对的能力。另外,他们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尤其对“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这节课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三、学习目标:

  根据对教材、课标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学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学习重点: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学习正义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走向社会能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能有强烈的正义感,为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本课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点、就落脚点在此。

  学习难点: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了解正义行为的目的就是学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行动中体现正义,既需要意志,也需要勇气。)

  四、学教方法:

  根据学习目标、本课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学案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指导自主阅读、师生互动、体验感悟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体验、践行正义;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疑惑;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五:教学预设

  课件出示——水浒英雄人物像,播放歌曲《好汉歌》。

  说一说看后和听后的感受?引出“正义”.。板书课题:为正义高歌

  (设计意图:水浒人物,学生心中的英雄,一身正气。从而为下一步正义知识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课件投出,找生快速阅读)

  课件出示——电影:任长霞的葬礼的图片

  思考:任长霞为什么被誉为“人民的好卫士”“当代女包公”?

  过度:请大家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开始今天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一身正义的任长霞的案例,足以概括本课的知识点,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更有针对性。)

  (1):自主学习:(看课本73 ---78页,完成学案上的五个填空题,时间7—8分)

  学生对答案,教师纠错。完成基础知识学习。

  (设计意图:符合新课程精神:学生会的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不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四人一组探究学案上的五个问题:时间:12---15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及时解疑释疑,点拨学生不会的、有疑问的、探究不全面的。落实好教材上的教学活动。探究1不难。探究2规则和程序的列举,老师可启示学生分类;探究3分析完后,通过75页的案例,可让学生感受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的后果,激发学生树立正义感;体现思想道德教育。

  探究4“哥们义气”:重点全面分析:“报仇”的行为不是正直地表现,而是愚昧鲁莽的行为;“报仇”轻者是一种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严重了是违法行为,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正义不能凭个人情感,而应按客观标准,这个问题中学生常凭个人情感,易产生误区;“报仇”行为侵犯别人的人身权益,伤害别人的身体,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报仇”是用非正义行为制止非正义行为,方法大错特错,可采用告诉老师,或讲清道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疑惑。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学会与老师沟通》是初一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是根据学生进入中学后,生活接触面的逐渐拓宽,会越来越多地面临与人相处的问题而设置的。本课是在同学们学完第一课《亲子之间》,了解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学会了协调这类矛盾的方法之后,转入处理师生交往中的各种隔膜。同时,为下一课时掌握与朋友友好相处的“金钥匙”奠定基础,使学生尽快学会处理中学里新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和谐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是七年级上册教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本课的特点之一:活动“说一说”,是学生对他的一位老师一天工作情况的记录。可以设计成学生课前准备活动,既可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也是完成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一个有效的方式。

  特点之二:采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感悟,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体会老师的辛劳,从而能主动去关心老师,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这个人生的“第二起跑线”,能够协调好与各位老师之间的关系,对于较快适应中学生活意义十分重大。重点确定为让学生主动沟通,积极协商,配合老师的工作,并领会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难点是让学生克服紧张、拘谨的心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正确应用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方法,真正达到师生的和谐。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教师工作的的特点,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适应初中学习的重要性,主动与老师沟通,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感受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克服闭锁心理、自我意识的不良影响,积极、主动、与老师交往。通过记录老师一天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辛劳,学会关心老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尽量消除师生间的隔膜,体会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来的快乐,使生活充满乐趣,学习更自信更轻松。培养学生关心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情感。

  二、说教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本人尝试实施开放式教学。课堂以活动为依托,采用调查采访法,小组讨论法,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自己内化为真实的情感,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中学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智力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师生关系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在思想意识方面,他们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他们要求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有教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行为方面,他们甚至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抗行为,发生师生矛盾冲突,但又不知道如何较好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在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具体方法比较难理解,同时独生子女交往面较窄,人际交往经验较缺乏,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采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理解、掌握。

  2、学法指导:根据学情分析和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同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方面的学法指导:调查法,小组合作讨

  论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具体活动过程构想及依据

  1、新课导入:由学生表演情景剧导入,该短剧轻松活泼,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气氛,同时此剧来源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反映了师生之间的隔阂,点明主题。

  2、新课教学:

  (1)根据目标期望理论,对课本活动“说一说”进行创新,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了解自己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在课堂上要开展“你说我说”活动,谈谈对老师一天工作的全新认识,是否和平时的想象一致。

  这样设计的目的:由于教师、学生角色的差异、地位的不同、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的分歧等等,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有时就会产生一些隔阂。师生矛盾产生的现实原因还有学生对教师的工作缺乏感性的认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从熟悉教师的工作特点开始,体会教师日常工作的辛劳,让学生了解老师,从而能主动去关心老师,为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和谐关系打下一个情感基础。

  (2)创设情境一:在英语测试时,我没有把英语课本放在课桌里被英语老师发现,受到了英语老师的批评,对此我毫无怨言,这次批评提醒我以后做事时要周到。但班主任在批评我时,有一句话却深深地刺痛了我——“别人为什么都把课本放在桌洞里,你这样做了,这就说明内心深处仍有作弊的念头”。

  试一试:针对上述情境,如果你是那位学生或老师,你应该怎样做?

  这样设计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场合,采取一些适当的方式,通过适当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让学生了解到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相待。学生要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老师也应该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彼此加深了解,互通有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学习方式让同学感到亲切,自然,在相互的讨论中掌握了处理师生矛盾的方法,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列举一些古今中外尊敬老师的事例,如“程门立雪”、******访问美国,一下飞机就去看望自己的老师等。让学生讨论:尊敬老师要做到哪些?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从以上所列举的事例中通过自身的感悟,认识到尊敬老师,最重要的的尊重老师的劳动;尊敬老师,要听从老师的教诲;尊敬老师,要对老师有礼貌。避免了教师的空洞说教,挖掘了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尊重老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利于促进学生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突破难点。

  3、行为训练:

  想一想: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与老师意见不一致时;老师因不明真相错怪你时;

  当老师当众粗暴地批评你时;当老师严格要求你时

  通过对这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可以检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处理师生关系时也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感悟升华:引导同学朗读教材59页《女老师的祈祷》,读读议议。

  5、课后延伸:请你也试着当一天的班主任,并让同学对你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当过一天班主任之后的体会,以便更好地了解老师的苦与乐。

  让学生当一天的班主任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堂课的教学实效,同时,继续发现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总之,对本课时的设计,我始终贯彻新课程“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目标期望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再创造。尝试实施开放式教学,采用调查采访法,小组讨论法,以活动为依托,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让他们懂得分享,体验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让友谊之树常青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让友谊之树常青》是鲁教版教材初一思品必修第三单元第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播种友情》,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第三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友情的重要性 。这部分内容,继续谈了如何保持和发展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师爱助我成长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交友原则,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考试的常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 。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2.能力: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和朋友交往的能力。

  3.知识:掌握交友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学会发展和保持已建立起的友情。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项目的三个目题都是重点。1平等 尊重 真诚 2 理解 宽容 3 关爱 帮助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交友的原则 ,才能理解和掌握如何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难点:宽容并不是不坚持原则。

  难点的依据: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把握不好宽容的前提和尺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初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教学、案例教学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同学、朋友、友情的重要性!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交朋友、和同学、朋友建立友情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交朋友,怎样建立友情!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望。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① 通过交流“自己具有哪些品质”、大家谈“自己愿意与哪些同学交朋友”、亲身体验,明确:与同学、朋友交往,首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

  ②结合教材提供的四种情景进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自己遇到这些情况“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明确:要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与人相处应该做到“理解、宽容”。

  结合“哥们儿义气”案例,帮助学生感悟、体会交友“要坚持原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础上,运用典型的案例,通过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实话实说“自己遇到这些情况时会怎样做”、讨论“有的人只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才会想到别人”、读一读,明确:主动“关爱、帮助”他人,也是交友应该具备的品德。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让友谊之树常青

  一平等 尊重 真诚

  二 理解 宽容

  三 关爱 帮助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5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一、说本课所处的地位:

  《乐于与人交往》是陕西人教版第五课让我们同行的第一目,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了生命的珍贵、青春期自己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优点缺点,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是联接自我和他人的桥梁和纽带,在全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知识结构

  本目共分5层,讲述四个内容: 个人离不开群体、 青春期心理闭锁的危害、交往的重要性、与他人交往应该持有的态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政治新课程标准和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验到交往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自觉性 。

  2、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对交往重要性的认识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 使学生充分了解交往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

  四、说教学重点:交往的重要性及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

  五、说教学难点:应该积极主动的与人交往。

  下面阐述确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依据:

  重点的依据: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交往的重要性及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才能形成乐于与人交往的人生态度,避免因闭锁心理的出现而引起的孤独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形成人格的缺陷,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依据新课标要求和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本重点。

  难点的依据:现在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存在闭锁心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缺乏克服这种心理的方法,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和人交往,要使学生打开闭锁心理这扇门乐于与人交往,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需要教师用好的方法加以引导和解决,帮助其理解交往的重要性,引导其乐于主动与人交往。

  六、教学重点、难点突破:

  (1)利用游戏、小品表演和事例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主动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心理测验和分析预测使学生认识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

  七、教材处理:

  按教材安排,个人离不开群体是用3张图片来讲述的,在这里我不做重点轻轻带过,在课题的导入时候用学生们喜欢的小游戏做了替代;另外在讲述交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时,课本有两个事例分析,我选择了第2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李政道故事。这样做是为了使教学过程和知识结构更紧凑合理,使时间安排更科学。

  第二部分: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容易出现青春期闭锁的心理特点,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确立乐于与他人相处的正确态度,并学会与他人文明交往。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热情开朗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第三部分:教法与学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一、 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政治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掌握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活动演示法、直观教学法和集体讨论法、问卷调查法。

  1、活动探究法: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动中学,在动中悟,在悟中成长。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直观演示法:在教学中辅以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增强感官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小游戏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问卷调查法:学生通过心理测试分析,发现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闭锁现象的程度,以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说学法

  政治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即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采取如下的学习法:(1)合作法(2)讨论法(3)师生互动法 (4)独立发现学习法 (5)分析归纳法 。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第四部分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过桥》

  1.请一位同学上台,蒙住眼睛,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试着通过一段有障碍物的路段。

  游戏后,立即采访参加者有什么感受,观众又有什么感受。

  2.再次重复游戏,允许一位同学对参加者进行提示。游戏后再次采访参加者有什么感受,观众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两组相同的游戏,参加者与观众之所以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第二组游戏时,人与人之间积极的交往带来了语言和动作的沟通,解决了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看来,乐于与人交往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益处。

  接着学生讨论积极与人交往的好处,教师概括: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即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那么交往有什么重要性?与他人交往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的意图:

  通过学生喜欢参与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初步感受交往的重要性,即闭锁心理的危害,在游戏中体验感悟从而认识到个人离不开群体的道理。由此导入新课。

  (板书:第五课 让我们同行 乐于与人交往)

  活动二:测试分析

  1、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孙晓的故事,思考:自己有孙晓的情形吗?下面请学生来做个心理小测试。(多媒体课件出示心理测试题)

  学生做完后老师公布记分的规则:4、9、11、18、22、27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他的是记1分,否记0分 0-9分 你没有闭锁心理;10-20分你存在一定程度的闭锁心理;21-28你存在严重的闭锁心理,不管测试的结果怎样,老师都希望你能从帮助孙晓的过程中得到启示。)

  2、孙晓的这种现象如果不设法调整,继续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孙晓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

  (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代表发言。

  (板书:一、闭锁心理现象的危害)

  (2)、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会使人产生极大的孤独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严重的会厌世轻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给小学的好朋友打电话倾诉苦闷。②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听听喜欢的歌曲。③与成年人交流,寻求帮助。④看些有关青春期方面的书籍。⑤开放自我,真诚、坦率的把自己展现给他人。⑥尽量缩小与同伴间的差异。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最关键的是与人交往,交往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设计的意图:

  通过心理测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闭锁的现象,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通过分析闭锁心理的危害及对此心理的一些调控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自觉性。

  (板书:二、交往的作用:1、交往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活动三:表演小品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一目第三◎的漫画,根据漫画编故事、演小品。

  2、根据小品情节思考问题:

  ①你喜欢哪个故事描述的情景?

  ②两个故事中的同学分别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形成他们不同性格的原因是什么?

  ③你愿意和他还是她交朋友?为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请三名同学回答。

  教师概括总结,在交往中应该热情、大方、开朗,主动去交往才能共享交往的快乐,如果你整日沉默寡言,别人不愿意打扰你,当然就很难和你成为朋友,由此可见友谊的建立需要交往。

  设计的意图:

  采用学生表演小品的形式,是为了创造了丰富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体现了直观演示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交往的重要性及闭锁心理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体现讨论式教法和学法: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精神。通过讨论对比两组小品的情节,再次增强学生与人主动交往的自觉性。

  (板书:2、交往有利于建立友谊)

  活动四:阅读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四◎第一个◆小雨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小雨担任组长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

  (板书:3、交往有利于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2、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四◎第二个◆李政道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李政道所在的大学为什么每周要为教授提供三次共进午餐的机会?

  ②通过交往我们可以有哪些收获?

  分组讨论,教师加入人数少的那组讨论,听取学生的见解,提供自己的建议。

  请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在交往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启发和拓展自己的思维,汲取他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个人进步,获得事业的成功。

  (板书:4、交往有利于个人进步和事业的成功)

  3、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五◎李馨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李馨的故事告诉我们积极与人交往要有什么样的态度?

  ②你认为与他人交往还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请每一组派一代表发言。

  设计的意图:

  阅读讨论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学习法,通过讨论、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交往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交往的正确态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节课《善于与人交往》的讲授做了铺垫。

  活动五:学以致用

  1、本课小结:

  从古至今,个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和幸福都与交往密切相关,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如果闭锁自己的心理,不去交往就会使我们失去安全感,产生抑郁、淡漠、敌意,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及整个身心的发展。因此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人交往,掌握交往的本领,提高交往的能力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2、巩固练习:

  教师用多媒体设计几道练习题供学习练习,请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请两位同学回答。

  (1)人蒙着眼睛为什么不能自己顺利通过有障碍的路?

  (2)如果我们青少年关闭自己的心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布置作业:

  让我们在《世界需要热心肠》的歌声中,用交往的正确态度,到课堂外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并将最深刻的一次交往经历记录下来。

  设计的意图:

  板书的设计力求简洁,体现板书的科学性、系统性、条理性和艺术性,之所以写在黑板上是为了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还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归纳总结本课知识,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巩固练习作用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加深对本科所学知识的理解,歌曲的设计使学生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乐曲中增强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积极乐于与人交往的主动性。

  设计这个课下作业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拓展学习空间,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让其在生活中更充分的去体验、去感受交往的重要性。

  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6

  本课围绕教学目的,贯彻知行结合的原则,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及关心体贴父母,主动做好父母“小帮手”的思想感情。

  通情达理是本课所追求的目的之一。通过总结上节课《从小爱劳动》,导出:“一个勤劳的好孩子,不仅在学校里要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在家里也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做家务事”。这样不仅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热爱劳动”含义的认识。进而通过观看录像,引导学生自行得出为什么要学做家务事的道理。再结合谈自己父母既要为四化辛勤工作,又要关心自己健康成长,实在很辛苦的事例,激发孩子们要学做家务事,减轻父母负担的情感。

  联系实际是本课追求的目的之二。在课前教师进行了班级调查,了解到孩子们在学做家务事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有二:一是家长的阻挠,二是没有坚持性。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师组织了课堂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学生主体参与是本课追求的的目的之三。本课通过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自行得出结论,明白道理;通过学生之间交流父母辛苦的事例,自发地激起内心的情感;通过学生示范,自行学会家务本领;通过观看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品表演,自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以上是我们本课尝试达到的目的,望批评指正。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7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明交往礼为先 》。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设计思路。

  首先:从教材分析说起:

  《文明交往礼为先》主要是 讲述交往的基本礼仪。主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交往中要讲文明、有礼貌;让学生知道交往的基本礼仪,能够在交往中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学会宽容,与人为善。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是容易滋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特殊时期。社交问题在困扰学生所有问题中排第一位。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学生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理念: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要从学生 的生活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因此在教学中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活动情景,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吸引参与,动手实践,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教学重点: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关键: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从而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

  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1.进行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

  2.联系自己的生社会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讨论、探究等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由驰骋的蓝天。

  3.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究合作这一思路展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第一时段:新闻会客厅:播报最新时政新闻(大约需要5分钟)

  引导初二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为进一步对新闻事实进行理论性分析奠定基础。

  设计理由:利用五分钟时间,进行新闻播报和新闻分析,让学生提前进行信息的搜集,上课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第二时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

  播放录像 :安徽阜阳优秀公交售票员答朝荣对工作的那种投入状态和对乘客的那一种真诚的服务。

  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通过以上录像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文明交往礼为先

  这一环节设计的理由是:通过创设情境和真实的情节,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为本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第三时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阶段

  第一环节:(大约需要8分钟)

  [青岛品牌]——正面材料

  师问: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他们是通过什么赢得别人的好感?(生得出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语言文明,态度亲合,举止端庄)

  [动画]——反面材料

  正反材料形成对比,生讨论得出: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课件展示)

  师导: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怎样做?

  设计理由:关注社会,连接生活,把探索新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交流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从学会到会学,有力的突破教学重点问题。在谈论中使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从而加深理解。

  第二环节:生活场景(大约需要8分钟)

  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场境一:周末的晚上,爸爸妈妈的朋友到家里来作客,你会……

  场境二:在学校里,假如因上学迟到,老师批评你时,你会……

  场境三:如果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要问路,你会……

  场境四:如果遇到疑难问题,须向同学请教,你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谈论发言,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教师及时的加以点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告诉学生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反思自己在日常交往中的行为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理由: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探究,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

  第三环节:[歌曲欣赏](大约需要6分钟)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让我们看一下雪村在外独立闯荡的经历。

  师总结:出门在外的无奈,与人交往的不易,同学们现在还没有走向社会,这种不易现是体会不到,怎样与人交往,交往中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现在不学更待何时?

  设计理由:这一环节主要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环节:[名人名言](大约需要6分钟)

  目的:引出三个原则-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课件展示)

  学生讨论体现了哪一个原则~,怎样理解这三个原则?(导)

  设计理由:通过名人名言创设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探讨的氛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时段:收获平台,自主感悟(大约需要4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什么;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会做到什么 。组织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设计理由:这一环节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整合,深化所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在总结时加重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以便在日后的教学重更好的激励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最后布置作业:(大约需要1分钟)

  1.搜集有关的文明礼貌的名言、小故事等。

  2.做一张关于文明交往礼为先的手抄报:

  设计理由: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又不增加负担。

  我的板书设计是:

  一、文明交往礼为先

  1、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2、交往礼仪三原则-平等,尊重,宽容

【有关思想品德说课稿集合七篇】相关文章:

1.关于思想品德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2.有关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3.思想品德说课稿

4.思想品德说课稿

5.思想品德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6.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

7.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

8.思想品德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小学语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