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2021-05-19 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 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学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交流综合实践这门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活动我做主》

  主题背景:

  我校共有学生836名,每周5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课间活动就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学生们课间有的稳坐教室看书;有的在教室里疯跑,有的在狭窄的楼道内打乒乓球,一度造成拥堵事件,有的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浑身灰尘满头大汗,……由于学生年龄小、安全防范意识弱、是非判断能力差,这些活动往往让人十分担忧。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全校学生课间生活状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有选择的向大家推荐几种既有趣、有意义,又健康安全的课间活动,因此我组织学生进行这次以“我的活动我做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研究活动。

  活动目标

  1、学生经历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了解同学们课间活动的现状。

  2、通过深入讨论分析知道各种课间活动的利弊,树立正确的课间活动认识。

  3、不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愿望,提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方法和研究策略。

  活动总体安排:

  根据本次活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主题提出、制定方案——信息收集——实践探究——成果展示”等四环节。并采取“学生观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参与为辅,以活动为载体,问题为主线的组织活动方法。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课时安排:

  1、确定主题

  (1)谈话导入。

  A、除了学习以外,你最喜欢哪些运动或游戏?

  B、这些运动或游戏主要在什么时候进行?

  C、校园最近比较流行什么游戏?

  D、你对大家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假发学生兴趣?

  (2)提炼主题。

  根据谈话进程提出若干个主题,经过全班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

  2、按照现有学习小组适当合并组成较大的小组,全班分成三组。小组名称根据小组成员的意愿自由命名。

  3、指导编写活动方案。

  在这一环节教师对活动时间安排、地点选择、活动准备、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一定的指导。执笔人员要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着手编拟方案。(课件出示)

  第二阶段:课间观察、信息收集

  课时安排:

  第一部分 课间活动观察研究

  1、课前活动:

  发放课间活动观察记录表。(见课件)

  教师提出要求:每人连续观察记录3天的不同地点的课间活动情况。学生可以独立或结伴进行。

  2、小组汇总梳理。

  (1)每个人把自己三天来观察记录表提交小组,进行分类统计。

  (2)写出初步的观察记录报告。 (见课件)

  教师提出问题

  1、 这些活动安全吗?

  2、在什么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合适?

  3、这些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4、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

  学生根据最近的观察作答。

  第二部分 问卷和采访

  (1)学校的同学们对课间活动有什么看法?

  (2)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呢?

  设计意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讨论,集思广益。探寻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A 问卷调查活动

  (1)引导学生根据低、中、高年级设计不同的题目。

  (2)编制题目。

  (3)按照分工到各班进行问卷调查,并收回所有问卷调查表。

  (4)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撰写报告。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汇总报告的文本格式:(见课件)

  B采访活动

  1、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写出采访计划。

  2、引导学生根据低、中、高年级设计不同的采访题目。

  3、编制采访话题。

  4、按照分工到各班进行采访活动,并把采访结果记录下来。

  5、对采访结果进行汇总,撰写报告。

  教师指导写出采访报告文本格式(见课件)

  第三阶段:实践探究、信息处理

  课时安排:

  教师组织学生对学生的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1、各组汇报各项活动的情况。

  2、小组之间进行补充、质疑、评价等。

  3、师生互动交流。

  预设话题:

  A、你认为课间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B、课间活动的地点有讲究吗?

  C、大家在课间都在进行什么活动?这些活动对我们都适合吗?

  D、推荐几种有趣的、安全的、健康的活动给大家。

  E、你能够给学校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F、你能给其他小组提出在研究课间活动中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4、小组讨论,围绕刚才的话题进行充分探究,为最终成果的形成做准备。

  成果提示:

  围绕课题每人制作一份手抄报;

  每个小组根据小组研究的实际情况写出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

  向学校分年级推荐几种大家喜欢的课间活动项目。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成果展示

  课时安排:

  1、成果展示

  (1)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形成成果。

  (2)各组展示小组中较好的成果,并进行汇报陈述。

  (3)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或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鼓励评价。

  (4)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2、过程评价。

  (1)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情况。

  (2)也可以对小组中其他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

  (3)填写活动过程评价表格。

  3、教师总结本次研究活动。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美化家园》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一单元设立了“我们的大地妈妈,花草树木点头笑,我和动物交朋友,美化家园”四个主题,旨在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生态意识,重视自己生活的环境。而《美化家园》这一课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开展变废为宝的环保活动,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本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妥善处理垃圾,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创造,变废为宝,美化家园,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说设计理念

  我们生活的环境日趋恶劣,资源开发贫乏,环保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环保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民旅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果学生从小就能培养起牢固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则有利于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环境的治理和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心理学家罗杰斯坚决反对硬性灌输和机械训练的做法,主张建立一个从儿童实际出发,重视儿童参与、体验,激发儿童内在情感的道德教育氛围。因此,在《美化家园》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实践、收集资料、动手操作”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现探究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作用,有效地使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三、说设计思路

  (一)、引情激趣,启发参与

  正确的道德认识要以情感为基础,良好的道德动机要用情感去激发,自觉的道德行为要用情感去催化。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秀丽的焦作风光,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随即又插播“布满垃圾,令人发呕的小河;遍地果皮纸屑的街道”的录像。这样,通过直观形象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对比鲜明

  的视觉效果影响下,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调查垃圾来源的兴趣,奠定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这一道德行为。

  (二)、重视实践,增强体验

  儿童道德素养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他们生活的教育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所以,课前,我组织学生围绕“垃圾从哪儿来,对我们生活育哪些影响?”这一问题,让学生走进社区、工厂、街头巷尾等地分组进行调查访问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合作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拍照、观察访问、统计数据等。在调查访问中,学生们

  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对他们所关注的环保这一问题就会有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地了解。课堂上,各小组汇报各自的调查情况,如:机动车尾气排放调查组,城区垃圾站调查组,街头巷尾调查组的代表出示各种照片、数据资料、文字记录等方式汇报调查结果。我也适时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进行点拨、引导,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学生逐渐认识到生活中大量的垃圾是由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制造的,当然也包括自己。而垃圾的产生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污染,而且影响环境卫生,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图文并茂,游戏内化

  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突破重、难点,该环节我分三步进行教学。

  l、联系自我,反省自身

  当学生对垃圾来源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趁此提出: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我们该如何处理垃圾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在环保方面的得与失,将品生课程与儿童自身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不乱扔,不乱倒垃圾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2、形象讲解,增长知识

  学生在反省自身时,会提出这样的困惑: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出示了形象直观的垃圾分类及其处理办法的图文资料,并结合资料为学生介绍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的垃圾三大类。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能被人们再生利用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指果皮、饭菜余渣等不能再生利用的垃圾,它们可填埋、堆肥。而有毒有害垃圾指电池、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药品等含有化学成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物品,要进行综合处理,但由于我国处理垃圾能力低下,垃圾处理的方式一般都是填埋、堆放或倾入江河湖泊,据统计,每年全国固体废弃物堆产量达60亿吨,占地2万多公顷,更有甚者一节小小的五号电池能污染2平方米的±壤,虽然我图地大物博,但垃圾却在和人类争土地。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图文资料及数据展示,不仅把知识化难为易,而且震撼了学生的身心,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初步懂得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建立环保意识。

  3、游戏体验,品质内化

  游戏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活动,它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气氛起作用,更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重要作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把垃圾送回家”的游戏,首先我出示用纸箱做成的分类垃圾箱模型,摆放在讲台前,再发给学生一些卡片,上面写着生活中常见垃圾的名称,如废纸、饮料瓶、果皮等,让学生有次序地把自己手中的“垃圾”送回“家”。最后让其他学生检查垃圾是否真正地回到了自己的“家”。此游戏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对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保护环境这一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内化。

  (四)、想像创造,升华情感

  想像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原来丢弃无用的垃圾,如果人们能发挥想像,把它们打扮一下,处理一下,它们不仅会变成我们生活中有用的物品,而且还美化了环境,减少了资源浪费。因此,我以诱导启发的方式,分三个环节来激发学生进行想像创造,开展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

  l、作品展示,启发想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动力。对于天真、好奇的孩子来说,直接让学生想像创造,学生会觉得麻烦,难适应,往往容易挫伤孩子创造的欲望。因此,我先展示一些利用废品所做的小摆设,如饮料瓶做的花篮,用树叶或碎布做的贴画等,通过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插上想像的翅膀废物也能变成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

  2、合作创造,变废为宝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计谋广”,我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利用教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再创造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学生们先自由结合成小组,确立组长,定下创造主题,然后组长根据组员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分配任务。这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小组适时点拨、指导,真正起到“扶”的作用。在学生自由创造的同时,我播放一段轻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开拓思维的想像力;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创作的灵感。

  3、交流展示,升华情感

  孩子的思维是独特的,他们所想的,所做的,有时候连我们大人都感到惊奇。原本丢弃的垃圾在孩子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充满童趣、稚嫩的作品,也许有些作品还很粗糙,但各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我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参与活动的信心。课堂上,我争取让每组代表都来介绍本组作品的设计意图,在交流展示中,学生不仅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而且深化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五、说总结语

  当学生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我在悠扬的乐曲中娓娓道出本节课的总结语:“同学们,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老师相信,只要每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家园将会变得更加美丽”。这一段结束语用美好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向往,对于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说板书设计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分散,根据这一特点和本课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美化家园

  从我做起

  这样的板书不仅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而且能给学生以强烈的警示:美化家园,人人有责,促使学生把课内所学拓。

小学说课稿 篇4

  说课内容:小学三年级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课的优秀教案注重同学听、说、读、练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同学多说英语,并适当的给予奖励,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让同学在合作中得到能力的锻炼。

  小学三年级英语是启蒙阶段,必需通过听、说、玩、演、练、唱等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这一学习目标,本课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1.正确的听、说、口头运用单词meat、chicken、 fish.

  2.正确的听、说、口头运用数字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

  3.能理解并能口头说句子 This food is good.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词语和对话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让同学能口头运用句子表达自身的感情;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和要求做出适当的反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同学情感,坚持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同学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具、学具的布置使用: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具有直接感知、形象记忆等特点,因此我准备了课件、教师用卡片、张贴画、奖励用的小笑脸以和录音机等教学辅助资料。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课教学主要是有关食物的单词和数字教学,特别是数字的教学,引导同学发现数字书写以和读音的规律,对以后的数字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2、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其作用: 同学应争取掌握:meat、chicken、 fish. 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单词。能理解并能口头说句子 This food is good.

  3、教学重点与难点:八个单词和句子This food is good.

  4、教材处置:单词的教学采用图片与课件展示为主。句子教学以创设情景、扮演为主,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提高同学的口语水平。

  二、说教法:

  1、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本课的单词教学采用看图片、看多媒体课件的方法进行,并采用游戏性质的练习,使同学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会知识并得到巩固。

  2、在教学中,多鼓励、多褒扬。鼓励同学大声说,说清楚,并配以丰富的表情,适当的手势,培养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同学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心,获得胜利感和满足感。

  三、说教学步骤:

  三年级同学活泼,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大部份同学喜欢上英语课,喜欢扮演,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总体上看同学的英语水平并不平衡,基础好的与基础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同学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如:偏重于形象扮演,爱表示自身等,结合同学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思路: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我们知道,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学习新知之前,先复习上节课所学,这样既巩固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组织教学:“ONE, TWO,TIE MY SHOE”歌曲的开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同学的兴趣。

  3、对于单词的教学,食物单词我通过逼真的图片和演示文稿进行直观教学,使同学的印象更加深刻。数字单词的教学,通过‘引’让同学通过讨论自身找出13-15数字单词的书写规律,并利用所学知识练习他们的读音。

  4、单词的练习:游戏性质的单词练习,既调动同学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并通过数数的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接数练习,巩固数字单词。在练习中不时的'鼓励同学,给他们信心,并适当的给予奖励,培养小朋友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说课稿 篇5

  教 材:

  1、 跳绳

  2、 利用跳绳进行各种游戏

  课 题:快乐跳绳

  指导思想: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用跳绳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教学分组:1、友伴分组 2、爱好分组

  教学理念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具体表现在三个改变:

  1.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到现在的更注重沿着学生身心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淡化技术,强调健身。

  2.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变学科结构为学习结构,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本课的作用

  1.在教材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跳绳的基本动作,同时身体素质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另外,除了锻炼身体功能外,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判断,机敏,果敢等能力和心理品质,以及协作意识和能力等。而这些都是本教材中所提到并且要求的。在本节课中都能体现出来。另外,教材中也着重提到,让体育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在美妙或欢快的音乐声中提高兴趣,积极参与到本节课中。所以,这节课我适当的穿插了一些歌曲或音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效果比较好。因此,也达到了本教材的目的。

  2.在本学期的作用

  四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不适合做太剧烈的运动。而跳绳是一项轻器械体操内容,运动不是很剧烈,所以很适合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跳绳这一运动可以促进脑神经和心肺功能的发展,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学生在学会了以后,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课余时间几个人一组不断的进行练习或比赛,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身体素质。也为本学期的测试做好了准备。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三、分析学生

  1、四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

  2、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言语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情绪。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五、教学设计:

小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民族小学内学生穿戴不同的场景的图片,我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很快的发现穿着不同等等。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么样的呢?(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我们的名族小学都写了什么呢?

  等学生读完之后,我课件逐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孔雀舞凤尾竹坪坝(注意蝴蝶都是虫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种昆虫;舞字的书写,当场书空)

  第二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引导学生发现这组都是名族的名称,顺势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有56个民族)

  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总结概括: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学生汇报,我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我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的多。然后我出示: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有有还有。在顺势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的体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继续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谁?(各民族的小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得?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民族直接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这个环节,我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的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上课的情景。

  然后在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刚才的课文内容的概括的基础上,学生已知晓文章的脉络。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学生汇报,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声音真好听!

  然后我继续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交流汇报,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圈出描写窗外环境的词语(安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声音真好听”呢?(……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读出窗外的安静呢?齐读句子,指名读。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的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

  再次齐读描写上课情景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同学生好听的声音,读出周围环境的安静。通过多次的读,引领学生感悟民族小学里学生上课的认真,读书声的好听……

  课堂练笔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插图,看到插图,你想说些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校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个环节,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升华。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小学上学路上的快乐,上课时的安静;那下课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首先整体概括了课文写了上学的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情景,然后提炼出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是安静。这样,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小学说课稿 篇7

  我说课的内容是陈老师执教的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相交与垂直》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方面详细说明。

  一、说教材

  《相交与垂直》是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属于新课标中“空间与图形”的一部分。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和认识了线、直线、射线、角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交与垂直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奠定基础。陈老师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垂直。

  ②能利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理解点与直线之间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最短的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感知 生活中处处皆数学,热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感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

  2、能正确画出点与线之间的垂线。

  教学难点: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以及结合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本课时陈老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比较、分析、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让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说学法

  新课标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本课时的学法指导上,陈老师将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运用的过程,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平面中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生动而活泼。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的教学过程陈老师分为四个环节六个小步骤来完成:

  (一)学情调查(二)质疑探究(三) 达标检测(四)拓展延伸 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将内容细化为四个小步骤,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

  第一个环节:学情调查陈老师设计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得出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交平行线.

  第二个环节:质疑探究

  第一步:自学课本,互相交流。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图后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得出互相垂直的概念.

  第三步: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让学生自己验证折痕是否互相垂直,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垂直的概念

  第四步:实践活动找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

  第五步:画一画

  这一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又细分为三小步: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过点A画已知直线垂线。

  第三个环节:达标检测,完成教材作业。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淘气要过河,怎样走最近. 让学生懂得用点到线段垂线距离最短的原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推荐】小学说课稿模板7篇】相关文章:

1.【推荐】小学说课稿模板5篇

2.【推荐】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9篇

3.【推荐】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4.【推荐】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八篇

5.【推荐】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3篇

6.【推荐】小学说课稿模板集合4篇

7.【推荐】小学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

8.【推荐】小学体育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

9.【推荐】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四篇

上一篇:美术说课稿 下一篇:幼儿园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