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5-12 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的说明文。是作者为介绍《苏州园林》写的序文。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在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这样先总后分抓住特征条理清晰的介绍了《苏州园林》从而显示了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佳作,因此不仅在本册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本册书的重点篇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欣赏中国园林的图画美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呢?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等,与课文相配合,更方便学生理解和同时教给学生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和欣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标本,轩榭,败笔等词语;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领

  (一)、情景导入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国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天下”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下面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浏览一番一起来感受苏州的园林之美。

  (二)、作者简介,背景提示

  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背景提示:《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

  (三)、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自渎课文,查工具书,字词难点

  2、阅读课文,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自主探究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

  2、明确说明对象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二)、跳读课文,具体探究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_______及总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

  (三)、赏读课文,交流品析探究

  1、听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美。

  2、品析你认为能体现苏州园林美的语段、词、句,说说美在哪里?

  3、自主品读,你认为美的语句、段,用铅笔圈点勾画。(高声朗读)

  4、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在小组内开展读、辨、析、究、悟)

  方法指导、欣赏园林美的方法(图画),读感受、体会、心情、想象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5、练习。本文说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美呢?

  小黑板演示:亭台轩榭布局的_____美,______美,花草树木映衬的_____美,_____美,每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________的和谐美。

  第二课时

  一、品析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①回顾学生学过的几种表达方式②到文中找表达方式,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2、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①举例“大多引用活水”“及少采用彩绘”的好处?

  ②学生找类似的词语,并品析其好处,然后师生交流。

  3、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①回顾学过的修辞方法

  ②学生找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好处。

  二、学习说明方法

  ①回顾说明方法

  ②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语句,并分析其好处。

  ③师生交流

  三、置疑探究

  说说学习本文后你还有那些困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解疑。

  四、谈收获、感悟

  ①自我完善

  以“我”了解了____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悟。

  领会了______________

  体会了______________

  学习了______________

  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②学以致用

  仿照课文,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学校的一处风景。

  要求:①抓住学校的特征②学习本文语言特点,运用一定说明方法。

  五、教法说明和学法分析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决定在教学中首先与学生建立真挚、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其次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学习。

  1、教法说明

  本次语文课的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认识能力,但欣赏能力有限。鉴于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景,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法”通过教师创造情景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借助课文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来、培养学生阅读说明的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2、学法说明

  本节课主要教给学生阅读说明的方法,以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和园林欣赏法,在赏析苏州园林的美时我就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品味园林美这一块,可先让同学们用“我发现文中表现美的句子是,美在……”说话,然后以学习小组的方式,整理上述发言,共同探讨苏州园林的美,来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鉴赏园林的美和学会阅读说明文,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说课题

  课题: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

  情境教学法一般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常用,但我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备审美条件的园林艺术,文章又是文笔优美的典范,完全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达成教学目标,并且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所以说明文教学中也应恰当运用。这篇课文的难点是欣赏苏州园林的美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首先精心设计了一段情景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听录音,让学生从语言上感受苏州园林的美,然后观看苏州园林照片从直观上感受它的美,如果有条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苏州园林的照片、故宫和西方园林的照片、)、投影仪等,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因为心理学实验表明:形声并举同时刺激学生感官,可使其对信息的接受与记忆保持收到1+1=3的效果。最后在欣赏美的基础上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行。

说课稿 篇2

  小吴妹妹是我的老校友了,初中师范都是隔壁班的,虽然不常在一块儿,总感觉她挺亲,好脾气,末了,我也工作了,还做过她家一阵子的房客呢!新手上路,自然要向前辈请教啦,于是总调侃着说要去听她的课!这不,机会总算来了:年级同题会课,她代表我们一年级出马了!正在得意之际,接到顾老师叫我评课的消息,我又着实汗了一回!对我来说,上课不简单,评课也不容易啊,何况听过本校老师的一些精彩评课,更让我觉得不敢班门弄斧了,于是自己对自己说:学习怎么评课吧!不过现在的程度实在说不上评,只能像记流水帐一样写下听课过程中的点滴感受与想法吧:

  首先要竖起大拇哥夸夸吴老师的课前准备了:在黑板上画着一棵栩栩如生的大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下是毛茸茸的小草,黑板中央写着“蚂蚁”“蝈蝈”的字样,在黑板的最右边写着本课要教学的新偏旁:米,米字旁;讲台上放着用各色粉笔写的生字和词语卡片。说真的,一进教室,我也被黑板上的大树吸引住了,仿佛我们的教室,我们的课堂都在凉凉的树阴底下,来到了课文中的童话世界,利用板画创设的情境一定也能感染学生。果然,上课伊始,学生的精神很饱满,注意集中,训练有素。

  老师的语言非常简练,清晰,要求明确。在导入新课的环节,老师以跟两个老朋友打招呼的形式读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什么(都有虫字旁)来识词,记词;再以讲故事的方式“有一天,蚂蚁碰到了蝈蝈,发生了一件事。发生了什么事呢?想不想知道”来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在初读时也做到了要求明确:自由读2遍。因为是一齐开始的,所以小朋友在第一遍读时变成了齐读,当时吴老师并没有打断他们,而是在第二遍开始之前再提醒要求,是自由读,这时小朋友也做的很好。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挺好,第一遍是小朋友读书兴趣浓厚的时候,如果中途打断,就有点影响情绪,而在一遍读完的间隙,再提醒要求,相信每个小朋友都会听得更清楚,同时也做得更准确了。在读完书后,我注意到了老师手势评价的方法,就是对读得好,读完坐端正的小朋友竖起大拇哥,这样的评价省时又同样能达到效果,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只要小朋友的心里是甜的。从这一小小的动作,就训练了学生眼到、心到、手到。这种方法倒也不是第一次听说,可是却往往忽略不用,真是小看了它啊!(在接下来自己的一节课上,我也见样学样了一回)

  指导生字时,细心的吴老师注意了对后鼻音朗读的指导,即使细微的错误也进行了明确的指正,如“乘”字的教学,我想,教育就是要从小处抓起的。除了检查生字时吴老师耐心指导,在检查初读段落时,老师也做到了评价的有效性。老师的评价是结合要求而非空泛的表扬,“你读得又正确又流利”,使学生知道怎样读才是好的,才是达到要求的。

  其中在疏通课文时,有一点想要和小吴老师商榷的,就是老师在问“你读了之后,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后,又问:你喜欢蚂蚁还是蝈蝈?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在学生精读课文,与文本深入接触,有所体会,有所对比的情况下,再问这个问题,那么小朋友的感情色彩就更为鲜明,也知道了为什么喜欢蚂蚁,喜欢蚂蚁什么了。

  吴老师的这堂课,设计理念应该也是体现随课文识字的意图,如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都是在精读课文的时候出示学习的。其中在出示“粮食”一词时,老师是从初读时的问题引出的:你喜欢蚂蚁还是蝈蝈?为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搬粮食)出示“粮食”指读,然后再来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感受天气。个人愚见,觉得可以先从看图开始,体会夏天的炎热,“在这炎热的夏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再联系文本找句子,或利用朗读回答来使图、词、句、文融为一体。当然就引读“夏天真热”一句时,小吴老师的评价语言很有感染力:现在已经20度了——更热了,有30度了——呀,真热都汗流浃背了,在这样的激趣之下,小朋友读得饶有兴趣,非常带劲。在出示“自由自在”一词时,老师就蝈蝈的“人格”问题进行了说话练习:你觉得蝈蝈怎么样?小朋友说得都很有道理,而这时再回过来出示词语,理解什么叫“自由自在”,他们自由自在地干什么,感觉就有点像脱离了课文了。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是至关重要,也是存有争议的,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因此,以上就只是我的一点疑惑和浅见吧。

  当然,吴老师的这堂课是亮点不断的,整堂课注意了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比如,老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蚂蚁在夏天搬粮食是多么辛苦和艰难,体会满头大汗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从而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再如,课文中对蝈蝈笑话蚂蚁是傻瓜是一笔带过的,没有具体描述,老师就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想象,来说说蝈蝈会怎么笑话蚂蚁,从而充实了蝈蝈的话语和行为,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后的复习巩固阶段的设计,也是我们较熟悉的,确实是比较好的方法,注意了字形的识记,巩固了形声字的记忆方法,进行了口头扩词的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小朋友来说是很有新鲜感的,更重要的达到了较好的识字写字的目的。

  对于优秀的课例,本人正在不断学习中,万望各位多加指点……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二第6课《"法"在我身边》第2课时。

  首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从三年级学习过的居委会和村委会直接选举所带来的`变化入手,认识这种选举的现实意义。然后,对于选举代表进行管理这种民主形式做初步的了解,通过教师中的人民代表为小学生的安全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实例,感受人民代表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并从这个实例开始,认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对于共和国、公民、人民代表等重要概念有最初步的理解,对于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初步的认识,了解这种制度的基本原理,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职能。由此进一步延伸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了解法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有这些学习虽然程度比较浅,却能够为学生今后进行有关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是小小主人翁”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真正体现了思品课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法"在我身边》初步感受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与封建社会国家的区别,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的优越性,能够初步尝试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思考个人行为的合理性及合法性。懂得法的特殊地位,以及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意义。

  经过思考,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

  2.知道法律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与每个人相伴终身。

  3.知道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教学重点)

  4.知道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权利和义务。(教学重点)

  教法:1、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引导他们认识、体验、感悟。2、注重民主、平等,特别是讨论。3、设立激励机制,。

  学法:激情体验、积极参与、热情实践。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课前准备

  法律的内容条款有助于学生对于法律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的法律条文,并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要注意避免选择那些离学生生活太远而令他们难以理解的内容。

  二.导入

  什么是法律

  三.探究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感兴趣的法律26页——27页说说这个法律的大概的内容

  然后汇报(投影法律条款)

  教师强调:现代社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法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律伴随着人的一生,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法律

  四.阅读与讲解

  1.让学生带着问题:制定法律的依据是什么来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引导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这两个概念,通过阅读教材上的文字和图片掌握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教师板书

  2.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通过幻灯片出示法规定其它的权利与义务

  3. “从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了解了我们国家的许多法律,它们与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既然法已经确定了公民的各种权利和义务,为什么还要有各种各样其他的法律呢?”

  4. 提问学生:“是不是只有共和国才有法律?我们国家的封建社会有没有法律?那时的法律与今天的法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也有法律,但那时的皇帝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法律是君主统治人民的工具,在内容上主要是限制人民,要人民服从。如必须做什么、不许做什么,如果触犯了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等。只有义务和被惩罚,几乎没有权利。现代的法律不同,因为公民是主人,法律是公民通过代表大会自己制定,并以此来管理国家的。它不仅规定了义务,而且规定了权利,比如受教育的权利,

  五、激情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为小学生要知法,懂法,手法,用法。

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五册的口语交际课《观察中的发现》。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要培养学生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现象和奥妙,并乐于与人分享的良好习惯。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并乐于说出来与别人分享的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互动交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意见。

  3.培养学生把话说清楚,能有一定条理的把观察过程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有趣发现。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互动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积极质疑。

  四、教具准备:

  象形字、五人头画;实验器材:鸡蛋、透明小杯、盐、水

  五、教法和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游戏法、实验法、直观教学法和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倾听、质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小组互动、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力求体现《新大纲》中指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六、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课,反思所得。

  通过学生复述已学过的本组课文15、16课课文内容,练习说话,教师引导并给予肯定,使学生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从而以此为凭借,引出话题: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二)、仔细观察游戏和实验,善于发现其中奥妙,练习说话,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这一环节,是教学中的重点,我们采用了游戏法、实验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字、找人头图相和小组亲自实验、观察鸡蛋在淡水中和在盐水中的不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倾听、质疑、交流,再引导学生练习说话,说说自己和听听别人的观察所得。从而达到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有趣发现的目的。

  (三)、拓展创新,联系生活,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借助评价,激发互动。

  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我们采用了举一反三法:通过前面的游戏和实验,联想到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你又有哪些发现呢?再进一步有机地引出话题,让学生练习把话说清楚、把话听明白。在表达自己观察所得和答辩问难时,力求话意清晰、容量理解;在认真地听别人说的时候,还要记住别人的发现、质疑别人的发现。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自评、生评、师评,促进学生说话和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小组充分地说和评,在班上互相评议、复述、质疑、答辩,激发兴趣,引发全体学生参与互动交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七)、总结,拓展延伸想开去

  《新大纲》又指出: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个要求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因此,在教学最后,我们还设计了课后,让学生更多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家人和朋友。

【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4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

2.【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

3.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4.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

5.【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

6.【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7.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九篇

8.【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六篇

9.【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上一篇:美术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