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4-23 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翠鸟》。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教法学法的选择、设计的意图等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说教材

  《翠鸟》是一篇写物的课文。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全文共5段,主要通过对翠鸟色彩鲜艳、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时机警、敏捷的特点描写,反映了作者喜爱翠鸟的情感。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时,抓住颜色非常鲜艳的特点,先总写后分述,准确地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和拟人、比喻的手法,比如,“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中的“喜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中的“等待”,无不反映了作者为翠鸟赋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突出了翠鸟之“翠”的静态美。在描写翠鸟的活动时,抓住“疾飞”、“叼鱼”的动作,精确地选用恰当的动词,生动描绘了翠鸟动作机灵的特点,突出了翠鸟的动态美。作者在描写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特点时,是把它和小鱼做了一番对比的。小鱼“悄悄”地吹了个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初步接触文中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为以后学习类同结构的篇章打下基础。

  读懂总分段式的课文片段,既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作为进行这项训练的首篇课文,通过它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的大纲要求、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并能背诵这一段。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蔼相处的意识。

  4、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2.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难点: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2、启发式讲读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划划、议议,解决重点,突破难点。3、读写结合:抓住课文的教材特点,进行仿说,为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的达成做充分准备。

  (二)、说学法:

  1、迁移法,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总分段式的结构和构成。

  2、发现法,在讲读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1、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现在见到的鸟吗?(由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这就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 出示课题(齐读)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衬衫、锐利.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zhǎng cháng)着一张细长(zhǎng cháng)的嘴。 b 尽(jìn jǐn)管小鱼只(zhǐ zhī)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hái huán)是难(nán nàn)以逃脱翠鸟的眼睛。

  (2)指名分段读课文,并有意识地请三个学生分别读翠鸟的外形部分、捉鱼部分、住处部分。

  (3)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外形、行动、住处)分别在哪几段?(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动——3、4自然段;住处——第5自然段。)

  设计理念:在课的开始提出明确的目标,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识翠鸟的外形特点:范读第1自然段

  翠鸟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读2—5句:“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用 划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鲜艳) 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

  小结: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鲜艳”是这句话中的中心词。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爪子——羽毛——眼睛——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小巧玲珑)

  ○1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一双红色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理解“透亮”。)

  ○3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

  ○4这3、4、5句话与第2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老师点拨:我们同学以后要把一件东西写美丽,也可以用上一些颜色词,你积累的颜色词越

  丰富,就能把这件东西写得越美丽。(教育学生平时也可以做些积累,为将来的写作打好基础。)学生再读这一段。

  (四)品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

  (1)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翠鸟的动作怎样?(快)

  ○2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在水面上疾飞和等鱼的动作)

  ○3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捕鱼的动作)

  (2) 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

  ○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指名回答: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比较句子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飞。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3课文第二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的动作)

  ○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

  ○5指导朗读。

  (3) 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划出有关词语(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

  ○2板书:捕鱼:蹬 飞 叼 贴(动)

  ○3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4汇报讨论情况。

  ○5比较句子: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6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动作敏捷?

  理解句子: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7指导朗读。

  (4) 小结: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设计理念:比较句子可以让学生学会作者的写法(例:总分结合;比喻夸张;动静结合)的效果,并且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

  (四) 自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自由读。

  (2) 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要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

  (3)师归纳:

  老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茂秆上多停留一会儿。(板书:峭壁上)

  (4)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喜爱)

  (五) 总结全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

  (1) 作者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到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2) 说话练习:

  请你学学作者,用最美丽的语言赞赞你所喜欢的动物

  六、说作业设计

  针对课时安排,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学目标,设计以下作业:

  1、填空题(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围绕——————这个总起句写的。课文是分——、——、——三方面,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2、片段仿说:

  模仿第二段的写法,以总分关系构段,根据第一段的内容,说一段话。

  设计理念:读写结合的心理机制上学习迁移,叶圣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一设计让学生把新学知识当堂巩固,反馈,而且这一迁移从这课时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并不游离。

  3、摘抄1、2两自然段中的好词(选做题)。

  七、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我的板书力求做到这些。板书设计时,便于学生根据它掌握总分段式的结构,有助于训练目标的达成,并且在学习课文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强化激励机制,提高课堂效率。

  峭壁上

  课文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说课稿 篇2

  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哪些?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组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出示点拔评价。

  1.多媒体出示图片:“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图”。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出示漫画“节约用水”和“就地取材”学生通过漫画分析得出结论:水浪费和水污染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采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接着出示图片“节水标志”。通过图片分析,让学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3.出示图片:“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知识得出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兴修水库的措施.

  接着出示图片:“三峡水库风景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水库的作用.

  4.出示图片:“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得出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跨流域调水来解决。

  接着出示图片:“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让学生简单介绍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工程。

  5.最后教师播放视频,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角色扮演,突破难点:

  学生从以下角色中任选一个,谈谈如何节约用水。

  你现在的身份是:农民、造纸厂厂长、家长。

  (五)签名活动,课堂升华:

  请珍惜每一滴水,节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学生拿起笔,走上台来,签上自己神圣的大名。通过签名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六)教学结语,情感渗透:

  结束语:不要让我们的眼泪

  成为最后一滴水!

  祝愿我们美丽的地球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

  (教师过渡:最后我说说反思。)

  五.说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发现同学们的地理知识不够扎实,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共同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伯牙绝弦》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一单元围绕"艺术的魅力"主题,组织了《伯牙绝弦》﹑《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等四篇课文。《伯牙绝弦》是这一单元出现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王崧舟曾经说过《伯牙绝弦》一文,以文学的质地论之,属妙品;以文学的气韵论之,属神品;以文化的神采论之,属极品。它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感官上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扉的审美体验以及知音文化。

  二﹑说目标

  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等篇目。单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更容易理解。但文章讲述的知音文化是极为丰富和玄妙的针对文本特点和学情,毛老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借助注释、断句读懂文言文,甚至还能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用现代语汇去补充;难点是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因此,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课文的预习,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1.读题解题。

  (1)读好课题,强调"弦"的读音。

  (2)齐读课题。

  (3)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

  设计意图:读题解题引入课堂教学,朴素,常态,多效。读题解题中处理了生字,交代了主题,了解了故事大意,激发了阅读期待。

  2.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二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古文第一障碍就是"读不通顺"如何解决呢?古人教孩子读书的方法就是老师一遍一遍教读,学生一遍一遍跟读。这样做有两点可取,一是多读,二是示范。罗老师给学生机会真读书,让学生自主读,读的数量多,读的形式多,在读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地点拨——或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或通过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或教师非常到位的示范或教给方法"没有注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所以,朗读有明显的进步,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感知故事内容的任务。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打开语言。

  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

  (2)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3)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在此过程中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读着这个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②江河在古文里边特指"长江"和"黄河".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或者诗句。

  设计意图:从课文哪些句子中形象地感受到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教学以这个问题展开,很有张力。关注学习方法: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关注古文特点: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关注朗读指导: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关注祖国文化:在朗读指导中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2.体验"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

  (2)聚焦"钟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

  ①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

  ②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③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④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

  设计意图: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聚焦"钟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的相关资料,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

  从"子期死" 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补充。

  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3.纵情朗读。

  设计意图借助情感错位,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从"子期死" 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借助情感错位,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四)朗朗诵歌怀知音。

  1.提领一顿——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着它!

  2.熟读成诵。

  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

  设计意图: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巧妙之极!

  五、板书设计

  板书: 伯牙绝弦

  志

  知音 念

  此课毛老师不仅满足学生读懂了这一篇文言文的内容——"教会知识",更注重让学生学会怎么读懂这一类文章方法——"教会学习". "一字多义""异字同义"等特殊的语言现象,"泰山""江河"等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这些知识都是在放手让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扎扎实实的学,情趣盎然的学,触类旁通的学。课文与原著对照;资料袋的妙用;关于伯牙琴艺的资料的补充都非常有效及时,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父子骑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七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先后听从了四种意见,结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议,最后终于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理解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主见的道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老先生、老太太、年轻的母亲、一群孩子的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议、演”的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安排一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课题激趣,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主,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勾画重要句子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

  2、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这几种人物说的话。

  (四)、精读课文,启发教育

  1、小组讨论: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2、小组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

  4、学生默读并体会不同人物的话。

  5、指导感情读这四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四句话,教师引读。

  7、这么多人,这么多意见,如果是你,你该听谁的呢?

  8、读一读父亲的话,说说你从这个寓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9、总结。

  (五)、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义的事?说一说。

  2、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所设计的板书①注重文章条理学生;②注重文章人物;③便于学生归纳。

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旗杆的高度》,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相似图形》的第七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与本节课得失八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继“图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不仅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是对图形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八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本节内容被安排在第四章第七节,本节课是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性的复习与应用。它将生活中一些物体高度无法直接测量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探究,渗透数学识模和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还可以使学生深切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所具有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和性质测量旗杆的高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经历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探索、实际测量和计算,归纳、总结出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产生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勇于探索精神;懂得数学来源于实际并用之于实际的道理。

  重点:让学生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原理的理解和测量方法掌握。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遵循三条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活动为手段,以能力提高为目的。充分设想学生在探究测量原理和实际测量时可能出现和遇到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给予详细的解答。

  在探究测量方法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通过合作探究,感悟知识,得出结论;分层次设置问题,为学生展现才华提供机会。

  在实际测量时,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全等三角形》的学习,经历了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物体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一定数学应用意识。学生也能够借助探索讨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解决数学问题。本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但在本节课之前,学生进行的只是单个知识点的练习,并未综合运用这两个知识点。

  在探究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时,虽然教材中提供了三种测量方法,但需要学生根据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模型,进行合情推理,阐明基本原理。中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乐于接受挑战,但部分学生合作意识缺乏、动手能力差。因此,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障碍;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实际测量带来的困难。

  三、教学模式

  “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本节课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的五环三步教学模式。

  “五环”是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在解决问题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点拨”三种方式。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经过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动手操作,达到解决本节问题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有一句话说得好:“知识可以复制,但是智慧不可复制”。所以,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提问,教会学生方法是很重要的。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是重中之重。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在创设情景这一环节,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入新课。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在当时人们心中是神圣的,怎样测出它的高度呢?接着给学生讲故事“特殊时刻”,在故事中数学家泰勒斯寻找的特殊时刻就是自己的身高和影长相等的时刻,此时金字塔的影长就是金字塔实际的高度。接着用引导性的一句话“我们能否用泰勒斯的办法来测量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呢?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家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学习本节课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本环节拟用时5分钟。

  (二)、解决问题

  在接下来的15分钟进行的是解决问题环节。先让学生自学教材上探究一,小组进行讨论、测量与计算,完成探究一。学生分组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旗杆高度的思想。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一定需要那个特殊时刻吗?”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对探究一进行讨论。

  探究一结束后,我继续提出问题,“如果遇到阴天没有太阳怎么办?我们还有其他方法来测量旗杆的高度吗?”这样就引出了后面的探究二、三。学生分组讨论,计算,达到求出旗杆高度的目的。

  这一环节的设置的意义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去想,去说,去做,允许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小组讨论时教师适当引导,但引导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还要准确把握讨论内容的深浅。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主动学习和积极动口、动手、动脑,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归纳概括

  1、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三种不同的测量旗杆的方法,分别是“利用太阳光测量旗杆”、“利用标杆测量旗杆”、“利用镜子反射测量旗杆”。

  2、这三种测量方法实际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要对观测者的眼睛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免受到太阳光的伤害。用第二种方法时,观测者的眼睛、旗杆的顶端、标杆的顶端要三点共线。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抽象相似三角形的图形,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释其原理。这样做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学法等各方面进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的归纳反思意识。此环节用时4分钟。

  (四)、拓展应用

  这里设置了两道习题,用10分钟的时间去解决。

  1、如图小明欲测量一古塔的高度,他站在该塔的影子上前后移动,直到他本身影子的顶端正好与古塔的影子的顶端重叠,此时他距离古塔18m,已知小明的身高是1.6m,他的影长为2m,①△ABC与△ADE是否相似?为什么?②求古塔的高度。

  2、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直立的标杆高1米时影长0.9米,此时他测旗杆影长时,因为旗杆靠近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他测得地面部分影长为2.7米,又测得墙上影高为1.2米,请你求旗杆的高度。

  习题1是测量塔的高度,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是对测量方法的熟练运用,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巩固。习题2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它的设置是源于全班交流讨论方法时,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旗杆的影子没有全部落在地面上时,怎么计算旗杆的高度?因此,我增加了这道习题,以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依然选用此题,为学生完成生成创新作铺垫。

  (五)、生成创新

  此环节,我引用了一道有三个问题的实际应用题。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三人分别做了以下的工作:

  A: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08米。

  B: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C: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测得此影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

  (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 米。

  (2)你能帮小华求出乙树的高度吗?请写出计算过程。

  (3)请计算丙树的高度是多少。

  问题的难度采取了递进方式,充分的利用了本节的知识,也是对本节知识的升华、拓展。本题第二、三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也可以组组合作。大家共同探讨本题的解法,如果在课堂上我计划的十分钟时间不够用,便可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全班交流完成,达到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六)、作业

  A组:P144 1、2

  B组:P145 4

  作业采取分层布置,在完成达标的基础上,拓宽和加深,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才能的培养,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此环节需1分钟来让学生记录。

  五、板书设计

  优美清晰、图像规范,色彩艳丽的幻灯片,不能代替规范的板书。它从静态体现知识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故而设计板书如幻灯片所示。

  六、课堂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应用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中发现生活与数学有着怎样的联系。

  2、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里指的是对学生在进行课题学习时所采用的方法、提出的问题的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模型化的程度进行评价。

  3、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况。体验利用数学知识可以间接的得到不容易得到的数据,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4、评价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小组学习,承担起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能和小组成员交流意见,都应得到表扬。

  5、展示学生的成果,方法的选择等。教师应对这些方面作出合理评价并加以统计,看看学生在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便下次更有效地进行。

  6、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可以贯穿整个课堂,老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组与组之间进行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之间的互评,充分体现教学评价的民主氛围。

  七、资源开发

  现在的网络功能十分强大,资源丰富,有许多信息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在本节课的创设情景中,我选取的故事就来源于网络。这个故事为我的教学起到了导入的作用,也让学生感受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使用到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标杆、镜子等,这些小工具摇身一变就成了学生学习用的学具。使学生感觉到利用身边的工具完全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八、本节得失

  本节课意在更好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节课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

  1、立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求学热情。当学生的学习投入到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就会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主动学习到知识,比讲授给他们的要丰富得多,而且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解决后,教师应让学生从解决的问题出发,通过对题目的拓展,引导学生用新的思维去再次解决新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的问题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解决,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引导和补充完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同时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纵观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准确,预设的问题难度也许会过难,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浪费时间,却解决不了问题,打乱整节课的计划。

  2、学生小组间的交流不够热烈。有一些学生有可能会不参与到探究活动,导致学生脱离课堂。这样就要求老师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了解,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恰当分工,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有任务,能参与学习。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的社会价值,增强了学生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将心比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小学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第八课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已经能自读自悟课文。本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即阿姨帮助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母亲鼓励实习护士扎针,使学生明白“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

  在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第二学段的阅读方法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课文。”所以我第一条教学目标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

  2、本课语言通俗,而且没有生字僻词,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我觉得难的是感动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将心比心,从文本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是教育学生的主要目标。所以我定下的第二条教学目标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平时的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学段目标为依据,我定下的第三条教学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认真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这是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文中人物语言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情景导入——初感课文——深入体会——课外延伸。

  (一)情景导入

  我以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段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做为切入点,向学生提出“从片中,你看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发言,从而揭题。这样的导入设计,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营造课堂气氛,对揭题铺下了垫笔。

  (二)初感课文

  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所以我对学生提出“读正确、通顺,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的阅读要求后,让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提出的问题“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个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深入体会

  在初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找出来用?——?划出,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中谁令你感动?”“阿姨,母亲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找出重点语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在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时,我设计了“移情体会”的环节,提出“如果这位阿姨没有这样做,结果会怎样?”“如果妈妈责备,甚至辱骂那位护士,结果会怎样?”这两个“如果”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换位思考,切身体会文中受帮助的奶奶和受鼓励的实习护士的感激之情,更体会到阿姨“处处为他人着想”和母亲对护士的“宽容、理解、鼓励”高贵品质。这个环节的设计揭示课文的主题,同时实现课文的教学目标和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

  (四)课外延伸

  学生受到课文中人物的品质影响,然后让他们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生活中,有这样将心比心的事吗?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描写,说几句人物的对话。让学生交流,说一说,不仅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陶治了他们自己的心灵,同时实现了本课教学的目的,认识到“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接着让学生试着说说“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体会“将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别人的心,为他人着想。

  另外,展示平时看到的一些表示美好心灵的图片,模仿“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写一段话,并且联系生活实际,你学到了什么?你又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怎么做呢?

  最后展示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达的含义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课本静态的呈现,这样的设计既增强了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更突出课文的主旨。因此我抓住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阿姨”、“奶奶”、“母亲”、“护士”以及她们之间的关系和文中的关键词句做为板书。

  8. 将心比心

  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阿姨 帮助 奶奶

  母亲 鼓励 护士

说课稿 篇7

  人教版四下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记叙了琳达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将她的眼睛角膜捐赠给了盲人,琳达感到不理解,在父亲的劝慰下,她的态度有了转变,而且在父亲与世长辞后,亲自捐献了父亲的眼睛角膜,14岁的温迪为外公的举动而感到骄傲,并决定自己死后也要捐赠眼角膜。课文赞扬了为别人的健康、幸福而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上学期,学生已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时候初步感受到器官移植的重要性,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定能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给学生以高尚情操的熏陶、高尚行为的指引。

  根据教学预案,说说设计的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头,体会我痛失母亲的心情。

  2、出示警官的话,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配乐朗读,展现琳达痛失慈母后的悲痛情绪,从而调动学生情感,促使其“移情”考虑问题。逝者已去,作为女儿此时最应做的莫过于让母亲静静离去,而一位警官的突然造访,却使得事情的发展显得扑朔迷离。故事讲到这儿,戛然而止,要求学生去读文本,有效地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也为“父亲同意角膜捐赠,我反对角膜捐赠”的冲突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体会“我”对角膜捐赠的反对

  自由读文,找出能够体会“我和父亲”态度的语句并交流。

  设计意图:采用一个“欲擒故纵”的教学策略,在此处将父亲对器官捐赠的态度与我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我对捐赠事件的强烈反对,从而预设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本课的后续教学设作好铺垫。

  三、快读课文,感受“我”态度的转变

  1、找出体现我同意“角膜捐赠”的语句。出示: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

  2、引导质疑,梳理主问题:是什么感动了我,让我同意角膜捐赠?

  设计意图:找到恰当的教学切入口是组织好通篇教学的关节点,更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索引和文眼”。在本课的教案中,紧抓“我”对“捐赠器官”一事的态度为线索,前一环节充分渲染“我”的反对态度,本环节展现“我遵从父亲遗愿”捐赠角膜,这样就制造出最大的心理冲突,此时将我的态度作一前后比较,引导学生质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梳理出本课研究的主问题“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这样学生的探究就展开了。

  四、精读课文,探究“我态度转变”的原因

  1、默读5至8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想想是什么感动了我,让我同意角膜捐赠?

  2、交流体会。

  ▲句子一:“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抓住“平静”、“最珍贵”、“有意义”等体会爸爸关爱他人的品质令我感动。

  设计意图:父亲的话说给谁听?父亲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父亲的话是缘于“我”对父亲要捐赠死去母亲的眼角膜的不解和痛苦,“我”的不明白被父亲的话释然,“我”的痛苦难忍被父亲的平静和真诚所抚慰。这一环节,使学生能最终领悟琳达情感转变的精神力量的来源,还会对你、我以及温迪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句子二:“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通过资料补充、联想、多元朗读等体会爸爸给予他人的幸福、快乐、自豪,令我感动。

  ▲句子三: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抓住“热泪盈眶”、“紧紧地拥抱”等,通过朗读、拓展想象体会温迪的感动,感受父亲对“我”的影响。

  3、小结。出示: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理解父亲还留下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进入了探究与体验相结合的阶段。在“心理冲突”的推动之下,学生要在本环节中完成对“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这个问题的探究,但本文是一篇人文性比较强的文章,仅采用“探究的方式”来解读显然是不够的,应当在探究的过程中展开体验式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层解读和对人文思想的深度领悟。新课程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结果,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也就是说一定要探究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本环节,或许让学生找到体现“我态度转变原因”的语句并不难,但他们在寻找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维、感悟”过程,却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师必须引领学生“钻到文本里面去”,也必

  须引领学生将“所得”倾吐于自己的表达之中。教师紧抓“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这个主问题,学生就会顺着问题追究下去。学生寻找理由,教师从旁引导,以移情体验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新鲜,同时也很乐意参与。通过读句子、说体验等活动,促使学生能多元化地理解文本、进行想像和表达,体悟文本的人文内涵。

  五、出示结尾,抒写真情

  设计意图:文章以母亲为女儿骄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悬念:温迪后来真的做到了吗?她离开人世后,谁为她办理捐赠手续呢?她的女儿还是……?呈现原文结尾,还故事以完整,更震憾人心的莫过于此,这是一个悲壮而美丽的结局。这样设计安排,旨在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在对温迪一家尤其是对温迪的深深敬佩之余,获得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忆!通过抒写交流“我”的内心世界,真切体会到琳达当时痛并幸福着的感受,使人物更加真是丰满,情感更加真切感人。

  六、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亲人的生命终止了,但他们的眼睛仍在世上焕发着生命的光彩。所以说他们的眼睛就是永生的眼睛,还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再读课题。设计意图:课文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学完课文后,须画龙点睛。通过温迪和外公的事实,加入相关资料的链接,让每个学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和热心帮助他们延续生命的态度。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人类的“老师”》一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八册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本课共有7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以科学家从鲸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的故事导入,指出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的生物很多,第三段到第六自然段通过三个具体的例子,详细介绍了人类从生物身上获得的启发。第六自然段简单列举了人类模仿生物制造越野车和担克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由衷感叹,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总结,首尾响应,突出文章的主题。

  我设想通过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下面我重点谈谈我第二课时的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按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点:

  1、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各种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和认知规律,本课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自读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例子,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组织教学

  因为是借班上课,第一次见学生我先话家常地让学生猜“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从而让学生明白要敢问敢答,不怕问错答错,消除学生的顾忌和紧张的心理,接近师生心灵的距离,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二)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上课伊始,我先提问:同学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那么,文中说到哪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呢?指名个别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三)抓住重点,精读体会

  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1、学习第三自然段

  我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体会后我小结:人类从鸟儿身上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飞机经常因机翼剧烈抖动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人类又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发生的方法,造出了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我让学生自由读,然后交流各自的读书收获。阅读时可贵的一点是有疑问,因此,我让学生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3、游戏激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鸡蛋的薄壳结构,我设计了一下小小的游戏:

  (展示生鸡蛋)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老师想请个同学上来握住这个生鸡蛋,(师示范)使劲地捏,看谁能捏碎它!(无法捏碎)

  薄薄的鸡蛋壳为什么捏不碎呢?原来鸡蛋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拱形)各个部分。因此,我们无法捏碎生鸡蛋。

  4、多媒体展示 “薄壳结构”的建筑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以生物为“老师”,为科技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5、学习第六自然段。

  (四)了解文章的结构

  为了了解文章首尾呼应这一特点,我让学生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然后说说读后的发现,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什么是首尾呼应。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重在突出重点难点,理清文章条理和高度概括文章内容。根据课文内容,重难点及学生的知识特点,我将这一课板书设计如下:

  鱼类 潜水艇

  鸟类 飞机

  自然界的 蜻蜓 新式飞机

  种种生物 鲸 轮船 人类的老师

  鸡蛋 建筑物

  袋鼠 越野汽车

  贝壳 坚固坦克

说课稿 篇9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设计理念是要创设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营造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认定上,打破平铺直叙的认定方法,将它们穿插到教学过程中,隐含在语言讲授里,逐步随堂完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不但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教学分析

  管家通常掼的是别人家务的管理人或监督人,而课目中所提到的"小管家"却是用来储蓄的存钱罐.本课用纸材料制作规则的几何立体形,以立体模型为基本形,在此基础上进行想像设计,添加制作成造型各异的存钱罐

  通过存钱罐的制作,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认识不同立体形的名称,了解一同立体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有关立体空间方面的知识.同时参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让零花钱"涓涓细流汇成河".

  除了用立体几何形制作存钱罐外,还可以利用其他废弃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钱罐.这样做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制作形式,开拓了学生视野.

  三、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存钱罐已是他们十分熟悉的一件饰品,选择他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最好的方法,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充分的抓住了存钱罐材质、外形等多方面的条件,因为学生的层次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这样学生在自己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到个人的想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集体活动的意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去设计,去构思,自己动手设计一款存钱罐.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主张合作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并进行立体造型存钱罐的制作

  2.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像的能力

  3.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学生储蓄、合理用钱、计划用钱的良好习惯.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六、重点难点

  教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量确定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绘制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

  难点:正确的理财观念

  七、教学准备:

  多媒件课件、几何平面图形、矿泉水瓶、彩纸、剪刀、双面胶、彩带等等

  八、教学流程

  一) 欣赏体会

  导入是整节课的开端,恰当的导入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难题,从而引起新课既培养了学生们友爱互助的健康情感,又点燃了他们急切的求知欲望.

  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

  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二) 引导探索,尝试发现

  新知识的传授是一节课的主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首先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经过师生之间的问与答,学生很自然的把直观的图形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中,提高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1. 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存钱罐,共同去观察研究:

  2. 这个存钱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

  3. 展开的各个面必须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平面图形

  4.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试画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

  5. 说一说这些不同的平面图形,可以组成什么样的立体几何图形.

  6. 你认为可以利用这些几何图形制作什么样式的存钱罐.

  三 ) 制作练习 转化提高

  制作练习是检验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学生才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所以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练习.

  1. 制作立体几何形

  2. 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象,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存钱罐

  3.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 除了用立体几何形制作存钱罐外,还可以巧妙利用空纸盒塑料瓶等废弃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钱罐

  5. 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装饰性强,样式独特的存钱罐

  七 ) 展评互赠 扩展延伸

  通过自评,互评的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让他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并用"节省一角钱"存钱活动.很自然的将本课拓展延伸出去了.

说课稿 篇10

  各位评委:下午好!

  理论方面:

  平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知识的应用,更关注学生健康的信息素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泡泡堂、QQ游戏等等娱乐,它更多的是为我们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维目标的整合。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知识有真有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这节课就是基于这些理念设计的。

  一. 教材分析:

  《名片DI》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第8课,本课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深入浅出地安排了“名片的设计”进行Wrd综合使用、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流;本课和第5课“我的E-ail”、第6课“邮件传祝福”、第7课“分享成功”、第9课“小小通讯录”组合成一个“ Web邮箱的申请、使用 ”的任务活动。本课的主要任务是:

  1、利用Wrd设计自己的名片

  2、通过电子邮件交换名片

  二. 学生情况分析:(文化知识结构)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协作.自学能力。所以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三. 教学目标的确立:

  信息技术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本课采用以信息为主线.任务为核心的模式;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精神;课程整合思想。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巩固附件的发送。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整体设计能力。

  3.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1、根据制作大小选择纸张大小。

  2、根据内容进行合适的页边距设置。

  五. 教学方法的确立: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Webquest――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归纳总结”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我力求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开展:思考讨论――探索质疑――自主创造的活动。

  六.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七.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收集有特色的名片一张;2、直尺一把

  教师准备:1、收集有特色的名片若干;2、学件一个(用于学生操作时的参考)

  八. 教学环节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1.激趣导入,通过创设( 打开教师教学邮箱,收到一封事先发到这个邮箱附有名片的邮件的)情景,复习用附件的方式来传送电子邮件的方法。通过打开附件中的名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说一说:今天我想学习什么?我还想学习什么?使问题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需。

  2.学习新知:通过学生的说的问题,收集归类要学习的任务

  任务一:名片可以用什么软件来设计?(向学生灌输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二:怎样用Wrd设计名片?(这是本课的重点,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知识有真有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学生通过对收集的名片与自己在纸上设计名片的经验,讨论得出:1、名片大小的设置;2、信息的筛选;3、设定边距;4、美化名片。等小任务。然后自主学习、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巡视辅导,提供学件。)

  任务三:怎样让大家享成果?通过分享成果的方式,巩固邮件附件的发送。

  3.作品评价

  通过小组交流评选推荐出小组的代表作,教师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这些同学的典型作品,让该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通过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制作出更完美的作品。

  4.小结

  最后,通过小结,使学生明白了:通过对名片的DI,学习了Wrd的综合使用,从而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

【【推荐】说课稿汇总10篇】相关文章:

1.【推荐】说课稿汇总八篇

2.【推荐】说课稿汇总五篇

3.【推荐】说课稿汇总九篇

4.【推荐】说课稿汇总8篇

5.【推荐】说课稿汇总6篇

6.【推荐】说课稿汇总五篇

7.【推荐】说课稿汇总8篇

8.【推荐】幼儿说课稿汇总8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