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小骆驼因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委屈,到沙漠里亲身体验后,发现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都很有用,而认识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故事,告诉我们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的用处。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本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重点部分以对话为主,凸现不同角色的不同身份、性格和感情。这篇童话也是读写结合的好材料,能够自然引发学生拓展思考、续写课文。
二、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骆驼脚掌、眼睫毛和驼峰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沙漠中的特殊用处。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合作,逐步学习总结和概括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判断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而要注重实质,看其有没有作用。
三、 说重点、难点:
第二课时,重点放在3、4自然段的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直观了解一些动物常识。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利用圈点标记工具,掌握驼峰、脚掌和睫毛的特殊用处。另外。抓住童话特色,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以突破教学难点。
四、 说教法、学法: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沙漠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只是从电视上、网上看过,所以了解甚少。因此,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朗读感悟
本文是一篇童话,生动、有趣,在教学中应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体会小红马、小骆驼以及妈妈说话的语气及心情。
3、自主探究
在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自主获取知识,一起体验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练习说话
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并且学会表达,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为:复习导入--探究求知-拓展延伸
(一) 、复习导入:
这一环节主要抓感情线中小骆驼开始受到小红马嘲笑时"委屈"的心情,以及他委屈的原因是因为小红马说他的驼峰、脚掌和睫毛长得"难看",引导学生跟着骆驼母子走进沙漠。
(二)、探究求知:
这一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初步感知,了解小骆驼感情的变化:由"委屈"转为"自豪"。第二部分重点学习3、4自然段,学习驼峰、脚掌和睫毛的作用。
第一部分,初步感知,了解小骆驼的感情变化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情境,带孩子们走进沙漠,感知沙漠,体会沙漠环境之恶劣,由"委屈"转为"自豪"。原因是他发现了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作用。
第二部分,精读3、4自然段,学习作用我是这样设计的:现带着问题"有多大的用处"自由读课文,圈画标注,然后交流分享重点学习驼峰、脚掌和睫毛的特点和作用,接着通过层次朗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体会"自豪"之情。最后,通过讲故事领悟驼峰、脚掌和睫毛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通过续编故事,通过交流分享,及时评价进一步领悟深刻哲理,点名题意。
六、 说教学理念:
整个教学设计都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感悟,把自己放入课文中,创设情境,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在感悟中再读,进一步思考的人生哲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达,达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这堂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第5单元——兽王。我将这个单元的内容有目的地选择了歌曲《两只老虎》和欣赏《老虎磨牙》进行组合。由于这一课内容较长,所以就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作为教学内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制定的
1、 让学生在看看、听听、唱唱、动动等系列活动中,感悟音乐魅力,学习虎的知识,了解虎的文化,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 聆听音乐作品《老虎磨牙》的片段,认识鼓、锣、镲三种打击乐器,在多次欣赏、感受打击乐器塑造的音乐形象的同时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
本课的难点是歌曲《两只老虎》的两声部卡农练习,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做了许多的准备,从学生演唱一声部的歌曲开始,在不断层层深入的要求中训练学生从轻声唱到有强弱的演唱,再到有表情地演唱,既让学生熟悉歌曲,又让学生扎扎实实唱好歌曲,为两声部的演唱做好铺垫。二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轮唱,我设计了虎宝宝跟虎妈妈学唱歌的环节,通俗易懂,通过聆听、观察,学生很快理解并学会了进行二部轮唱练习,解决了难点。
本课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欣赏《老虎磨牙》,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具有不确定性,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特点,我确定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听辨主要的演奏乐器,再进行表演,使学生了解了用器乐的形式展现虎的形象。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所以学生在说出自己的感受时,我没有给予错或者对的评价,而是鼓励、赞许。
创作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极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歌曲的教学中,我从画面引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小老虎有的没鼻子、有的没嘴巴等,再请学生自己编一编、唱一唱,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欣赏中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进行伴奏也是一种创作。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最大的特色就是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就是综合,但不是简单的相加,也应该体现艺术性。我在本课中向学生展示了虎的剪纸、泥塑、国画,以及离我们生活贴近的虎鞋、虎帽、布虎等,让学生了解虎的文化。增加了欣赏儿童歌曲《小老虎》,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 以上是我上本课的初浅的体会,不当之处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 篇3
一、 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
《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加减二)的第三课时。本课教学是让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今后学生 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笑笑有两盒牛奶,一盒九瓶,一盒五瓶情景。主题图中已经出示了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瓶?”我认为本课的主题图给出的数学问题太直接,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而且情境很单一,缺乏趣味性,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我把本课的情境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把整个课堂设计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喜闻乐见的“游园”这一情境中,让此情境贯穿课堂,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情境中我把数学问题改为“一共有多少瓶”这一条件进行更改,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情境图,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再根据相应的信息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在上学前,大部分已经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能很熟练的计算出得数,因此这节“9+5”的课,多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旧”知识,并不能引起多大的兴趣。
2、 学生虽然很熟练的计算出2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但是具体是怎样得出来的,也就是计算方法却说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这是本课应该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
1、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民主,和谐的小组中探究新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2、 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展开探究的双翅,在数学天地里翱翔;变幻评价方式,有师评价,也有课件中的语言评价。
四、谈谈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依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我对目标制定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力目标: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善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学习态度。
2、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9加几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讨“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一)、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游园”,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 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 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 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二)、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聊聊我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 学们你们喜欢游园嘛?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园好嘛?”“售票员阿姨看到我们来,特别欢迎,当她看到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这么聪明可爱就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 挑战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游园情境,将学生喜欢的活动引入课堂,将老师的语言转换 成售票员阿姨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的有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讨论算法。
“快 来看,我们来到了谁的家?”创设猴园情境,“你能根据这2个盘子里桃子的个数提出问题嘛?”同学们在前面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在 对他们的表扬中导入到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你们可真聪明,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桃子这个问题?”生列式后,进 入本课的重点环节,算法的研究。(会算的孩子请他们仔细思考怎么算出来的)
本环节的教学,我安排了5个小环节:1、独立思考9加5的算法。2、小组交流9加5的算法,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3、全班交流,小组汇报,教师整理板书,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算法。4、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在小组说说。5、课件演示算法,加深印象。
为 什么要安排5个小环节呢?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对9加5的理解也就不同,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 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则,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差,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好好的想一 想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交流中有东西好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提 出了:“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要求。不同的算法展示了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教学中,学生探讨算法,摆小棒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经历 一个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再创造的过程。这种探究式思考的价值远远大于遵循某种方法的思考价值。教学中,学生的计算方法各异,不急于评价某种方法的优劣, 而是让学生介绍清楚各种方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取其精华”,使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成为一个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因此,既要肯定他们逐个数的方法,又要尽量让他 们也学会凑十法,在集体反馈时,我这样问:“这种方法你觉得对嘛? 这种方法你喜欢嘛?你能试着说一说嘛?”等问题,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和其它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小组交流环节,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提 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课标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 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求全体学生尽可能地多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想到或掌握这些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教师不能 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有违新课标的精神。因此,在全班交流环节,教师有意识的把学生汇报的算法板书出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容易 理解的方法,在小组里再说说,达到个性的优化。最后我再用课件演示一遍算法,加深印象,理清思路。
(三)、巩固算法 ,应用新知。
如何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呢?如果单纯让学生算9+3=□、7+9=□等算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就会受到影响。再次用故事来激发学生,对熊猫和孔雀的请求,小朋友们都很乐意帮助,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和运用多种算法。
(四)深化知识。
游 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课堂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中轻轻松松学知识,这不正是我们的追求。于是此环节我设计了游戏。我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 们的聪明表现已经在动物园传开了,许多小动物都来欢迎你们,想和你交朋友,你们愿意嘛?你喜欢谁,就用9和谁身上的数字相加,求出得数,算得对小动物就会 出来和你们交朋友的。学生争先恐后地来玩这种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练习了9+几的进位加法,并在算题的过程中练习了自己最熟练的有关进位加法的 计算方法,达到了练习和强化的目的。
(五)乘车回家,总结知识。
1、我设计了一个乘车游戏,“同学们我们要回家了,能载我们回去的车,有12路,13路__--16路,请同学们计算出自己卡片上的题,来决定自己坐哪路车”,此环节不仅巩固了新知,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其中会有几个卡片上的题的得数在这几路中没有,渗透孩子们遇到此情况不要慌,要耐心等待自己要乘的车,或是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在集体活动中遇此情况应该马上向老师汇报。
2、我们即将告别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时,你能不能告诉它们,在今天的游园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做了总结。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点认识,请各位同仁、专家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
课文选取了一 个温馨感人的爱的故事,语言朴实、简洁。
(二)说教材的地位
本文位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
一、说教学目标
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情况和四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文中“惊讶”、“震撼”、“炫耀”、“若有所思”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旁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3、学会读书留下痕迹,养成边读边批的良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自主、合作、探索、体会”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感受人间的亲情、真情的美好。
三、说重难点
我根据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情感认知的特点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2、唤起学生内心丰富而纯真的感情。
3、学会读书留下痕迹,养成边读边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1、 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的道理。
四、说教法
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实践法、演示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开放性。
五、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我会让学生使用勾画圈点法、动手求知法、质疑法、诵读法、总结提高法来学习本课。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从导入新课、初步了解、感悟理解、深华主题来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5分)
从圣诞节入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圣诞老人的传
说,欣赏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PARTY的图片,因为直观的图片能加深学生对本科的理解,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0分)
1、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段,把自学的收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
2、分段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指导学生正音。
3、学生自由小声地再读全文,说说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20分)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己试着边读课文边提出一些问题。
2、 小组交流,谈谈自己读后有哪些收获。
3、 全班交流,共同梳理问题。
4、表演
(1)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演。
(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5分)
1、把生活中关心、帮助别人而让自己感到高兴、快乐的真实事情说给
大家听。
2、在音乐中结束课文。
七、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幻灯片: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节约时间,还能把抽象的事物 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让学生看的形象直观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八、说板书
板书不仅是一学问,还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板书还有利于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保罗、男孩、跛脚的弟弟三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圣诞节,在圣诞节里保罗因为帮助了兄弟两而感到快乐;男孩因为给予了弟弟的关爱而感到快乐;弟弟因为得到了保罗的帮助和哥哥的关爱而感到快乐。在这个圣诞节里,他们三个都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一日
【【精品】说课稿锦集四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