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4-01 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而学好语言的关键是先要打好识字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借助语言环境识字,将识字教学融入阅读教学.我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采用以读代讲,来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及体会角色心理和人物的个性特点.另外,指导学生说了课文的方法是一个可以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而表演不失为一种优化的选择,在实现学生主体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灵的感受.整个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简简单单的教语文,扎扎实实的求发展,完完全全的为学生.

  二、紧扣特点,说教材

  <从现在开始>是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的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我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采用以读代讲.猫头鹰、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得到了大家的拥戴,课文蕴含着与人相处要尊重别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

  识字: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学会欣赏认字,在写字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生活情趣和道理,结合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初步培养语感。

  明理:对童话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难点:

  1、随文识字,加强写字指导。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角色心理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一法为主,多法想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采用教法和学法如下:

  一、说教法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把几种小动物轮流当万兽之五时给动物下了不同的命令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学生自由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语文的基础,真正做到扎扎实实的求发展。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动画图片及新颖的板书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完完全全为学生,来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的学,达到自能读书,不侍老师讲的境界,这样学生主体精神被大大的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表演等学习方法,真正过到教是为了不教,这种简简单单的教语文这种新理念。

  三、情感互动,说流程

  四、形象直观,说板书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雾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9课。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3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地赞叹。

  本课安排三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教时中,我以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感知了课文大意,所以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 学生借助网络浏览信息,进行交流,不断溶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通过朗读来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然后请他们到教师制作的网页上进行新的学习探究。这一环节主要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为深入学文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识,降低了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2.细读品位,整体感悟

  课文共三个自然段,但都是重点段,需要细读。这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明白雾凇形成的原因,在读中体会雾凇的美,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心里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一、第三自然段,体会雾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别写了阳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雾凇的美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表现雾凇美的句子。接着通过范读或指读的方式说说应该抓那些关键词读好这句话。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启发学生:为什么会有雾凇这个奇观的?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

  ②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概括雾凇形成原因的句子。接着让学生围绕句子,提出疑问:a.严寒季节具体指什么时候?b.雾气是从哪里来的?c.雾气遇冷以后会有什么变化?d.雾气怎样凝结成雾凇?e

  .饱和的雾气指的是什么?然后组织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问题并组成学习小组讨论解答。最后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感悟语言就水到渠成了。

  3、网上活动,拓宽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因特网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精彩,你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关于雾凇还有很多的知识有待我们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来拓宽对雾凇的认识。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带领学生由“小教材”(课文文本)走向“大教材”。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说教学特色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网络教学以超媒体的方式组织学习内容,整合多学科知识,通过灵活的导航机制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十分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主地发现、探究,通过合作交流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不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三、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四、说教程: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第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三)、抓住对话,深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1、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让学生说说“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四)、延伸文本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精读课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本组“诚实”这个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诚实的故事,知道诚实是一个人道德完善的基本准则,从小就应该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从道德上完善自己。《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熟的。最后手捧着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故事中所留空白点较多,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教学目标

  本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思维也很活跃,首先我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情境体验,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提升学生的画面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并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处于识字写字阶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重在通过故事向学生讲述一个道理。因此,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国王选择继承人的标准是诚实,并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游戏教学法学习生字词、情境体验法感悟课文、谈话教学法引导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等。

  一年级学生不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以及煮熟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无法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确定以“课前预习、情境体验、情感朗读”为主要学习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感悟和理解的基础,学生在扎实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

  四、教学过程

  本课我共设计了四个环节:引入——感悟——挖掘——拓展。

  (一)引入部分

  1、我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设下悬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这篇课文,体会诚实的重要性。

  2、教师手举花朵词语(捧着、花盆、鲜花、最美、继承等),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学习字音,并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如:“盆”“分”。

  3、通过各种游戏形式(开火车、摘气球等)巩固生字词。

  4、通过范写及带领学生书空书写让学生掌握字形。

  5、学生读后,教师把“最美、继承”两朵花贴在黑板空花盆上,引出国王的特殊考题。

  (二)感悟部分

  1、先由国王出的特殊考题向班上学生提出问题:

  国王想要干什么?他提出了什么要求?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最美的花”是什么花?重点突出“最美”。

  设计目的:

  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花”,是为了比较孩子们和国王对"最美的花"不同的理解,为下文作出铺垫。

  2、深入理解。重点设计三次比较:

  第一次比较:面对种不出花的相同结果,雄日的选择和其他孩子的选择相比较。比较出雄日选择诚实的可贵。

  (1)让学生找出雄日用心种花的句子“有个叫雄日的男孩儿,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让学生用“十分”换词理解和说句子。抓住“十分”指导朗读。

  (2)再找出能体现“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的句子:“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可是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有冒出来。雄日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儿水。他天天看哪,看哪,种子还是不发芽。”先观察课文插图,再采取试读、范读、抽读等形式来体会雄日“十分用心”培育花种和长久等待种子发芽时的伤心、失望。

  (3)创设情境:想一想其他的孩子拿到种子后会怎样种花?结果怎样?心里怎么想的?

  设计目的:

  换词说句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词语以及体会雄日种花的专心,与他后文没有种出花的结果产生巨大的反差。

  通过抓住“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种子连芽都没有冒出来”“天天”“看哪”重点词句多种形式的朗读,表现雄日十分用心的种花,结果却“连芽都没有冒出来”,努力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强烈地突出雄日选择“诚实”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去抵制自己面对王位继承人的诱惑!

  第三个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明白其他孩子也会像雄日一样“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同样没有种出花来,而面对相同的结果却选择

  的是欺骗的手段,反衬出雄日选择“诚实”是多么难能可贵!

  第二次比较:孩子们手捧鲜花的高兴和国王看见鲜花的不高兴进行比较。比较出他们对最美丽的花不同的理解。

  (1)提问: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让学生找出句子。(出示句子)“许许多多的孩子捧着一盆盆盛开的鲜花拥上街头。”指导朗读,突出花之多,花之美。

  (2)提问:国王从孩子们面前走过,脸上是什么表情?(出示句子)“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指导理解“一丝”,朗读出国王的不高兴。

  (3)追问:国王看见孩子们手捧鲜花为什么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能长出美丽的鲜花吗?”听了国王的话周围的孩子会怎么想呢?重点指导朗读这一句。

  设计目的:

  在课件中我把这两个句子放在同一张幻灯片中,指导朗读出花之多、花之美和国王的不高兴。通过探究国王不高兴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国王发给孩子们煮熟的花种的真实用意,是看谁具有“诚实”的优秀品质!

  第三次比较:国王先不高兴与后来看见手捧空花盆的雄日而高兴进行对比。突出国王选择继承人的标准是“诚实”。

  (1)提问:国王看到孩子们手捧鲜花不高兴,看见雄日手捧空花盆反而高兴起来,还说“你就是我要找的继承人!”这是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目的:

  我在课件中把写国王表情的这两个句子放在同一张幻灯片中,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国王选雄日当继承人的主要原因——诚实!

  (三)挖掘部分

  1、雄日没有种出花来,捧着空花盆准备见国王时雄日心情是怎样的呢?(创设情境:雄日手捧空花盆低着头,周围的孩子在嘲笑他:“看,他捧着一个空花盆,真好笑!”)

  2、雄日的花盆真的是空的吗?他真的什么也没有种出来?

  3、国王所说的最美的花是什么样的花?

  设计目的:

  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使理解到:雄日手捧空花盆还要来,说明雄日不光具有诚实的品质,还具有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作为一个国王,既要有诚实的品质,也要有面对困难、失败的勇气,才能统领国家。这也是国王选择雄日作为继承人的原因。

  雄日的花盆不是空的,他种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花———“诚实”的心灵之花,这就是国王心目中最美的花,所以雄日才能继承王位!(板书)

  (四)拓展部分

  1、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熊日说呢?你又有什么话对你自己说说呢?出示并读一读句子: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

  2、朗诵拍手儿歌《诚信儿歌》

  附:小朋友,要诚实,不撒谎,要牢记。

  考试时,不作弊,做作业,靠自己。

  说的话,记心里,守诚信,从小起。

  设计目的:

  通过对儿歌的朗诵,让学生加深感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从小做起!”

  五、教学板书

  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重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所以板书设计不宜太复杂。利用学生爱画画的特点,可在黑板上画一个简笔画的空花盆,点明里面装满诚实。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清新明了。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浙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先复习比的一些知识,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然后出示四个比让学求比值。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例1,让学生写出比,再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观察、比较,发现比值相等,问:“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从比较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引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就做些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及应用。特别强调了已知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利用这个式子改写成比例。

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重点词语如“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等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知道合作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了解合作的意义。

  注重创新,选择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充分利用情境法、朗读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朗读方法。

  利用“课前四步预读法”:一读画(找出生字词);二读后查(学会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三读思(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四读问(对文章有什么疑惑?想法?)在此基础上,试着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读、画、议,动脑、动口、动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此处我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两种小动物吗?它们有什么本领呢?同学们自由发言。梅花鹿和金丝猴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谁都不服谁,那到底谁的本领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比本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检查课前预习:看是否将文章读通顺、读流利。再请一组同学汇报朗读情况。

  其次,通过朗读,学生初步扫除阅读障碍,帮助学生梳理脉络,提出问题: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小组合作,找到这个故事的起因,并在文中画出来,多读几遍。指名汇报。重点指导“都觉得”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会说“它们都很自信”“它们都很骄傲”等,指导学生读出这种语气。

  2、故事的经过。 比赛开始了,梅花鹿是怎样表现的呢?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你能在文中找出梅花鹿表现的词语吗?“飞快”“轻轻一跳”“一口气”“得意扬扬、垂头丧气”,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自己解答,小组交流一下。 得意扬扬:指名答。然后读一读梅花鹿得意扬扬说的话“还是我的本领大”。读出自信的语气。 垂头丧气:我请同学们用行动找出答案。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垂头丧气,再找几个同学到台上表演。要读出梅花鹿的感情变化。

  金丝猴呢?哪个词形容它此刻的表现最贴切?生答“团团转”。谁来表演一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金丝猴的心情。此处为想象补白,意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贴近人物心灵。 过渡质疑:梅花鹿和金丝猴的本领都很大,为什么都没摘到果子呢?

  3、故事的结局。 比赛进行到这,你们说金丝猴和梅花鹿谁摘到了果子?让我们来看看故事的结局吧。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来,读给同桌听一听。

  梅花鹿和金丝猴最后为什么能摘到果子?它们为什么都笑了?也许,它们会对对方说些什么?请你试着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合作完成呢?你能举例说说你与别人合作完成过的事吗?

  板书设计

  梅花鹿 跑得快

  比本领 (合作)摘到果子

  金丝猴 会爬树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三只蝴蝶》,选自统编教材。《三只蝴蝶》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故事主要采用了拟人手法,讲述三只蝴蝶在大雨里向三朵花儿请求躲雨,却因为不愿意分开,最终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一直等到太阳公公出来赶走了乌云,它们才晒干了翅膀,快乐地游戏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遇到困难时不应丢下同伴,而要共度难关。

  从教材编排看,文中角色较多,且语言生动、趣味性强,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幼儿对短剧的朗读、理解能力以及复述故事的能力。

  从教材结构看,故事3—11小节内容相仿,且短小精练,突出了三只蝴蝶的深厚友情,是幼儿表演的最佳范例。同时课标也明确指出表演是幼儿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表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激发兴趣、陶冶情感。

  从教材主题思想看,首先,故事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友爱团结,共同患难。人生中少不了团结、有爱、互助这些道德品质,而幼儿从小培养团结友爱、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善于理解他人、团结他人、与人交往合作的人才。但是使用教材时,除了注重文学因素外,还应该注重思想性和时代性。原文的结局是:三只蝴蝶在大雨里飞来飞去,找不到避雨的地方,直等到太阳公公出来赶走了乌云,它们才晒干了翅膀,快乐地游戏。这其中隐性地说明三只蝴蝶并没有自己解决问题,而是借助了其他人(太阳公公)的帮助,赶走了乌云,才让雨停下来。《三只蝴蝶》这个故事从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需要来说,蝴蝶的做法并不可取,应该以灵活机动、变通式的方法来应对困难。所以,故事中花朵们的说法事实上是对三只蝴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如果蝴蝶能分别躲在三种颜色的花下面,不就可以避雨了吗?并非暂时分开躲雨,就是背弃了友情。

  《纲要》也明确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结合《纲要》要求、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及故事内容特点,我从知识、情感、技能三方面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记住故事名称,并理解故事情节、内容,学习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和短语。

  2.引导幼儿体会同伴之间互相关心,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感。

  3.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编《三只蝴蝶》的故事,并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短剧表演能力。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同伴之间相互关怀、互帮互助的美好友情,理解同伴之间的相处之道。

  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发挥幼儿的想象与主观能动性,尝试解决蝴蝶躲雨问题,提高幼儿从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1.课件、电脑;

  2.故事发展的图片;

  3.红、黄、白蝴蝶头饰道具各一个;

  4.红、黄、白花朵头饰道具各一个;

  5.太阳公公、乌云头饰道具各一;

  6.芭蕉树、柳树、蘑菇、大叶子、粉色花道具各一个。

  二、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特点,我采用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主要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用的。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逐一出示故事情节发展的图片,引导儿童理清故事情节。并进行动画展示,播放原版《三只蝴蝶》动画,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效果,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使幼儿对比自己想到的蝴蝶躲雨的方法,更进一步理解故事深意,达成教学目标。

  2.讨论法:让幼儿根据自身经验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此方法主要运用在第一环节,红花姐姐拒绝白、黄蝴蝶躲雨后,故事情节会如何发展,让幼儿展开讨论。

  3.讲述法:在第二环节,由教师讲述改编的《三只蝴蝶》。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人生观。在讲故事时,我注意控制语速、语调和抑扬顿挫的变化,使幼儿理解角色感情。

  4.提问法:此方法主要运用在第一环节与第四环节,如:假如你是三只蝴蝶中的一只,你会怎么做呢?此方法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事物,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演演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表演法:是幼儿在短剧表演中,边表演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四个环节来进行: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幼儿潜在的内动力,我会以故事为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故事开始前,告诉幼儿今天要认识3位新朋友,拿出红、黄、白蝴蝶的道具,在讲述《三只蝴蝶》故事情节时,逐步出示图片。在讲到红花姐姐拒绝黄、白蝴蝶进去躲雨处打住,以创编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展开想象,接下去会怎样。并在黑板上贴上花园其他树木花草的道具。

  这个环节,改变了以往简单的完全照搬式的复述,而是一个问题多种答案,给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幼儿回答时,以团结互助互爱为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提问与引导,使幼儿能更好理解、创造、并将自己的创造表达出来,不仅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互相关爱的情谊,还要初步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述教师改编故事《三只蝴蝶》

 在这一环节进行前,先对第一环节幼儿的创编故事进行总结,再给幼儿讲述自己续编的故事。在讲述时,对幼儿进行提问,让幼儿猜测下文,并学会复述故事中多次出现的句子,加深理解同伴之间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情谊。

  (三)表演环节

  为了幼儿更好地掌握故事内容,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让幼儿分角色扮演改编版《三只蝴蝶》的故事。指导7位幼儿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同时提示其他幼儿和表演者一起讲述故事的对话。

  通过这一环节,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增加趣味性,同时巩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四)观看原版故事视频,对比总结

  让幼儿观看原版故事《三只蝴蝶》的视频,引导幼儿对比原版故事的结局与幼儿自编故事结局,总结两者不同:原版是通过外界(太阳公公)帮助,三只蝴蝶才能继续玩耍,但幼儿自编故事是三只蝴蝶自己解决了躲雨的问题,但不变的是三只蝴蝶的友谊。

  并通过情境假设的方法,假设今后小朋友玩积木、分点心等情景下闹矛盾,大家应该怎么解决。让幼儿学以致用,贯彻同伴友爱互助的精神,并培养幼儿从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总结

  这节课我时刻坚持“语言至上”、图文教育、师生互动以及积极调动幼儿学习兴趣的理念,多方面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思维创造等能力,切实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就结束了。今天我的说课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实用】说课稿集锦7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说课稿集锦四篇

2.【实用】说课稿集锦八篇

3.【实用】说课稿集锦6篇

4.【实用】说课稿集锦九篇

5.【实用】说课稿集锦8篇

6.【实用】说课稿集锦7篇

7.【实用】说课稿集锦9篇

8.【实用】说课稿集锦八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小班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