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下面我就这一堂课的理解和设计做一下汇报,希望大家给我指出不足。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育,有很多孩子在没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个”“十” ”“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A、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进行数数比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用手势进行配合,是考虑到对学生进行“手口一致”的训练。在数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数,老师就两个两个的数,如果学生是两个两个的数,老师就五个五个的数,甚至十个十个的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我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B、操作探究
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第一次数、估数、初步感知100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熟悉的素材,红豆、巧克力豆,并合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
(1)、数出20粒红豆,让学生看一看,20粒红豆就是这么多,先感受20粒红豆的多少,在提出问题:100粒有多少呢?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进行思考,学生的数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建立。
(2)、让学生抓一把红豆,估计一下够不够100粒,如果不够,就再抓一把,直到认为够了为止。
(3)、验证结果,每组一个一个的数一数,看看哪一组估计的最准确。通过学生自主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准备。
(4)估一估,一袋巧克力豆大约有多少颗?通过这个步骤,进一步训练学生们估数能力,并进一步体会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再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认识100
虽然同样是数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提高了。刚好数出100,又要让人一眼看出是100。提出了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用自己认为的方便、快捷的方法数数,并在操作中,发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
3、第三次数,理解数的组成
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以及数的组成这两个知识,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这一环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根小棒(铅笔),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一共有几个十?是几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脱离实物,强化
训练。想一想,5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从57数到73,数到59时,强调上面提过的类似的问题。通过再次训练,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小游戏。师生互说,学生互说的数数游戏和数的组成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小练习,用学的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用学的数说一句话,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了数感的培养。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郑振铎的《猫》。我的说课分为六个板块: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情感也在不断变化:由最初的酸辛,到后来的悲愤,直到最后的内疚。作者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留给人深深的思考。学习这篇散文,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而且能够感悟“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说学情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经过几年的语文积累,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和欣赏能力,记叙类散文学习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三,说目标
结合课文特点,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及字形。
(2)品味文中关键词句,分析其作用,从而更深地体会家人对三只猫的感情。
(3)感悟“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解决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了解三只猫的不同。
(3)研读课文,品味文中关键词句。
(4)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感悟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这些:
1、朗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朗读重要的句子和段落,从中体会家人对三只猫的感情。
2,点拨法:根据学生需要,适时地启发思维,教给学生方法,发展能力。
五,说学法
1、圈点勾画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学习习惯。
2、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猫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去探寻作者养猫的经历和感受。这个导入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很较快达到兴奋点。
2、字词检查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生字词,因为预习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是读书和写字,同学们预习课文时自行查阅字典、资料,解决生字词问题(个别词语教师点拨)。这一环节的设计既符合自主学习的理念,又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本质。
3、读“猫”——三种命运
学生速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描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格、地位以及结局的词句,并以猫的口吻做自我介绍。
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们明确作者一共养过三只猫,他们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能从这五个方面分别抓住三只猫的特征,明确三只猫有三种不同的命运:病死、亡失、含冤而死。采用自我介绍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打破传统的表格形式的束缚,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课堂。
4、体“情”——两种情感
研读课文,理解把握家人对三只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我把这一环节设为本课的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明确本文对三只猫的外形、举止、性格等进行细致刻画的作用。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领悟赏析的层次:写了什么?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分析关键词句,既让学生体会出家人对猫的情感,又掌握了品味语言的方法,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品的能力。
5、探“因”——一点感悟
什么原因导致第三只猫的悲惨命运?
本环节主要采用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通过分析、探讨、发言,很自然的得出“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一点感悟。
6、课堂小结
7、作业
联系本课,完成一篇题为《如果我碰到一只流浪猫》的小作文,不少于300字。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期待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因本班出现了个别幼儿挑食的现象,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对身体好,培养幼儿不挑食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蔬菜,知道名称,了解其丰富营养;
教学重点 难点
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多种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
2、烹饪用具、音乐磁带、小篮子
3、丰富词汇:维生素
活动过程
1、进超市、《买菜》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幼:××蔬菜超市!师:我们到超市里去买点喜欢吃的蔬菜吧。(音乐)
师:请把你买的菜放在桌子上,排好。
师:啊,你们可真能干!买了那么多,都有什么菜呀?
2、认识蔬菜,了解其丰富营养(分别出示)
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子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含有va,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va,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你们知道还有那些蔬菜里含有va吗?青椒、南瓜、油菜里也含有va。还有一种蔬菜里面含有va你知道是什么菜吗?请你们猜一猜它是桔红色的,动物中兔子和马非常愿吃。对!是胡萝卜 。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菜?西红柿,你们吃过西红柿做的什么菜?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象vc他能是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
师:小朋友平时都是谁做菜给你们吃呀?咱们自己也来做一个菜尝尝好吧。
《中班活动“多吃蔬菜身体好”教案与反思》摘要:习惯。 活动目标 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蔬菜,知道名称,了解其丰富营养; 教学重点 难点 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爱吃蔬菜的好...
说课稿 篇4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六年级、七年级的现代诗歌单元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解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读、想、品、悟(即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凭借诗歌的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再通过对诗中语言的分析品味,来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情感),也有了一些诗歌创作的体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同学们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有了一定积累,对情感的理解也有了提升,原先只是帮助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的学习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他们要真正全面透彻地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那就必须学会鉴赏,懂得什么是诗歌的美,怎样才能让诗歌绽放她的美,这样,他们的诗歌创作水平也会随之上个台阶。因此,设计了这样一个由“解读——鉴赏——创作”的阶梯性走向的教学环节。因为,这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使他们有了新的提高,而且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以及文学创作水平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及了解体现诗歌特色的“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情感:在朗读、想象和品味中熏陶学生情感,从而体会、感悟诗人内心的思乡爱国之情;在理解诗歌、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创作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运用已有的学习诗歌的方法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情感。
2、学会如何鉴赏诗歌。
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三美”并以此来鉴赏诗歌。
2、再选一个意象,进行诗歌创作,为“乡愁”再添一韵。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旧知识;运用已有知识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帮助学生在分析体验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新旧知识的交融中提升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学习诗歌;在诵读、想象、品味、感悟中学会鉴赏诗歌;在模仿的基础上创作诗歌。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关于作者与作品的相关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回忆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谈谈作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二 、运用读、想、品、悟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
1、散读(参考学习建议中的节奏,并运用朗读的重音、语调。)
个别学生范读——配乐(其余同学可以闭上眼睛展开合理想象)
2、乡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诗人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来抒发这种情感的?
3、诗人借助这些意象分别想表达乡愁的什么特点?
4、诗人为何选择这些意象?他又是如何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浓浓乡愁的的呢?我们能不能根据诗人由这些意象所展开的联想再结合我们刚才闭上眼睛所想象到的画面,来说说你的理解。
三 、引导学生从诗的形式、语言、意境等角度去感受诗歌的美。
1、在意境中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2、在结构中感受诗歌的建筑美。
3、在语言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四 、体会感悟,拓展延伸
1、欣赏罗大佑为《乡愁四韵》谱写的旋律。
2、创作练笔:给乡愁添上一韵。
3、作品交流。
五、 课堂小结 渲染激情
1、谈收获
六 、作业
1、反复吟诵《乡愁四韵》
2、在余光中和席慕容的同名诗作《乡愁》中,任选一首,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赏析。
《乡愁四韵》说课
由于学生在六年级、七年级的现代诗歌单元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解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读、想、品、悟(即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凭借诗歌的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再通过对诗中语言的分析品味,来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情感),也有了一些诗歌创作的体验。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同学们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有了一定积累,对情感的理解也有了提升。显然,原先只是用来帮助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真正全面透彻地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那就必须教会他们如何鉴赏,只有懂得了什么是诗歌的美,才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它,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才会深远而透彻,并且还懂得如何让诗歌绽放她的美,这样,他们的诗歌创作水平也将会随之提高。
因此,本着“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过程”的新课程理念,我给本节课设计了这样一个由“解读——鉴赏——创作”的阶梯性走向的教学环节,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在体验感悟中习得了新的知识,并当堂进行了实践——诗歌创作,这样一节课,课堂教学环节比较清晰,新旧知识的衔接、过度也很自然,学生也在体验感悟中获得了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和提高。因为,在这这节课上,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使学生有了新的提高,而且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以及文学创作水平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说课稿 篇5
内容与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古诗三首》中的两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潋滟晴方好, 毕竟西湖六月中,
山色空蒙雨亦奇。 风光不与四时同。
欲把西湖比西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一首由景入手,然后抒发感受,第二首则相反,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然后写景。两首诗都是描写西湖夏季的景色,均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因此,定课题为《西湖组诗》。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结合古诗这一独特文学形式,教学中以学生诵读为基本方法,做到以读带情,以读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共六部分
一、导入新课。由学生背诵《忆江南》《望天门山》等写景的诗词导入新课,自然引也对西湖组诗的学习。由旧知过渡到新知,温故知新,亲切自然。
二、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学生自读——读通诗句——根据注释自学、初步理解诗意。然后师生交流,共同品读,感悟。在品读过程中从景和情两方面来说。
1、在欣赏美景时,抓住“水光潋滟”“山色空蒙”两词,借助画面,及教师语言渲染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出阳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波光粼粼,犹如一块巨大的宝石,熠熠生辉。以及雨中西湖的朦胧、神秘。让学生边想象边诵读,从景中悟情。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了想象就有了意境,有了品味,把学生带进诗中描绘的意境之中。
2、由欣赏景自然过渡到诗人的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先让学生谈理解,然后教师补充“西子”与“西湖”的共同点:一是都在杭州;二是名字均以“西”字打头;三是两者都娥娜多姿、温柔娇美、天生丽质。近而让学生品出诗人比拟精妙,品语言魅力,感受诗人把西湖比成中国古代最美的女子,他对西湖是多么热爱。并采取多种形式读出这种感受。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依托诗文反复品味语言,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在诵读过程中,深入品味语言的韵律内涵。在读中检查理解。然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淡妆浓抹)并非是对西湖一时一景的描写,而是抓住了西湖神韵,进行的精炼概括,成了赞美西湖的巅峰之作。而学生此时的理解仍然只停留在诗中对晴天、雨天的描写上。只有学生感受西湖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景色,才能深刻理解这两句诗。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随着学生对西湖组诗的学习,逐步加深理解,感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魅力。
三、学习第二首。(出示诗)
西湖自古美名传,无数文人都赞美过它,由此转入对杨万里的《晓出净慈诗送林子方》的学习。
1、学生读通诗句。
2、然后说说如果根据诗意画一幅画,你会用怎样的色彩,画成什么样。引导学生抓住“接天、无穷碧”想象荷叶之广袤,视野之宽阔;抓住“映日、别样红”感受花之鲜艳,这是对学生进行说和想象的训练点。比如:荷叶的描写,由一片绿叶到一湖绿叶,直到水天相接处,蓝天、碧叶、红花相映成画。让学生在丰富想象中感受美,并用读表现出来。六月西湖,碧叶红花妆扮,浓妆艳抹,品湖之浓艳,这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学习第二首,既是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加深理解,又以此句抒情。
四、拓展补充
古诗词是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应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大量阅读,我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及教材内容,优化课堂资源,扩展古诗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我补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钱塘湖春行》。让学生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雨中西湖及春天西湖的美,再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加深理解。
2、为全面感受西湖美,体会“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妙,再欣赏雪中西湖、秋之湖、月下西湖的美景。(板书:秋、雪、冬)此时,学生完全感受到西湖“晴阴雨雪皆成景,春夏秋冬入画屏。(板书:皆成景、入画屏)
五、赛诗会
举行跨时空的赛诗会,教师语言铺设情境,学生以不同诗人身份吟诵四首古诗,既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深化对诗的感悟,又把同一题材的诗串在一起,便于记忆。
六、最后,以超市的形式出示作业,给学生选择余地,把课堂内容延伸到课下。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来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会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说流程:
一、以小诗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想以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自由读:《妈妈的爱》。读了这首诗,你想说些什么?
二、进一步理解和感悟。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问题,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在理解几个词语时,我并没有满足于学生从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上对如“按图索骥”、“雪上加霜”、“忐忑不安”的机械的理解,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探求“忐忑不安”的原因,依据学生自己积累的表象勾画出母亲“忐忑不安”的形象。于是,一个个“忐忑不安”的母亲在师生的相互启发下变得越来越丰满。学生不仅在词语的工具性方面得到了理解,人文精神方面也得到了启迪。
三、朗读训练到位。
体会母亲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是重要的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穿插在学生交流感悟体验之中。教学中注重点拨、小结、“推波助澜”,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通过这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一、 教材分析:
《简单Flash动画制作》是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动画知识。是全套教材中培养学生多媒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正确的审美情趣。
本课是本章中学生对Flash软件的初步接触,承接上一节课的动画原理。并贯穿了后面几节课的动画制作教学,是学生能够快速掌握Flash软件的基础和保障。
二、 学生分析
1、 通过本节课Flash动画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本课。学生将使 用flash软件完成一个真正的动画。学习新知的同时强化对动画原理的理解。
2、初二学生对新软件的认知容易肤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相似的“情景主题”,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通过类比和对比来实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
3、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基础、动手能力有差异,考虑学生的分层培养,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
在以上的分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
(2)了解Flash动画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
(3)能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探究、小组协作、演示示范来学习用Flash制作动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个性审美观,培养学生体验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
重点:利用Flash软件制作太阳与白云动画移动和补间。
难点:动画补间动画创作的综合分析及操作。
五、 教法与学法:
通过学生自学答疑、合作探究、重点巩固、当堂训练、拓展演练的方式教学。教学中,以任务驱动,启发和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在生动、高效中进行。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上述教法。引导学生采用自学答疑,合作探究,重点巩固,当堂训练,拓展演练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以练为主,通过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六、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具体阐述
(一)播放动画,激情导入
首先为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Flash动画。激励学生学习动画制作。这样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准备实践。
首先提问学生,完成一个动画片应该有的步骤。然后类比创设一个“导演舞台剧”的情景主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讲解熟悉flash软件的基本布局和基本工具的使用。此环节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任务完成做好必要准备。
(三)布置任务、引导探究
本环节设计了两个任务任务一、太阳的移动
让学生在flash软件中自制一个椭圆图片,观察每一帧的静态图片在快速移动时所产生的变化,通过实践和观察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并强化对动画原理的理解。
任务二、白云移动的动画
通过学生完成太阳移动的动画。让学生充分体验帧动画制作的过程,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并通过对调整动画形变的思考,更深一步理解帧动画的特点。并加强属性面板的理解和使用 。
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巡回指导。并评价学生的表现。
(四)课堂挑战、提升知识
对于还未完成必作任务的学生,教师及小组给予指导帮助。对于已经完全掌握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完成本节课的内容还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提交展示。并强调最好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本环节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而且发展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并注重了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教师巡回指导。并评价学生的表现。
(五)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总结本次的学习要点,让学生以“这节课我学到了 我认为我的表现可以打 分。” 3、对小组和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 要求制作好的.同学将姓名.fla的作品文件提交作业。
七、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按照难度递增的方式有效分解了课程内容,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过程体验。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水生动物》是大班下册第六单元科学领域中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了水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多样性,要求幼儿能根据不同的特征,对水生动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同时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爱护动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2、目标定位
(1)过观察讨论,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多样性和主要类别。
(2)运用图片,对水生动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发展幼儿的分类概括能力 。
(3)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保护其生存环境,树立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重点定位于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和主要类别。难点则是根据不同特征,对水生动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4、准备
为了使的趣味性、综合性、性协调统一,富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准备:
(1)水生动物的专题教学课件。音乐磁带。 (2)海底世界挂图和淡水池塘挂图各一幅。水生动物图画卡片若干张。
二、说教法
新《纲要》明确提出了:“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的条件。”在中,我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原则,采用了以下教法:
1、游戏法:幼儿园的基本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中。首先,在导入部分运用了猜谜游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2. 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及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述。包括自由结伴讲、分组讲,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每个幼儿想说的愿望。
3. 亲身体验法。让幼儿玩游戏《送水生动物回家》,引导幼儿对水生动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最后让幼儿说说水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要保护水生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4. 以上三种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形象逼真的课件,图片,适合幼儿操作的小图片,以及优美的音乐和环境,使幼儿感觉自己仿佛溶入了水生动物之中。
三、说学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奠定基础,本次运用的学法有:
1、视听表述法:首先,让幼儿互相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
2、探索发现法:新《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我们利用各种课件、图片和游戏,给幼儿提供感知,探索,发现、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通过游戏《送水生动物回家》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学习、思考,突破的难点。
说课稿 篇9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为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人类与自然共生存,共发展的主题选择的,作者用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深奥的大自然知识,并把它们比作大自然的文字,学生很容易掌握。
(二)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1.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技能领域: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阅读能力。
情感领域: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和新课标要求,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一些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或句子。
二、 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各种能力的训练,达到教学目标。
三、 教学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四、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主要内容。
五、 教学设计:
1、导入课文: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有关大自然的《大自然的文字》。
2、 学生默读自读提示。
3、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读准字音。(出示小黑板)
霪(in) 雨 铁 砧(zhen)
4、 继续读课文,标好段序。
5、 学生讨论分析,明确全文24段,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认识书面文字的好处,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2--24)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及认识它们的作用、方法、成因。
第二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2--4)
第二层(5--21)
第三层(22--24)
思考问题:(1) 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2) 认识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3) 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想一想:本文选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诠释、分类别)学生可举例回答。
6、 揣摩重要词语,句子。
例: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
“文字”不仅指书面上的文字,还指大自然的文字,最厚的“书”不仅指印刷的书,还指变幻无穷的大自然这部书。“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工具。
7、 小结:学习本文可以和《大自然的语言》对比阅读,同学们应该自己到大自然中多观察,多积累知识,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后,多研究自然,让它为人类服务。
8、 作业:
附板书设计:
认识书面文字的好处
大自然的文字
承上启下,总说大自然文字
空中文字及认识它们
介绍大自然的文字 分说大自然文字
地上文字、石灰石、漂砾
总说认识大自然的方法
说课稿 篇10
一、活动的重点
是激发幼儿喜欢吃蔬菜的情感和意识。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我通过引导幼儿看动画、玩游戏、做蔬菜沙拉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感受本次活动带来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以此来突出重点。
活动设计:
经过观察我发现多数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由于营养不均衡,从而出现了不少的小胖墩,还有的孩子有便秘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结合新《纲要》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精神。我以南京教材大班健康活动《怎样吃最有营养》为蓝本,设计了本次活动《蔬菜王国》,目的在于引起幼儿对蔬菜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产生喜爱蔬菜和喜欢吃蔬菜的情感和意识。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蔬菜如何有营养、要多吃蔬菜,幼儿会感到枯燥无味,教育效果不会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我选择了看动画、做游戏、动手操作等活动形式,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建立与蔬菜的情感,同时其感知、观察能力,积极思维、敏捷反应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喜爱蔬菜的情感,培养幼儿喜欢吃蔬菜的意识。
2、能够初步掌握正确的切菜方法,会自己动手尝试做蔬菜沙拉,有安全卫生意识。
3、愿意将自己做的蔬菜沙拉与大家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幼儿喜欢吃蔬菜的情感和意识。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我通过引导幼儿看动画、玩游戏、做蔬菜沙拉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感受本次活动带来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以此来突出重点。
活动难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幼儿正确拿刀和切菜的方法。幼儿缺乏用刀和切菜的经验,安全意识差,为了安全起见,我有意选用了适合幼儿用的能开合的小刀;为了降低幼儿切菜的难度,我把洗干净的菜切成长条形提供给幼儿,通过示范、演示、及时纠正、指导幼儿正确拿刀和切菜,以此来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灵活多样,生动有趣,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次活动我运用启发诱导、演示、示范、游戏、操作等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以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主动参与,从而使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说学法
幼儿好奇、好动、喜爱游戏、愿意动手操作,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看、想想、说说、玩玩、做做、尝尝等多通道参与的方法,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知经验,激发幼儿对蔬菜喜爱的情感和喜欢吃蔬菜的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观看动画片幼儿特别爱看动画片,因此,我选用了与本次活动相适宜的动画内容溶入活动环节,通过观看动画片的情节,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感受不吃蔬菜对身体带来的危害,我采用启发诱导法层层提问,步步深入,使幼儿逐步理解两兄妹从不爱吃蔬菜到喜欢吃蔬菜的变化过程,这时教师简单做以小结:小朋友不但要吃肉类还应该多吃蔬菜,不挑食,这样才会变得更加聪明健康。
第二环节:巩固对蔬菜的认识
1、观看录象:菜市场的蔬菜。
通过观看菜市场的录象,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自己熟悉的蔬菜了解还不认识的蔬菜,这样更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更乐于接受,同时也为下面的游戏做了隐性铺垫。
2、游戏:蔬菜商店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知经验,培养幼儿对蔬菜喜爱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蔬菜商店的游戏,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幼儿在游戏中既会积极动脑思考又会玩的很开心。
第三个环节:动手做蔬菜沙拉--做做尝尝由于幼儿缺乏用刀和切菜的经验,安全意识差,因此这个环节中指导幼儿正确用刀和切菜是难点。我通过游戏化的讲解示范,教给幼儿正确用刀和切菜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思考怎样用刀不会伤着手,更安全。让幼儿知道做菜之前应该注意些什么,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自选蔬菜、自己切菜、自己做蔬菜沙拉,进一步丰富了生活经验,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幼儿情绪高涨,在做做尝尝中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五、结束部分
现在幼儿吃独食的居多,为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我是这样设计结束语的:小朋友真棒,自己会做蔬菜沙拉了,我们请小伙伴和客人老师尝尝你们的手艺怎么样?在优美的乐曲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推荐】说课稿模板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