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3-14 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国标版第五册49-52页上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和掌握了普通记时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4时记时法”作为记时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因此,教材突出了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小细节入手,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钟面和彩条的直观图形,并联系生活实际把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区别,学会两种记时法相互转换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时间的计算打下基础。

  由于时间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加上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刻,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2、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在学习探究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具准备: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用谈话的形式提出疑问,充分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做好铺垫。

  2、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变静为动,用活动的钟面将一昼夜钟面变化的过程清晰展现,从而让学生自主理解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

  3、多层练习,内化新知

  练习设计有层次,从简到难,从易到繁,让学生层层深入,逐步内化所学知识。让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互换在练习中牢固掌握。

  4、生活中来,生活中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把书本上的数学问题变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学生最熟悉生活情境入手,变陌生为熟悉,变死板为生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来。再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五的晚上,小明接到哥哥打来的一个电话,说明天7时会来看望他。第二天早上,小明起了个早,等着哥哥的到来,可左等右等一直到了8时也不见他哥哥,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环节的设计,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用谈话的形式提出疑问,充分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通过新年钟声的敲响,建立0时的概念。利用钟面模型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感知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初步感知了24时记时法。

  2、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多媒体演示小学生一天生活中的10个片段,让学生通过图中钟面上所示时间用24时记时法表示,并能在彩条上指出这一时刻的具体位置,如:子夜0时,星星眨着眼睛,小明正在睡觉;上午8时,小明在升国旗;上午10时,小明在上课;中午12时,小明在吃午饭。再让同桌讨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下午3时,小明和同学在踢球等等,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相互合作讨论中归纳出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明确两种记时法之间转换的方法。

  三、练习

  1、找朋友

  13张卡片(让拿着同一时刻卡片的小朋友站在一起)让学生首次独立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时刻和24时记时法的互换。

  晚上12时 上午6时 下午3时30分 下午2时 晚上7时 中午12时

  6时 14时 12时 19时 0时 24时 15时30分

  通过找朋友游戏,进一步巩固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互换,着重理解晚上12时,0时和24时表示的是同一时刻,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苦学为乐学。

  2、谈话:同学们学会了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来记录时间吗?(同学之间交流)

  课件演示:(各门口写的时刻)

  归纳:24时记时法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广泛运用,特别是在电视广播、交通、邮电中更是起着巨大的作用。

  3、谈话:你们非常顺利地解决了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时间的问题,顽皮的小闹钟也来凑热闹,时钟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能把它找出来么?(自己填写、交流)

  4、唐市中心小学辅导组为了让同学们能在学校里了解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大队辅导员老师特地在每周的星期四开展了一个《红领巾广播》,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红领巾广播站节目预告

  上午8是20分 新闻快递

  中午12时 儿童歌曲欣赏

  下午1 时 健康教育

  下午3时30分 优秀习作来稿

  5、为小明合理制定星期日一天的作息时间。(用24时记时法表示)

  早上要去锻炼身体,看望生病的张教师,中午想去吃肯德基,下午和哥哥一起去沙家浜,晚上上奶奶家吃晚饭(每人发张表填写、交流)

  时间 事情

  巩固练习阶段,我们设计安排了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的同时,了解24时记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谈话:同学们今天学会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还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是怎样掌握时间的吗?(多媒体播放“你知道吗”)

  古人在生活和劳动中发明了钟表,就是提醒我们后人要好好珍惜时间,那你们打算怎样珍惜时间?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愿小朋友都好好珍惜时间。(安排一定的时间介绍古代人们各种不同的记时方法,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古代人类的文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逐步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说课稿 篇2

  这节课设计的理念是让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并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语文熏陶感染作用。设计这一课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种类,尤其是国粹——京剧,让学生认识京剧,了解京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能够形成学生走近—知晓—关注乃至弘扬京剧艺术,这对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文化传承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有重要的意义。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京剧角色、京剧脸谱、以及一些和京剧有关的常识,并集体学唱《唱脸谱》的歌曲,为进入“戏曲大舞台”渲染氛围。课前要求学生学唱1-2首戏曲片段。为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做充分的准备。

  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以了解欣赏国粹京剧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以了解欣赏国粹京剧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2、通过了解中国戏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之中,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接、更形象的感受京剧、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增强文学的感染力与艺术的内涵。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首先让学生欣赏并演唱歌曲《唱脸谱》营造一种走入京剧的氛围。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走入京剧,(我用具体展示一下),然后调查学生对中国戏曲常识的了解并重点了解中国的国粹——京剧:明确京剧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使用二胡、京胡等乐器。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因它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因而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获得了经典性的地位。接着我向学生介绍要了解京剧把握四个方面问题:即:角色、扮相、场景、手段。这样可以系统的了解京剧、感受京剧:

  (1)京剧的行当:通过展示出生、旦、净、丑的相关角色。

  生(包括老生、小生、武生)

  老 生 小 生 武 生

  旦角:包括正旦、(青衣)武旦、花旦、老旦

  旦角流派——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净角(俗称大花脸) 丑角(包括文丑、武丑)

  文丑

  武丑

  (2)扮相:京剧脸谱——各种颜色(红、黑、蓝绿、黄白、金银)的意义

  看脸谱识忠奸。在讲解脸谱的分类与内涵时,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孙权、张飞、关羽,这些与文学名著相关联的人物,把文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介绍项羽与荆轲,着重介绍与之相关的诗句、成语、典故,增强了趣味性;介绍后羿、窦尔敦、赵匡胤主要突出勾画技法特点等等,这样,会使学生能用积极的心态走入京剧的世界,并能够充分感知文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激发学生了解并知晓京剧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的欲望。

  各类脸谱

  (3)引导学生把握其他与京剧相关的内容——场景的特点及手段。

  场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京剧的动作:唱、念、坐、打;京剧讲究“手、眼、身、法、步”

  有关京剧的俗语,有关京剧的典故……

  (4)了解了京剧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之后让学生谈一谈听京剧的感受……

  可以用对比的句式:如从前……现在……

  可以用比喻的句式:了解京剧如同……

  最后欣赏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片段,形象的感受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这节课,可以引导学生热爱我国的国粹——京剧,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并能够形成学生走近—知晓—关注乃至弘扬京剧艺术。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这也就是设计本课的目的所在。

说课稿 篇3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说课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 1 数学(A 版)第三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方法为本节奠 定了基础,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承载建立函数与方程数学思想的任务;同时本课的内容 将为下一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提供了理论依据。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 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且一般与其他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像 20xx年全国及各省高考考查函 数与导数的题目中大约有 5%涉及到函数的零点,所以本节是函数的应用内容中的基础及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掌握零点的存在条件;掌握函数在某 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究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和函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使学生领悟方 程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用函数处理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内容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的零点 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函数零点在某区间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重点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函数零点在某区间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由于高中生年龄特点及现阶段的认知能力,通过函数图象的直观认识得到其中所蕴含的某种性 质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函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

  难点 函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

  四 、教法与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高中生具有探究原理心理愿望和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的特点,我采用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并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突出教 学重点;运用实例的探究分析来突破教学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的教学过程是: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首先,我将一同与学生回顾以前所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个数的判定方法。即根的判别式 ? , 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接下来我将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相应二次函数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 思考一下。2.新课教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利用三个具体实例: ① ② ③x2 ? 2x ? 3 ? 0x2 ? 2x ?1 ? 0x2 ? 2x ? 3 ? 0 且它们的 ? 值分别是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的情况。为了突出重点,我将一同与学生对第一个方程 x ? 2 x ? 3 ? 0 进行探讨。结和函数图象。通过与学生一同对方程根的求解和二次函数的观察得到当 ? ? 0 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 相应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然后利用这种方法类比分析第二个和第三个方程,总结归纳以上三个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 程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2 接下来再与学生继续来分析第一个方程,通过函数 y ? x ? 2 x ? 3 当 y ? 0 时即得到了其对应的方程 x ? 2 x ? 3 ? 0 ,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并且将函数对应方程的根叫做函数的零点,即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函数零点的概念——函数零点为其对应方程的根。

  进一步与学生对函数零点进行分析,结合之上的三个具体的实例以及函数零点的概念得到 函数零点的存在条件,即假设方程 f ( x) ? 0 有实数根可以得到其对应的函数 y ? f (x) 的图象 与 x 轴有交点,同时等价于函数 y ? f (x) 有零点。

  为了加深学生对函数零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将让学生求解上一章所学习的指数函数y ? a x 和对数函数 y ? loga x (其中 0 ? a ? 1或a ? 1)的零点,通过这个课堂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回顾上一章所学习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相关性质,体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为了使学生对函数零点进行进一步的认识,我将假设函数 y ? f (x) 的图象在区间 ?a, b? 是 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区间端点的函数分居以 x 轴的两侧,形如:引导学生分析,区间端点的函数分居以 x 轴的两侧,即说明 f (a ) 、 f (b) 的函数值异号, 从而得到 f (a) ? f (b) ? 0 ,同时结合函数图象的分析可以得到函数图象在区间 ?a, b? 内一定得穿过 x 轴,由函数零点的概念得函数在区间 ?a, b? 内一定存在零点,引导学生总结得到函数在某 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即函数 y ? f (x) 的图象在区间 ?a, b? 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f (a) ? f (b) ? 0 ,则有函数在区间 ?a, b ? 内一定存在零点。为了加深学生对判定条件的理解, 我将利用学生所熟知的二次函数 y ? x 2 ? 2 x ? 3 在区间?? 2,1? 和 ?2,4?进行探究,同时提出疑问:对于函数 y ? f (x) 的图象在区间 ?a, b? 是一条连续不 断的曲线,若函数在区间 ?a, b ? 内存在零点,是否一定有 f (a) ? f (b) ? 0 呢?带着疑问我将与学生共同探究二次函数 y ? x 2 ? 2 x ? 1 ,得到判定条件的一个注意事项, 即对于函数 y ? f (x) 的图象在区间 ?a, b? 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若函数在区间 ?a, b ? 内存在 零点,不一定有 f (a) ? f (b) ? 0 。

  3.例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我将共同与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一进行探讨,例一为 了求函数零点的个数。通过例题一的探究,加深了学生对函数零点概念和存在条件的理解,引 导学生得出要求函数零点的个数可以通过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个数得到,并且让学生体会函 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定条件。

  4.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将带领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与学 生一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函数零点的概念及其存在条件,以及函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定 条件。

  5.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加深学生对函数零点的理解, 我将教材 P88、 2 布置为课外作业。

  六、板书设计

  最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按照中学黑板结构,将板书设计如下: 3.1.1 方程的很与函数的零点y=ax y=logax2.零点的存在条件 方程根与函数图象的分 3. 判定方法 小结 作业: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为止,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析分享到: 分享到: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财富值, 嵌入播放器: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发现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并探讨能摆成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2、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过程中,学生在抽象概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但只要学生表达的意思对,教师就应该积极的给以肯定,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毕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渐近思辩的过程。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我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领、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先给学生创设情景,引起悬念,让学生在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自主建构数学规律

  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猜一猜,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议论纷纷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是扩大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我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成为一种需要。

  (二)自主探究,经历、体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三)巧设练习,促进思维的发展,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 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社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4. 教学目标

  (1) 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该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3) 知道知识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二、说教法

  从形式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2. 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 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2. 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 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知识作准备

  1. 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口算),单位为厘米

  (1) 半径为1厘米;

  (2)直径为4厘米;

  (3)周长为62。8厘米。

  2. 什么叫做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二)导入新课,隐射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出示几组圆柱体实物(同底等高、同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想知道些什么?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这时交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让学生自行设疑,教师向学生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认读目标

  教师通过展示目标,学生认读目标,这时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了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同时也能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参与达标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三)导入新课,实施教学目标

  1.设疑:要判断圆柱体积的大小,究竟哪个大?哪个小?到底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呢?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出示投影,帮助学生思考。

  2.演示操作,揭示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 快。演示给学生看以后,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学生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体。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圆柱体计算公式的推动过程。并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最后让学生看书质疑。

  这部分教学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完成从演示——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推理的认识过程,让知识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

  关于难点的突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圆柱体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2)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

  (3)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师生互动,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找出两种几何形体转化前后的关系。

  (4) 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

  3. 运用。

  出示例1: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请一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语言说出:(1)单位要统一(2)求出的是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在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之后,安排例1进行尝试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四)巩固练习,检验目标

  1.填表: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它体积,如果不知道圆柱的底面积,那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求出它的体积?该怎样求?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在练习中发展智力,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3.变式练习:已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求圆柱的高。

  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势。

  4.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自带的圆柱体。

  教师提问:如果要知道这个圆柱体积,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又是如何计算的?

  这道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数学知识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说课稿 篇6

  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95-96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从而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之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的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分数的含义是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小数的基础,所以认识分数是本单元的重点。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没有接触过分数,没有“分数”的概念,因此认识分数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在借助图形的情况下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并且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的长处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分一分、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并体会。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一定兴趣,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

  3、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物来认识几分之一,从而感受到什么是分数。

  教学难点:认识分数。

  教法与学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从生活中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始,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运用电教手段,重点采用……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幼儿园的阿姨要给小朋友们发水果了,如果有40个水果分给40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

  但是阿姨只买到了20个,40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请同学慢来帮帮这未阿姨。

  该怎么分呢?谁能够帮助这位阿姨?

  并用电脑演示怎么平均分二分之一。

  板书1/2读数

  把学生带进这样的情景和氛围中,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新知的动机,从而引出“两个人要平均分一个,结果应该如何表示”,在问题的召唤下,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被升。从而在生动的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二分之一。

  2、中午吃点心的时候,幼儿园的阿姨又要给小朋友们分发点心了,今天阿姨没的是大饼,把10张大饼分给30个小班的小朋友,又应该怎么分呢?才能使小班的小朋友觉得合理呢?

  电脑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分,一份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板书1/3读数

  使学生认识三分之一,并使学生了解要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三分之一。

  3、午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要做手工了,这时老师需要把一张纸分给5位小朋友,那她应该怎么分呢?

  电脑演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五分之一。

  板书1/5读数

  使学生认识五分之一,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平均分。

  4、手工上还需要绳子,每一根绳子需要分给10分小朋友,又应该怎么分?

  电脑演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0分之1。

  板书1/10读数

  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来组织,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这样的一个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接触分数,认识分数,了解平均分,对本课是一个铺垫,使学生很快的融入本节课中,自觉主动作为学习的主人来参与其中,

  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为接下去的新知作铺垫。

  二、观察总结,动脑动口

  请学生观察板书,问他们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分析,概括,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讲解分子,分数线,分母的名称和意义。

  结合板书请学生来讲一讲。

  三、注重合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拿三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它的1/2,1/4,1/8,并分别涂上颜色。

  老师说出几分之几,他们就把知好展示出来。

  2、小组合作,制造分数

  利用准备好的材料来制造分数(如线,纸等)

  1/2,1/4,1/8,1/10

  交流怎么制造出这样的分数的,你是怎么想的?

  在这个环节中,尽量是学生多做多说做看多交流,老师放手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要“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实践寻找例证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的体会分数的含义,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锻炼,也使学生去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别人的长处。

  四、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评比

  比较分数的大小

  用电脑演示1/2和1/3的多少来使学生从直观中感知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

  用电脑演示1/4和1/3的多少来使学生从直观中感知谁大谁小。

  板书1/2大于1/31/4小于1/3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不能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说一个你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分数的例子?”“相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吗?”这些提问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与比较过程中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深化,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

  小结;请学生结合板书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想方设法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好奇好学的良好氛围中,让每一位学生学有多得,都能体会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10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本课时在教学中,利用大量的图片展示各种年代、用途、造型、材质的杯子,穿插对局部设计意图的观察,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设计时是要与使用相联系的。同时,启发学生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设计的思想进行杯子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说学情分析

  这个时期的儿童天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一件小事能引起他们海阔天空的遐想,创作生命力强。

  低年级的学生对不同的材料和美术工具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对美的事物很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动手能力较弱。

  三、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有个性、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了解设计要素,渗透设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提问法、讲述法、展示法等。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课件、杯子若干等相关资料。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一)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展示一只一次性纸杯,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常用物品,感受各不相同的外貌,领略一下杯子的风采。由此,便引出我今天的课题:《杯子的设计》。

  (二)直观感知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首先,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观赏古代的杯子与现代的杯子图片,并思考:“喜欢哪一个,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在学生对杯子有一个初步感知时,继续追问:“还见到过哪些其他材料制作的杯子?”通过初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受,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的兴趣。

  美术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借古代的杯子图片,让学生看到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感受杯子的悠久历史。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并观察生活中各种材料制作的杯子,初步感受杯子在材质、外观上的区别,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分析探究

  而后,我将以一只较为典型的杯子作为分析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杯子的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出杯子奠定基础。展示一个常见的杯子并提出问题:“刚才见到的这些杯子,虽然材料和造型各异,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却较为相似。请你分析一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最后,我来总结杯子的结构——是由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讲述杯子的各部分的作用:杯身——放置液体;杯口——方便喝水;杯底——使杯子平稳放置;杯柄——便于手握住杯子;杯盖——保持杯中液体的温度、卫生、便于携带。美术学习中,借助素材呈现,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对新颖独特的杯子图片加以分门别类地展示,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展示多种功能的杯子图片,更是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设计中体现出作品新颖独特的一面。

  (四)示范讲解

  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练习时间以及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制作杯子设计图,内容包括:杯子图形、简单的功能说明、各部分的尺寸、物品名和设计者等,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提高课堂作业效率,并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信心。通过该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掌握设计方法,设计出新颖作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实践展评

  最后,我将举办“新颖的杯子”设计作品展。

  1、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功能奖、最佳外形奖和综合奖。

  2、评价要求: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借“新品发布”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自主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到了美术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六)课堂总结,拓展提高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

  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用可塑性材料将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

  八、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边城》选编在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是高中小说学习的起始点,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著名作家汪曾祺对沈从文有过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在《边城》里,通过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醇厚的世俗人情,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情、兄弟之亲、睦邻之意生动的表现了他心中的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小说是以人物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通过《祝福》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会了通过小说三要素来鉴赏小说,特别是三要素中人物里的肖像描写和对话描写,在这篇小说的学习中,教师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这对学生今后鉴赏和把握小说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沈从文及作品特点。

  2、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和学习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特别是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

  (二) 能力目标:

  1、学习小说细腻入微的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方法。

  2、通过分析小说环境 心理和对话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3 、美读课文,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 德育目标: 感悟真 善 美,亲情与爱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细腻入微的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和情感变化把握翠翠形象

  2、通过翠翠的情感变化来理解爷爷对翠翠在感情上的呵护

  教学难点:

  理解细腻入微的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和情感变化把握翠翠形象以及小说所蕴涵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二、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我也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根据情况采用了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方式。

  此外适当的预习作业也能让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

  讲解时让学生在预习后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划出描写翠翠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并结合作者写作风格和课文背景理解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外仔细观察和揣摩这些词语之间的内在关联。

  2、指导颂读法和讨论法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p21页祖孙两的对话,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段对话是如何展现人物性格的,体现了爷爷对翠翠哪方面的疼爱与呵护,并结合翠翠的情感变化这条线让学生总结爷爷对翠翠的爱体现在哪几方面。在留了预习作业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样可以避免走形式,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不同观点可以碰撞和交流)

  3、教师点拨(注意发现学生问题并及时解决)

  比如通过批改预习作业我发现学生们对翠翠的“凄凉”和“哭”的理解不太好,所以我就要着重启发讲解。

  三、说学法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根据以上依据,学法如下:

  1、反复揣摩,合作研究,感悟提升。

  我们知道,评价、鉴赏能力是语文诸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级,在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对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在小说的评价、鉴赏中,理解关键词语对理解文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篇小说中让学生通过美读体会情感,反复揣摩翠翠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再加上适当的有效的讨论。不仅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小说的抒情特色,又能够通过翠翠情感变化所勾勒的故事情节中体现的外公对孙女的爱怜,翠翠对傩送的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来把握小说对人情美 人性美的歌颂。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这篇小说之门的金钥匙。

  2、美读课文(包括分角色朗读主要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往往鲜明地体现着人物的性格特征。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事实,思想的实际表达为语言。”所以抓对话理解对把握人物感情和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头让女生美读,有助于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世界。

  3 、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分为以下教学环节:

  (一) 导入新课(创设意境)

  1 播放一些湘西风情的图片,使学生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

  2 介绍沈从文及其作品风格,介绍《边城》的写作背景,给出“边城”的解题(从时间、文化上考虑)。

  理论依据: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境的创设,是激趣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一) 介绍整个小说的情节

  这篇课文是节选的,知道整个故事情节有助于把握情节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文意。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课文,概括各节的具体内容。因为这篇小说属于节奏比较缓慢的抒情小说,让学生熟悉情节是理解课文内蕴关键。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翠翠形象

  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翠翠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仔细观察和揣摩这些词语及其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其实构成了一条翠翠感情变化的线索,让学生结合作者写作风格和课文背景理解这些情感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凄凉”—“胡思乱想”—“哭起来”—“神往倾心”—

  “顶美顶甜”—“吃了一惊”—“沉默”—“吹不好”—“柔软”

  设问让学生揣摩情感:

  1、翠翠为什么心中有些“凄凉”?(抓凄凉的含义:寂寞冷落)

  2、翠翠为什么“胡思乱想”想离开祖父,想让祖父着急呢?

  3、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哭起来”的原因吗?

  4、翠翠为什么会听母亲的爱情故事听的“神往倾心”,会觉得是“顶美顶甜”的梦呢?(“虎耳草”的寓意?)

  5、翠翠“吃了一惊”,“吹不好”芦管说明了什么?

  通过设问让学生理清了翠翠心理变化的这条线,这其实是纯情翠翠的爱情由朦胧变清晰的过程。

  通观全文总结翠翠的形象:

  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其关怀备至。对于爱情羞涩又真挚,后来傩送出走她又矢志不渝的在等心上人回来。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2)、爷爷形象

  小说以翠翠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翠翠的情感变化离不开爷爷,表面上看,祖孙两在生活上相依为命,互相照顾,其实更重要的是爷爷在精神上感情上非常理解呵护翠翠。文章中有多处体现,让学生找出来:

  1、讲翠翠父母的故事——告诉翠翠应该怎样去爱

  2、去城里打听却不告诉翠翠——给她余地,不影响翠翠的选择

  3、第三节对话——爷爷十分尊重翠翠的感情,把提亲的事当笑话讲。(这部分找学生分角色读去体会,老师点拨)

  4、翠翠心乱了,吹不好芦管,爷爷给她吹,吹的她心都软了。——理解翠翠的心

  5、当傩送出走,翠翠确不知情,翠翠让爷爷唱歌,爷爷唱的事傩送唱的歌翠翠就又摘了一把“虎耳草”。——心疼翠翠,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感情。

  我们通过翠翠的这条感情线索,看到了爷爷对翠翠在爱情上那么无微不至的呵护,生怕有一点点对孙女的影响,这种来自心灵的爱护是那么的让人感动。

  爷爷形象总结:

  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勤劳,善良,对孙女爱怜备至,特别是为翠翠爱情,默默的操心担忧,对其心灵呵护倍至。

  (3)天保傩送兄弟

  两个人都深爱着翠翠,他们的爱情“决斗”方式确是最淳朴的唱歌,当天保知道自己歌比不过,翠翠喜欢的是傩送时,自己选择了孤独的离开,成全两对有情人,但他最后却死于意外,而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内疚,也选择了离开。

  (五)主题:

  全文通过细腻入微的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和情感变化来展现了纯真女翠翠的爱情由朦胧到清晰的过程,翠翠的情感变化这条红线一头是爷爷对翠翠爱情心灵上的呵护,另一头是线索所关联的情节勾勒出的湘西人民的敦厚纯朴的品性,作者在貌似不经意中,谱写了一曲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好诗篇。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放映了电影《边城》,这样能更好的去体会人物的情感,并真正去理解小说的主题。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有些学生观看完后感动的流了泪。

【【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

2.【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九篇

3.【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

4.【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

5.【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6.【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7.【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

8.【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9.【精华】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