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3-10 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先在读者头脑中埋下一个谜,以引起强烈的期待和追索,继而谜底揭开,真相大白,使读者从中获得惊喜和教益。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要继续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二、说教法

  1、情境法。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本课分三步进行:(1)披文入情,整体感知;(2)精读品味,体会感情;(3)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2、扣题法。本课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说说她是谁?我是谁?为什么要用人物的语言作课题?再简单介绍小女孩、阮恒的情况,用二三句话说清楚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训练学生审题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谈话法。本课教学,多处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时,为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谈话营造紧张、危急的气氛。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学、讨论后,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使学生对所理解的内容得到及时反馈,在谈话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发挥主动性。

  三、说学法

  1、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问题;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体会感情;最后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2、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由表及里地深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在意蕴。如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时,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词,再辨析这些词语的细微差别,讨论:阮恒当时的心态怎样?使学生明白: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再哭泣,可以看出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痛苦、紧张、恐惧的心态,可他没有中断输血,而是在不断地掩盖自己,这正是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

  3、迁移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后,引导学生结合思考练习2的要求小结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办法学习第九、十自然段。

  四、说程序

  (一)披文入情,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时,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课文中的输血迫在眉睫的情景,唤起学生对小姑娘安危的关注之情。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拨动学生的心弦。

  3、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中自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4、引导

  学生紧扣课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二)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抓关键词,了解危急。抓住迫在眉睫一词,质疑、释疑,了解事情的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

  2、品词析句,感受悲壮。

  (1)决心献血。以课后思考练习2为例,让学生找出其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

  (2)献血时的表情、动作。采用以上的方法来学习,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哭的词,引导学生比较啜泣、呜咽、抽泣这几个词的意思,提出问题: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再划出他不断地掩盖自己痛苦的动作,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讨论,明白: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真切地感受这悲壮的气概。

  (3)解除死亡警报。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他立即停止了哭泣,好像没事似的,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领会虽然输血不会死,是虚惊,但他那纯洁无瑕、愿为朋友献出一切的美好心灵却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三)指导朗读,陶治情感

  1、把握环境特点读。如指导读面临严峻的局面的句子时,语速要稍快,读出紧张危急的气氛。

  2、把握感情基调读。如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为表现孩子的思想斗争,沉默要读得缓慢、轻声;为强调精神紧张,读颤抖的声音稍带发颤;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要读出语速的变化(从慢到快),特别是最后举起来语气要坚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的心声。

  3、图文对照情景交融读。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画面向学生展现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图文对照进行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朗读课文第九、十自然段,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再图文对照读,强调重音、停顿、节奏、语调。体味其情感变化,使阮恒的心灵美自然而然渗入学生的心田,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教育。

  附: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失

  小姑娘

  血

  阮恒(无私奉献)

  救

  献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不是停留在简单地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的感悟上: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阅读的要求,我制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吟哦讽诵,品味作者笔下鲜活的文字,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所涌动的热爱大自然的激情作为本课教学目标一;

  学习作者调动感觉器官观察自然景物,感受美好自然的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二;

  学会在文中寻找生活的美,学会用文字表达生活的美作为教学目标三。

  其中目标一、二是教学的重点;目标三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但又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我们一方面要不这个例子用足用好,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这一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朗读,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在品读课文时,体味和推敲重点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赏析课文时,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涌动的热爱大自然的激情;在迁移训练时,注意学会用文字表达生活的美。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点拨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节课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3.根据间接经验感受生活。

  根据这堂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程度进行教学:

  (一)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二)合作探究,体味语言

  (三)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四)综合训练,内化语言

  在解题之后,我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在读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正确地朗读全文,由学生进行评点。

  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朗读,从读中能感悟字词的意义,从读中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读中能感悟作者的感情,以读为主,感悟朗读,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书声琅琅。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五个问题,采用先四人小组后全班交流的方式合作探究:

  1.从全文看,你认为贯穿全文的是“泉”字,还是“听”字,为什么?

  2.鼎湖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可写的地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抓住一个“泉”来写,请你体会一下作者构思的特点。

  3.文中多次闪现一个“绿”字,为什么?

  4.写“鼎湖山听泉”,为什么前面又写了鼎湖山的树木森林,后面又写森林遭受破坏的潜在威胁?

  5.在合作探究中,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大家讨论的?

  合作探究前,我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发表意见,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思考的空间,避免产生优等生夸夸其谈,后进生充当看客的现象,我们知道:对同一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只有深浅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力求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这种最充分的资源整合的目的。

  学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会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着力提倡的,所以我设计了第五个问题。

  教师在这时的作用是与学生共同探究,适时“点拨”,“点”就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拨”就是拨难为易,拨疑为悟。

  这一环节贯穿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对课文精心研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美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言,细细品味。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让学生到文中寻找美点,品味美言,就是对语言的品味、积累。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为了内化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题目:

  1.文中对泉音的描写用西洋乐器作比,能不能换一种来表达,比如民族乐器或者用山中的鸟兽的叫声作比。

  2.放一段音乐《苗岭的早晨》,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并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这一部分可放在当堂完成,也可放在课后作为作业。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日葵》是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小学美术第三册第二课,本课是以“色彩”为主要取向的课程。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景物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本课主要内容是感知颜色及色彩的表现手法。

  2.说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色彩,感知色彩是绘画语言之一。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表达能力,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

  (2)方法与过程

  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感受现实颜色的美。

  在赏析中,感知颜色的美感。

  在创作中,训练色彩的表现能力及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对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艺术。

  3.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的重点:学会如何用色彩来表达所观察的对象。

  (2)教学的难点:如何理解艺术家作品中要表达的感情。

  4.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 :初步感知——观察探究——强化巩固

  师 :引导观察——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三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高对向日葵形和色的认识。学生每参予一个观察,都会思考如何表达的办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具体观察中感悟,最后在大师作品的指引下升华。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所设计的环节上注意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七个环节:

  第一环节:实物激趣

  上课前准备好一盆向日葵,上课时带到班上,这样立即引起了他们对向日葵的注意。由此来导入新课主题。

  此设计的目的是:真实的植物绝对比仿真或其他的表现方式,在色彩上要丰富很多,运用大自然的产物,让同学们耳目一新,避免了纯书卷的乏味,多了一些清新,让同学先被这一活物吸引,渲染气氛,再走进课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课堂。

  第二环节:初步感知

  展示向日葵实物及几幅向日葵照片,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向日葵,对向日葵的形和色有个整体的认识。

  此环节通过老师提问,同学观察回答,让同学们了解到整个向日葵的色彩和谐美(如:黄和绿的色彩搭配很美)。

  第三环节:观察探究

  1.通过对向日葵的花瓣、花盘、花萼的具体观察探究,了解各个部分形色的丰富性。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花瓣,通过找颜色游戏,了解花瓣色彩的丰富性以及由此得到只要仔细观察能获得美的享受的情感体验;也通过花萼的深入研究,说一说颜色和形状,了解花萼的美,并巩固仔细观察的习惯;最后通过花盘的观察讨论,教师范画,了解到还可以那样画的心理体验,同时认识到每个人观察到的感受不同,就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由此突破学生固有的对向日葵的绘画表现。

  2.总结向日葵组成部分,告诉学生“这就是向日葵的结构”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同学们对于结构这个概念有点模糊,通过这个环节,由点及面了解什么叫结构,为经后教师的提问做好铺垫。

  第四环节:出示课题

  前面主要讲的是向日葵的色和局部形,再通过和小白菊的比较,得出向日葵的外形特点——好大的,随即出示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这样设计环节,是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进行设计的,为了让同学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确定本课所画的内容和所画对象的特点。

  第五环节:感知艺术

  出示凡高的《向日葵》和伍必端的《葵花地》,让同学谈谈感受,并说出感受的理由。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通过谈感受,体会欣赏绘画作品的心理体验;再通过说理由,引导学生具体仔细观察,找到自己感受的来源,学习大师们的表现手法,为学生创作出优美的作品提供借鉴。

  第六环节:绘画尝试

  尝试通过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用画笔表现出来,突破原有对向日葵的表现手法。

  第七环节:展示讲评

  通过展示全班作业,使学生有个直观的比较,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为经后的创作提供借鉴。同时,同学间的互评,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没有板书,把文字直接打在了课件上。

  说课稿《会跳舞的向日葵》

  各位美术,音乐教师,你们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堂课题为《会跳舞的向日葵》的美术课。

  教材分析:浙美版三册(二年级上册)第二课《好大的向日葵》改编的。我抓住“会跳舞”来表现向日葵,从音乐入手,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情绪辅助线条,色彩的设计达到音美交融的效果。

  教学目标分三点:1.初步知道向日葵花朵的形、色及人们赋予它的寓意。2.欣赏、观察、分析向日葵,在视、听中感受它的线、色和情绪。表现心中会跳舞的向日葵。3.让学生体会音美融合作业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会音乐表现舞蹈的向日葵。

  教学难点:用舞动的花瓣和符合情绪的色彩表现向日葵。

  教学方法:本课以美术的线条和色彩语言为主,配合音乐的体验,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从音乐的角度标绘向日葵舞蹈的线条,还有不同的音乐情绪用来描绘向日葵的色彩。

  音美融合的具体细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为了解决向日葵的舞蹈姿态,听赏了三次莫扎特的《小夜曲》。

  第一次,听赏莫扎特的《小夜曲》,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从而引到跳跃起伏的线条的选择,听赏音乐为表现线条服务;用跳跃起伏的线条设计舞动的向日葵花瓣后出现了第二次听赏莫扎特的《小夜曲》,让孩子们在这音乐中自由设计舞蹈动作;从音乐中提取向日葵的舞蹈姿态,转化为具体的舞蹈的线条,将其组合成一朵翩翩起舞的向日葵。之后又进行了第三次莫扎特的《小夜曲》的听赏,在听赏中自行创作,完成会跳舞的向日葵的造型设计。

  另外一方面,关于用色也是相当关键的,那么色彩的得来与音乐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提出了假设,“如果,我们在跳激情的热情的舞蹈,那么我们选择怎样的颜色?”“如果,我们在跳缓慢的,柔情的舞蹈,那么你会选择怎样的颜色?”“那么我们跳忧郁伤感的舞蹈,又该穿什么颜色的舞裙呢?”通过这样的假设,把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转化为色彩的表现,从而有达到了音美相融的效果。

  最后,在作业的展示环节再一次体现了音美交融的和谐场面。学生即展示了自己的美术作品,又配着音乐释放着自己的情绪,从而也是自己的作品更赋有情感。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和自己的思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内容通过三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探究“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和原理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发现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学会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通过探究实验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③认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教学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以“自主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理念为依据,让学生“重走探究之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上运用“自我效能论”,用发展性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

  具体教学计划和策略如下:

  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生物必修1已经学习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时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征?然后组织学生回忆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比较蛋白质哪些方面可能会具有遗传物质的特征,并且我补充背景知识:当时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DNA的具体结构。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为什么早期很多科学家推测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而学生先前已经通过各种媒介了解遗传物质是DNA,这样再次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沿着前辈探索发现的足迹,去探究怎么知道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首先提出问题:生物体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最合适?并引导学生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组成结构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探究最佳材料。学生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结构进行比较,明白既然生物体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那么选病毒等较简单的材料分析起来简便,干扰因素少。同时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探究,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思路也进行初步的预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首先边观察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动画课件边学习此实验,然后花3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下列图表,体会这几个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的科学性在哪里?实验结论是如何被一步一步证实的?实验的第四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为什么使小鼠死亡?学生不易理解,我补充相关的知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使蛋白质和DNA变性丧失活性后,降低温度DNA可以恢复活性,但是蛋白质却不能恢复。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学生提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提到:

  1为什么不是小白鼠将两者的混合物进行了转化?

  2为什么“转化因子”不是整个S型细菌而是具体的某种物质?

  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在备课的过程可能也发现了:

  教材在这个地方的设计不够完善,实际上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之后,有些科学家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并且做了相应的实验来排除这两种可能。我并没有简单的介绍科学家是怎样设计实验排除这两种可能。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棱两可,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好机会。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去探究是否有这两种可能,(简单的介绍这两组实验)学生分析不同的实验的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通过这两组实验,补充和完善格里菲思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然后我简单的介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这两组实验都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学生就明白了确实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而S型细菌由多种物质组成,那么“转化因子”究竟是哪种物质?这样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用什么方法去探究这“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将学生分组,让各小组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设计实验探究什么是转化因子。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我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有些同学发现原来自己的思维与科学家竟这样的相似,树立自信心,自己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过程式教学”,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来,单独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有些小组的学生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还提出一些问题,例如:1.DNA是大分子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菌中的吗?2.我们也会吃一些生物的细胞,其中也有活性的DNA,那么它是否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样影响我们的细胞,使我们的细胞变成其他的东西?3.课本为什么说艾弗里的实验不能使大家信服的原因是因为提取的DNA总是混有2%的蛋白质,但是第三组实验不就很好的证明了DNA被酶催化水解后,蛋白质也不能使其转化吗?对于这些比较好的问题,让学生将它记录下来,课后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解决。在学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予探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我就不必强制性灌输探究实验的过程,学生真正主动去参与探究的过程,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分组讨论,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也是教学的重点,向学生交代了有关T2噬菌体的背景知识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观察图3-6来学习该实验,要求学生针对这个实验每人至少提出3个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允许讨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中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将好的问题写上黑板,例如:

  1.研究光合作用时选C和O等同位素作为标记元素,这里为什么选择35S和32P作标记?用C和O等同位素,行吗?

  2.为什么离心后T2噬菌体颗粒位于上清液,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位于沉淀物?

  3.为什么第一个实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4.为什么第二个实验上清液离心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5.为什么第一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全是蓝色的,而第二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却是既有蓝色又有红色?

  然后让各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介绍离心的原理,是依据密度的不同。学生就通过自己的主动质疑和讨论释疑,复习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同位素示踪法,也为后面知识“DNA的半保留复制”做铺垫。文科班的学生对侵染的过程并不容易理解,我就补充多媒体动画,通过这两幅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比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思路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其实两者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采用的方法不同。然后我接着通过一道练习题反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学生总结得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证明了DNA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特征:连续性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前面学习的遗传物质的特征相呼应,也为后面学习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的埋下伏笔。

  最后对本节课各小组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习的小组给予高度赞许。每个学期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学习档案,运用“自我效能论”的理论,将本节课中学生好的探究实验设计和教师的评价收入学生的学习档案中,进行跟踪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课后反馈、拓展

  事先编拟一组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检测题,以学案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进行反馈练习和拓展。

  1.课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我将这部分内容用下列资料替换,通过这道练习的反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并让学生得出结论: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2.课后让学生阅读学案资料探究遗传物质是不是都在染色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潜移默化地把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来感染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通过对实验选材、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的假设、预测、分析与综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更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树立自信心。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开拓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 、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前几篇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春》的语言美、《济南的冬天》的空灵美,《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这首诗,既可以巩固前几篇文章引领着学生寻找美、 发现美 、感受美的任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现代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从而为学习其它现代诗歌铺平道路

  2、 教学目标说明

  1)、知识与技能: 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做到熟读成诵。

  2) 、过程与方法 : 以自主 合作 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诵读改写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 感悟秋天 赞美秋天 热爱秋天。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3 、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二、 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一所城镇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秋天》所表达的丰收的喜悦与我们城市学生的生活很难贴近,但我所任教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很多学生在图画音乐方面不仅有兴趣,而且还很有特长,因此我只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境,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 ,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这样必定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高涨,收到好的效果。

  三、 教法

  1、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诵读法

  3、启发式教学法

  四、学法指导

  1 、诵读品味法

  2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章后,能通过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诗歌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可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1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3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五 教学程序

  1、过程总体框架及各板块的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按教师活动分六步:

  引导入境(2分钟)

  品味秋天(12分钟)

  描绘秋天(15分钟)

  歌颂秋天(10分钟)

  归纳方法(4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2、教学环节设计

  (一) 创设情境 感受美

  创设优美、 宁静的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秋的意境中,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探讨问题 发现美

  环节一 品秋

  1 、㈠初读

  1 教师表情范读。

  2学生揣摩默读。

  3小组合作自读。

  4教师指导点读。

  ㈡品读

  找出你认为最优美的诗句。说一说它美在何处,并按你的理解读一读。

  本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及时鼓励肯定学生,指导学生对诗的语言做出正确的理解,以达到学生品味诗文的目的。

  环节二 绘秋

  ㈢研读

  1、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为不同画面命上有诗意的名字。再想一想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那些诗句能表现这些画面,把这些诗句轻声地读出来。

  3、教师出示一幅能表现第二幅场景的画(出示第二幅画)请大家与书上的插图比较一下,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幅。并为自己喜欢的诗节配画。

  描绘秋天这一环节,使学生既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丰富了想象能力,使阅读进入一个创造性的高度。

  环节三 颂秋

  ㈣诵读

  1、选择你配画的诗节有感情诵读。

  2、伴随《秋日的私语》的钢琴曲,用优美的语言,解说自己描绘的画面。

  这一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自主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秋的意境中,感悟诗人赞秋、颂秋的喜悦之情。

  (三)归纳方法寻找美

  1、 学生依据本节的学习过程,归纳赏诗的方法

  2 、教师课件展示赏诗方法。

  Ⅰ.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Ⅱ.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Ⅲ.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此环节的设计实现了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使学生形成了品评其他现代诗歌的能力。

  (四) 培养创新 表达美

  课件出示作业:

  1、课外收集描绘秋天的诗文。

  2、喜欢写作的同学将诗歌改写成散文。

  3、喜欢音乐的同学为这首诗歌配置背景音乐并有感情地朗颂。

  布置此项作业能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其特长和主观能动性,这也是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说明

  《秋天》是一首现代诗,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同时我又以诗——画——颂为学习线索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希望在环环相扣而又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流水线作业,创造出一种既有语言美,又有图画、音乐美的氛围,使整堂课具有诗情画意,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之美,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之下入情入境,在潜移默化熏陶渐染之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说课稿 篇6

  一、 说教材

  1.说课内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例1和例2及“做一做

  题目,练习二十八的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3.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1)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2)通过把长度单位分米改写成用米表示的分数,把货币单位几角改写用元作单位的分数,说明这些分数还可用小数来表示。利用例1和例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3)初步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一位小数读、写法。

  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4.教学目的: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而确定的:

  (1)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

  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 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

  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 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

  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 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 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3)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5.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二、 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教学时,先运用迁移法,复习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为学生的新旧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最佳状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教学例题时,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

  三、 说学法

  “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例1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接着让学生尝试学习例2,迁移类推出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数含义。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 说教学程

  (一) 激趣导课,以旧引新。

  1. 谈话导入

  2.复习。

  这一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巧妙地引入旧知识的复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充分的准备。

  (二) 加强直观,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先投影1米长的'尺,并标出各个分米的点。引导学生识图并回答

  (2)启发引导学生看图说出3分米是 米,还可写成0.3米,并依次说出6分米和9分米用分数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

  (3)引导小结:

  这部分练习,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加强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联系,使学生写与的小数有“根基”,进一步准确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3.教学例2。

  (1)提出1元是几角?(板书1元有10角)

  (2)由学生尝试完成:

  全班反馈、订证。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十分几元,不够1元,也可以写成零点几元。

  (3)提出:小强有1元3角钱,以元作单位,可以写成( )元。

  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已有例1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迁移法类推出 元, 元, 元还可以写成0.1元,0.2元,0.5元,深化理解了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类推出迁移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抽象概括并揭示课题。

  ①教师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像0,1,2,3,……,都是整数。像 , , ……都是什么数?(分数)

  我们现在学的一种新数,像0.1,0.2,1.3,1.4,……都是小数(分行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并板书课题)。

  ②提问:我们今天是把什么样的分数写成小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零点几的小数,反过来零点几的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教学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与分数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表达能力。

  5.小数的读写方法。

  6.看书质疑。

  (三) 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使知识与能力和谐提高。

  以上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力求做到有坡度,有深度,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练习效率。

  (四) 课堂总结:

  1.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小数)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零

  点的小数。

  2. 还学习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是怎样的?

  (五) 布置作业: P119 第3题,P120 第7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反馈

  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动学习。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转自数 学吧 )究。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终于决定先自学、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习,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此外,因为有了教材这一老师的教学之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来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如果孩子们自学后不作必要的讲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把3厘米写3/300米。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小数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使孩子们在思考中完善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在孩子们说完分米与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时,我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促使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对这些小数的认识……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不足之处: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教学时,还应让学生大面积的说,去理解,去感悟。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圆的认识》。下面我将从四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图形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新知识曲线图形。圆的认识是曲线图形的起始课,通过对圆的研究,不仅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还为今后学习圆锥、圆柱乃至中学的球体打下好的基础。基于我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a、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b、在认识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c、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是掌握圆的特征能够使用圆规熟练地画圆。

  教学难点:自主、合作探究出圆的特征。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的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2、学法: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

  基于上述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二、说教学过程:

  (一)寻宝中创造“圆”

  教师活动: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寻宝活动情境,小明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小明左脚3米。”同学们你们桌上有一张白纸,上面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你能帮助小明找到宝物吗?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找到自己认为可能的一点或者几点,再通过汇报交流,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学生找到的2个点、3个点……甚至更多的点,直到把找到的点连成一个圆。(板书:①是什么?)教师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与尝试中初步感知宝物的范围就是在以小明的左脚为圆心,3米为半径的圆上。

  二、对比中初识“圆”。

  教师提问:为什么宝物可能在的位置就一定是个圆呢?(板书:②为什么?)出示课件:这些图形的中心到各顶点的距离也是3米,难道这些图形不是宝物可能在的位置吗?

  学生活动:让学生利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发现:正多边形只是中心到顶点的距离相等,而到各边上的距离并不相等;而圆是中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从而是学生体会理解圆的概念就是:“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教师引出《墨经》中的“圆,一中同长也”,一中即圆心,同长即半径。墨子的发现比西方人早了1000多年……学生感悟到的是:中国语言文字是高度凝练与概括的,进而体验到民族自豪感。

  三、画圆中感受“圆”。

  教师活动: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要求1、每人画一个圆,大小相同,想一想你们是怎样画出大小相同的圆的?2、每人再画一个圆,大小各不相同的圆。你们有是怎样画出来的?(板书:③怎样做?)

  学生活动:提出的问题后,自然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内的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得出结论:应如何画圆,认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通过小组合作总结的经验,教师继续提问:刚才我们研究完了怎样画圆——我们是不是又应该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呢?(板书:④为何这样做?)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实践的感受,再一次体会:因为确定了圆心,确定了长度,所以画出曲线上的所有点和圆心的距离都一样长,这就符合了圆的特点——“圆,一中同长也。”符合圆的特点,当然就是一个圆了。

  设计目的:将圆的特征与画圆的方法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画圆中感受圆的特征,利用圆的特征指导画圆,突破了以往教学中,画圆和圆的特征相分离的教学方法。

  四、应用中解读“圆”。

  教师活动:(出示篮球场画面)篮球场的中间为什么要做成一个圆呢?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前面环节的时间研究,可以顺利的解决这个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活动:再想想,怎样画这个大圆呢?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画圆的经历中体验到不同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让学生体验到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这样的设计可以把经验、直观与抽象有机的结合起来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断修正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五、再次寻宝突破“圆”。

  教师活动:孩子们,我要告诉你们,科学家们还喜欢追问这个问题:“一定这样吗?”(板书:⑤一定这样吗?)请看——“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宝物一定在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

  学生活动:这是对学生刚刚建构的知识体系的一个冲击。他们会茫然不知所措,此时(老师出示半个西瓜的图片),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圆是一中同长的,球也是一中同长的。不过,在一个平面内,“一中同长”的就是圆,不是球。

  板书设计说明:小学数学,从做题意义上来讲,很简单;但是从奠基意义上说,却很不简单。让学生从一个《圆的认识》的学习过程中,看到数学学科研究方法以及它的魅力。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8

  我是阿城区胜利小学的教师范金霞,我使用的是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13课《掌声》,课型是阅读课。

  《掌声》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一个原本自卑的残疾女孩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情感教育的素材。为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揣摩与体会,去感知小英掌声前后的变化,使他们在爱的熏陶下感情得到升华,也在掌声中经历成长的喜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小英获得两次掌声的含义,难点是感受小英掌声前后的变化,体会小英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伊始我采用了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的戴天琦同学顺利通过了校园主持人的评选活动,成为了校广播站的主持人。请大家为她鼓掌。请同学们说说你的掌声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掌声的课文。看看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的,这掌声又有什么意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出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环节中我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比较难读、难懂的句子反复读几遍,再标出自然段。在此基础上指名通读全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读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给足时间,让学生在自由读文中扫除阅读中的障碍,梳理思路,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感知,为后面的精读品悟蓄积情感。

  三、 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把第一自然段与第五自然段进行了对比教学,首先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通过自由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小英?接着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默默地”去体会、感悟小英的自卑。然后以“文中第五自然段描写了截然不同的小英。”引入到第五自然段的研读。在学生对比阅读,感知到小英的自卑、忧郁与自信、开朗之后,再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以“是什么使小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个关键性的问题自然引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怎样让学生真正的走近小英,了解小英呢?接下来我以“体会小英心理变化过程”为主线,贯穿在2、3、4自然段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自读重点段,交流体会;细读重点段,深入人物;再读重点段,抒发情感。这样层层深入,以读代讲的方式,保证了阅读的实效性,同时突破了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真正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小英的心理变化过程,我让学生先抓住2、3自然段中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如“低头”“忧郁”“慢吞吞”“眼圈儿红了”等词语去细心品悟,再引导学生揣摩“小英此时在想些什么?”进而体会小英犹豫不定的心理,初步感知人物心理活动。这个偶然的机会使自卑的小英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然而,经过内心的矛盾斗争后,她终于战胜怯懦,走上了讲台。

  接下来出示思考题进行第四自然段的学习,1、文中的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2、它们包含的意思分别是什么?3、这两次掌声对小英又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在默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再通过全班汇报及教师的相机点拨,使学生明确两次掌声包含的意思分别是鼓励信任、赞扬与肯定。接下来细读课文,找出反映小英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流下了眼泪”“鞠了一躬”“微笑”等体会小英此时的心情,让学生充分的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感受人物心理活动。联系2、3自然段的描写,小英从刚开始的“犹豫”到最后“微笑着走下讲台”这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也参与其中,感同身受。相信学生与小英走得更近了。此时再读课文,学生已经蓄积了一份真实的情感——要为文中的小英喝彩!那发自心底的掌声一定会让朗读更真实、更精彩、更能表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达到了理解文本内涵,感悟文章思想的目的。

  此外,我还注重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在学生正为小英的变化而感到欣喜的同时,我设计了“如果小英此时就在我们面前,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对大家说些什么?”等生动的情境,通过小英与同学们之间的对话,最终实现了让学生真正走入小英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该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心理,用自己的语言丰富“掌声”内涵。

  “同学们的掌声包含着鼓励,代表着夸奖。小英自己又是怎样看待这两次掌声的呢?”由这个问题,我导入到六、七段的学习。通过自读、指名读小英的来信,谈感受,使学生再次体会掌声的力量、爱的力量。怎样让学生把感悟到的以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呢?我借用了文章精彩的结尾,通过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文章主题: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掌声给人以尊重,掌声给人以鼓励,掌声给人以支持。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掌声去鼓励别人。

  四、 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我采用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微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这掌声代表的是什么?一种关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还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谈生活中的事例。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爱、鼓励、帮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五、 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针对拓展中学生的回答,我恰当地进行评价,并适时总结:是啊,爱是一杯热茶,爱是一声问候,爱是人类无私的奉献,让我们把心底的关爱用掌声来传递同时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文中的女孩,也献给那些需要鼓励需要帮助的人们。

【【实用】说课稿集合8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说课稿集合7篇

2.【实用】说课稿集合4篇

3.【实用】说课稿集合5篇

4.【实用】说课稿集合6篇

5.【实用】说课稿集合9篇

6.【实用】说课稿集合九篇

7.【实用】说课稿集合10篇

8.【实用】说课稿集合八篇

9.【实用】说课稿集合8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