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2021-01-24 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确凿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到,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二、说学情

  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

  3、学习用具体事例有详有略地说明观点的写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比较抽象,教学时把握重点,组织学生研究3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深入地理解课文,在比较中阅读,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达到因学文而心有所动,从而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的深刻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解决问题,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3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效的语文课堂。

  首先,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引读、指读、齐读、对比读,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还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批注、交流、表达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其次,确立以文中的3个具体事例为研读重点,拨动学生探究的心弦。

  再次,诵读感悟,分享阅读体验。

  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体会科学家发现、发明过程的艰辛,感受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出和本文类似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这些科学家成功的事例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也让学生两次感受到他们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不变的事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进行训练表达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通过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习文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以及文章有序地描述和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第二课时:

  1、交流小练笔。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注重交流评议。

  2、好书推荐《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故事系列之科学家的故事》中学生理解到的有关内容。

  六、教学思路

  1、课前观察实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文中三个具体事例涉及到的“洗澡水的漩涡”“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离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观察,获得直接经验。盐酸会使紫罗兰变色以及试纸的酸碱测试可以再课前做实验给学生看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切入课题,理解真理。

  课的开始我从学生熟悉的人生格言入手,理解什么是真理,真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阐明真实道理的,指导我们言行的,为我们人生导航的等这样的句子就是真理,就是道理或观点,进而切入课题,告诉学生课题就是一个道理。引导学生说课题,要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得理直气壮。我想这样要比从课题入手要容易得多,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化了。另外,这样的切入课题和课尾的练笔结合在一起,使整节课的首尾照应形成了一个整体,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任何一个道理都要经过不断发问探索,付出诸多努力才能实现的。

  3、检查预习养成积累的习惯

  认清词语,纠正字音,同时进行引申和扩展,加深学生对课外词语的积累,如对含有反义词成语以及非四字成语的积累。

  4、找出和课文题目意思相近的句子,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都是说理论述的句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把抽象的道理做形象化的理解。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议论文,不宜在文体知识上作过多的讲解,要少用“论证”“论点”“论据”这类语言。

  5、研究事例,说明真理。

  文中的3个具体事例,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中的故事,他们的作用是为具体说明作者的观点,即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服务的,因此,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简单概括三个事例的主要内容,然后合作探究,完成表格,接着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事例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点,进而使学生明白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读、议、思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发现、发明过程的艰辛,领悟议论文的特点,用具体确凿的事例说明道理拨动心弦。

  6、补充事例,拓展延伸。

  学习了三个事例,让学生补充说明其他事例(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其他科学家的故事,可以是课文中学过的),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使他们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7、读写结合,进行写作训练。(重点放在第二课时)

  七、存在的不足

  1、是引导学生朗读的问题。但学生找出了有关的句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如何评价朗读的结果,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2、是教学中我和学生的互动不够,情感不够投入,再引令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不够自如。

  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而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清文章内容,并明确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

  3、了解课文主要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论述这个观点的。

  4、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本课重点

  1、本课的三个例子。

  1)洗澡水的漩涡。

  2)紫罗兰的变色。

  3)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2、学习本课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

  难点:

  理解“?”、“!”代表的含义。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在知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的思维、认识、兴趣爱好也日渐增加,对于这类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应该会有较大的兴趣,但对议论文的文体刚接触,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引导点拨。

  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谈话式导入法,抓住题眼来审题,提问:如果是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抓哪些关键词来展开的。由此引出叶老先生也是抓住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来展开的。接着,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真理”和“问号”之间的联系来进行阅读教学,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最后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主体地位,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和人文性。

  所设议的问题:

  1、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和“问号”写了哪几个故事?这几个故事都想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2、作者提出观点,别人就能相信他的观点吗?还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这在议论文叫论证。

  3、在课文找出得出真理的句子和得出真理前提问的句子,分别用“ ”和“ ”画出。

  4、难道说仅仅只需要提出几个疑问就可以诞生出真理了吗?

  5、研读事例。在文中找出写他们反复实践的语句。

  6、看语句,听语句,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7、你觉得这三个人身上有什么共同的精神品质?

  8、拉直变成!,这里的“?”代表什么,“!”代表什么,拉直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9、启发学生谈学后感想。为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说教学设计:

  我的课堂结构是:谈话导入课题——初读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精读三个事例,感悟科学精神——了解议论文形式,学习写法。

  课堂伊始,我采用谈话式导入课题,揭示题目的关键词语“真理”和“问号”,然后,整个教学过程就紧紧围绕“真理”和“问号”展开。为什么在开头要抓两个词语呢,因为纵观全文,课文的主线就是“真理”和“问号”之间的紧密联系,抓住了这两个关键词,就抓住了主线,抓住了重点。然后围绕着这两个词,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1、课文围绕“真理和问号”写了哪几个故事?2、在文中找出写得出真理的句子和提问的句子,从而引出第3问。3、难道仅仅只需要提几个疑问就可以得出真理吗?通过这几个疑问,引发学生思考:真理的得出还需要不断探索、反复实践,从而突破难点。在突破难点后,我又让学生品读三个主人公反复实践的语句,想象他们实践的画面,从而感受他们共有的科学精神,为下面的总结观点和谈读后感想作好了铺垫。

  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本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特点,同时布置仿写作业,真正把读与悟、学与用结合起来,体现了进行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要求。

上一篇:《水的秘密》说课稿 下一篇:《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