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说课稿

2020-11-29 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塘月色》说课稿1

  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式、讲解式、讨论式、朗读式、比较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欣赏这篇美文,我分二个课时来讲析,这里着重阐述第一课时,

  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4—5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读。播放范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其次赏析4—5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对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

  1、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

  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

  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达效果。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再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

  限时背诵第4段,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板书则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本课板书设计遵循简明精练,突出重点,形象美观原则。

  《荷塘月色》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第一册第1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册书现代文阅读共三个单元,每单元不分文体组织课文,但围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它是阅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基础。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通感等修辞。传统语文数学仅把课文当作学习的对象是不恰当的,正确的认识应是把课文当作借鉴的范例,因此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于领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教学和其它文章不同,用传统的分析法教学会破坏文章整体韵味和优美的意境,所以我打算把传统的散文分析课变为鉴赏课,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因文章不长也适合鉴赏。

  从学生角度分析,传统的分析法重分析较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束傅,久而久之,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其次,这阶段的学生从初中毕业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具有散文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鉴赏。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

  (1)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两课时。

  第1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第2课时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2、准备好多媒体电脑,投影及相关软件。

  六、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不同的写荷的诗句和画面(有日下荷花,雨中荷花,月下荷花,作者借景抒发的喜悦和哀伤,引出朱自清的《荷》)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采用多媒体形式导入新课,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处于愉悦的状态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看配套的画面听配乐朗读、思考。

  (1)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并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2)从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情绪?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

  1、创设情境

  2、在散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借助文章的语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处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感情。

  (四)分小组讨论,限时作答

  设计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

  (五)对于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根据你的学识阅历,或许你会有新的见解,把你的见解写下来(100—150字)然后讨论—辩论。

  通过质疑这种形式,不仅能澄清文中一些模糊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景来表述这种情?

  2、画一幅《荷塘月色图》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上节课内容,出示目标

  (二)投影学生习作《荷》

  分析图画和文中描写的区别及产生区别的原因。

  设计:鼓励学生在画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形象经过文学到图画的转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三)分析区别及原因

  (1)“画中景”和“文中景”

  (2)图较直观,文多含蓄(文中有一些精美传神的语句)

  (3)人的学识,生活经历

  (四)速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的精美传神的语句,说出你认为的理由及在文中的作用,

  (五)分类汇总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动词、叠词、通句。

  教师示范分析一种,其余学生分组操作、交流。

  (六)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特定时辰,如朝霞中、烈日中、秋雨中某处事物投入真情实感,学习朱自清的遣词用句,写短文一篇。

  《荷塘月色》说课稿3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篇课文,这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文学作品,为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本文写于1927年,领导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知识目标:本文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学习本文体会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本文比喻的妙处何在。

  二、教学重点:

  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是本课的重点。通感的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讲。这两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重点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本文语言优美,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以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四、学法:

  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

  五、课时: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释题,简介作者,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构思的巧妙。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找出感情线索,简单介绍时代背景,。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品析作品的语言,比喻、通感、叠字的运用,感受语言的典雅和充满诗意。

  第一课

  教学内容及步骤: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二、释题,简介作者,并范读课文。

  要求:

  1、标出自己读得不准字音。如曲,读第一声;似,与似的在一起时读卷舌音。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1、课文主要在哪几段写荷塘和月色的。

  2、其余段落起什么作用?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1、课文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四、五、六三个自然段。说说每一段都写了什么?

  第四段:主要写荷塘。作者哪几方面来写的:从荷叶、荷花、塘上的微风、塘下的流水。

  第五段:主要写月光。有没有写荷塘?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但作者通过写荷叶、荷花、写树影等,将月光写得可知可感。月光与荷塘融合在一起。

  第六段:主要写荷塘周围的树。好象没有写荷塘和月色?树是月光照耀下的树,写荷塘里的蛙声,写树上的蝉鸣。此段即是写荷塘又是写月色。

  2、其余各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段:交待时间及写荷塘的缘由。是夏季,月圆的夜晚,作者心情欠佳,想去荷塘看看。

  第二段:写去荷塘的小路。荷塘的四围是树为下文第六段做铺垫。同时点出月光是淡淡的月光,为后文做铺垫。

  第三段:写作者去荷塘的目的是散心,享受荷塘月色。

  第七、八段:作者想起采莲的事情来,并想起江南来。与段与主体有何联系?荷塘月色具有诗意,使作者想起与荷塘相关的诗来。联想自然。结尾照应前文。

  四、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那抒了什么情?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那些景色体现了这种情?

  线索即是这样一种情绪。也是全文的基调。

  五、简介写作背景。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体会本文运用了什么方法把荷塘月色写得那样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谈一谈好在哪里。

【《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相关文章:

1.《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

2.《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

3.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

4.《荷塘月色》说课稿(通用5篇)

5.荷塘月色的说课稿范文

6.关于《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

7.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精选

8.《荷塘月色》优秀说课稿范文

上一篇:《蜗牛与黄鹂鸟》说课稿 下一篇:《圆锥体积》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