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说课稿

2022-07-15 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鸟朝凤》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百鸟朝凤》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飞翔的翅膀》中的一节欣赏课,这部作品是我国唢呐曲中著名的乐曲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音乐产生学习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学习,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音乐。

  二、说学情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快速的发展。

  七年级的学生其认知能力由感性思维逐渐上升到理性思维,对于音乐欣赏的要求,更希望得到深层次有内涵的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时需要老师关注音乐背后的人文内涵以及对作品的分析;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逐渐进入变声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保护嗓子。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整合,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乐曲《百鸟朝凤》,体会传统音乐风格,树立对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弘扬民族音乐。

  过程与方法:

  采用欣赏、互动、小组合作的方式,体会乐曲特点。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说出《百鸟朝凤》的相关内容;并能够演唱乐曲的主旋律。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是了解《百鸟朝凤》的相关内容,并能够演唱乐曲的主旋律。

  难点是通过乐曲音乐元素,分析乐曲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创设情境法。

  2、学法:模仿法、视听结合法。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将传统乐器唢呐带到课堂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问学生这是什么乐器,流行于哪些地区;由于七年级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积累不足,可能只回答出唢呐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然后,我会由此顺势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这样设计,从课下到课上自然的过渡,学生可以更加快速的融入课堂,也紧贴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课标基本理念。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乐曲《百鸟朝凤》,并提问学生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通过对乐曲的聆听以及直观感受,可以回答出给人一种气势庞大,又不失细腻的感觉;之后,我会请学生根据课下收集的资料,对《百鸟朝凤》这一作品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创作者。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请同学们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教师弹唱乐曲主题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在学习乐曲的过程中,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分析乐曲的音乐特点,从而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找不到分析的方向,或者是无法将音乐元素与人文情感进行联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会积极的引导学生将音乐元素与北方人民热情豪爽的性格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好的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集中于课堂,并与生活实际想联系,有助于学生对乐曲的深刻剖析。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播放钢琴版的《百鸟朝凤》,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一下钢琴版与唢呐版的《百鸟朝凤》感觉上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能突出民族风格;学生通过对音乐感觉的分析与理解,可以得出唢呐版的《百鸟朝凤》更能突出民族风格。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使音乐课堂更加的富有活力与弹性,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采用互动的方式,再次唱响《百鸟朝凤》的主旋律,并再次请学生复述《百鸟朝凤》的相关内容,之后我会总结歌曲特点,呼吁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对于本节课的作业设置上,我会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关于“唢呐”的人物、地区以及音乐文化,下节课进行交流学习。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2

  说课:

  本课开始介绍唢呐独奏曲的特点,及流行的地方特色,介绍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是在民间风俗性的活动场合演奏的,演奏时常常根据客观需要和演奏者技术特长即兴发挥,乐曲可长可短,无严格的规定。因结构松散,没有高潮,有时还将公鸡的啼鸣、母鸡下蛋甚至小孩的哭叫声都加入,经过改编的百鸟朝凤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同时进一步将鸟声集中压缩,还扩充了华彩的乐句,使乐曲更完整。通过简介,让学生静心聆听,分析哼唱,体会民族器乐唢呐在我们民族音乐中的精华。

  一、教学目标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三、教学工具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四、教材分析:

  《百鸟朝凤》是一首民族传统的唢呐独奏曲,它通过唢呐音色的不同变化和小乐队的伴奏来模拟各种鸟鸣和虫叫声,形象生动而风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旋律优美动听,情绪欢快热烈。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

  (4)唢呐演示。

  1、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揭示课题,哼唱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思考:

  (1)鸟类的大王?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意指什么?“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什么意思?“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小组活动、总结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

  2、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3、总结。

  (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百鸟朝凤》,培养保护自然、喜爱自然的感情,以及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2、通过聆听、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模仿表演等形式,体会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

  3、能够清晰分辨出音乐中唢呐模仿的不同种类的鸟的叫声;能够清晰分辨出各乐段的主题旋律。了解唢呐的乐器风格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赏析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听辩和区分各乐段的主题旋律。

  【难点】

  了解民族乐器唢呐,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设置情境教学,播放各种鸟类叫声的音频并引导学生想像鸟类的形象,并引导话题,在音乐中,很多乐器也能模仿出音频中鸟类的叫声,而且非常得形象,大家猜猜都有什么类似的乐器?

  2、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对器乐模仿的话题已经议论的热火朝天,引入今天的音乐主题——唢呐名曲《百鸟朝凤》。

  (二)感知乐曲

  1、初听乐曲,听歌曲的旋律表现了什么音乐形象?又是什么速度?

  (欢快跳跃的情绪、感受到各种鸟类鸣叫嬉戏的场景;乐曲速度自由,属于散板)

  2、教师为学生们简介作品《百鸟朝凤》的相关知识和唢呐的乐器背景知识。

  (三)探究乐曲

  1、分段复听乐曲,教师带领同学们通过聆听,认识并区分每一段的主题旋律。教师可通过讲授法,为同学们简介每一段表达的主题。

  第一段:主题旋律的展现。清晰地展示出曲调风趣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

  第二段:运用唢呐的各种演奏技法来模仿不同鸟类的声音特点。

  第三段:乐曲的第三乐段,延续欢快喜庆的音乐形象,对作品进行概括和总结。

  2、带领同学们对乐曲的第二段进行详细欣赏和分析。

  (1)听第二段旋律,同学们自由抒发感受,概括第二段音乐的表现手法(学生可能总结出:唢呐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演奏技法多样,民乐队进行流水板的反复伴奏)。

  (2)同学们通过聆听,寻找第二段一共模仿了几种鸟类的叫声(布谷、斑鸠、公鸡、喜鹊等)。

  (3)邀请同学们分组尝试着模仿一下这些鸟类的叫声,感受唢呐乐器的声音特点。

  (4)同学们通过赏析和切身表演体验,概括出唢呐乐器的音色特点。

  3、带领同学们赏析作品的第三乐段,对比一下第三乐段和第一、第二乐段有何不同。(学生总结:第三乐段杂糅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因素和第二乐段的华彩演奏技法,形成了更加完整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

  4、最后完整聆听作品,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知。

  (四)巩固提升

  1、教师为同学们播放由民乐独奏《百鸟朝凤》改编的钢琴版《百鸟朝凤》,感受不同乐器风格下的《百鸟朝凤》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

  2、说一说你更喜欢哪种乐器表现形式,并说明原因。

  3、同学们互相之间自由交流,互相抒发感受,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民族音乐进行整体的概括,并引导同学们更多的去关注民族音乐和器乐发展,培养对于民族文化的喜爱。同时,引导同学们关注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感。最后,邀请同学们针对唢呐独奏版的《百鸟朝凤》写一篇小小的听后感受,下节课大家一起来分享。

  2、教师播放音频,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课程。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百鸟朝凤》,使同学扩大音乐视野,感受乐曲所抒发的人们在大自然中欢快愉悦的情绪。

  2、了解唢呐的音色,风味。

  重 点

  难 点 分辩音乐表示的各种鸟叫。

  2、感受音乐表示的各种场景。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G---bB2/4

  1 5 5 5 | 5 4 3 2 | 1 --- ||

  m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二、视唱。

  1=C3/4

  6 6 6 6 | 4 6 1 | 7 --- 6 | 5 -- -- ||

  6 6 6 6 | 4 6 1 | 7 --- 6 | 2 -- -- ||

  34 5 5 | 6 5 -- | 1 7 1 | 2 -- -- ||

  3 2 3 | 2 1 --| 5 6 7 | 1 -- -- ||

  三、欣赏《百鸟朝凤》

  完整的听乐曲,想“你听到了什么?”

  介绍《百鸟朝凤》的来历:《百鸟朝凤》也称《百鸟语》

  原流行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乐曲是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达了千百只鸟儿在凤凰寿辰大喜之日,兴高采烈,唱歌跳舞,庆寿朝拜的情景,热闹非凡,表示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次曲通常在民间风俗性的喜庆场所演奏的,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分段欣赏

  让同学欣赏,在讨论“这段表示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第二遍欣赏中让同学根据自身对乐曲的理解用语言、色彩或线条来表示。

  分段分析讨论:“我认为这段表示了-------,可以用------来表示。”

  说说:你觉得“唢呐”的特点什么?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百鸟朝凤》 唢呐 独奏

  1、“春回大地” 优美 流畅

  2、“莺歌艳舞” 鸟鸣

  3、“林间嬉戏” 活泼 欢快

  4、“百鸟朝凤” 优雅 稳重

  5、“欢乐歌舞” 热情

  6、“凤凰展翅” 热烈

  7、“并翅凌空” 达到高潮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5

  一、教学内容

  1备枨《向日葵》

  2弊酆涎盗藩声乐练习、旋律填空

  3毙郎停邯《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

  4 口风琴

  二、教学目的

  1敝傅佳生有表情地歌唱,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绿化和建设做贡献,歌曲《向日葵》、欣赏《百鸟朝凤》音乐课教案。

  2蓖ü旋律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辨别是否通顺、流畅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正确气息吹奏口风琴

  一、组织教学

  1、苯教室

  要求学生做到铃响安静

  听音乐进教室

  2、奔觳榭吻白急釜

  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音乐书、笔、

  3、笔ι问好

  要求:听琴声起立站好,声音洪亮,听琴坐下オ

  二、基础训练

  1笔映练耳,课后练习(一)オオ

  曲式分析:练习为二声部的练声曲,由渡音程构成,模拟布谷鸟的啼鸣。(重难点)要求:用较高的声音位置和明亮的音色,并有弹性,小曲中间4小节旋律应明亮,连贯,声部和谐。

  过程:先听老师范唱歌谱。提问:

  ①练习曲的节奏和调式。

  ②练习曲分为几个声部?

  答案:乐曲为(大调分为两声部,四二拍的节奏,请学生听琴唱谱看到休止符唱出,第一声部掌握后,集体祝唱第二声部,在唱准音高和节奏后,用“u”做发声韵母,因为过了一个寒假,收拢一下声音很有必要。

  三、口风琴训练

  复习巩固指法、气息和一些练习曲,先回忆吹奏的正确气息再回忆指法,音乐教案《歌曲《向日葵》、欣赏《百鸟朝凤》音乐课教案》。

  要求: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腰部用力,口鼻同时吸气,吹奏要控制气息。

  过程:先集体进行呼吸练习,老师提出要求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吐气时吐发“tu”音,嘴唇要放松,用力的只有腰部在外撑。

  呼吸掌握后,练习指法,注意按指的正确位置,再复习练习曲。先用单音吹节奏,掌握后,掌握旋律、注重气息,要有控制,吹“tu”时,更要注意请学生回忆一下这首练习曲是选自哪首歌曲

  答案:《布谷》

  (放录音)请学生回忆一下这首歌曲,先听范唱,再跟琴唱词或唱歌谱。边复习歌曲边想一想这首歌写了些什么答案:布谷鸟盼望春天的到来,为什么要盼望春天,

  答案:寒冷的冬季已快过去,暖温的春天,万物复苏,将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请同学再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关于春天的歌。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百鸟朝凤》。这是一首民间乐曲,是由唢呐演奏的,主要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中的一首欣赏曲。

  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1、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

  2、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唢呐,从而喜爱民族音乐,让他们知道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作品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

  3、通过欣赏优秀的民间乐曲,引起学生对民间音乐和民间艺人的关注。

  2、教材分析:

  《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民间乐曲,主要流传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一带,经过民间艺人长期的充实加工形成的一首乐曲。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发挥了唢呐擅于模仿的长处,惟妙惟肖的模仿了布谷鸟,鹁鸪、画眉、黄雀等的啼鸣。有趣的是本不属于鸟类的“知了”也参加进来凑热闹,这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风趣和智慧。

  3、1953年在北京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舞台上,有一位唢呐好手以一曲“百鸟朝凤”得到北京首都各界高度评价,这就是来自山东的任同祥,随后他又获得了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的银奖。后来又多次到东欧及东南亚各国演出,获得了缅甸国家金质奖章。任同祥不仅擅于演奏,还积极从事唢呐曲的创作,自编自演了许多作品,如《庆丰收》《一枝花》等,他还热心从事教学,培养了大批的的唢呐演奏人才。任同祥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为民族器乐增添了光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探究及表演的能力,在音乐知识上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有些学生的聆听习惯不好,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不断的加入“新鲜色彩”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所以根据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四年级学生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百鸟朝凤》,认识唢呐,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了解民间作曲家及民间音乐。

  2、能力目标:能主动感受、体验并模仿动作,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欣赏《百鸟朝凤》,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有独创性的表现音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运用电脑制作的幻灯片,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这是音乐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本着这些原则,我说一下教法和学法。

  1、以情景体验为主,给学生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百鸟争鸣的大自然中。

  2、以教师讲授为主,介绍作者以及唢呐的相关知识和乐曲的创作背景

  3、以感受体验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了解作品中的音乐表现手法,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

  4、采用聆听比较法,使学生准确的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

  5、为了提高学习效率,采用幻灯片辅助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情景体验导入新课

  首先我出示了一片竹林,并插入了鸟鸣的声音,给学生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然后我请同学们玩一个填字游戏,这是一首古诗缺少了一个字,学生很快的就填入“鸟”字,这一幻灯片设计体现了学科综合。我又请同学们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与什么有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的引出课题《百鸟朝凤》。凤凰被誉为百鸟之王,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所以我请一位同学讲《百鸟朝凤》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百鸟给凤凰祝寿时的热闹场面。我还利用百鸟朝凤图,并插入了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同时也感受唢呐这一民族吹奏乐器的特点。欣赏一段音乐后,我请同学们猜一猜刚才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由于唢呐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所以学生很快的答出是唢呐。我又给学生出示了唢呐的图片,告诉同学们唢呐是民族吹管乐器,并介绍唢呐的构造及表现力。让学生了解唢呐的演奏姿势,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将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景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为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二、欣赏教学

  下面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边听边思考,边模仿等来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及其变化,并聆听唢呐的音色来体验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主要分以下几部分完成:首先唢呐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一起欣赏《百鸟朝凤》,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完整聆听音乐作品,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发挥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展开积极的讨论,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情景。讨论完后我又给同学们介绍作者及其乐曲的背景,让学生感受到这首乐曲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可不像“小沈阳”那样,周边的国家他都没去过。由于乐曲较长,当复听乐曲时,我选取有关鸟鸣的片段,给同学们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用动作生动的模仿唢呐表现的鸟的形象。这样同学们的肢体语言都可以参与进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当听到B段旋律时,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的声音?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了南方“知了”的叫声。

  三、拓展延伸

  为了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乐器方面的知识,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所以我为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的习题,拓展同学们的音乐视野。我分别出出示了“苗岭的早晨”——小提琴独奏,“云雀”——笛子独奏,“荫中鸟”笛子独奏,“杜鹃圆舞曲”——管弦乐合奏,这些乐曲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不仅中国的民族乐器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鸟鸣的声音,西洋乐器中的部分乐器也可以模仿鸟叫,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锻炼了同学们的听力。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民间乐曲的印象,我又给学生播放了任同祥的另一首唢呐独奏《庆丰收》,再次让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及民间音乐的特色,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出示幻灯片)这是本课的板书,这是本课的作业。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7

  一、领悟教材,把握目标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七课欣赏曲目《百鸟朝凤》,这是一首民族传统的唢呐独奏曲,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它通过唢呐丰富的音色和演奏技巧,细致形象地模拟林中百鸟争鸣的声音,旋律优美动听,情绪欢快热烈,表现人民群众乐观爽朗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首曲目的欣赏我打算一课时完成。根据以上的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遵循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唢呐及常见的中西乐器,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能用语言(绘画)或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情景的感受与理解。

  2、通过欣赏《百鸟朝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模仿音乐,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

  3、围绕鸟是人类好朋友的主题,引导学生爱护鸟类,增强环保意识。

  以上教学目标的设置,也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基于以上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欣赏音乐,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多种方式体验和表现音乐。

  二、精选教法,激趣乐学

  新课标指出:欣赏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为了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聆听法、体验法、合作法、对比法、表演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

  三、暗授学法,自悟探究

  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听、想、看、说、动多感官参与音乐体验,交流互动,升华情感。

  四、参与活动,丰富体验

  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动力,以审美为核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感受体验、创作表现、升华主题,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1、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播放《铃儿响叮当》,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走进音乐课堂。随后我问到:孩子们,我们一起做个填空游戏,好吗?接着出示课件,古诗词填空:第一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第二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孩子们会很快地说出答案,填“鸟”字。紧接着我问:你们能说出几种鸟的名称吗?学生通过回忆、联想等思维活动,用声音以及动作模仿、表演各种鸟的鸣叫和形态。通过提问,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然后直接进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去参加一个鸟的盛会,感受各种鸟儿的声音,下面我们要欣赏的曲目是《百鸟朝凤》。”

  2、感受体验

  在这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用听、看、说、想的方式来加以感受、体验。首先我在大屏幕上出示问题:“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A唢呐B小号”我觉得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作品比盲目地听更有价值。静静地聆听第一遍,学生会回答出是唢呐,紧接着我出示唢呐的图片,边看边向他们介绍唢呐,让他们通过听、看了解唢呐的特点。随后我讲到,美丽的凤凰是我国古老传说中一种象征吉祥、幸福的大鸟,它在寿辰之时,千百种鸟儿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前来向它拜寿,因此就有了“百鸟朝凤”的传说。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进入了情境,我们复听全曲。听后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你认为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的鸣叫声?学生发挥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展开积极的讨论,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情景。

  3、创作表现:

  当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我们进入了创作表现这个环节。我让他们再次聆听全曲的高潮部分,并小组讨论音乐的速度、情绪有什么变化?这段欢快的旋律让孩子们非常激动,畅所欲言,随后小组讨论得出:这段音乐速度轻快,情绪热情奔放,仿佛是凤凰展翅高飞,冲上云霄与百鸟欢舞的情景。我顺势引导,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能少了我们呢?我们根据音乐情绪绘画、想象小鸟的姿态即兴舞蹈、即兴诗歌创作、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让整个课堂成为我们尽情体验、尽情创造的乐园!

  把想象、律动表现、文学鉴赏融会贯通在一起,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音乐的情感、意境等,让学习的过程更加生动、丰富。

  4、升华主题:

  快乐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小结到:今天我们到大森林参加了百鸟盛会,认识了民族乐器唢呐,感受到了音乐的意境和情趣,还即兴创作了诗歌、舞蹈、绘画等,今后我们还要欣赏更多的中华民族音乐,让祖国的民乐花朵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百鸟朝凤》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音乐全一册艺术与欣赏第三单元第二十三课,这是一节欣赏课,通过赏析作品,体味民族音乐的艺术美丽,了解唢呐这一民族乐器的特征和风格,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并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

  学生在学唱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并能够自由表达所思所想。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聆听、直观演示以及音乐实践,找到切入口,着重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同时,这时期的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讲通过授歌唱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嗓音的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通过学习《百鸟朝凤》,培养保护自然、喜爱自然的感情,以及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2、通过聆听、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模仿表演等形式,体会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

  3、能够清晰分辨出音乐中唢呐模仿的不同种类的鸟的叫声;能够清晰分辨出各乐段的主题旋律。了解唢呐的乐器风格和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赏析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听辩和区分各乐段的主题旋律。难点是了解民族乐器唢呐,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视听结合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感知乐曲——探究乐曲——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将采用音频导入和师生提问的方式,播放各种鸟类叫声的音频并引导学生想像鸟类的形象,并讨论音乐中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乐器,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感知乐曲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播放一遍乐曲《百鸟朝凤》,并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歌曲的情绪是欢快跳跃的,速度是散板、自由的。随后我会为学生们简介作品《百鸟朝凤》的相关知识和唢呐的乐器背景知识,辅助学生熟悉乐曲。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请同学们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强调音乐实践,这在我们的探究学习中也需要有着重体现。

  这一环节,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通过“整体感受—分段赏析—完整体验”的步骤学习,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各段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唢呐的炫技型演奏技法等知识要点。其中,对于各乐段的主题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聆听学生就比较容易能够总结出,因此只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概括即可。但对于第二乐段中唢呐的炫技演奏技法,是这节课的分析要点,在这里我会选择启发问答、讲授法、互动讨论法的方法来进行引导。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模仿第二乐段中不同鸟类的叫声,来感受唢呐的声音特点和风格。最后再通过完整聆听,带领同学们对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的感知过程,并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所传达的精神主旨是什么?通过一步一步的教学推进,学生能够发现这首歌曲表达了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并从所感所悟中培养对于民族音乐、民族器乐的热爱。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同学们聆听钢琴版本的《百鸟朝凤》,并自由讨论一下,两种演奏风格有什么样的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学们又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不同版本作品的聆听和对比,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表现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引入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关注。同时,将自己对于《百鸟朝凤》的所思所想总结成小短文,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请同学们在欢乐的乐曲中结束本节课的课程。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9

  教学内容

  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百鸟朝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模仿音响,并指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2、认识唢呐及常见的中西乐器,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能用语言(绘画)或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情景的感受与理解。

  3、培养爱护鸟类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欣赏音乐,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各种材料和方式模仿与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独创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本课题所需课件、投影仪、唢呐等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一起做个填空游戏,好吗?请大家看屏幕。

  教师操作电脑。古诗词填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学生:观察屏幕说出答案“鸟”字。

  师:下面这个问题可以展示你对于鸟的了解,你能说出几种鸟的名称?试用各种方法与材料模仿、表现它们的叫声或形态。

  学生通过回忆、联想等思维活动,用声音以及动作模仿、表演各种鸟的鸣叫和形态。(麻雀、鹦鹉、海鸥、乌鸦等)

  教师播放一段《苗岭的早晨》引子部分的音乐。设问:这是我们上学期在学习第四单元《绿色的梦》中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中的一段音乐,其中就有描写鸟叫声,大家还记得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学生初步聆听并回答问题。

  生1:是小提琴演奏的。

  生2:我还知道用口笛模拟的“鸟鸣声”。

  教师播放用口笛曲演奏的这段音乐。

  师:其实还有很多乐器都可以模拟鸟叫声,你们听下面这段音乐也在模拟鸟叫声,听听这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播放用唢呐演奏的音乐《百鸟朝凤》中有鸟叫声的片段。

  学生聆听音乐并猜测。

  教师出示两件乐器的图片唢呐、小号,请学生来选择。(屏幕出示选择题)

  生:唢呐。

  师:对了,唢呐属于民乐还是西洋乐器?

  生:民乐。

  教师向学生简介唢呐。

  师:唢呐,中华民族吹管乐器,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它音色高亢有力,适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构造:苇哨—细铜管—音孔—锥型管—扩音器 。

  教师播放唢呐构造课件。

  学生了解、学习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的构造及表现力。

  师:我们了解到唢呐的音色是这样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唢呐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播放乐曲《百鸟朝凤》,听后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的鸣叫声?

  学生带着问题完整聆听作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欣赏作品

  师:大家用几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

  学生发挥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展开积极的讨论,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情景。

  师:谁准备好了就可以回答问题了。

  生1:我感到音乐的情绪非常的热烈、欢快。

  生2:我认为音乐的情绪有些激动。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音乐欢快、热烈的情景。请你试用自己的话(画)或动作表达出这首乐曲描写的情景好吗?

  生1:我眼前好像到了百鸟园,鸟儿们争相放开歌喉唱着各种动听的歌,有的还比赛。

  生2:有一只百鸟之王,其他鸟都来向他来朝拜。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听入迷了。凤凰,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被誉为百鸟之王。《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以其热烈欢快的旋律和充满生机的百鸟和鸣, 表现出一种纯朴的、喜气洋洋的气氛。因此,它往往在民间喜庆场合中演奏。

  教师播放有关的课件。

  生3:传说中有一幅“百鸟朝凤图”相传,南诏始祖细奴逻接替张乐进求的王位时,有吉兆出现。一只彩凤飞翔在巍宝山内的一支山峰上,百鸟便从四面八方飞到这里来朝拜这只凤凰。当年凤凰翔落的山脉被称为凤凰山,又叫鸟吊山。

  生4:我在网上查到了一幅画《百鸟朝凤图》。中间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主干上绘有一只羽毛丰满、神采奕奕的凤凰,四周围绕着画眉、八哥、绿鸠、鹦鹉 、鹭鸶、喜鹊、野鸡等数百只珍贵禽鸟。

  师:我了解到了下面的资料:它是一首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x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后灌制成唱片,流行全国。此曲在第x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

  师:朝凤的百鸟有哪些呢?

  生1:杜鹃、斑鸠、黄鹂、丹顶鹤……

  生2:啄木鸟、喜鹊、黑尾鸟、麻雀……

  生3:朝凤的百鸟还有── 猫头鹰、画眉、黄嘴鸟,连知了也加入了百鸟的欢唱。

  师:唢呐发挥了自身乐器的特色,形象、逼真地模仿了各种鸟叫声,你们能不能用其他方式也表现一下呢?

  生:我能用动作来表现。

  师:我们来分配一下,谁扮演哪种鸟,用什么样的动作模仿,能生动表现唢呐要表现的鸟的形象。

  师:动作可以简单,但是情绪要表现出来。

  学生简单准备几分钟。

  师:由于音乐比较长,我们播放有关鸟叫的部分。

  学生听音乐配合生动的肢体动作(手、头、嘴等都可以参与)。

  师:谢谢同学们精彩的表演,还有很多想参与的同学,我们再找机会给大家。

  我们现在完整地欣赏一遍,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新的感受呢!

  教师播放课件。

  学生听音乐再次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唢呐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吹管乐器,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

  生:高亢、明亮、宏大,善于表现各种情感。

  教师课堂小结。

  师:你学会了欣赏乐曲的方法了吗?能说说应该怎样欣赏音乐吗?

  生: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采用了听、看、模仿动作的方式来欣赏、表现音乐。

  师:每一段音乐呈现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音乐都是表达人类的真实感情。以后我们再学习更多的作品。同学们再见!

  在欢快、热烈的《百鸟朝凤》乐曲声中,学生走出教室。

  《百鸟朝凤》说课稿 篇10

  课题

  百鸟朝凤

  课型

  欣赏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习惯

  2、认识中国民间乐器--唢呐,能用语言、表情或动作来表现音乐情感或情景的感受与理解

  3、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4、培养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用具:

  录音机唢呐挂图、谱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放背景由小提琴和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的音乐片段,朗诵诗歌《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大家刚刚填了一个“鸟”字,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其中的意思?

  2、下面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放欣赏音乐《百鸟朝凤》做背景音乐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凤凰就成为了鸟中之王。所以今天的凤凰鸟显得格外的漂亮。

  3、欣赏音乐

  大家刚刚都听到了老师放的背景音乐,你们听到了什么呢?(各种鸟叫声)

  这首音乐是--由小提琴和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这首曲子描写了清晨各种鸟儿在枝头鸣叫,热闹的场面。接下来。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看那些鸟儿,拜访鸟中之王凤凰的场面。

  在听音乐的时候要思考一个问题:这首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欢快热闹还是舒缓悲伤的?欢快热闹()舒缓悲伤()板书,听完音乐后,回答问题。

  4、乐曲分析

  A、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是我国山东、安徽、河南、河北一带广泛流传的民间乐曲。凤凰,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被誉为百鸟之王。《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以其热烈欢快的旋律和充满生机的百鸟和鸣,表现出一种纯朴的、喜气洋洋的气氛。因此,它往往在民间喜庆场合中演奏。

  B、介绍唢呐,出示挂图。通俗的叫法,又叫喇叭,又陈海笛,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是民间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唢呐体形较小,有8个音孔。唢呐就是靠吹和按住孔发出声音。它也叫吹管乐器。唢呐,它音色高亢有力特别适合于渲染气氛和表现热闹的场景,还善于表现婚礼的欢乐、丧葬的悲伤,现在有的乡下结婚,和办丧事还会请唢呐乐手来演奏,

  二、欣赏《百鸟朝凤》

  1、初听乐曲

  A、乐曲开始,唢呐演奏得非常的舒展优美而富有歌唱性(就好象在唱歌一样),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好象大自然非常美。

  B、你能听出全曲分几部分?

  前奏之后,唢呐先吹出一段热情欢快的旋律,渲染出热闹的气氛,而后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奏出百鸟鸣叫的段落,全曲正是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和百鸟鸣叫两个乐段作基础,进行循环变化、反复再现,前后总共反复再现六次。百鸟鸣叫时而悠扬,时而短促,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把百鸟啼鸣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呈现出一幅百鸟闹春图和大自然万物争荣的繁茂景象。

  C、第二乐段模仿的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2、复听音乐

  A、请再欣赏一遍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新的感受呢!

  一边听一边想,这首乐曲写了很多的鸟儿在凤凰鸟生日之时大家摆放它的情景,仔细听音乐,把你所听到的鸟的名字记下来。比比谁的耳朵最灵。

  B、来朝凤的百鸟有哪一些呢--?布谷鸟、杜鹃、斑鸠、黄鹂、丹顶鹤、啄木鸟、喜鹊黑尾鸟、麻雀、燕子,朝凤的百鸟还有--猫头鹰、画眉、黄嘴鸟,连不是鸟类的?也加入了百鸟的欢唱。(知了)

  3、你能把下面的曲名和演奏形式用线连起来吗?

  云雀笛子独奏

  阴中鸟小提琴独奏

  苗岭的早晨管弦乐合奏

  杜鹃圆舞曲

  4、生活中有了鸟儿很幸福。

  每当走在乡间小道时,总能听到鸟儿在和你对话的声音,这时总能感觉很亲切,特别是当你一个人走在树林子里,会听见很多的大自然的声音,这时你会觉得很幸福。确实是这样的,你们想一想,可爱的小鸟们真的为人们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比如:

  啄木鸟是树木的好医生,鸽子是人们的好邮递员,人们很喜欢把它称为信鸽,喜鹊给人们带来优美的歌声,黄鹂鸟声音甜美总喜欢在别人耳边叫几声,常年默默无闻,为树木治病,布谷鸟、燕子的出现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了,麻雀是一只爱吃虫子而且很有礼貌的好鸟儿,凤凰让人们赏心悦目,给大家带来快乐。

  据了解,目前为止世界已有多种鸟已经灭绝了,鸟种越来越少了,由于空气的污染,树木的破坏,使我们的鸟儿无家可归,长期这样下去,鸟儿将要面临绝境,我想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大自然没有了声音,没有了生气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爱护自己的家园。那我们从周围的环境做起好吗?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做好环境保护吗?

  七、结束语:让我们一起来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吧

  同学们,让我们爱护小鸟,爱护动物,爱护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动听的音乐吧!

  齐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百鸟朝凤》说课稿】相关文章:

百鸟朝凤说课稿11-03

百鸟朝凤说课稿11-05

百鸟朝凤说课稿11-03

人教版小学音乐 百鸟朝凤说课稿11-02

《百鸟朝凤》教案09-10

百鸟朝凤的典故02-21

百鸟朝凤作文10-16

百鸟朝凤的故事05-01

百鸟朝凤教学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