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上册《蜡烛》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上册《蜡烛》说课稿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五都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李敏,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共同来交流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思路和具体做法。我说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蜡烛》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深入地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老妇人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的故事。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理解超越国界的母爱,欣赏文章悲壮的意境,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程目标定位是三个维度合一,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合一。新课程要求由原来的以文本为主转到以学科课程发展为主,以理解内容为主转到语文能力发展为主。以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静态的分析和训练为主,结果必然导致无效重复,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转到动态的体验感受为主逐步达到个性化鉴赏,动态的四个层次:沉浸——体验——感悟——思辩。因此,我给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a、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b、了解文章中“蜡烛”故事的写作背景,了解通讯这种体裁。
c、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互联网获取有用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体验感悟课文中超越国界的母爱并主动与他人利用网进行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给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体会文章深厚的思想感情,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学习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要让他们自己去通过互联网查找这一相关信息。
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利用网络的能力,但上课时不能信马由僵,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体验、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只要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老师要鼓励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分析
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诗情画意导入法,自主阅读教学法、心灵体验阅读教学法,学习方法主要是自主合作学习以及网上讨论法。诗情画意导入法其实就是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为学生沉浸到课文意境中去做一个铺垫。
自主阅读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实践,由整体感知到深入地品味文章的意蕴。心灵体验阅读法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会语言的深邃的内涵,体验作品展现的生活,体验作品震撼人心的意境。
自主合作学习和网上讨论法基本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自主阅读和心灵体验的过程中都要用上,主要是让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生成思想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都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有两种形式:即集体教学模式和自主教学模式。我这节课采用的是网络教学模式中的集体教学模式。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在课间和预备铃时间里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听歌后的感受。老师随即深情地告诉学生: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也有一位“妈妈”,有妈妈的地方就有烛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片温暖的烛光里。
由此引出课题《蜡烛》。这是老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并为下面课文的意境营造氛围。
之后是提出任务:登陆局域网,利用网络搜索《蜡烛》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西蒙洛夫的简介。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惨烈,这与前面老师创设的烛火的温馨情境形成极大的反差,了解作者也能为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打下基础。要求在3到5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在老师的课件上浏览相关资料,老师要及时监控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起一个保障作用。
第二环节是:自主阅读,交流体验。
(1)引导学生听读课文配乐朗诵,这是老师利用网络为学习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求积累生字词,快速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听完之后口述故事梗概。
(2)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复习并运用记叙要素这一知识点。
(3)自由精读,品味细节。组织学生大声诵读出令自己感动的文段,并将自己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以评论的方式发表。并与同学交流。在自由精读细读品味这一小环节里,我设计的是传统教学形式与网络相结合,可以口头发表,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交互作用,在网络上进行评论,写下自己的真切而深刻的感悟。
(4)通览全文, 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学会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用利用网络来帮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在这一小环节里,我设计是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每个小组同学的搭配是自由搭配,因为在网络教室了是不受空间限制的。先学习课文动作心理活动的写法,然后让学生结合平时实际观察写一个片段,在小组内先交流,并把同学认为不错的片段提交的公共平台上供大家欣赏学习。对写得好的同学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同学也提供了一个现场学习的机会。
我设计这一环节大致用时25分钟,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文章深厚的感情,并交流相互的体验,相信学生会体验到炮火的疯狂,战争的残酷,体验到老妇人对红军情同母子的爱与尊敬,感受到生命的美和爱的力量,从而树立和平的信念。并利用网络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学会用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三环节,质疑创新,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同样是小组讨论学习,小组同学有比较简单的问题,小组内先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上来,大组讨论解决。老师也可以参加进同学的讨论中并及时地进行指点。老师预设的疑问,看学生有没有提出,没有提出的话,老师也可以将问题提交,让大家来讨论。我预设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1、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写炮火、蜡烛、围巾?
2、文末为什么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在深入讨论了这两个问题,再探究文章主旨升华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在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有学生个别对个别的交流,有学生对老师的个别交流,还有公共平台上的共同交流。最后老师对整个过程要有个点评,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全班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 谈论,问题回答是否正确;有多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问题回答不很恰当,学生是否最终完成了对所学 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一环节里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探究创新的精神。
这一环节里,我给学生准备的创新作业是:如果那位年轻的军人的亲生母亲后来读到了这篇通讯,她会有怎样的感想?请你以她的口吻给玛丽育乞西写一封信。相信同学对这个作业会比较感兴趣的,也能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并且学习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当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上网查找本课相关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最后老师总结本课,并在《祈祷》的歌声中祝福世界和平发展结束本课。这个设计我觉得和开课时的歌声呼应,并且是在不自觉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使整节课余韵悠悠。
总之,我这节课是充分尊重了网络作为工具,网络作为资源,网络作为环境的三大特点来设计的。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初二上册《蜡烛》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行们:
大家好!今天我将从以下5各方面说说《蜡烛》这篇课文的教学。1 说教材。2说教法 3说学法 4说教学过程。5说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首先谈谈教材
《蜡烛》是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形象,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和惊心动魄的情节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而《蜡烛》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训练重点的极好例子,《蜡烛》一文通过描写在二战期间一位饱受法西斯强烈侵略之苦的老妇人,不顾个人安危掩埋苏联红军的动人事迹,赞扬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战斗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抓住人物和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是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老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沉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以《蜡烛》为线索,精心选择材料,详细描写老妇人,把握文章意蕴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义战争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教学重点:掌握详细描写老妇人地方法,把握文章意蕴。 教学难点:为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同时将创设情景法,指导学生自读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及想象体验法作为辅助教学。
三、学法
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教材。
采用以下学法:
质疑提问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法,朗读理解法,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感悟。达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从5各方面设计。
第一环节是: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出示大幅相关配乐图片,看与思相结合,蜡烛让你想起了什么?学生自由谈,及时顺势而导,又提出文中的蜡烛你最想知道什么?这样顺利的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是:指导方法,轻松预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这种需要尤为强烈,为此在上新课以前,我要求学生运用老师教的学法做好预习,准备好两个记录本,一本收获本,一本问号本,将在预习中读懂的问题记录在收获本里,如对作者的理解,背景的了解,生字词的了解,收获一收获二。不懂的问题记录在问号本里,问号一问号二,其实这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读书批注法。
第三个环节是:讨论交流,重在激励。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要求学生用三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交流预习情况,这时师参与其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重在激励唤醒。接着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了解情况,虽然到了初中,但对字词的了解仍然是基础。再检查课文内容的把握情况,之后在之后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对于问题师要做的心中有数,分别处理,对于不涉及文章重点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对于引领全文中心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流到下一集中阅读环节,重点突出。
第四个环节是:直奔重点,集中理解
到了这一环节,我没有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带领学生从以下方面着手:
分析老妇人形象,感悟人物内心情感,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小点首先请你用恰当的词语形容阅读后的感受,在这个地方我做了两个预设:悲痛,悲痛源于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教师随时出示战争影片,加深对战争造成伤害的理解,这也是本课的背景,了解背景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预设二:感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不顾个人安危的事迹感人,出示图片真实再现红军的感人事迹。老妇人不顾个人安危掩埋红军尸体的事迹感人,这也正是文章的重中之重,这就转到了对老妇人形象的分析,这是我要求学生找出老妇人不顾个人安危掩埋红军尸体的语句和段落,读一读,交流一下,这样对老妇人的形象和情感就有了初步的理解。
接着老师出示重点句子与学生共同探讨,这时候老妇人的形象和情感便跃然纸上。在要求学生习作:老妇人的这种对苏联红军的超越国际的母亲般的爱,我们非常感动,那么你想对老妈妈说些什么呢?把它写出来,这样从读到写,读写迁移。读写迁移法的运用让学生对老妇人的形象和情感就更加透彻了。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一方面我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又深刻的体会,真正的体现了学习自主性。而师生共同探讨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现了互动性。
最后谈谈这一环节的学法:谈感受————找句子————品句子—————读句子—————写感想————悟真情地方法。
第五个环节是:品析内化,拓展延伸。
既然是内化就要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加以吸收,既然是延伸就要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这里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①文章的线索是什么?那麽为什么不是炮火呢?文章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炮火很容易给学生以误导,这是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得出结论炮火只是环境描写,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能更好的为突出主题服务。
②出示文章最后一段,品蜡烛深意。
指明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词句交流讨论,师适当的补充,说明。最后得出蜡烛深意。 拓展延伸:结合实际谈谈在当今和平年代,战争的硝烟仍弥漫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的你会做些什么?今后的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加深对战争的理解及认识。
真正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遵循美观,实用,简洁的原则。主题《蜡烛》,线索《蜡烛》,血肉之躯凝聚成的火焰所散发的光芒是永不熄灭,它是生命之光的延续,是在正义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之躯所凝聚的情谊,情谊永驻。
初二上册《蜡烛》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
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说设计:
总体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渗透我校五步教学法:读标—预习—初检—精讲—测评进行)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学生交流:
1)通讯的相关知识;
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
(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
(设计说明: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
2、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注重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
(四)人物赏析
1、老妇人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事?
学生:援助—安葬—悼念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讯的特点也有所了解)
2、赏析文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语句,进行朗读交流。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服务,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达到感受人性美的目的;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总之,让学生在品读与赏析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3、训练拓展;
出示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
(设计说明:此环节仍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分层,同时强化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4、小结:老妇人的形象(?)
(五)质疑研讨
你对文章中的哪些问题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文章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黑围巾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作用;文章中“蜡烛”的含义。学生如果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从而体现师生互动。估计在解决这三个疑难中学生会有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老师的指导则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
(六)拓展升华
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学生观察,理解雕塑的含义。进行小诗的创作。
(设计说明:此项设计在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并且通过创作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升华)
教师结语: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永驻!
(七)学生心得
结末,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并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悟以圈点评注的形式写出来,然后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