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六年级说课稿

2021-04-11 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比》六年级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比》六年级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和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比较困难,教材并没有采取直接给出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多种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等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重点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二、说学生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教学中力求通过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真正理解。为此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以情境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课伊始,用淘气帅气的个人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理念。为了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比形状

  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思考问题:哪些照片与照片A比较像?学生很容易辨别出A,B,D像;C,E不像。对长与宽的关系产生了直观感受。紧接着将照片画在方格纸上,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少学生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观察明确1格就是1,照片A在方格纸上的长是6,宽是4。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究这些照片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并将数据整理到表格中。通过比较,发现A、B、D长除以宽都得1.5。

  像这样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还有一个新名字,叫做比。这时我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水到渠成。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是数学教师的责任。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阅读书本第68页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并了解比的来历,品味数学文化。

  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的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重要性。

  情境二:比速度。

  孩子们,看看谁快?引导学生思考:要比谁快,比什么呢?怎么算?速度=路程时间。经过计算,学生惊讶的发现:马拉松运动员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骑自行车的还快。学生体会到:路程与时间相除又叫做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个比值就是速度。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情境三:比价格。

  在购物的情境中,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体会到总价与数量相除又叫做总价与数量的比,这个比值就是单价。

  通过三个情境的教学,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多次体会比的意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我设计如下三个活动

  1、写一写、算一算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练习比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

  2、在说一说的活动中,学生尝试用比的意义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在福尔摩斯侦探术的活动中,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质疑总结,反思提升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今天学到知识的回顾和再现,让学生总结,学生质疑!最后课外阅读中,和学生区分篮球比赛中的比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的不同。延伸课堂,学生真正体会学无止境。

  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扼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长和宽的比6 :4 =6 4 = 6/4 = 1.5

  前项:后项、比值

  《生活中的比》六年级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8--51页的内容。本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的应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开篇课。教材通过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图形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 “比的应用”等后续学习平坡架桥。

  (二)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独立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教学过程:

  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是:以“新课程标准理念” 为指导,以“情境”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整个教学过程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探究。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第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具体实施过程见教学设计。

  数学源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为了深化比的意义,接下来我是这样安排的:

  (1)比速度。

  想一想:要比较马拉松选手和骑车人谁快,比什么呢?汇报交流,老师板书:

  40÷2=20(千米)

  马拉松运动员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骑自行车的还快。

  (2)比价格。

  (出示“比价格”情境图)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实际上就是拿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

  (3)此时再引导学生小结归纳:从长方形的长与宽,比速度、比价格中引出比的概念。以及教学生认识了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读法和写法。

  “知识迁移”是数学上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我是这样处理的:由学生自主探究比与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比的后项不能为零”学生就会脱口而出了。

  建立模式,寻找规律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请你思考:如果相除的两个数一个是a,一个b,能模仿上面的等式写出来吗?学生很容易得出:a/b=a÷b=a :b(b≠0)

  为了及时反馈学生对比的意义的掌握情况,我安排了课前搜集比,让学生汇报、交流。

  (1)我的身高是153厘米,我爸爸身高是178厘米,我的身高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53厘米 :178厘米。

  (2)我有1支钢笔,3支圆珠笔。我的钢笔数量和铅笔数量的比是1 :3。

  (3)我们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2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2。

  ……

  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举例、归纳一气呵成,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对比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

  第三个环节是“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的第四部分是课外延伸。

  小知识。(课件)

  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区分数学上的比——“相差关系”和“倍比关系”各类比赛中的比只是一种计分形式。

  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四、板书设计说明。

  最后讲一讲我的板书:简洁清晰、重点突出。

【《生活中的比》六年级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生活中的数字说课稿04-19

比的化简说课稿11-07

比的化简说课稿11-04

比本领说课稿11-03

认识比说课稿11-08

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01-11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11-05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说课稿11-09

《比尾巴》优秀说课稿12-17

比的化简说课稿5篇11-07

《四个太阳》小学一年级说课稿 《散步》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