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2024-08-06 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1

  今天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讲这个课程。

  一、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的。本单元知识的编排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先研究薄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再研究弧形结构和框架结构,最后再涉及研究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运用曲线图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第二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科学概念:通过实验,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显著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

  2、探究技能:通过抵抗弯曲的探究活动,发展识别与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制作曲线图,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探究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探究的学习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决定以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为教学重点,学生对横梁立着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为本课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变量和制作简单的曲线图及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三、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说过:“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活动时间。” 本课教学,我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探究,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究,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益无穷。因此,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综合本课特点,我将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既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五、教学程序

  1、激趣导入,明确研究主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学一开始,我马上出示半张普通的打印纸,请一位学生和老师配合,拉一拉,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纸片拉断,说明纸承受拉伸的性能强,我再把这张纸放在架空的两个盒子上,引导发现这张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可见薄的纸抗弯曲的能力很弱。厚度和宽度都是影响纸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所以我紧接着出示一张宽一些的纸片,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能力不一样。老师接着问:“今天我们研究同一质量的纸,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怎样?”

  (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研究过纸承受拉伸的性能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研究主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是:相同宽度的纸增加厚度,抵抗弯曲能力怎样。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

  2、设计实验,作出推测,收集数据

  对实验方法的设计是一个实验能否获得有效数据的关键。我先出示一张一层厚度的纸,观察它能承受住几个垫圈的重量,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紧接着老师再出示二层厚度、三层厚度、四层厚度的.纸,让学生说说这几种厚度不同的`纸抗弯曲能力怎样。再展示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一杯垫圈,两个盒子,控制弯曲度标准的橡皮和四张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片。问:“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你会吗?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使实验公平,必需要使两个盒子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弯曲标准一致等。

  推测要有依据,无凭无据的推测就是瞎猜乱猜了。学生明确实验方法后,我先发给他们几个垫圈,要求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再根据刚才测得的数据推测自己组里厚度分别是两层、三层、四层的纸片抗弯曲的大小,把推测的数据记录在记录单上。然后老师再发给更多的垫圈进行实验验证。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当有的小组测完之后老师随即就把曲线图表格发给他们,让学生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上,制成曲线图。在小组内完成对数据初步的整理。

  3、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的得出要有事实的数据作为依据。汇报时,老师问:“比较预测和实测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会猜测纸的厚度增加一层,那么纸抗弯曲的能力就会提高一倍,比如一层厚度测得抗弯曲能力是2,那么他会猜测二层、三层、四层厚度时抗弯曲能力也会是4,6,8,通过和实测数据的比较,学生会发现纸的厚度增加一层,抗弯曲能力会大大提高,比如实测四层厚度的纸抗弯曲能力可以达到五十几甚至60,学生会惊叹增加一层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提高得太显著了!“看着曲线图,你能说说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直观的曲线图,得出结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显著提高!老师通过谈话联系到生活中的应用,在建筑中人们广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来承受巨大的重力。让学生抬头看看,认识教室里的横梁。老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展示更多的横梁。

  4、运用认知,解释现象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把它转化为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老师出示一块条形的木头,提问:“条形的木头,平放抗弯曲能力强还是立放抗弯曲能力强?”学生说一说,接着出示一个棒冰棍,让学生进行体验,通过体验学生认识到木条立着放抗弯曲能力强。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发现横梁是立放的,老师紧接着问:“你能解释横梁立着放的理由吗?”有了前面的认知,学生自然就能解释横梁立着放是增加厚度,提高了抗弯曲能力,能承受更大重力。

  5、课后拓展

  靠增加厚度来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老师再出示一张纸,问:“不增加纸的厚度,你能想出办法增加这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吗?”让学生课后做一做。

  总之,我认为,科学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兴趣、爱好。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会学”,更要使他们“好学”,只有这样,才能是科学课成为真正的“科学”。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天气预报》是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常识。

  难点:制作科普小报。

  二、说学情

  农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并不是很陌生,尤其是对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有很多的了解,课文中这一资料完全能够让学生自我讨论交流就能够完成的,但对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不是很了解,教师在这个资料上就要利用有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忙学生去了解。制作科技小报其目的是让学生去收集资料,农村学生受条件的限制,可能在收集资料上有局限性,这就要求学生的小报资料不限,形式多样。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情景我采取的方法是;“交流----探究-----讨论------交流”的方法,经过让学生经过对天气变化前的自然现象进行交流了解一些天气变化前的自然现象,然后经过教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看图片、视频去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天气预报新的资料——气象指数,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长期的气象观测,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习惯。在制作科技小报的时候能够要求同学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景,充分利用当地的一些气象谚语和农民长期总结的一些气象知识来制作。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阅读与交流:首先让学生阅读“下雨了”连环画了解动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你们还明白那些与天气变化有关系的自然现象(这个资料对农村孩子并不困难,能够让学生归纳在一起互相交流,让大家了解更多)

  五、说练习设计

  这一课的`练习分为长期练习和当堂练习。

  长期练习是:坚持长期的气象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每月进行整理分析数据一次。

  当堂练习是:修改科技小报(在修改过程中能培养学生收集知识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当堂不能完成能够课外完成。

  六、说教学效果

  本课的设计方案我以往在我校两届五年级班进行了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学生办的科技小报很有特色,有电子版的,有手写版的,都是图文并茂资料丰富,有必须的科学性。学生在办科技小报的同时收集和积累很多的科技小常识。学生对天气的观察记录的兴趣也培养起来了,大多数同学能坚持观察天气并记录分析和整理,同学们自己成立了一个气象小组,不定期的在班上发布气象信息,编制气象小报,效果十分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探究-----讨论------交流,从而得到新的知识,这种方法比教师去讲解要好得多,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才是教师要学生真正掌握的技能。

  七、探究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需要在一周内完成)

  1、用气象符号记录一周的天气情景。

  2、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3、搜集动物、植物预报天气的资料。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最终一课,是学生们在探究储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教材分为三部分:

  (1)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2)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

  (3)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这三部分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的研究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有序进行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食品具有保质期,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对人体有害。食品中的配料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但有时也可能有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并在分析处理信息过程中,产生问题,展开进一步深的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选择食物的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探究怎样的食品信息才是可靠的、健康的。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在课前每人收集3~5种食品包装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表、牛奶饼干的配料表。

  二、说学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小食品都出此刻了学生面前。食品包装袋是学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径,然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不会关注包装袋上信息。让我高兴的是本校四年级的学生有较好的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的热情程度还是相当高的。所以,我觉得这堂课组织起来应当比较容易。

  三、说教法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我除了采用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等作适当的点拨,还将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渗透到科学教学中去。以此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动获取食品信息。

  四、说学法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主题,学生们依据这个主题,从关注自我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入手,经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等形式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之中,并在经历一个个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我觉得这节课材料准备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把课前的材料准备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板块。

  在上课的前一个星期,我就布置学生收集家里近一周内吃过的食品包装袋。课前,我对小组间所拥有的包装袋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和补充,确保每个小组都具有不一样类型的包装袋,如,有装流质食物的包装袋,有盒装的包装袋,有罐装的包装袋,等等。由于这些材料都具有必须的典型性、结构性,并且是自我或家人吃过的,这些研究起来,应当是更真实,更迫切,更得心应手。

  (二)我是最合格的设计师

  孩子们在选择食品时更多的是受到广告宣传和精致包装外表的影响,而不去注意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怎样办?在让学生收集食品袋时,我就要求学生思考“食品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呢?”。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仔细观察,询问家长或是上网查一查等。待到上课时,首先开一个“汇报成果庆功会”。让学生汇报自我收集到的信息,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全面。在活动中,孩子们经过对信息的观察、收集、整理、汇报,初步了解到了食品包装上有:食品的名称、配料、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要求、食用方法、生产厂家等资料。注意:净含量、方便撕开口、条形码、环保标志、质量合格标志等这些信息容易被忽略,教师可做有意识的引导和提示。之后,我拿出一包未包装的米粉,话锋一转,要求学生为这包米粉设计出一份合格的并且有创意的包装说明。在设计过程中,在活动中,孩子们经过亲身设计,更加有效地了解有关食品包装方面的问题了,提高了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三)我是最聪明的研究生

  1.研究什么因素影响了食品的保质期。

  要求小组内选择五种不一样的食品包装进行调查,重点比较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且完成教师给的统计表。

  在活动中,学生经过观察、填表、讨论、比较,水到渠成,探究出食品的加工方式,包装方式,保存方式,食品配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食品保质期的长短。

  2.研究食品的配料及其作用。

  我先请孩子们品尝美味可口的达能饼干,然后,再请同学们依然是分小组来共同探讨,并把探讨资料记录表中。

  你熟悉的配料:作用:

  你不熟悉的配料:作用:

  孩子们在向纵深方向的观察讨论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不熟悉的'配料对人体有没有害处呢?布置作业,让学生经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作深入的研究。

  (四)我是最精明的消费者

  首先,经过电脑播放一段摆满了各种各样食品的超市动画。让学生有一种亲临超市的感觉,从而激起学生购买欲。

  其次,让学生运用了解有关食品包装方面的知识来清除这个超市中的不合格产品,当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无产品名称、厂址及已经过期的食品放在购物架上,以此提高学生鉴别伪劣食品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最终,我又要求学生根据下列情景来模拟购物:

  1.一天,爸爸让小敏随自我出去旅游,到北京都游玩两天。

  2.星期日,小佳要到顺平去看望奶奶,给奶奶买些食物。

  3.王先生到国外探亲,想带一些国外不易买到的食物带给亲戚。

  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提高学生选择食物的水平,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结合各板块的学习,经过对资料与方法的归纳,教师的点拨,最终构成了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儿歌式的板书,帮忙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包装上,信息多,同项归类整理好。

  生产期,保质期,列表收集要记牢。

  细观察,善比较,食用有效身体棒。

  大胆猜测勤研讨,关注科学真奇妙!

  七、说教学评价与教学保障措施

  本节课一开始,我确定“三星”标准,经过“星星伴我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师生互评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激励学生。经过摘星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为了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针对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努力地为学生创造一种简便愉悦地氛围,如争当小设计师、吃饼干、看动画等。以此使学生欢乐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欢乐探究科学的奥秘,欢乐地攀登科学的高峰。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用摆计时的钟》,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间》中的第六课。在本单元前面几课的学习后,学生已经探究了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初步形成了“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的机械运动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这样的科学概念后,再来学习计时更准确的摆钟,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

  本课主要呈现三个内容:一是了解摆钟的构造原理;二是观察记录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三是制定探究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使学生经历一个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做出预测——制定计划的探究活动过程。

  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的地位,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

  ①引导学生认识摆钟及其结构,初步了解摆钟计时的原理。

  ②引导学生探索摆钟摆动的规律,发现摆的等时性。

  能力:

  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摆钟、实验,收集数据以及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②推测影响摆动次数的因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相关的研究方案。

  三、说教学重难点

  仔细斟酌后,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能注意控制变量,设计出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四、说教法学法

  针对五年级的学生热爱科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事物的看法不是很成熟。他们积极主动,对每一个问题都想找到答案,有探究问题的欲望,但未能深入研究,未能自己解决问题。经过几年的科学实验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科学课堂上积极发言,能大胆实验,喜欢自己动手操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探究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根据本课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的模式组织教学。

  五、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课始,创设情境,通过故事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摆的摆动有什么规律的兴趣。从而揭示本课研究的主题。

  (二)探究学习 自主构建

  这一部分是本堂课的主要环节,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首先是引领学生一起数摆。知道对于摆来说,怎样才是摆动一次,为学生的后续探究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接着学生在小组内,安装一个简单的摆。在自己小组内,测量每分钟摆的摆动,测量三次。通过自己的测量,发现摆的第一个规律:同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活动二:学生交流自己小组内,三次摆的摆动次数。通过交流的数据,发现摆的第二个规律:对于不同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三)自主探究,设计方案

  通过交流,学生发现:不同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那就产生了是什么原因引起摆的摆动不同。促使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通过观察同学间的摆,学生会发现: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幅的大小都有可能影响摆的摆动次数。引导学生针对以上的观察发现,确定一个研究方向,进行方案的设计。学生在方案设计时,要竟可能的把实验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到,确保实验没有缺陷。学生设计好方案后,进行交流。小组间相互质疑,完善实验方案。为下一课实验的成功,奠定基础。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5

  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 照镜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二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的 “物质世界”中“能量的表现形式”这一范畴,主要通过照镜子来研究光的反射现象,并会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开展一些光学小游戏,动手制作一些光学玩具。根据教材指导建议,本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研究光的反射现象,第二课时主要是以游戏和制作光学玩具为主,而我今天要说的恰恰是本课的第一课时,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下面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第一课时的教材选择了“镜子照光”为切入口,分三部分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是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建立光的反射概念。通过“引阳光入教室”的聚焦活动,调动起学生原有小时玩镜子的经验,融入探究的情境。

  第二部分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主要是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

  第三部分是通过饶有趣味的“看镜子读字”“笔在五角星像中走”这些游戏活动,巩固对镜子成像特点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教材是按照“探究现象—发现规律——形成概念—巩固应用”的编排思路,这也正式人类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

  06年3月郁波老师在浙江作了一场要“关注科学概念”的报告,提出当前课堂上存在的学生探究方向不明确、教师提问和引导的方向不明确的现象、与教学目标的表述有直接的关系,建议教师们在实践操作中1是把事实性目标转化成科学概念;2是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可以学习、教师能够把握的具体概念。所以,结合我自己平时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前面对教材的认识,我对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作以下预设: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成像的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

  2、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镜子里的像的特点是上下不变,左右相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镜子读字”“笔在像中走”等游戏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

  五年级的学生,对照镜子所产生的现象已经不感到陌生,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关注到照镜子背后隐藏的关于光的反射的科学规律,所以,我认为,本课中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学生对光学世界无限奥妙强烈的探究欲望正是重点所在,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集体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学。

  为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人手一面镜子是本课最重要的教学准备。考虑这些材料学生容易准备,所以以学生准备为主。因为本课涉及到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属于游戏性质,所以关于实验方法问题,我将弱化处理,让学生自主游戏和实验。

  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突出重点,我采用“游戏探究”和“集体研讨”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获得大量的关于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后,请学生进行归纳,并在大家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得出关于反光现象的一些规律:如光线是可逆的、物体的像与原物体上下不变、左右相反等。这个规律的认识,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经历“游戏探究——获得证据——归纳总结”这样的探究思考过程自行获得。

  根据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实验法、游戏法、观察法、发现法和归纳法。

  三、说教学过程

  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必须更多地着眼于未来。为此,我在本教学设计中重点关注了以下四个方面:

  1、是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搜集日常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2、是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学习活动。

  3、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堂教学力图体现基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下,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将以往“个体户”式的单向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根据以上各教学要素的分析,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流程:

  首先由

  1、谜语导入,引生入境。由“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仪容整洁离不了,知道是什么吗?”引入课题“照镜子”,然后以“你玩过镜子吗?开展过哪些与镜子有关的游戏”为切入口,勾起学生往日的生活经验,然后,教师就出题来考学生:“怎样让光线射进背阴的窗户?”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主要通过这个问题引起学生对上一课学习的“光的行进”的'复习,并且通过画光路图,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接下来,就进入实质性的探究学习阶段。

  2、学习探究,建构新知。接下来,我就设计一个教学情境,请一个学生靠窗站好,让其他学生观察她左部分脸和右部分脸明暗不一样,请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办法让她一半暗的脸也亮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这个教学活动正能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除了会想到用光源照射、用平面镜反射外,还可能想到要蜡光纸、浅色的衣服、或光亮的物体都可以反光,使面部阴影部分亮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光照到脸上,脸就亮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脸也能反射一部分的光。有了这个活动作基础,学生就很容易回答书上提出的问题“闪亮的玻璃幕墙和皎洁的月亮是怎么发光的”?在学生形成光的反射概念后,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多举一些反射现象的例子,以帮助学生形成“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的认识。

  基于对反射现象的认识,接下来,就进入本课的重点部分,就是通过游戏活动揭示发现发射背后的规律。

  3、搜集现象,获得规律。如果说,前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经历对普遍现象认识的过程,那么,接下,就是从普遍现象中发现规律的过程。只有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概念才不断地明了和清晰。接下来,请学生按书上的要求玩4个简单又有趣的游戏,分别是“你看见我、我看见你”互相合作“直立两面镜子,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借助镜子读课文中的字”“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间隙中走”,学生一边玩这些游戏,一边在活动记录上记下自己探究过程中的发现,科学课堂上的记录是学生思维的再现,能帮助学生发现有规律和有价值的认识,游戏结束后,再通过集体研讨的形式,共同归纳得出关于镜子成像特点的认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采用实验、记录和研讨的教学方法得以突破。

  4、实践拓展,引发新思考。我认为“一节课下来,教师不一定给学生一个肯定的、标签式的结论”,不应该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应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应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所以,在课堂结束前,我将呈现汽车反光镜、不锈钢汤匙上人影的变化,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镜面不平,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呈现潜望镜、万花筒等游戏玩具,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玩具利用了什么原理,怎样制作等。激发学生对光学世界无限奥妙的探究欲望。

  四、本课的教学板书

  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工具。科学课堂的板书不同于其他学科,应该做到直观性、简洁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本课板书主要是课题和学生发现的对成像规律性的认识,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觉。

  有人将科学教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新课程理念下,需要过河的不仅仅是学生研究科学的方法,还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科学素养的诸方面都能不断地到达彼岸,学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一个好的探究活动是能够承载科学素养的各个因素的,好的教学理念加上好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鱼翅和熊掌兼得。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与思考,能否在实践中能很好地是实现,还是个疑问,因为“科学教学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尤其对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来说,更是无法预测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即使是过程,也很难完全预设与控制。”,希望各位专家老师毫无保留地给予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肺和呼吸》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认识人的呼吸器官以及知道肺的重要作用,会简单的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此外,《肺和呼吸》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气、消化系统、对身体器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课外书知道人需要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3、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大。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问题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并且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情感目标:

  1、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

  2、知道吸烟有害呼吸器官的健康,能逐步养成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行为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难点: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4、教材处理及重难点突破

  对于教材我先从常见的呼吸现象入手,引出课题。从问题入手,设计实验;对于简单的概念、名词放手让学生自学,最后总结学习所得,保护自己的呼吸器官。知道吸烟对人的危害,制作戒烟小报。

  重点:通过演示试验呼出气体使燃烧的火柴熄灭,分组实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道呼入呼出气体的不同,从而突出重点。

  难点: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劲,肺活量大小是表明身体健康的一个指标。通过使用软尺测量气球最宽处长度的小游戏突破难点。

  二、 说教法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呼吸器官及作用。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那我们呼出与呼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这就是探索式教学法。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三、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我们的呼吸器官有肺、气管、支气管,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四、说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集气瓶2个,长吸管,有水水槽,玻璃片、火柴、木条、镊子

  分组实验:透明塑料袋、吸管、澄清石灰水、气球若干、软尺

  上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发现呼吸现象,提出问题

  课前请同学们闭眼闭嘴,把手指放在鼻孔下面,感受人的呼吸现象。进而让学生用手堵住鼻孔,谈感受。 进一步出示问题为什么会难受?进而提出呼吸对人的意义。

  (二) 设计实验,解决提出问题,探究科学概念

  要想知道人为什么要呼吸,应该先研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知道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为了准确地得到结果只能做实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在讨论完善中得到两个实验:

  1、用燃着的木条燃烧时间的长短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2、用装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塑料袋,注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由于实验1用到火,具有安全隐患,我设计成了教师演示实验。实验2为分组实验。通过实验都可以得出: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吸进的主要是氧气。这样的结论。由此推想人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教师解释呼吸对人体的意义。

  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在不停地工作,要工作就要有能量,人们消化吸收的养料必须与充足的氧气发生反应才能不断地产生能量,在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废气,也就是二氧化碳。现在你知道人为什么要不断地呼吸了吧。

  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方法

  我们的发现

  说明了什么

  用注射器注入吸进的气体

  (三) 大胆放手,自主学习

  进而学习人的呼吸器官。先让孩画一画呼吸器官,这样教师将从中发现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以及对呼吸系统的了解。出示图片来认识呼吸器官。并且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人呼吸的过程,加深孩子的理解认识。

  肺的呼吸机能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呢?引出肺活量。肺活量也是我们健康查体的必测项目。测定肺活量一般用肺活量计,这节课我们用气球、软尺来简单的度量自己的肺活量。

  要求: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的末端用线绑好,不要漏气。

  请一位同学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

  做好记录。

  (四)学以致用,进行呼吸卫生教育

  学习了呼吸器官,知道了呼吸器官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呼吸器官,顺势提出讨论题目“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小组交流,组长汇报总结。

  为了达到教育孩子保护呼吸器官以及识记这部分知识的目的,我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快板把各种保护呼吸器官的做法汇总在一起。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五)课堂小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科学课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因此我把课堂小结设置为“冬天来了,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知识可以用到呢?”

  (六)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如下作业:收集吸烟危害身体的资料,发挥你的特长可以画画、可以写倡议、可以编七字歌、可以编童谣、可以制作戒烟的小报,来告诫人们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同时,我利用变换板书的字体、颜色来吸引孩子的无意注意。

  七、说教学效果评价

  在教学评价中我采用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及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学情进行分析后,注重学生的发展,也就是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处理问题的技巧,学习了这些科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

  以上是我对《 肺和呼吸》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7

  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2课《搭支架》。在这里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搭支架》这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折叠凳和人字梯等为什么要设计 成三角形结构,引发学生关注形状、结构与稳固性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组织学生动手搭平面支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易变形的特点,动手搭建立体支架。第四部分: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建筑物的结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探究

  1.初步学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最稳定。

  2.知道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搭支架的过程,体验搭支架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三、说教法

  1.直观式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获得。

  2.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研究实践活动进行比较分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说学法

  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会,互相合作、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问题导入;(二)搭建比较平面支架;(三)实验探究,搭建高塔;(四)了解支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阐述如下:

  (一)激发兴趣,问题导入。

  科学课程的内容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我以“这些灯架,折叠椅、人字梯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和探究的。

  (二)搭建比较平面支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搭建不同形状的平面支架,搭建后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三角形支架不易变形。

  (三)实验探究,搭建高塔。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给学生增加难度,让学生设计草图,利用纸棒搭建立体高塔。

  (四)了解支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我从“搭支架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谈学了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8

  一、 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等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认识到在实践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四、 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 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五、 说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小组一个计时器、一个单摆装置(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重量相同螺帽三个、研究摆锤重量和研究摆绳长短的记录表各一份。

  教师材料:演示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或准备好板书)。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流程:

  引入(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师出示投影记录。这是xx组的记录,他们的摆一分钟接近xx次,这是xx组的记录,他们的摆一分钟接近xx次

  3、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摆的快慢)

  用摆做实验:

  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对号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的摆动越快。关于摆长的研究,我们下一节课将进一步探究,大家有兴趣吗?

  八、总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想对摆进行哪些研究?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风》是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空气中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感知空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构建风是由空气的流动形成的这一科学概念,然后模拟制作风车模型实验理解人类利用风力的原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初步归纳概括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直接感受风的力量、动手创作风车模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能根据材料,独立进行探究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

  在这一课内容中还有关于风力歌的介绍,培养学生观察风力及时记录的内容。考虑到一节课容量较大,放在第二课时完成。本节课的说课主要说第一课时的内容,感受风的力量,做风车模型,理解人类对风的作用。

  二、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虽然才接触科学学科,进行实验探究刚刚起步,但对于风这一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理解风的形成。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学习了《认识空气》之后,已经知道空气会流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懂得风形成的原理,认识人类对风的作用。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模拟制作实验环节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新课标,科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依据这一理念,确立了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按示意图组装出可正常运转的风车模型,通过实验说明流动的空气有力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

  3、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4、stse目标

  能举出实例说明风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风有力量,了解风力的作用

  教学难点:制作风车模型,理解风力利用原理。

  五、说教法,学法

  联系小学生对实验动手特别感兴趣的实际情况,本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为“实验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亲自动手,从而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联系生活等教学方法。

  1、教法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猜想,探究,实验的形势分析,最后,归纳总结获得结论并通过动手实践应用联系生活。

  2、学法

  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而小学科学课就应该是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并通过猜想,实验,结论,应用一系列学习活动,实现由“学会”到“会学”。

  六、说教具准备

  本节课中需要提前准备的实验材料有:纸,扇子,吹风机,气球,风车模型制作材料(白卡纸、圆木棍、纸盒、线绳、电风扇每两组一个)

  七、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师: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猜一自然现象)教师评价鼓励。

  师:风就像一位神奇的姑娘,时常伴随在我们身边,谁能能说出她的摸样?读诗:《谁见过风》。我们对风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读诗,既激发学生思考,又让学生体会到无处不在的风充满了奥秘,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对风进行探究 ,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我们的教学就开始了。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风是空气的流动”

  师:我们怎样才能“制造”出风、感受到风呢?看谁想出的办法多。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相同的答案不必重复,只阐述不同的做法,对每组的回答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及时鼓励表扬,激发学生们的自信心。

  2、分组实验,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感受风。

  3、汇报交流:你是怎样感受风的?(学生的方法很多,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归纳两种方式:一是皮肤直接感受到的空气流动。二是被风吹动的头发,纸片等物体是被流动的`空气带动的。从而得出结论:“空气流动形成风。并进一步感知风是有力量的)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初步进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根据材料,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推测,鼓励他们,让学生体验创造风的快乐,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所见和亲身感受来体会到空气的流动形成风,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联系生活,体会人对风的利用

  教师介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利用风的力量来做事情。指导学生到谜底的同学教师给与表扬2师了解风车的应用。

  1、出示风车提水图。指导学生观察,了解风车的基本结构和利用风力提水的原理。

  2、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利用风车能做很多事情,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了解风力的其他作用。(风力的利用:出示帆船、帆板的图片)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在让学生动脑筋想、动眼睛看的过程中,认识风力的利用原理。使学生把自然现象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增添乐趣。)

  (四)、实验操作,制作风车

  师:风不仅可以是大自然变得美丽,还爱帮助人们,为人们服务。风车就是借助风的力量推动下转动的,从而可以提起重的东西。现在就拿起你的材料,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根据书中的提示一起制作吧,注意要小组分工合作。

  1、学生观察制作图,动手制作风车模型。

  2、分组展示制作成果,同时提出问题:“怎样能让风车转得快呢?物体是怎样被提起来的?学生叙述想法,初步调试。

  3、利用电风扇比一比哪组风车模型提起的物体重,给做的最好的组奖励。

  【设计意图】:正所谓只有放手才能放心。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图、自由奔放的发挥。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给出的示范图,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寻找问题答案。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风,知道了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自己也动手制造了风车模型,并了解了风对我们生活中的用途,老师为你们的表现喝彩,感到骄傲。风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继续探讨研究。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愿望,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资料搜集,延伸科学学习的时空,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更广阔的科学学习大课堂。

  八、说板书设计:

  空气的流动→风→风有力量→风力作用(发电、帆船)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10

  一、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2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内容后,所要学习的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项活动:一、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学生通过对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现象的观察,再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清晰的印象;二、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溶解”的概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的表达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基本认识;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也使学生积累了一些对溶解现象的感性认识。但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好奇心很强,积极性也很高,但表达交流和自主探究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上述教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分 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在上述目标中,我以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为本课教学重点,以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为教学难点。

  三、 教法与学法

  为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本节课,我将用开放的教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在教法上,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观察和比较过程中形成对溶解的直观认识,并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在学法上,主要是自主探究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真正体会到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其次是交流讨论法,通过学生对原有认知及现有结论的交流,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认知冲突,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一杯水、一支搅拌棒、少量高锰酸钾、药匙、记录单

  教师自己准备:小黑板、一杯食盐水、一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过滤装置

  五、教学程序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科学教学应力求从儿童身边的事物,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提出有关科学问题。所以,我对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提出问题: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让学生进行猜测,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为了能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应该选用怎样的物质?从而引出新的课题,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

  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高锰酸钾,并提醒学生取用化学药品应使用药匙。再让学生简单地观察一下高锰酸钾,在观察后对高锰酸钾颗粒进行描述,从而初步认识这一物质。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高锰酸钾溶解实验,观察的同时做好记录。

  (创设真实的科学探究氛围,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去探究问题,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生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较清晰的认识。

  (在讨论与交流中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评价和接纳不同观点等开放的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学会尊重事实、尊重他人、尊重和欣赏不同意见,并从他人意见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三)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研究活动,与本节课研究的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完成比较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起溶解概念。

  (四) 延伸拓展

  讨论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将科学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11

  一、教材分析

  《水与生命》是人民出河北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是本册教材中 “水”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动。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二课时“水与生命”。

  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文明发展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内容打下基础。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⑵、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⑶、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⑷、 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⑵、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⑶、通过设疑、探究、研讨、应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水与生命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并能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二、教法、学法设计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和学习过程,这种过程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因此教学中必然要形成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本课主要采用“讨论、谈话、交流汇报”等教学方法,并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扶——放的教学过程,以保证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切实实施。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1、 以创设情景开始,激发兴趣,呈现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幅优美的山水景,并配上动听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绿,使鱼儿欢畅,使地球美丽。当学生畅谈感想后,教师归纳:“水是生命之源”。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

  2、 以活动展开,交流反馈,体验汇报。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作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节课“观察水” 这一内容后,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要求每人说1—2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在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积极热烈的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最后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

  3、以实验铺路,主体参与,探求真知。

  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动、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我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证明,并提前准备了“植物喝水”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观察,这一环节的设计,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探究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提供条件或创设情境。围绕“生命离不开水”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丰富了教学的素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恒心和毅力。

  4、以整合延伸,拓展活动,激情导行。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汇报并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课后,要求孩子们用续写诗句来赞美水,“如果没有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

  学生乐于接受;学生用诗歌自由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虽然有些诗句不太符合约定的语言格式,那又何妨?只要他们参与了、思考了、表达了,目的就达到了。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实现了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12

  一、教材分析

  《消化器官》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自然》五年级下册第23课,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认识消化器官的作用、消化器官卫生保健教育,是继《食物的营养》之后具体认识人体的器官。消化器官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知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消化器官,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器官在人体的主要作用,又为今后学习人体的其它器官作了必要的准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消化的过程,教学难点是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功能,知道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分组实验材料——试管、淀粉液、小烧杯、碘酒、滴管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⑴演示实验:出示两根装水的试管和一些米饭、白糖,把白糖和米饭分别放入盛水的试管里摇动,让学生观察出现的实验现象。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⑵提出问题:“像米饭这样不溶解于水的.食物人体能吸收吗?是怎样被消化吸引的呢?”引导学生讨论。这一问题其实就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问题的提出有利于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抓住核心,有选择有重点的学习科学知识。

  ⑶揭示课题。

  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欲望,使新课的出示水到渠成。

  2、讨论交流

  认识消化器官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首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你知道人体有哪些消化器官,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使学生取长补短,丰富对消化器官的认识。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课件,按顺序把各个消化器官依次展示给学生看。

  最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互相说一说消化器官,并指一指它们的大体位置。

  这样的设计,既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探究

  认识消化过程

  ⑴了解唾液的.作用

  ⑵认识各消化器官的作用

  口腔:初步消化

  食管:运送食物

  胃:继续消化

  小肠:充分消化,充分吸收

  大肠:残渣通道

  ⑶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首先让学生对照消化器官作用图,分组讨论食物的消化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总结食物的消化过程。

  最后,让学生对照消化器官作用图,用自己的话,准确、

  全面、系统的说一说食物的消化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这部分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联系实际,进行饮食卫生教育

  学生认识了消化器官的作用,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说一说消化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再联系生活经验,谈一谈怎样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最后,提出一个拓展延伸问题“我们有过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吗?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体验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就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主要采取了

  1、探究研讨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观察实验——思考与结论”的科学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观察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分组讨论法,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

  就学生的学习方法来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看、想、议、说、做”等活动,以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看一看,就是让学生看实验现象,看消化器官的大体位置。

  想一想,就是在每个环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议一议,是通过小组内的讨论评议,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参与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说一说,就是让学生说消化器官的名称,说食物的消化过程,说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让学生在说中学,学中说。

  做一做,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既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历程,又学得了科学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13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首师大版科小学科学第五册的《浮力》。而我说课的内容主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一、 说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浮力》一课在课标中是处于“物质科学领域”之中的“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部分。在教材中处于首师大版科学第五册第三单元《力与生活》中的第二课,前一课为《推力和拉力》,这为《浮力》的知识和技能作铺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推力和拉力》这课中,学生对推力、拉力、重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引导学生感受什么是浮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几种物品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进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

  本节课 我采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的教学方式,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测,然后进行简单的体验,然后再进一步做实验,再一次体验活动,最后得出结果,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四)技术准备

  演示材料:水管、乒乓球、水、水槽、正方体铁块、绳子、测力计

  分组材料:水、水槽、空塑料瓶、正方体铁块、铁钉、泡沫塑料块、轻木块、绳子、测力计、记录单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中存在着浮力;知道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能简单测量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通过验证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初步具有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秘密的探究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而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实验操作,知道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难点:通过实验分析,知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故事导入,引入新知——学习新知识,感受物体的浮力——进一步实验,探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巩固与总结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引入新知

  1、教师说故事:一天,小明与小方在打乒乓球,一不小心,小明将乒乓球打进了一个窄小的铁水管里,由于水管口太窄小了,他们的手都伸不进去,小明想:将水管翻转,乒乓球就会滚出来啦,但是这个方法也行不通,因为铁水管太重了,他们两个抬不起。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呢?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拿出实物水管和乒乓球,将乒乓球放进水管,让同学们亲身动手取出乒乓球。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则由教师引导学生加水进水管,让乒乓球能浮在水面。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识,感受物体的浮力

  1、(1)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它们放进水里是怎样的呢?是浮还是沉呢?请同学们猜一猜,把大家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老师出示物品:空塑料瓶、正方体铁块、铁钉、泡沫塑料块、轻木块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提问:同学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动手做做实验吧!请同学们一边实验一边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提问:为什么这些物品会浮起来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知道浮力的初步定义。

  第三环节进一步实验,探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1、提问:在水面上漂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2、学生猜想

  3、谈话:到底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4、老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用绳子将正方体铁块绑着,用手感受一下它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将正方体铁块的一半(老师事先已在每个铁块的一半上标出一道线)浸入水中;最后将它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到底部。

  5、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6、用测力计把正方体铁块吊在空中,看它在空气中的重量是多少,把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填写在表格中;然后将它的一半浸入水中,再将它缓慢地放入水中,直到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把这两次测力计的读数也记录子表格中。

  7、汇报实验结果。

  8、小结:测力计的读数慢慢变小,由此看来,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那么,测力计上的读数是不是浮力呢?

  9、谈话:我们先来正方体铁块的手里情况,在实验中,它主要受到什么力呢?(老师在黑板上分析)受到了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拉力和浮力,还受到一个向下的力,是重力。因为当物体不动时,受到向上的力与受到向下的力是相等的,所以浮力大小加上拉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总结公式:浮力=重力—拉力

  10、根据公式,计算出正方体铁块一半与完全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通过这环节让学生知道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并且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大小。

  四、巩固与总结

  1、谈话: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无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下去的物体都

  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2、联系实际:利用水的浮力,我们能做些什么事情呢?例如行船、游泳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五、板书设计

  1、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2、无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下去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3、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4、浮力=重力—拉力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14

  一、说教学内容:

  《磁铁的磁性》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的第一课时,本课指导同学认识磁铁最基本的性质————磁性。教学内容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我知道的磁铁。

  这局部是该单元的引入,主要交流我们认识的磁铁的形状以和磁铁的名称。还有交流我们曾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磁铁,介绍磁铁在生发生活中的应用。四年级同学差不多都玩过磁铁,对磁铁、磁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他们有表述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教学时要充沛利用同学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第二局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这局部首先是让同学通过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讨论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各是什么资料做的。由此再进一步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成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局部:磁铁各局部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教材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磁铁水平悬挂起来,观察磁铁的各个局部分别能吸引多少个回形针;另一种是在磁铁上放一颗小钢珠,观察小钢珠往哪局部滚,以检验磁铁哪局部磁性强。相信同学通过小组合作能设计出一些实验方法来认识、理解“磁铁两端磁性最强”。在探究了磁铁各局部磁性强弱后,教材通过文字告诉同学“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时,同学们可能会不时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每种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等等,借助这些问题,就会延伸出同学课内或课外的探究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同学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通过探索,让同学知道磁铁的磁性。

  2、指导同学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和认识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

  发展目标: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测、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

  2、能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自身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带有磁性乌龟的鱼钩和几条带铁环的塑料做成的鱼。

  观察演示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形状不同的磁铁。

  分组实验准备:磁铁、瓷汤匙、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铁尺、纸片、棉花等。

  三、说教学战略、方法和过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需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同学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磁性。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布置6个环节。下面,我具体说一下这6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我会引导同学谈一谈他们的生活经验。“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钓鱼的。”然后请同学谈一谈。接着我会说:“今天,老师也想来钓鱼,只不过老师的鱼杆上绑的不是鱼钩,而是一只小乌龟,可老师还真能把鱼给钓起来。”这时老师演示,让同学仔细观察并猜猜为什么,估计同学能说出是因为磁铁的原因。然后板书:磁铁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师生就日常生活中“钓鱼”这个话题的交流和教师的扮演,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充沛调动同学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首先老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上有磁铁吗?”

  同学可能说:磁性黑板、冰箱门、铅笔盒。

  “你们看到的磁铁是什么形状的呢?谁来说?”

  估计同学会说: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环形。

  这时教师分别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并请同学拿出与老师手中形状相同的磁铁,让同学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它们取名称。并结合板书: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身所见过的磁铁,让同学根据磁铁的形状为磁铁起名称,大大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充沛体现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同学猜想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首先教师设疑:桌上有很多物体,你们猜一猜,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同学各抒己见。这时老师提示同学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同学可以在桌面上和实验资料区选取不同物体,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把能吸引的物体在记录单上用“√“表示出来。

  瓷汤匙瓷汤匙瓷汤匙大头针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

  铁尺纸片棉花

  在这里对实验资料区和记录单进行说明(我在实验室设置了实验资料区,放置如:铁夹、玻璃杯等许多物体,供同学实验,记录单第三行的空白局部让同学填写从实验资料区选取实验资料的物体名称。

  同学分组实验并汇报结果后,教师因势利导:我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回形针、大头针、铁钉、这些物体,它们都是什么资料做成的?

  同学回答后老师引导同学进行考虑: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一起研讨总结出磁铁能吸引铁一类资料做的物体并板书磁性的概念。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先让同学大胆猜想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估计同学能就磁铁能否吸引棉花或小纸片等这些问题发生认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这时,教师让同学进行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同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学、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布置下,有的到实验资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资料,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把全组的意见整理、汇报,得出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资料做的物体”这一结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的形成了“磁性”的概念,这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又充沛的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四)研究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

  老师继续引导:像刚才老师扮演的钓鱼就是应用了磁铁的磁性。那么磁铁各个局部的磁性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先说一说你们想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同学独立考虑,然后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估计同学的方案有:将磁铁水平悬挂起来,观察磁铁的各个局部分别能吸引多少个回形针。或者在磁铁上放一颗小钢珠,观察小钢珠往哪局部滚,以检验磁铁哪局部磁性强等等。

  教师认真倾听同学的各种方案,对于合理、易操作、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肯定,并让他们依照同学提出的方案有选择性的去进行实验、验证。然后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并板书: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五)玩弄磁铁。

  首先由老师引导同学继续探索。“同学们,假如我们继续玩弄磁铁,也许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问题可以研究。比方我们把两块条形磁铁吸在一起,这块磁铁是不是就有四个磁极,请同学们自身玩弄磁铁,假如有什么发现和什么问题就把它记在记录单上并进行研究。”

  同学可独立或小组合作玩弄磁铁,研究发现的问题,最后把他们的研究效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研究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和“玩弄磁铁”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意为同学发明一个活泼、严谨的氛围,让同学去思索、探究,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在研究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时,先让同学独立考虑,然后在小组里交流。除了以上估计的两个实验方案,可能还有的同学想到把磁铁放在离回形针2、3厘米的距离,观察回形针有什么反应……在玩弄磁铁的过程中,可能有的同学发现了环形磁铁的磁极,有的同学发现了两条条形磁铁同极相排斥的现象,还有的同学发现两条条形磁铁连起来变成一条条形磁铁时,它得磁极不是4个而是2个,……同学的这些发现是通过自身的实验来证明的,应该说,在这个活动中,同学思维的开放性和独立性得到充沛的体现。

  (六)总结延伸。

  课堂结束时我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并让同学考虑问题“一块磁铁断了,它还有两个磁极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同学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四、说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同学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同学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和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同学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明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和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同学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施展自身的才干,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同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资料的评价与对同学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同学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这两个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同学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同学猜想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研究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资料的评价与对同学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同学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15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课,活动探究是科学课的载体,猜想验证是科学课的重要过程,因而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大胆假想、积极验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才是关键。

  教材简析

  《生命之水》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课是 “走进水世界” 这一单元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它是在第四课《青青的水》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水和生命的密切关系”。本课教学内容有“我一天喝几杯水?”、“动物都需要水吗?”、“植物也喝水?”“几种生物的含水量”、网上学“珍惜水资源”五项活动,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我选择的是前三个探究活动内容,即“我一天喝几杯水?”、“动物都需要水吗?”和“植物也喝水?”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并在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物质,它与生命有着密切联系。

  ●掌握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水量。

  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课标》对这部分教材的教学要求是: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以及人的密切关系,并能达成珍惜每一滴水的共识。科学课的探究技能训练是教学难点。

  二、依据学情说教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他们对大自然中的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知识点散乱不系统,缺乏探究学习的体验经历。

  本节课我采取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信息搜集法、探究发现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倡导自主说学法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因此本节课的学法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结合课程说理念

  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另外,科学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因此,本节课我从时间、空间和学习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五、突显人文说过程

  这节课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信息分析—延伸探究。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课件展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欣赏美丽的水体”,美丽的景色、动听的音乐及优美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才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才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变得美丽”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学生给出答案后,板书一个大大的“水”字,这样达到了激发兴趣、酝酿情感的效果。为了提升这种效果,紧接着我又以讲“四个小朋友出外旅游” 的故事形式导入本节课教学,达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的作用,并设置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为下面“人离不开水” 的知识点传授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2、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做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此前的一个礼拜我就让学生参与体验“我一天能喝几杯水”的活动,记录5天内自己每天的饮水的杯数;并在课堂上量出每天的饮水量。这样使学生提前介入活动探究中,亲身经历并亲手记录、测量、计算相关数据。在测量水量时,我给出眼睛观察水面的方法是俯视、仰视或平视三种答案供学生讨论选择,及时纠正学生的测量方法。这样使学生亲身体验此类探究活动的方法过程,养成严谨的研究态度;当我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五位同学每天的饮水数据后,有些同学会发现“同学们之间一天的饮水量不相同”和“自己五天中每天的饮水量也不相同”时,我再让学生充分讨论找出答案。这种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以学生的“学”为本, 更不是以老师的“教”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兼顾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经验积累的差异性,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达成共识后,进一步揭示“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容易理解了许多。

  3、拓展教学,积极验证;

  “动物都需要水吗?”“植物也要喝水?”是前一个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调查,并在课堂上互相讨论这个问题,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之水”的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关于蚱蜢和蚕是怎样“喝水”的,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设想,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所搜集的材料,然后告诉大家通过网络可以找到相关资料信息,并立即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为下一节课“网上学.珍惜水资源”打下基础。学生对生命与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人、动物、植物 “渴”了要喝水,已经知道生物维持生命需要水。我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们积极热烈地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然后,师生小结、揭示主题: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同时板书课题“生命之水”。

  4、反面例证,感情酝酿。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汇报分析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在他们的讨论结束后,通过利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切换出一幅幅苍凉、悲壮的缺水场景,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加深他们对缺水给大自然造成的灾难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

  5、续写小诗,升华感情。

  最后,出示本课开头的优美景色,并告诉同学们:“千百年来,人们把承载生命的大地比作母亲,那么地球上的水就是母亲甘甜的乳汁,她孕育了生命,哺育了人类。请同学们用诗的形式接着续写《因为有你》这首诗,来赞美生命之水吧!”。用编小诗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知识的理解,学生乐于接受;同时把科学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回忆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在浓浓的诗情中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震撼。“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未写完的小诗道出了生物对水的依赖,明快的诗句展现出大自然因水才有的美丽。这是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创作的小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诗句来赞美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最后出示以“生命之水,请您珍惜”为教育主题的图片,同学们已从“对水的认识”延伸到了关注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方面,对水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六、总观全程说板书

  生命之水

  人 动物 植物

  请您珍惜!

  恰当地设计板书,能加强课文内容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回顾和知识点的整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七、温故知新说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使学生经历以猜想、实践、验证的科学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这种学习经历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所说:“学校给学生的,那应是若干年后,还留在学生脑海里的那些终生受用的东西。”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 16

  ●说教材

  热胀冷缩是指物质遇热膨胀和遇冷收缩的性质。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有些水泥路在冬天的时候会裂开;茶壶里满壶的水在烧开时会有水溢出来等等。热胀冷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乒乓球踩瘪了,可以浸在开水里烫一下,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变大就会重新鼓起来;果酱瓶的铁盖子拧不开,我们只要把瓶子倒过来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会,玻璃瓶和铁盖子放在热水里都会膨胀,但是玻璃膨胀小,铁盖子膨胀大,瓶口和铁盖子之间的缝隙就会变大,瓶口就容易拧开了。一般物体都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有些物体不是变化比较小,我们很难看出来;有些物体变化比较大,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出来。

  中班的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不断增强,他们会很惊喜地发现这个世界很神奇:为什么袋鼠爸爸会生孩子,我们的爸爸不会?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外星球有没有和我们一样的小朋友?等等。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提出的问题也都是以“为什么”为主,他们关注现象,更关注现象后面的科学道理。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周围的世界,他们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中班孩子对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有遇到过,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经验还不是很系统,很科学,因此在中班开展“热胀冷缩”的科学探索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整合、梳理、提升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理念。

  ●说目标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活动内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

  2.知道热胀冷缩与生活的关系,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其中“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将提提供各种操作材料,在活动中通过幼儿猜测、操作、记录和交流来解决重难点。

  ● 说准备

  根据活动的目标,我提供人手一份的瘪乒乓球三个、杯子三个、记录纸一张,每人两个笑脸贴纸,大记录纸一张,ppt

  1.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瘪乒乓球、杯子,是为了让幼儿进行实验,感知热了能使物体膨胀的现象,这份材料很好地体现了《纲要》所提倡的“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记录纸的设计很简单,但是它的提供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记忆实验的结果,让孩子有据可证,更让幼儿学会尊重科学的实践和真理。

  2.笑脸贴纸是让幼儿将自己的猜测或是实验结果展现在大记录纸上,便于教师和同伴的统计。大记录纸可以将幼儿的猜测和操作结果进行汇总,便于幼儿直观地了解同伴的想法和实验结果,并便于更好地进行相互交流。

  3.Ppt的内容是由一个生活录像短片“怎么办”和“热胀冷缩在生活中应用”图片组成的。录像短片是为了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图片是为了帮助幼儿扩散思维,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说过程

  第一个环节:引出课题

  采用看录像短片的形式,将生活中现实的'场景展现在幼儿面前。通过一个小朋友的困难,激发幼儿帮助他的愿望,继而激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使乒乓球变圆。通过这一个环节幼儿的交流,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

  第二个环节:猜测实验

  通过幼儿的猜测,让幼儿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在同伴和教师面前,允许孩子出错。

  接下来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崇尚科学,形成让事实来说话的观念。当然,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变化的过程,需要孩子仔细观察,从而发现“热胀”的现象。

  通过记录实验结果,让幼儿尝试简单的记录方法,学会看简单的记录表。

  在交流中,让幼儿了解同伴的想法和经验,促进幼儿间的交流。

  教师的小结是对生活现象的科学提炼,让幼儿初步感受科学的严谨性,了解物质的这种现象是“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个环节:讨论交流

  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对自己观察到的生活进行表达,教师能从中了解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也能引发幼儿对生活更积极地观察和探究。

  通过ppt的展示,图片的直观性更能让幼儿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这么广泛,科学无处不在。

  •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相关文章:

科学实验说课稿11-10

科学实验说课稿(通用10篇)05-14

科学实验小学作文09-06

小学科学实验总结05-22

小学科学实验总结[精选]07-06

小学科学实验计划11-23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说课稿最新范文模板09-2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0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05-21

小学科学实验主题作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