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热传导》说课稿

2024-10-10 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热传导》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科学《热传导》说课稿1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材分析:

  热或者可以说热能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盛热水的杯子会变热,做饭时锅盖会变热,锅把会变热,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但它们是怎样变热.的?本课引领学生认识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不同材料传热的本领不一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树立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本节课教材有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首先提出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勺柄会变热。这是为什么呢?”目的是启发学生针对“勺柄为什么会变热”进行思考,为课堂探究做准备。教科书还呈现了材料包:杯子、蜡烛、火柴、凡士林、铝片或铁片等,旨在提示学生搜集自己身边容易得到的、便于上课进行活动的材料,带到课堂进行探究学习。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倒入温水后,杯子是怎样变热的?让学生回顾生活经验,通过讨论交流,提出对热传递过程的猜想:温水的热是通过杯子壁从内向外传递,继而引入课堂探究活动。活动二: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制订探究方案。根据方案展开探究实验。根据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交流,总结结论,认识到热在固体中的传播,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活动三:生活中有哪些热传导现象?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如装有热水的杯子变热、熨衣服时电熨斗将热传递到衣服上等,了解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热传导的快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与科学的关系,初步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把对热传导的研究延伸到课外。

  学习目标: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2、能基于所学知识,对热传导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热传导的探究实验计划,并展开探究活动。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实验结果。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

  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了解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蜡、圆形铁片、铁盘、火柴、铁架台、盛有热水玻璃杯、塑料杯、纸杯、金属杯、酒精灯、塑料棒、铜丝、铁丝、竹筷、热传导的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杯子变热了

  2.活动准备(教师出示一杯装有热水的杯子,让学生摸一摸杯子的外壁。)师:你有什么感觉?师:你有什么问题吗?师:大家想不想研究这些问题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杯子变热了(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

  (1)讨论探究方案。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组讨论一下,利用这些材料,你们小组准备怎样研究?

  (2)学讨论后交流汇报。师:谁来说说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师:给铜棒加热时,可以使用酒精灯。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教师出示酒精灯,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师: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生:凡士林不要太多,每次要匀一点。生:使用酒精灯时要按要求点燃酒精灯。

  (3)进行探究实验。师:请各小组按照既定方案,各显神通,验证猜想,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以免烫伤。(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记录,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小结:热是沿着物体传递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传导。

  活动二:生活中有哪些热传导现象?(播放视频资料: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如锅、勺等。)学生交流这些用品的材料,并根据固体中热传递的特点,讨论、阐述其中的道理。

  三、拓展活动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热传导的快慢?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传热快,哪些地方需要传热慢?你想不想亲自来调查一下?课下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并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再来展示交流,好吗?

  (将研究活动拓展到课后。)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提到:杯子为什么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手上的?等等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探究方案。生:我们小组设计了给铜棒加热,观察热的传递是怎样传递的。我们打算利用热传导实验装置,用凡士林把火柴棒粘到铜棒上,然后给铜棒一头加热,观察火柴棒会怎么样。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并交流汇报。

  小学科学《热传导》说课稿2

  教材分析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热是如何传递的。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对科学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教学中,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大胆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实验进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促进孩子科学能力的提高是现阶段科学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设计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实验主要包括了:材料选择、模型设计、结果呈现、评价交流等内容。可以说: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是学生科学素养高低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素质得以发展的基本需求,它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

  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习怎样去设计观察实验活动及认识热的传导这两个主要教学任务。我把这节课的设计为导入、基本活动、扩展活动三个部分,也是逐步推进的三个层次。所以在导入部分我问:如果给红色一端加热,绿色的一端会不会热?我烧的是这边红的一端呀,没有烧那边绿的一端呀!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马上可以说出会热。并解释出原因。这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释的层面。

  小学科学《热传导》说课稿3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

  酒精灯、不同材料的细金属棒、凡士林、火柴、木夹、热水、烧杯、玻璃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演示:同学们,你们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好,老师为了表扬你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带把的不锈钢杯(或铝杯)中,现在我在里面装一点热水,请同学摸一摸杯壁、杯把。有什么感觉?回答精彩的同学将会受到老师为他准备的一份小礼物。

  2.引入课题。

  (1)提问:为什么盛有热水的不锈钢杯的杯壁、杯把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把上的?(引导学生作出假想)

  学生回答:是热水传到杯子上的。

  (2)谈话:这些想法对不对?哪些物体也有这样传递热的本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出示课题:热传导(课件))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1)谈话:首先我们来做第一个实验,现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个三角架、一根铜丝、一盏酒精灯,还有凡士林,凡士林是一种什么物质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的。

  对,凡士林是一种润滑济,它的的特性是: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具有黏稠性,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会熔化,变成液体。先把细铜丝放在支架上,留出加热部位,然后用火柴棒蘸取凡士林粘到铁棒上。蘸的凡士林要一样多,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在大家动手做实验之前,我们用酒精加热实验的时候有哪些注意点呢?

  请学生回答:1.酒精灯里的酒精不能超过三分之二。

  2.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3.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要用酒精灯帽盖。

  (2)学生分组实验。

  (3)提问: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

  (4)小结:物体沿着

  2.深化对热传导的认识。

  (1)提出问题,指导实验。

  谈话:我们再将铜丝弯成其他形状,对它进行加热(教师出示按课文实验2、3粘连好的两种装置),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同学们还可以将铁棒弯成不同形状,折成不同角度,粘上火柴杆,加热再试一试。

  (2)讨论:请各组组长讲一讲你们组是怎样做的,又发现了什么样的现象?

  (3)学生:我们组是这样做的...

  (4)小结:从各组做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是哪边的火柴杆先掉下来啊?

  学生:靠近热源的地方加热端温度怎么样啊?高那另外一端呢?低

  我们可以总结出热是从加热端向另一端传递的。热在固体中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传导,热传导的方向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现在同学们能不能解释张老师一开始的问题了?

  3.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1)提出问题。

  ①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以上的几个实验都是说明热能够在什么样的物体中(金属固体)传导的?那么热能不能在非金属中传导呢?

  ②学生回答:能。

  ③那么非金属的导热性和金属的导热性一不一样呢?面对摆放在面前的玻璃棒、细铁棒,铁勺,陶瓷勺,哪些容易导热,哪些又不易导热呢?怎样判断?

  (2)讲述:同学们设计的判断方法都很不错,但是你们的方法都要借助其它器材,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比较简便的照课本的说明实验也好,按自己设计进行实验也行,请大家注意,实验

  (4)讨论:热传导较快的是哪些材料?热传导较慢的是哪些材料?(分类)

  (5)师生小结:实验说明,固体热传导的本领是不同的,一般说来金属热传导的能力强,木、竹、陶瓷、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热传导能力弱。为什么说一般说呢,还有特殊的物质,比如:钻石的导热性就比在金属中导热性最好的银还要好。像金属那样容易传热,叫热的良导体,非金属不容易传热,叫热的不良导体。我们说的热的不良导体是说它传热的能力较弱,而不是说一点也不传热。

  4.认识不同金属导热性能。

  (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说一般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但是不同的金属材料,它们热传导的本领一样吗?今天同学们的面前就有三种不同的金属,它们的导热性一样吗?哪个导热性好,哪个导热性差呢?好,每个小组现在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就使用我们现有的材料)

  (2)讨论好了吗?好,现在就看看你们设计的方法可不可行。

  (3)实验指导。

  讲述:同学们请注意,我们要研究的是金属热传导的本领,因此在粘连时,三支金属棒平行摆放,粘的凡士林是一样多,粘点的位置都要互相对应,这样才可以区别开它们热传导的本领来。

  (3)实验验证。

  (4)讨论:实验说明哪种金属热传导的能力最好?

  (5)师生小结:经过实验我们发现黄铜、铝的导热性能比铁强。

  三种导热性铝>黄铜>铁

  5.概括小结:

  (1)提问:今天研究的热传导的材料都是什么形态的物体?(在学生回答中完成课题的板书)

  (2)讲述:固体热传导的特点……不同材料导热的性能不一样

  (三)巩固应用

  学习了以上内容,我现在再做一个实验,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实验现象的原因。(一头是铁棒,一头是木棒,我们在外侧绕上一层纸,纸的中心画一条线,线对准铁和木的交界线,对其加热)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我们能不能想一想:

  1.为什么许多炊具都用金属制造?而它们的把柄却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

  2.你能举出利用热传导为人们做事的实例吗?

  (四)布置作业

  在圆形薄金属片上,均匀地喷上细水珠,用酒精灯在中间加热,观察金属片上的水珠蒸发情况,思考热传导的方向。

  参资料

  热传递

  热传递实质上就是热能的传递,热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同一物体邻近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递。热能永远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差越大,热能传递也就进行得越快,当冷热程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传递要进行到它们的温度相等时才会停止,也就是说这些物体达到了热平衡。同样地,如果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的温度有差别,热传递在物体内部也要进行到各处的温度完全一致才停止。

  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对流、传导和辐射。

  传导

  传导是热在固体中传递的主要方式。热传导是热能由物体温度较高部分传给温度较低部分,或者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的过程。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热传导的实质是分子在相互碰撞时传递能量的过程。

  各种物质导热性不同

  各种物质导热性能是不同的,有的导热性能好,有的导热性能差。固态物质中金属导热性能好,其中又以银、铜导热性能最好;木头、玻璃、皮革、陶瓷导热性能差。液体除了水银和溶解了的金属外,导热性能都差。气体的导热性能比液体更差。羊毛、棉花、羽毛、泡沫塑料的导热性能都很差,这是因为它们是膨松的,在纤维和孔隙中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真空是最不导热的,这是因为热传导是依靠分子的碰撞来实现的。

  •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热传导》说课稿】相关文章:

《热传导》的说课稿02-28

小学科学教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06-02

小学科学说课稿11-04

小学科学说课稿06-26

小学科学说课稿05-17

小学科学活动说课稿05-25

小学科学说课稿03-24

小学科学《观察水》说课稿06-01

小学科学说课稿通用04-20

小学科学《动与静》说课稿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