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语文说课稿

2024-07-24 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戏》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戏》语文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课文《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通过对“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赵庄看戏、月夜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现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生活经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教学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3、情感目标:

  体会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农家子弟的好客能干以及“我”和小伙伴之间的真挚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景物描写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阅读中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又是怎样将情景交融的。这是本文的学习重点。课文结尾对“豆”和“戏”的评价与前文对其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对此正确理解是本文的难点所在。

  四、教法与学法

  1、课文叙述的虽是童年趣事,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但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等的差异,使得当代城市少年对文中的童年生活既熟悉又陌生,看似容易理解,但细细想来,又顿生疑问。对此,教师应当精讲、少讲,在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后,放手让学生从读中去讨论,去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读者对它的理解和感悟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因此鼓励学生质疑时,不求答案的完美,但求有所领悟。

  2、学习语文,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童心所向,对于本文学生大多会对文章所叙述的看戏、偷豆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对此,教师应抓住之一特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比较性阅读。如:文中小伙伴的经历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你会怎么做?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和伙伴做过一些童年趣事呢,说说你现在的感受。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由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过多的集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上,从而忽略了对优美的景物和细腻的心理刻画的体会。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在作者的心目中,不仅故事美,而且景美,情更美,这也就是文章的难点部分。

  4、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和探究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通过合作、探究的途径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将事情写得生动,富有情趣。学会如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理清结构把握情节,感受文中的故事美。第二课时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从而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并解决疑难点。

  课前准备:

  由于所教班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要求他们将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得充实,包括熟读课文、疏通字词(注释和预习时的重难点)、初步质疑等。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式导入:“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这首小诗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中,心中不免充满了浪漫的理想色彩。

  2、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疏通字词。——对于初一学生,基础知识必须夯实,这一环节不可少。

  4、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我”在平桥村得到的优待和乐事。——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朗读全文占用时间较多,因此第一课时中,我会选择速读,而将全文的朗读放于早读课上。

  5、学生联系课文、注释和背景介绍,描述“社戏”这一习俗。主要从波澜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孩子们的动作和活动等的描写中感受故事美。

  6、学生口头描述家乡的某种习俗。——这一环节既提高阅读兴趣,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1、感受景美:从去看戏途中的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感受景美。要求学生找出表现作者从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语句,并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情美:主要从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和劳动人民的质朴善良的品质中加以体会,解决文章难点部分。

  引导:通过对全文的感知,我们知道:那晚的戏并不精彩,那晚的豆也并不特别,但文末作者为何会发出“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的感慨呢?难道让作者如此留念的并不是“戏”和“豆”本身?那又是什么呢?(思考片刻,暂不做答)看看文中除了写看社戏外,笔墨最多的是写什么?从他们身上能否找到答案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这一环节自然而然的将学生的思路从对故事情节的关注转到对人物的描写上,紧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让学生联系自己曾经历过的一件看似平淡无奇,却因为某些人或物而让自己记忆犹新的童年往事。——这里的联系实际是在上节课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加以深入了,因为这里不仅讲述事情,更多的是融情于事中。

  4、学生质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预习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一定都已解决,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将遗留的问题进行讨论,有时学生的这些问题中,会闪现出智慧火花,教师应给予表扬和引导。

  注:在这一课时中,加大朗读的比重,以读促进理解,以读增强情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对情、景描写的重点段落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女生分读、指名朗读、分组朗读等,并对文中的背诵段落进行指导。

  课外练笔

  将第二课时中回忆的往事,整理成篇。——这一环节将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从欣赏作品到完成作品,既提高了阅读水平,又锻炼了写作水平。写作手法会了,情感被激发了,思绪如泉涌了,写作当然是乐在其中。

  《社戏》语文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 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学生根据已有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教师适时引导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童年》,谈话导入。

  二、 讲授新课

  1、 抓文眼,明主旨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

  (1) 你从课文最后一段能看出什么?

  (2) 那一夜的戏好看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

  (3) 那一夜的.戏并不好看,“我”为什么还会如此怀念?

  (4) 那一夜的豆好吃吗?为什么?

  2、 评人物,抓中心

  《社戏》中有许多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理由。

  请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性格或品质),比如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来说。

  三、 小结

  四、 拓展迁移

  你的身边也有文中这样的朋友和长者吗?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五、 布置作业

  以“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再次播放《童年》,结束课)

  板书:

  第十课 社戏

  鲁迅

  看戏

  怀念 人

  吃豆

  《社戏》语文说课稿 3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复述课文的情节。

  二、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一看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板题:社戏)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将如何学习这篇课文呢?请看:

  (二)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复述课文的情节。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学习目标呢?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第一排的.同学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2、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3、师:下面,我们把这几个生字齐读两遍。

  4、学生齐读生字两遍。可能读错的字有:

  归省(xǐnɡ)扫墓(mù)行(hánɡ)辈惮(dàn)

  《社戏》语文说课稿 4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味平桥人淳朴真挚的感情。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疏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小组互动探究。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二、作者简介,检查字词

  三、感知课文,互动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情节。小说的主要情节: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四、感悟探究,精读揣摩

  1、重点探究课文第11、12自然段。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集体交流:

  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入手,写得有味,有色,有声,更有情。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夜晚美景,烘托了“我”看社戏途中愉快的心情。写行船之快,衬托了“我”急于想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2、自选探究:

  ⑴ 读──读喜爱的语段。

  ⑵ 说──说探究的内容。

  ⑶ 问──问不懂的问题。

  ⑷ 帮──帮助解决疑难。

  ⑸ 选──选探究优胜者。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集体交流。教师强调:“偷豆”的是与非 ?

  五、课文小结,反馈拓展

  1、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迅哥之意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戏也。

  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社戏》语文说课稿 5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学习虚词的用法,识别偏正短语

  4、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应放在叙事的.详略上,至于人物性格特点只要稍作了解。

  2、本文开头和结尾是学习的难点,二者对表达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导学生分析

  3、教法:用讲读、研讨法突出重点。

  4、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

  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文章《社戏》。(解题)

  社戏:“社”原指土地庙。从前,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村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社戏》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儿)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来的。

  二、预习课文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见预习提示)

  2、根据课后练习一所提示的内容,快读课文。再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重新编排顺序。

  3、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1)课题为《社戏》,由此可见小说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提问: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

  (2)除了看社戏以外,前前后后还写了哪些活动?

  开头写: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结尾写:六一公公送豆

  小结: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间、地点的转移,因此小说可以分成三部分。

  三、布置作业 :

  编写阅读提纲

  《社戏》语文说课稿 6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教学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正音;

  2、朗读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四、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写了哪些事情?

  2、文中哪些事情详写?那些事情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3、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4、作者写月下行船是从哪些方面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5、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6、文章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戏”真的好看吗?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解说。

  四、检测延伸:练习巩固(见导学案)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对“下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中喜爱的片段进行批注赏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见导学案)

  四、检测延伸(见导学案)

  五、作业布置:

  和父母交流童年的趣事,积累写作素材,写一篇题目为“童年的花儿”的作文,500左右。

  《社戏》语文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3、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前一节课内容

  (二)、读精段,层次式品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

  (学生朗读并记诵美句)课堂交流

  2、自选一段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用“我觉得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3、思考自然环境描写对作品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三)、评人物,抓中心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吸引人,自然环境描写细腻,更塑造了一些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

  请同学们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_(评价其性格的'品质),比如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勾勒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合作讨论后写话。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四)、抓文眼,明主旨

  1、本文主要是写看社戏,那么我们来看戏好看吗?为什么?

  2、文章的结尾看似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你如何看待“偷”豆的行为?齐读最后一部分。

  (五)、体验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六)、课外完成下列作业(自选一题):

  • 相关推荐

【《社戏》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人教版《社戏》说课稿04-05

关于《社戏》说课稿01-25

初中语文《社戏》说课稿(通用10篇)02-27

语文社戏的教案08-27

《社戏》说课稿讲解(通用7篇)07-15

语文《社戏》教学反思03-08

语文《社戏》的优秀教案08-25

社戏语文教案01-14

语文教案:社戏02-14

人教版语文社戏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