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选自北师大出版社二年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六课时.4的乘法口诀。他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用“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决特点。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色,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1、让学生利用4的连加和已学过的乘法口诀得出,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和掌握4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能运用所学口诀,完成表内乘法的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1、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2、“乘法口诀”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他可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爱国之心及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并借助乘法意义编制口诀,而且通过“开火车”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的流畅性和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力能力的目标。
教学准备:小熊玩具、“小熊请客”主题图,试题卡、幻灯片、气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首先拿一只玩具小熊让大家猜,并用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的故事情境导入,使学生一开始就有快乐的心情步入课堂,然后我用大屏幕出示主题图,主题图色彩鲜明, 一定会让学生们兴趣盎然,并在以往的基础上,他们会很快去找主题图上的数学信息,并展示给同学们。他们肯定会说:小熊串的红果串,每串4个,他已经穿了2串,他还要串也一定是4个4个串的,当然在这里也有可能有的同学会把老师刚才所说的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小熊自己在家里串红果串等等,说得很完整,这时老师也不要怕耽误时间,让他说没关系的,这也是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的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做不正做到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嘛。此时,老师适时点播,小熊串一串需要4个红果,那么2串、3串……9串呢?这时教者可出示“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编制4的乘法口诀。
1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数一数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
在这里学生可能会用很多的方法,如:(1)4个4个的数(连加)
(2)学生可能会运用学过的口诀把9串红果分“堆”计算:如:5串一堆(有20个红果),2串的2堆(每堆8个,2堆有16个)所以一共需要红果36个;也可以3串3串分成3堆,每堆12个红果,3堆一共有36(12+12+12)个红果。 只要学生说出理由,教者都要给以肯定,让学生从中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乐学、爱学,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另外这种方法,也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也能体会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的思考方法。
2 自己完成填一填。同桌交流所填的结果的正确性。并试着编制口诀。教者可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口诀编制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示,使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正确编制口诀。
3 汇报过程。说说你是怎样推导4的乘法口诀的。并填上结果及口诀。找出已学过的口诀,检验口诀编制的正确性。
4 怎样记住4的口诀,共同探讨方法,寻找捷径。在这里我会出一个问题:老师在做4×6时忘记口诀了,不知道得多少怎么办呢?让同学们帮忙解决,同学们一听,老师不会,让我们帮忙解决,多么荣耀!他会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他们会告诉你很多方法,如:
(1)可以用连加法就能算出;
(2)4×5得20,20+4不就是4×6的结果嘛?
(3)可以4个3加4个3……最后老师可以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让老师做出4×6的结果,但是老师还要说,如果你记住了口诀会更快的做出来是不是?向上面的4×6,知道四六二十四一下子就写出4×6的结果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这样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用已学过的方式记口诀,
(1)开火车记忆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同桌对口令,而后教者可以出几道乘法题卡,以检验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情况,教者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看哪个孩子问题较大,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以弥补。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口诀的应用能力。
1 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练习
“说一说”数桌腿的活动,这个可以让学生亲自摸摸、数数强化对口诀的记忆。也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完成21页的习题。
可以这样衔接:为了庆祝小熊的生日,小兔、松鼠、小狗和刺猬还拿来了好多各色的气球要送给小熊呢!他们都送了多少只呢?这时找到四名同学分别去这四个小动物,让他们找到自己送给小熊的气球。其他同学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让他们感受发现的喜悦。
而下面的2题是单纯的计算题,直接让学生做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设计让同学们进行夺气球比赛,3题是看图题,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要求学生不但说出算式,而且还要说出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说话的完整性及条理性。这道题可以设计成抢答题,哪一组的哪一个人抢答的最快就奖励哪一组两个气球,最后评选出气球最多的为优胜组,每人奖本一个。为了让1、2、3题衔接紧密可以这样说:气球终于都准确无误地送给了小熊,小熊非常感谢大家,他希望把气球送给其他的小动物们,于是,他提议,进行上面两项比赛。这个比赛不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也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
21页下面的数学游戏,可以这样进入。 比赛结束,大家玩得正起劲,忽然发现主人公小熊不见了,只看见桌子上留了纸条,上面写道:走过迷宫,你就能找到我,我们就能一起吃上酸甜可口的红果串了。快来吧!这也正照应了开头小熊用红果串请客的主题。
我感觉我这样设计特别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恨不得马上去参加这种学习活动,这正符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知识有声有色的注入学生心田,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提到的红果串其实也是一个小埋伏,这里边有思考题,那就看时间而定了,最后作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4的乘法。这不但巩固课上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也使生活和数学紧密相连。
点评(王明明)
常说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但是这种“创造”不是让教师都成为教材的设计者。这种“创造”不应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在结构和教授方式的改变上,因为一节教学内容的研制是众多专家长期集体智慧的结晶,即便如此,有些内容仍有遗憾之处。试想,教师通过个人力量,来改造教材的结构,那结果一定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且教师也不该承担这样的压力。因此,这种“创造”应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根据自己学生和周围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教材上。教材提供的只是一条教学的主线,通过教师的加工,她会变得非常饱满。
这个教学设计,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教师在高度尊重教材的前提下,非常适宜地发挥了在教学中的“创造性”。“生日聚会”把小熊请客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所有的练习也都纳入到了故事情节当中。这种加工没有矫揉造作之嫌,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但对于激发二年级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却极有帮助。
本设计的缺憾是第二部分“合作探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数一数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时,给人的感觉是只有盲目的尝试,没有教师恰到好处的引领。看不出,它与“探究”编制口诀的联系。任何探究活动都是有挑战性的,需要教师认真预设探索过程中“脚手架”式的铺垫性问题,以保证探究目标的实现。而“自己完成填一填。同桌交流所填的结果的正确性。并试着编制口诀。”只是轻描淡写编制的过程,很难想像学生能从中领悟到口诀编制的真谛。当然这个问题是个很大的难题,我也没有找到好的案例,希望何老师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小熊请客的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熊请客说课稿07-03
《小熊请客》说课稿02-08
小熊请客说课稿03-09
《小熊请客》说课稿01-14
小熊请客说课稿01-30
小学数学《小熊请客》教学反思08-01
数学活动教学反思《小熊请客》09-23
小熊请客教案10-04
小熊请客反思08-19
《小熊请客》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