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说课稿

2021-07-12 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系列之《美术鉴赏》模块的第4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意象艺术。教材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1)开头引用了马蒂斯和一位妇女的对话,为意象艺术的阐述做铺垫(2)通过对塞尚的《圣维多克山》、凡高《星月夜》等作品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3)列举了英国画家培根的《被牛肉包围的肖像》与《教皇英若森十世》的对比,以及对中国画《鹌鹑图》的讲解,阐述了“如何理解意象艺术”,这也是课本最为关键的部分。正是通过这主要的三个部分的有机串连与阐述,让学生较为充分地了解了这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意象艺术。

  学情分析

  应该说我校作为一所重点中学,积极因素是显而易见有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很高,他们有着很强的思辨能力,很好的学习自觉性,勇于探究,敢于否定,但消极因素也同样存在,由于平时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同时接受的又是住宿制的管理,这导致了绝大部分的学生根本无暇了解美术,其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就针对本课的的一次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的口头调查中,几乎所有学生(除个别本身有专业学画经历或家长本身就是美术工作者)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把标尺——认为一件美术作品是否优秀,其标准就是“像”或者“不像”,“像”的就是美的,“不像”的就是没有水平或者纯粹就是乱画,根本不值得花费时间去欣赏。因此为了能改变学生的这种普遍存在的错误审美观,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同时也为让学生以后进一步了解“抽象艺术”做下良好的铺垫,本课要使学生了解:在美术作品中这一部分“说像又不像”的作品,其实它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是“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

  设计理念

  通过对课本结构思路的分析,结合教学的具体要求,并根据学生目前所处的真实的美术能力水平,本人认为本课应立足于循序渐进地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对比,直观而清晰地让学生自己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而真正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这应该是整堂课的主线。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还是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创造参与平台,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意象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涵。注意在课堂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如何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是如何与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识、生活经验等进行整合与联系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1、启发与导入。

  在学生对“意象艺术”的了解还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通过屏幕投影快速展示两幅同样以“呐喊”为主题的美术作品:(1)蒙克《呐喊》(油画1893)(2)具象摄影作品一张,大致10——15秒后,立即关闭屏幕,请学生就刚才所看到的这两幅美术作品,展开讨论与思考,用最简短的语言回答“这两幅同样表现呐喊的作品哪幅能带给你更深刻的印象,你认为哪一副作品更优秀?”

  图1、《现代摄影作品》 图2 、《呐喊》

  (正如课前所预料的那样,通过对同一题材的两幅作品的简单对比,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具像摄影作品给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这是因为摄影作品是“写实性”的,他们已经养成了这种视觉习惯,写实的、容易辨认的作品也更符合他们的“审美品位”,而蒙克的这副《呐喊》却显得凌乱,不“真实”,不直观。由此通过对学生这种几乎整齐划一的看法的简单讲解,从而引出课堂主题:走进意象艺术。)

  2、比较与回顾。

  比较欣赏两幅代表性作品(1)《蒙娜丽莎》(达芬奇、油画1503-1505年、意大利);(2)《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油画1905、法国)。这是两件题材相同,但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的人物肖像画名作。

  让学生以前后桌4人为一个单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本书第2课所学过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角度(画面的点、线、面、色彩、明暗、构图、意象、具象、抽象等)较为详细地寻找出《蒙娜丽莎》与《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名作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讨论完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蒙娜丽莎》这副画达芬奇利用他所擅长的“薄雾法”,使得画面色调从明到暗渐渐过渡,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整体上与人物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了我们眼前所见到的符合我们视觉真实的形象。而《马蒂斯夫人像》充分反映了马蒂斯野兽主义画风的特点。画面色彩极其浓重和强烈,这里的色彩完全是主观感受的产物,而绝非客观的如实模仿。

  图3、《蒙娜丽莎》 图4、《马蒂斯夫人像》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对过去所学的有关“艺术语言”的知识做简单回顾。结合这些知识学生能较好地进行自主的描述和分析,加上教师的适度引导和讲解,学生自然能对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有个宏观上的初步概念,为后面引出理论性较强地意象及意象性艺术的定义做铺垫,从而不会显得过于抽象、难懂。)

  3、理解与探究。

  其实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比较与回顾”环节中,他们的讨论与分析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自己解释了意象艺术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夸张、变形、主观……,因此,在这个阶段就可在老师的适度引导下,请学生结合“比较与回顾”环节中的发言以及老师的讲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总结一下他们所认为的意象及意象艺术的特征,挖掘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发言及老师的阐述、总结,意象艺术的特征大致可包括:(1)背弃古典传统——也就是说在艺术的表现上与古典艺术观念、表现方法、风格面貌审美趣味等方面是完全不同,彻底决裂的(2)表现主体情节——从本人出发,从画家主体出发,对象表现的是画家本人的观念意识、丰富的情感、潜意识的反映等等(3)创造个性语言——拥有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而这些语言往往是不可复制的,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4)偏执独特风格——意思就是说,艺术家往往把创造独特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风格作为首要的任务。(5)热衷多样探索——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表现形式,喜欢挖掘丰富的艺术语言

  小技巧:小组代表若回答得好,有权指定下一轮发言的同学,若回答不上来也可跨组向现场班里他所信任的同学求助。

  (1、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在讨论、探索中得到理论概括能力的提升2、将这种有点类似于“开心辞典”式的发言形式应用到课堂中,有利于将一贯显得较为严肃、带有检查式的发言活动游戏化,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因发言而带来的紧张情绪。实践证明,课堂效果确实也是非常好的,有趣的是许多学生一下子由过去的被动发言,变成主动发言了,这也许就是“游戏化”所带来的好处吧。)

  4、质疑与互动。

  通过上面三个环节的完成,应该说学生对意象艺术的表达语言、表达意图等已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了,这时老师提供部分画家背景资料,让学生运用他们所掌握和了解到的知识,对(1)《星月夜》(油画凡高)、(2)蒙克《呐喊》(油画1893)两幅他们所熟悉的名作,做较为全面的解读,并带着具体的问题与老师做直接的互动讨论。从而回答课本中所提出的“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这个阶段学生的认识,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懂得从美术作品的表达语言上去解释作品了,如扭曲的线条、夸张的表情、浓烈的色彩等,而更多地已经能从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上去理解意象美术作品的深层含义了。如:《星月夜》的画面实际上是凡高的一种幻象,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慧星的景象;整个天空陷入到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恐怖。《呐喊》一直是蒙克引以为豪的作品,画面中这个骷髅般的人,双手捂着耳朵,站在一条不知来回的公路上拼命呼喊,血红色的蛇卷般的天空强化了骚动不安的情绪。正如蒙克自己所描述的:“只有一个疯子才能画出这样的画,这血红的色彩就是呼喊。”

  图5、《星月夜》 图6 、《呐喊》

  (这个环节是学生一个提升与拔高的阶段,对学生的要求高了,不再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要懂得结合老师所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对具体作品进行较深层、全面的剖析,从而学会怎样真正去读懂一幅意象美术作品,这种带着明确目标的'解读与讨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同时也体现了教学上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

  5、巩固与想象

  课堂的最后阶段分成4个部分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以及进一步考察学生对意象艺术的理解、活用情况。

  (1)通过几道选择题的做答,巩固对意象艺术的理论层面上的认识。

  例如:以下描述中,和意象性美术作品特征不符的是:

  A.凡.高的作品《星月夜》

  B. 具有情节性、叙事性

  C.背弃古典传统

  D.超越时空、形象、现实的限制

  E.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占主导地位,根本只为本质的揭示世界的真实

  (2)展示15-20幅的各类有关具象、意象、抽象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筛选,挑选出属于意象艺术的作品。

  (3)“如果你们都是伟大的艺术家,试着把你们所看到的其中这些不属于意象艺术的作品,变成意象美术作品,你们会怎么改变他们的面貌呢?” 老师将这个带着极大的自由发挥与联想空间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同样以四人一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到台前简单地画出图例,阐述自己的想法。

  (4)学生带着对这堂“意象美术”课的理解,课后完成一副自己所喜欢的意象美术作品,并将优秀作品在学校艺术节期间展出。

  (在“巩固与想象”的最后收尾环节,通过做题答题、比较筛选、想象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作的热情,并寻求集中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这对学生来说一定会是一个难忘的艺术体验。)

  教学反思

  (1)这堂课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得到较好地贯彻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也很活跃,特别是在最后的“巩固和想象”阶段尤为积极,争先恐后得想去表达自己对画面独到的见解,画起说明图例来更是形式各异,甚是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唯一让自己觉得遗憾的是一堂课的时间实在很有限,有些教案中所体现的环节,不得不缩短时间,从而在操作中显得不够“丰满”,另外图片资料还可以更丰富些,让学生可以浏览到更多优秀的意象美术作品,开阔他们的眼界。

  (2)应该说要通过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来完全讲清楚意象美术作品的语言、观念、形态等问题,又要使学生听得懂,觉得多而不繁,杂而不乱,确实是感觉很有难度的,其实无论是什么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这堂课总体还是选择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渐进式教学法,层层推进(比较导入——知识回顾——技法讲解——内心感悟——知识巩固——拓展练习),力图让学生听得明白,想得清楚,我觉得只有这种逐渐深入和提高的过程,学生才能做到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实现一种自觉的理解。

  (3)我觉得为了能让学生通过一节课好好读懂几幅意象美术作品,在课堂上我们对作品的讲解,应分成“精讲”和“泛读”两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比较偏“精讲”,一节课下来学生所能了解到的作品非常有限,而有的老师则比较注意“泛读”,一味地只强调所谓课堂的信息量,疏不知学生本来水平就有限,在这些大量的作品面前,已经是晕头转向,结果老师对所有作品又都仅仅只是泛泛而谈,甚至不谈,一带而过,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信息,看了大量的画作,但永远都是雾里看花,一问他们还是什么都不懂,对作品的评断还是“挺好看的”或则“不好看”,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老师只是让他们看了,但没有告诉他们怎么看。因此在这堂课上,从开始就力求从“精度”到“泛读”再到“精度”的循环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有得看”,关键的是要解决让他们知道“怎么看”的问题。当然要想真正要做到消化和理解,很大一部分还需要学生自身,通过课后的自我学习和完善来完成了。

  (4)我校作为重点中学,学生的综合水平不可谓不高,但从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看,学生的语言表达总体上还是显得较为匮乏,对美术与文化知识的联系缺少应有的认识,往往只能阐述一些很片面的看法或总是重复地使用相同的形容词,如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其实作为一名21世纪的高中生是不应该的,这只能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科本位的形式较多,跨学科的联系相对薄弱,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要不又从何谈起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呢。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说课稿】相关文章: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说课稿06-22

主观和客观的区别09-22

客观与主观的区别是什么08-16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散文12-28

高中美术《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说课稿09-29

高中美术《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说课稿范文07-10

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区别是什么10-08

语文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区别有什么09-29

客观世界模糊性阅读答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