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说课稿

2021-07-03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我将从七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及依据、学法及依据、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将此七个方面板书在副板上)

  一、说教材

  (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讲授投资理财的选择,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产及企业公司的内容,企业生产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有储蓄机构提供支持,因此,教材把储蓄存款作为本课的首要内容,起到了承接前面知识的作用,同时,储蓄存款也是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方式,这为过渡到下一框题——股票、债券等其他投资方式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框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教学目标和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并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悉储蓄存款的含义、分类及特点,利息含义及计算方法,商业银行的含义及主要业务。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储蓄在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本课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分析中认清、理解并掌握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以实践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积极参加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认真分析教材体系和内容的基础之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储蓄存款

  确定重点的依据:学习这方面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投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观念。

  2、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

  确定难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才能正确理解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才能正确理解商业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四)说课时安排及依据、教具准备:

  1、课时安排: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本框内容计划安排一节课来讲授。

  2、教具准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二、说学情

  我的学生是高二学生,应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

  1、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可能不太了解,那么我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应该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特有的生活环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

  2、现在学生接触面广,对生活中的实践也有许多经历,从生活当中也学习了书本上不曾有的东西。那么我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再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实践与认识。

  3、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特点和技巧,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三、说教法及依据

  根据本框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依据: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让学生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直观演示法

  依据: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讨论法

  依据: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促进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及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应学会如何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采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1、问题探索法

  依据: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探究学习法

  依据:利用教材探究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3、归纳法

  依据: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总结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用多媒体导入三组画面:

  l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长图

  l 银行图片

  l 取存款图片

  2、问题:假如你拥有500万,你将如何使用这笔钱?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积极回应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析重点

  用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图片,进而引出储蓄存款的含义。

  1、储蓄存款的含义:讲解时让学生明确几个要点:谁在存?存什么?往哪存?有什么凭证?为什么存?并强调居民存款必须是合法拥有的。明确含义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人们都到那些地方存款?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引出储蓄机构。

  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储蓄存款是我国居民主要投资方式,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的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通过学生回答概括并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为什么将钱存入储蓄机构?储蓄目的是什么?(可获得利息)从而引出利息。

  3、利息及计算公式。理解利息含义,并熟记利息计算公式。在这里设置一道计算题让学生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并明确利息收入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纳税。利用计算题中提到的'定期储蓄引出第四个问题:储蓄种类——定期、活期。让学生对比两种储蓄的异同并填表格。最后设置一道讨论题:公民储蓄存款是不是越多越好?

  学生体验经济生活获得成就感,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比明确两种储蓄的特点,加深对储蓄存款的理解。

  (三)突破难点

  首先展示一组同学们熟悉的商业银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那些银行属于商业银行,从而引出第一个小问题——商业银行的含义。讲解定义是注意抓住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商业银行可以办理那些业务?让学生积极思考,引出第二个小问题——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储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1、储蓄存款业务:学生明确含义后设置问题,设置问题:为什么把存款业务作为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学生明确含义后设置问题:为什么把贷款业务作为主体业务?

  展示银行业务流程图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分析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明确银行利润来源。

  设置讨论题:李先生能否贷到款?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贷款的原则并理解诚信与贷款的关系,理解贷款原则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3、结算业务:了解含义并明确结算方式。

  4、商业银行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补充,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五)练习设计

  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效果,我会适当布置一些课后练习与思考,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为了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我会布置两道难易不同的题目供学生选择。

  六、板书设计

  因为是讲授新课,为了使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本节内容,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结构,我采用了纲要式的板书结构,从而系统地展示各知识点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板书设计如下: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 储蓄存款

  1、 储蓄存款的含义:

  2、 储蓄存款的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

  3、 利息的含义:

  4、 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

  二、 商业银行

  1、 商业银行的含义:

  2、 商业银行的业务:储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3、 商业银行的作用:

  七、教后反思

  在我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贯穿着“启发”和“引导”的指导思想,那么该怎样启发最贴合学生实际,我又该何时引导,在哪个地方引导最合适等都需要我仔细斟酌和反思,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技术,更能把握“火候”。课堂教学过程是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恰当都需要反思和改进。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说课稿】相关文章: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说课稿04-13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说课稿范文04-11

高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说课稿07-08

关于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课的教学反思09-11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课堂教学设计08-31

高一《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教学设计07-04

小学陶罐和铁罐说课稿说课稿01-30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9

体积和容积说课稿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