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词五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意象、意境。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
二、说教法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一个课时完成。
(一)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杜甫的一生资料,制成知识卡或幻灯片,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环节有:情境导入——诵读品悟——活动迁移——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环节
1、导入:
课件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flash在线课文欣赏朗读,在音乐与画面中,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无奈生活,领略万千的感慨,从而导出课题。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学习本课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教师创设诵读情境,对学生的解读加以启发诱导。
2、诵读品悟:
通过“感知性地读—按要求读—鉴赏性地读”这三个层次的诵读,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借助于圈点勾画、探究讨论法等,突破重难点。
(1)探究性地读——学生自由朗读:
①找出文中难读的字词,师生一起正音、释义。
②教师范读,指导句读、节奏、重音、语调3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诵读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诗歌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读。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谈论诗人的创作风格。
②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资料、学生很容易通过诗人的遭遇,得出现实主义风格的结论。培养学生知人论世,不“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第二小题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小组合作一般也能概括三幅画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环节旨在分析细节、读出情感的能力。
(3)赏析性地读:
①赏析生动传神的一系列动词,这道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一般能解决。
②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学生可能只会从文本的意思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③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这题有一定难度,师生可以一起探讨:这是无法实现的。“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这个环节旨在突破重点,让学生融入文本,领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能力
3、活动迁移——“剧本改编”大会
这是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再次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各显神通,将课文改编为剧本。
潘新和老师说,以“表现(说、写)为本位”语文教学发展观将成为21世纪中国语文界的共识。此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诗歌到写作,把握住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4、小结
本文通过诵读带动鉴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
五、布置作业(依据大语文教学观和学生水平的不平衡性,使课堂上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1、 熟读成诵
2、 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办一份纪念他为主题的手抄报。
六、说板书
本着简洁明朗,体现作者与教学的思路,反映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把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 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诗词五首》俱是借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其中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习其它四首也就顺利得多。而且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和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名篇多了一份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我个人理解就是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至于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深厚,所以计划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
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与凝练。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描写抒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诗歌的内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说学生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因此,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必不可少,本诗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鉴于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介绍背景,拉近和学生的时代距离。
2、范读、配乐朗读,理解作者的感情、
3、杜甫的其它诗作辅助理解。
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的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情境感染法:利用音频、视频创设学习诗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朗读感悟法: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把朗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读出内涵,读出情境。
问题探究法:问题要精当,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
阅读评点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并能从诗歌的内容和情境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思维。
迁移拓展法:根据教材的弹性和开放性把诗歌学习延伸到课外,链接到生活。对诗歌进行剧本改编和创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说总体教学构思
围绕目标,注重知识迁移。引导阅读,读中感悟,探究研讨,因材施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追求教师和学生和作品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学习活动为基本方式。通过朗读领悟、合作探究、质疑创造、拓展运用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增强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探究中训练思维。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让学生的感受得到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现、情感的激荡、思维的碰撞、美感的激发、欲望的实现……学生有了精神发展的足够空间,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
所以我设计了三大环节:
(一)情境导入。
(二)走进文本:
以读为本,品读结合。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对诗歌不同角度的品读。
1、范读、自由读,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分段分组读,读懂内容,读出语气语调,读出自己。
3、默读、个别读,质疑问难,读出问题。
4、师生合作读,读出意境,读出情感,读出内涵
5、熟读成诵,读出体会。让读成为发现感动的方法,成为承载感情的载体,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
(三)走进生活,迁移拓展,延伸课堂。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首先作一段和诗歌相关的小诗,“秋风没有想到,茅屋被风撕去封面以后,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唐诗,就这么世世代代敞开着了,至今这些裸露着的文字,还在到处翻滚和飞扬。”利用多媒体制成音频动画,创设学习诗歌的情境。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教师导言: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今天,就让我们和杜甫一起走进中国文学史上的这块圣地,走进浣花溪畔的茅屋,来学习诗圣在这写就的不朽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播放杜甫草堂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频动画的小诗,创设学习本诗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教师的导入,把学生自然引入到学习本诗的意境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为深入学习、体会内涵作张本。
(二)赏析诗歌,走进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世界
1、作者和时代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忧国忧时,流传至今有1450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是我国诗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极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时代背景:公元759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西行,奔波秦陇,辗转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公元761年,不料,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2、朗读诗歌,增强语感,了解大意,整体把握
①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诗的字音、节奏、大意和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感情充沛的配乐范读,为整堂课浓厚的情感饱和度奠定了基础,增强课堂的感召力和号召力。
②学生自由读诗,把握字词。
③学生自己放声读诗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④学生个别朗读,师指导、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初步体验诗歌的情感,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锤炼,欣赏能力得到提高为深入学习诗歌作铺垫。呜呜的风声,哗哗的雨声,诗人忧国忧民的高亢呼声,此起彼伏,交互错杂,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感情,进行朗读练习,品味语言与内涵
①指导学习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
生自由读诗,并用四个字概括内容,一个字概括诗人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秋风破屋——急)
进行朗读训练(以“急”为感情基调)
②以学习第一节的方式,分三组分别学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并评选出一个最佳学习活动小组。
明确探究内容:
每节诗都写了什么内容?(四字概括)
每节诗所表现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一字概括)
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和疑问吗?(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不同的思想交锋、碰撞,极大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的灵智,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求异求新的思想就会不由自主的迸出来。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合作,采用激励式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不仅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让学生知识有所增进,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有所释放。
③分组汇报学习成果,进行朗读训练和师生间的质疑、释疑
从学生的许多答案中选出最贴切的:
第二节:顽童抱茅——叹
师质疑:为什么是顽童?诗人感叹的是什么?
预期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写群童顽皮?
以“叹”为感情基调朗读第二节。
第三节:屋破难眠——忧
师质疑:你们从哪里看出是屋破难眠呢?诗人担忧的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怀和品质?
以“忧”为感情基调朗读第三节。
第四节:广厦庇寒——愿
师质疑:这首诗运用了许多对比词:“屋漏——广厦”、“长夜沾湿——风雨不动”、“俱欢颜——死亦足”,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预期学生质疑:这节中有个“呜呼”,第二节中有“归来倚杖自叹息”。“呜呼”与“自叹息”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
设计意图:这一步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朗读教学与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质疑、释疑,学生不仅亲历了体验——品味——赏析——评价的心路历程,而且实现了认知结构的迁移和整合,深化了认知、形成了能力、掌握了方法。激发了内心深处更大的情感波澜,提升了道德价值观。同时,合作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
④品味语言,体会内涵
用词的形象传神。/内涵的丰富深刻。/对比词的鲜明突出。
⑤师生合作,分任务朗读诗歌。以“急—叹—忧—愿”的感情基调朗读全诗。
明确朗读要求: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全班同学齐读第三节,师生共同读第四节。师读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时候,学生重复这一句,师读完后,学生把最后一句再重复一遍。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境的基础上,在多种朗读方式的吟咏下,重唱式朗读设计,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课堂教学氛围也进入高潮阶段,为下一步学生自由谈论学习体会,发表个性见解酝酿感情。
4、诗歌主题升华
主题:表达诗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师质疑:在杜甫的诗歌中,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学生齐读这些诗句)
设计意图:既加深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深入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悲壮形象,又在回顾、提炼诗句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
5、学生谈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情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多元化解读诗歌。
(三)迁移拓展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描写。
设计意图: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实现和学生生活的对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从而实现艺术化的语文教学。
(四)结束语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流逝的时光淹没了苦难的岁月,却淹没不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发高亢呼声。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他那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决心,他那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忠心,如日月照千古,如苍穹闪星辉,永驻我们心中。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喊出诗人的理想,倾听诗人的心声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设计意图:感受诗人形象,体会诗人情怀,强化诗歌主题。使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情绪的感染,收到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教学效果。
(五)作业
假如杜甫真的来到我们面前,他肯定能用他那美丽的诗篇歌颂我们的新生活。请你以杜甫的口吻写出新时代的新景象,新感受。(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思想内容情感脉络
秋风破屋急
顽童抱茅叹
屋破难眠忧
广厦庇寒愿
设计说明:此板书设计从整篇诗歌内容入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即体现了诗歌的思想内容,理清了诗歌的情感脉络,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思想。简单明了,形象可感。使学生轻松理清学习诗歌的思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
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同时在《诗五首》这课中,它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所以学好本诗对其它四首诗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决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合作,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四、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中有一种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共同商定,体现“以学定教”。
教师提示: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你们认为学诗歌重点应该学什么?在此基础上,归纳成两点。(做成图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4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副对联,猜猜歌颂的是谁: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回答)对,是杜甫。安史之乱爆发后,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杜甫举家南迁,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他不以个人的得失为重,仍用饱蘸感情的笔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与泪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此时,当时杜甫一家辗转流亡到了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暂时结束了流亡的生活。可是,谁曾料,一场大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长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伟大的诗歌。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三、深入探究
1、诗歌第一段中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请说明理由。为何几根茅草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明确:示例:“怒号”一词用得好。“怒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公元759年冬,杜甫弃官入蜀,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暂时落脚。但是即使要盖一间简陋的草屋,他也是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勉强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几根茅草也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2、诗人写这首诗时只有四十多岁,正当中年,为什么他说自己已经“老无力”?真的`是指年纪大了吗?
明确:被吹落到平地上的茅草,还有可能捡回来,重新盖在屋顶上,但是却被小孩子给抱走了,在我们看来一文不值的几根茅草,在杜甫的眼中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关乎生计。所以,当时的杜甫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是我们读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两句时,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拄着拐杖的干瘦老人那老态龙钟的模样,原来他早已心力交瘁,未老先衰了。
3、杜甫一向怜民爱民,为什么要骂抱走几根茅草的顽童为“盗贼”呢?
明确:诗人忍不住要骂抱走茅草的小孩子为“盗贼”,实在是无奈之语、愤激之词,这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只是因为诗人太贫穷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面对大风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同样,“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不值钱的茅草。
4、把被子比喻为“铁”好在什么地方?孩子为什么会“恶卧”呢?你从“娇儿”一词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出了被子的硬和冷。据说杜甫本来有两个儿子,但是其中一个夭折了。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入门闻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在长安困守了十年,在安史之乱前才终于获得一个小官职。这时就想着到妻子和孩子的寄居地奉先县去探望。没想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一进家门,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也已经被活活饿死了。那么,现在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却跟着自己颠沛流离,只能睡在这么一个家徒四壁,甚至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燥地方的屋子里,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睡相呢?恐怕还经常做噩梦吧!小小年纪却经历了那么多本不该经历的事情,身为父亲,面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所以,他是多么羞愧和痛心啊!此时此刻,诗人已经肝肠寸断,他心里一定在心疼地呼唤:我娇弱可怜的孩子呀!
5、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是作秀还是真情流露?
明确:是真情流露。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诗人的为人,读诗人的内心,读诗人的思想,读诗人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人说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一座破败的茅草屋,却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再次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杜甫的其他代表诗作。
2、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的动作、神态的描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及“歌”的体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感情。
4、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颗颗夺目的明珠,其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深受人们喜爱。
二、呈现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诗圣”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
四、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五、解题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称“歌行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这首诗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
六、合作译读,读懂诗歌大意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每一小节的内容,并尝试给每一小节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
①读准下列加点字
怒号 挂罥 长林梢 庇 突兀 布衾 三重茅
塘坳 飘转 俄顷 丧乱 广厦 见此屋
②解决疑难字词。
秋高:秋深 忍能:竟忍心 俄顷:一会儿
丧乱:战乱,特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彻:通宵
安得:哪里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子 庇:遮蔽,保护
俱:都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足:满足。
③分析诗歌内容
加小标题
秋风破屋 卷走茅草——痛惜焦急
群童抱茅 诗人叹息——无可奈何
屋漏床湿 彻夜难眠——悲痛凄苦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博大胸襟
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 “怒号”
A、群童抱点茅草,杜甫为何称他们为“盗贼”?
诗人因为“老无力”而“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茅草对诗人来说又事关生计,这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怨愤。
这是作者的激愤之词,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
反映了四海困穷的现状
B、“归来依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所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国家的命运。
C、合作探究:
①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与客观描写之中,说说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痛惜焦急
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 无可奈何
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悲凉凄苦
②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这一段与前三段的叙事有什么联系?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七、自由选读,描绘诗人形象
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用“当我读到这里时,我仿佛看到了”的句式说话。
例:(朗读第1小节)当我读到这里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看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一层地卷去,洒落在江郊,焦灼与怨愤分明写在他的脸上。
八、吟哦讽诵,品味诗中情感
听读录音,放声朗诵,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九、知人论世,体味诗人苦痛
阅读“安史之乱”中杜甫所写的诗句,体味诗人“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心中苦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十、思接千载,感受爱国情怀
拓展: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 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十一、生活链接
杜甫生活在唐代的动乱年间,他对国家的关心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在当今安定繁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6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诗中重点文言字词的音与意,如: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突兀等。
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
能力目标
掌握通过朗读品味诗歌情与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体味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前三节的描写与叙述在表现诗人情感上的服务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激趣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拟对联一副,“踏雪寻梅只为一睹芳容,傲骨凌寒姿;读诗悟情但求百味愁心,忧国忧民绪”,激趣导入新课。
二、解题
1、质疑:同学们,杜甫的诗已经读到过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杜甫的知识告大家!(待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杜甫也曾应进士考试,但不第。一身从未放弃过通过出仕为官为天下苍生贡献力量的宏愿,但生不逢时,遇上了安史之乱(755——763)。无奈之下携了妻小跑到四川去了。在辗转漂泊中就接触到了社会的底层,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在亲友帮助下,于西郊的浣花溪畔,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于是,诗人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写下这首诗歌的时候才49岁。(这一点请同学们注意!)
2、质疑:同学们,你来读一读诗歌的题目,看看有什么特点?(待学生思考)
教师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风吹破。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二、整体感知
1、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教师提示: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寒士、突兀等。
2、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明确: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心存社稷、意念苍生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3、教师进行范读。(要注意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三、研读赏析
1、赏析第一节诗
(1)设疑引导:题目说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诗人在诗歌第一节用了一个词来描写秋风的情状,请同学们找出来。
教师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设疑引导:“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教师明确:“卷”字就让我们想起“旱地拔葱”,很形象化,有力度。
(3)设疑引导: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动词,哪些呢?它们有什么好处呀?
教师明确: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这些动词刻画了茅草漫天飞扬的动感画面。
(4)设疑引导:如果我要你给这节诗拟一个小标题,怎么才恰当?同学们想想。
教师明确:秋风破屋(描写)
(5)请男同学们齐读这节诗。
2、赏析第二节诗
(1)设疑引导:诗的第一节已经为我们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景象,那么诗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情怎样呢?请女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二节。
教师明确:诗人发怒、着急但又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2)设疑引导:着急和无奈之下,诗人叹声说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请注意前面提到说,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那用“老”来自况,是否准确呢?
教师明确:这是写心情。颠沛流离催人老,诗人心力交瘁,倍感未老先衰。
(3)设疑引导:同学们能不能猜想一下,群童“公然”“抱茅”是用来做什么?仅仅是调皮,在戏耍这个老头吗?
教师明确:诗人用茅草盖茅屋,群童或许也是用来做茅屋的,也有可能当柴火烧。总之,可见诗人周边生活的也是穷人。
(4)设疑引导:同学们想想诗人到底叹息什么?
教师明确:一叹自己命途多踹,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同病之人之苦,同是饥寒交迫。
设疑引导:要你模仿上一节拟的标题,同学们试一试!
教师明确:群童抢茅(记叙)
3、赏析第三节诗
(1)设疑引导:同学们这个夜晚,杜甫一家过得怎样?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诗歌第三节。
教师明确:长夜无眠。“何由彻”可以看出很难受。
(2)设疑引导:诗人有哪些描写交代了 “何由彻”的原因?同学们思考一下。
教师明确:“冷似铁”一个比喻就刻画出了布被的硬与冷。“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又冷又湿。
(3)设疑引导:“雨脚如麻”是由于“秋风破屋”,那么“布衾”“冷似铁”是为什么呢?
教师明确:原因是棉被使用多年即破又脏。足以见出杜甫生活的贫困,也见出“丧乱”给平民带来的苦难有多深。
(4)设疑引导:这下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节诗。
教师明确:冷湿难耐(描写)
4 、赏析第四节
(1)过渡引导:这么一个冷与湿交加的无眠的夜晚,诗人联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节诗
教师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设疑引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明确:如何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爱冷受冻的人都喜笑颜开!我屋独破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3)设疑引导: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教师明确:“祈求广厦”(板书)
(4)设疑引导:这样推己及人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师明确:一个忧国忧民的伟丈夫,一个典型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读书人。
(5)师生齐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
这正是“诗圣”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爱到微出现真情,情自心底心底抵万语。诗人把自己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写一篇以“杜甫的忧国忧民”为主题的读后感,字数不限。
六、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 诗史
“三吏”: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秋风破屋(描写) 群童抢茅(记叙) 冷湿难耐(描写)
↓ ↓ ↓
—————————————————————
(推己及人)
↓
祈求广厦(议论)
↓
忧国忧民(抒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设计: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用具设计、实验教材设计或多媒体展示资料
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讲课之前的“开场白”设计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注:由于进行优质课讲课比赛,采取易校讲课的方式。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学生是高二年级。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怎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
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教师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说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2000年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普通高中),我们很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很高兴和大家合作上这一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课后,我将把同学们的良好学风和美好风范带回三中,传达给三中的同学们。”
(分析:这段话说完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样子。讲课结束以后,一些听课的老师对我说:这些话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了,挺创新的。说句实在话,创新谈不上,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拉拢”学生,有跟学生套近乎的嫌疑。实际上,适当地跟学生“套近乎”,目的是为了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合作。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应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优秀教师在一些大型的观摩课和讲课比赛中早已使用。但在这节课的教和学中,我明显感觉自己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好几次看似尴尬的“冷场”均“化险为夷”,师生之间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成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导语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教师板书。)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教师板书。)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分析:这是一段看起来挺冗长的导语,须耗时约五分钟,很容易有满堂灌之嫌。而我之所以仍坚持这样做,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对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许只限于“三吏”“三别”的`一鳞半爪的知识。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一段描写“安史之乱”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激情地进行了朗读。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分析:鉴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又让学生齐读。
连续齐读二遍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注: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如果效果好,学生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2、局部赏析
⑴、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本段中再找出描写风之猛烈的词语“卷”,并跟“刮”、“吹”等词语比较优劣。
明确:“卷”字好,因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飘转”-“沉”相对应。
(分析: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语言,确定词语是否用的得当,这种阅读方法很好。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⑵、赏析第二诗节
设计问题①
让学生描述:
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你是什么心情?从本段中找出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
讨论明确:
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设计问题②
讨论:
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
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设计问题③: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设计问题④:“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⑶赏析第三诗节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这就该到第几段了?(生: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段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段,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偏正短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讨论明确:
“忧国忧民”一词最好。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然后再补充介绍《自京邑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等句子,及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又呈吴郎》诗,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
在此基础上,扩展补充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说明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六、练习设计
(一)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二)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
“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
“大庇”“寒士”“呜呼”“何时”
“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七、教后记: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普遍、内容最广泛的学习。作为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减负、优质、高效的教改之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1、 诵读指导
2、 把握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唐师曾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并且一直影响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杜甫的作用举足轻重,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我们曾学过他的《春望》(请同学们齐声背诵),在这首诗中,我们曾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而肃然起敬。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的感情世界:(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展示课件:杜甫简介 写作背景 题目)
二、 整体感知
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 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
3、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三、 品味语言
“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教师可在做示范,对诗中的部分词语进行赏析评价)
(四)师生讨论。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
1、 把握诗歌的内容。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
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老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
2、 思考诗歌的意旨。
⑶问:面对这重重的不幸,换了主角是你,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而诗人的表现如何?
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
⑷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
(学生集体找出答案,并朗读之)
点拨:(略)
⑸问: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
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6)对比一下,那么她是不是范仲淹心目中的故仁人呢?
四、小结
1、课堂小结。
2、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和重、拖音)
3、学生借鉴录音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诗歌内容。
4、学生共同朗读。
五、能力拓展
赏析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六、作业
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诵本诗并背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初步的鉴赏能力。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 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2)
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PPT出示课题)
二、诗歌学法指导 (1)
问:学习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析诗题 2、知作者 3、想画面(故事) 4、品语言 5、悟情感
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2、解析诗题:(板书课题)
(1)“为”的读音,(2)“为-----所”被动句式(3)歌行体
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4)从诗题看,这首诗写了什么事?你觉得作者会抒发什么感情?
四、初读,知内容。
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
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
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
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吗?
例:秋风破茅屋
指导归纳:秋风破茅屋 群童抱茅去 丧乱长夜苦
五、默读,想画面。(配乐)
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述出来吗?
在前三节中找出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脑里浮现的画面
例:略(PPT)
六、自读,品语言。
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词,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并在班内交流
2、对比阅读:
卷我屋上三重茅 吹我屋上三重茅
(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那你认为在这里究竟表示多还是少,为什么?) 布衾多年冷似铁 布衾多年冷似冰
七、品读,悟情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1、了解背景:(这首诗那个词暗示了时代背景?)(PPT 出示背景资料)
2、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
3、换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样的处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损的举手!面对当时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导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杜甫很忙”之我见。
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
(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1、看漫画,说看法
2、填诗句:
九、小结
(记一记)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2、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1、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
2、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对联,导入正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些?《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简介创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三、朗读训练
1、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2、朗读方法指导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②韵脚读出延长音;
③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④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3、进行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知
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明确:1、描写了四幅画面:秋风怒号图、群童抱茅图、娇儿恶卧图、遥望广厦图。
2、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感受秋天
1、先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相关句子,然后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并感受其特征。
2、把你所想象的场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提示:围绕秋天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大雨如麻、凄凉肃杀的特征展开想象。
六、走进草堂
1、走进草堂看到了怎样的情形?找出描写的语句并感受其特征。
2、请位同学给我们当回导游,带我们去参观当时的草堂。
提示:草堂是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摆设极其简陋、棉絮破旧不堪。
七、走近杜甫
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
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
八、聆听杜甫
试想,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那颗千疮百孔的心此时又发出怎样的'呐喊?
九、遥寄杜甫
此时此刻你想对杜甫说些什么?
十、以诗赏诗,向课外延伸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山河破碎,金瓯尚缺。
3、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垂老别》)
——战乱中子孙亡尽的老汉愤然参军告别老妻的凄惨场面。
4、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孝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连年战争重新被征召的士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的那个社会的缩影。
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756年))
——写安史之乱中逃亡和被俘长安的遭遇,痛诉妻离子散之苦。
6、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写战斗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就连老妇人也要被迫上战场。
十一、布置作业
如今我们生活的常州城内高楼林立,周边乡镇别墅幢幢,百姓安居乐业。假如杜甫看到这种生活情景,他会是什么心情?请发挥想像,从杜甫角度画一幅画,为画配小诗一首或一段心理独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07-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8-1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5篇08-0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09-19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3-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文12-2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文07-19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4-0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03-2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词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