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减》说课稿

2023-01-31 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退位减》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退位减》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加法,(包括进位和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10再减这样的算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渗透凑整的方法。本课的学习又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了基础。为这一类内容的建构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在知识结构上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认真经验基础之上。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和合作交流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先通过复习数的基础知识,为“退一作十”算理做好理论基础;再通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我会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再配上欢腾的音乐导入新课。同时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并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我会放手让学生讨论“如何计算56-18”,再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会发现不能直接口算、个位上的6减8不够减等等。这时,我引导学生两人一组用小棒摆一摆,并要求学生在音乐结束时摆好。既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建立时间观念。又可以使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解决方法,改变思维的单一性。

  当音乐停下来时,有的学生已经摆好,有的还没摆好。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小棒和竖式计算结合起来进行补充。 首先摆出5整捆和6单根来表示56,这个环节我会设置3个疑问。

  1、“从6根中拿走8根不够怎么办?”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把一捆小棒打开,并展示出一捆小棒打开。使学生直观看到一捆拆开后,整捆和单根小棒数量发生的变化。

  2、“单根的小棒多了几根?多出来的10根从哪里来的?”突出从十位借来的一捆变成10根,10根和6根合起来是16根,个位当16算,再从16根中减去8根,使学生在摆小棒中明确怎么退位。

  3、“现在整捆的小棒有多少捆?怎么少了一捆?”突出从十位退一后,从原来的5个十变成4个十,以防止学生出现退位后,在十位上仍然用原数相减的错误。

  接着我会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56-18的竖式计算过程,写的过程中强调相同位数对齐,并一边描述退位减的过程。

  (3)组织练习、深化巩固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学习技能并用于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我设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4)质疑提问、总结评价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退位减》说课稿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68页第六单元第10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2。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既要注意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计算方法的迁移,又要为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情境化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生掌握计算法则的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基本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迁移是能够接受掌握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困难,特别是退位后剩下的数如何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学具引导学生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展开,建立完整的计算模型。

  教学策略:

  1.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过去所掌握的计算方法解决本节计算问题,让学生感受本节内容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讨,互相启发等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3.重视学具拼摆。

  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去发现两位数减一位数当个位上不够减时,怎样去用十位上的“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以此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动作表象去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

  充分利用“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摆小棒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并据此找到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问题的办法。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增强他们对这一计算方法学习和掌握的实际感受。

  5.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买游戏器材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减法计算,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到了,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候,学校正在开展“户外健康游戏大比拼”的活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游戏活动器材,想看吗?

  (课件出示图片活动器材,并贴好商品价格。)

  毽子(3元) 健身球(5元) 羽毛球拍(30元) 跳绳(8元)

  如果让你买其中的一种游戏器材,想一想买什么?想好了,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在导入这个环节,我把学生津津乐道的校园活动创设成教学情境呈现出来,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器材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上课伊始,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进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减法算式。这个环节我设计成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复习旧知,促进知识的同化

  如果给你16元钱,买一样器材,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生1:可以买一个毽子。16-3=13(元)

  生2:可以买一个健身球。16-5=11(元)

  生3:可以买一根跳绳。16-8=8(元)

  提问:说说16-8你是怎样算的。

  [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就是知识的同化。16-8的算法是已有知识,也是新知的一个生长点。对16-8的复习,目的是建立起与新知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呈现的36-8的计算方法。]

  提问:为什么不买羽毛球拍?(因为16<30,不够买。)

  小结:看来我们在购物时,要考虑带的钱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探究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

  同学们想买的东西研究过了,如果赵老师有36元钱,想买一样活动器材,既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便宜的,猜一猜我可以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生1:可以买一个健身球。36-5=31(元)

  生2:可以买一根跳绳。36-8=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8=

  [这两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通过研究学生与教师要买的活动器材引出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自主探究知识做了很好的情感和知识铺垫。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为什么不买羽毛球拍?如果赵老师有36元钱,想买一样活动器材,既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便宜的,猜一猜可以买什么?”两个问题的提出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学生根据条件进行选择、判断、归纳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

  都是36减去一位数,36-8和36-5相比较,你发现什么?

  通过前面的铺垫,学生应该能够答出36-5计算时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教师揭题)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板书课题。

  36-8与16-8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36-8这道题的特点,突出问题“6-8不够减怎么办”,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36-8的算理提供了思考的依据]

  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解决问题

  到底36-8得多少呢?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教师巡视。)

  [通过小组活动、动手操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明确算理

  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教师用课件演示摆的过程和相应的算理。

  有三种常见算法的预设:

  算法一:因为6根不够拿出8根,所以将1捆小棒拆成10根,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合起来是28根。

  过程用算式表示:36分成26、10. 10-8=2 2+26=28

  算法二:先从36根里拿走6根,再从30根里拿出2根,剩28根。

  过程用算式表示:8分成6、2. 36-6-2=28

  算法三:从3捆中拿出1捆,拆成10根,和6根合成16根,从16根中拿出8根还剩8根,再把剩下的8根和2捆合在一起是28根。

  过程用算式表示:36分成20和16. 16-8=8,20+8=28。

  [其中,算法三和书上68页的图所展示的算法是相同的,这种算法可能不是学生首先想到的算法,但是它有三点突出的优势:一是可以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转化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就是16-8这样的20以内的退位减和20+8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二是进一步强化了20以内退位减中的“想加算减”的方法,三是为二年级上学期退位减法笔算做好铺垫。]

  因此,在三种算法展示完之后,出示三道练习题。引导学生将两位数分解成几十和十几,先用十几减一位数,再和几十相加,强化第三种算法。

  最后教师小结: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引导学生探究算法的过程中,遵循课标中提出的“算法多样化”思想,但我们认为算法有优劣,所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呈现出来的算法。]

  三、练习反馈[设计了基础题、开放拓展题、应用体验题]

  1.圈一圈,算一算。

  要求学生先在小棒图上圈一圈,填出得数,并在下面填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在班上交流。

  2.摘苹果:学生读题说得数,其中指定两题说出自己的算法。

  32-5= 46-9= 57-8= 40-5=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3-7= 25-8= 21-9=

  78-8= 45-30= 97-7=

  11-5= 36-4= 29-3=

  32-5= 43-4= 23-6=

  4.开放拓展

  出示:65-□=5□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减数填几?你能填出一种答案还是几种答案,把你的答案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谁想得最全面。

  5.应用体验:

  学校有60个足球,一班借走了5个,还剩几个?

  二班又借走了8个,还剩几个?

  咱们班每组借一个,需要借几个,还剩几个?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哪儿?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多去室外做运动,将自己的身体锻炼的棒棒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肯定自己,学习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退位减》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教材采用了买玩具的场景,通过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提炼出计算题。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由直观操作、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指向策略:

  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绝不了了,强调“6—8不够减了,怎么办?”

  2、过程教学。

  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解题的思维价值,突出体现“自主性+思维性”。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体验摆小棒的过程,在其中感悟退位减法的算理,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口算思维。

  3、方法渗透。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此处要明白退位减法的算理),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头脑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问题解决。

  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教育的又一原则,注意设置问题情境,让数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的思维”。

  (二)学法

  1、迁移、推理。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堆积——压缩”的过程,是在纷繁的数学知识中抽取精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灵活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有了更大数的概念,积累了“不够减怎么办”的经验,从而推想出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能动性。

  2、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法是新教育理念一直倡导的,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是对学生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几个先决的条件,如:

  (1)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活跃思维,创造参与的全体性。

  (2)活动本身必需的物质材料。

  (3)展示机会。

  (4)及时鼓励和评价。

  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已有知识基上,通过形象的动手操作,清晰退位减的过程,突破重点难点,获得新的知识。

  ( 5)说教学准备:白板、、小棒。

  三、说设计理念: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部分第二课时。本课作为计算的一种类型,属于《新课标》四个领域之一“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 数学的学习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教师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才是好的教学。”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从重视认识向重视发展转变,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流的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题,教师要在万变中“扶植”课堂进行顺畅,以变应变。

  以下几点体现了“发展”的教学观:

  1、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

  布鲁姆说:“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讲述新的计算类型之前,要正确且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对于这点的处理,可以在提问的环节不压抑学生的问题。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还可以顺势复习旧知,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式学习

  “自主探究”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师将大家带入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学生发现矛盾“6减8不够减了”,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计算的过程,还要能在推理和思考过程中学会交流和倾听,进行体验,激发更多的思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新教学理念积极倡导的,也是我们正在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瞬间迸发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比如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计算36—8时可以生成很多的算法,是一个方法创新的好机会。另外创新是在活动中生成的,要提供给学生活动的充足条件,这是创新的物质基础与可能性的前提。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16-8= 36-4= 66-6=

  这三道口算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基础,为知识的有效迁移、正确推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创新点:注意“66-6=”,这是很有新意的设计。上一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是个位与个位相减都有剩的,而要过渡到不够减,跨越一个正好够的特殊情况,也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几十几减几”的问题。此处的埋笔不仅将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还可以隐藏后面探讨的算法的多样化。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情境导入

  1、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前面学习的减法计算掌握得这么好!【举起双手的大拇指,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简单评价,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增加信心。】老师想请你们帮小明解决一个数学难题,你们愿意吗?(出示主题图)请看上来!他遇到什么难题了?(个别学生说、齐读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2、出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36-8=

  师:36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学生:36表示一辆赛车36元,8表示小明有8元钱。要从36元里面去掉8元,还剩多少元?就是小明还要再攒的钱,所以列式:36-8

  3、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怎么算呢?6减8不够减怎么办?【创新点:指向策略,引出矛盾,激发学生思维。】

  请你们用小棒来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与同桌说说你的方法。准备好了吗?请动手摆吧!(教师巡视)

  (2)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你听懂了吗?他很聪明,从30里面拿出一个10,把6变成16, 16-8够减吗?请看黑板。(白板演示摆小棒。)【给学生充分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另外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和展示的平台。通过摆小棒方式来理解算理,而不是就小棒说小棒,而是利用摆小棒来理解算理,使“直观图”与“算法过程”相连,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完成了“感知(动作)表象符号”的思维过程。】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现在不摆小棒,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先用16去减8得8,再把8和20加起来就是36-8的差。

  学生:个位上的6减8不够减,把36分成20和16,先用16去减8得8,再算8加20等于28。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法一: 16-8=8,20+8=28。【给多学生表现说算理的机会,个别说、男女赛说、齐说。】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学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法二:10-8=2,26+2=28。

  算法三:6和8差2,8-6=2,30-2=28。

  算法四:从30里拿出2和6合成8,30-2=28。

  算法五:从30根里拿出8根还剩22根,22+6=28。

  【创新点:在汇报方法上的创新。请有想法的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用“心有灵犀”找知心朋友的方式接着补充想法,完成合作。这样的设计首先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度;其次,找朋友是低年级孩子比较喜欢的形式,学生们很高兴去帮助自己的朋友来完成任务,在激趣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最后,可以弥补刚刚思考的不足,在大家都思考的氛围下,带着另一部分人去思考。】

  4、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脑袋一转,就想出这么多好方法!在计算时,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了。(指着复习题)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不能直接减一位数,像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创新点:方法创新。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意识。】

  【三】练习反馈。

  教师:感谢你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难题。现在老师将带你们去闯关,有信心吗?

  1、第一关:()完成68页做一做第2题。出示32—5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后请一名上台展示并说说理。齐说、个别说。

  2、第二关:祝贺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敢挑战第二关吗?()完成69页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咱们一起去钓鱼吧!算对了你就钓到鱼了。(抢答)

  3、第三关:实际应用()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习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愿意吗?

  【四】小结:今天,你们帮助小明解决了数学难题,又顺利地闯过3关。高兴吗?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36 – 8 = 28 36 – 8 = 28

  26 10 20 16

  《退位减》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A、B、C三类都会),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A、B两类能清楚流利地表达,C类能表达。)。

  2.经历自主独立的探索过程,初步养成对问题深入思考的意识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A、B、C都会).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50根小棒(5捆),计数器(2人1个),课业本。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B类学生汇报3道,C类学生汇报6道)13-9= 17-8= 15-9= 14-7= 11-2= 12-6= 72-9= 27-8= 32-5= 2.用竖式计算板书:47-26=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A类学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多媒体出示例1,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50-26=,这道题和刚才那题比有什么不同?(学生自主观察,个别汇报)’

  生1:个位上0-6不够减

  生2:前面的是不退位的,后面是退位计算。(板书:退位)怎样计算这道减法算式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理解算理:引导同学分组摆学具,讨论50根小棒中减去26根?反馈:

  A.用小棒摆一摆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从50根小棒里拿走26根的。(A类学生)上台演示:先摆5捆小棒,表示50,(追问:从5捆小棒里拿去26根,没有单根怎么办?)当演示“拆开1捆时”,(追问:为什么要拆开1捆呢?)(拆开1捆是几根?)

  然后将5捆中的1捆拆散成10个1根,接着拿去2捆和6根,最后剩下2捆和4根,得数就是24。

  和他一样的同学举手,还可以怎样算?(演示课件)B.用计数器拨一拨(A类学生)

  先在十位上拨5个算珠,表示50。现在要减去26,(提问:个位上没有算珠,怎么办?)就拨去十位上一个算珠同时个位上拨上10个算珠。(提问:为什么十位上拨去1个算珠,个位上要拨上10个算珠?强调1个十是10个一。)现在就可以拨去十位上的2个算珠和个位上的6个算珠。剩下的算珠就表示50-26的得数,得数是多少?(24)和他一样的同学举手

  (演示课件)追问:比一比,这两种方法有什么是相同的?(C类学生)C用竖式计算

  (1)谈话: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根据刚才的演示,我想,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当个位上0减6不够减怎么办?谁来说说。 (2)板书:演示竖式计算退位减的过程。生:从十位上退1是10。(C类)

  可以在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上一个小的“·”。(板书:·)你知道这个小点有什么用吗?

  然后个位上10减6等于4,4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5退1是4,4再减去2,等于2,2写在十位上。最后的答案就是24(板书:24)集体轻声跟老师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3)这样,我们就通过竖式计算出了此题的得数是24,单位名称是~?口答。(4)提问:你觉得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先减十位,再减个位方便不方便?(如果从十位减起,遇到退位,要将十位上刚写的数擦掉再写比较麻烦)

  2教学“试一试”43-27=学生独立完成。抽查两本并反馈。(B类一本,C类一本)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计算过程,B类先说,C类再说)(板书竖式)引导学生明确:从个位算起,个位上3减7不够减,所以从十位退1作10,10和个位上原有的3和起来是13,13减7等于6,写在个位上。十位上,4退1是3,再减去2,等于1,写在十位上。所以最后的答案是16 3)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想:(l)写竖式要注意什么?(2)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减起?(3)遇到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1题。(C类两名学生板演)2.用竖式计算。“想想做做”第2题后四题。(1)独立完成,反馈。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C类)。 3.判断题,下面的竖式对吗?错得改正过来

  师: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l)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是十几减几,要细心算对.

  (2)从十位上退1后,不要忘记在十位上减去1.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

  《退位减》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估算解决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做准备以及为接下来的估算打好基础。

  在本节课中主要教学的是两位减两位数的口算。而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教学,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口算加减两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力求以学生为本,采用情境教学法,让他们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讲授前充分复习旧知识,从认知上、思维上做好准备。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新旧知识之间

  建立一种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更好地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基础,而且已经对竖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少数学生来讲可能并不陌生,它只是学生原有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深化,但是退进位减法是100以内口算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本节课将以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整堂课将算法思维、算法多样渗透于“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练习,巩固深化,总结评价”四个环节中。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通过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让学生有个回顾,为新课在知识上作铺垫,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口答,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迎合学生依赖情境,产生学习欲望的学习心理,让他们在这个动态的场景中交互情感、态度,产生学习的需要。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直接出示主题图课件,让学生找出信息,根据学生找出的信息,教师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

  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

  二、探究多样算法

  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列式解决之后,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再集体交流。

  学生的汇报结果会有以下几种:

  65—54 65—48

  ①65—50=15,15—4=11 ①65—40=25,25—8=17 ②65—4=61,61—50=11 ②65—8=57,57—40=17

  ③60—50=10,5—4=1,10+1=11 ③65—48笔算④65—54笔算

  三、归纳、提炼、优化算法。

  由于学生汇报了很多种的口算方法,因此特意安排一个提问:“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几种算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构建数学模型。

  观察比较发现,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时学生会发现一道是不退位的减法,另外一道是退位减法,然后让学生发现在口算退位减法时要拆数凑整十数。

  第三环节: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此环节采用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熟练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抓住典型错误进行纠正,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

  课堂总结,让学生说一说收获,实现知识的系统小结,更实现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目标。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会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退位减》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编排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17-18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本节课安排的是不退位减,重点是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相减,理解运算的顺序:从个位减起。两位数减两位数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列竖式笔算两位数加法之后,是对列竖式笔算的进一步巩固,又为后面的退位减法作铺垫。它是下节课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在教学减法计算之前,教材编排了一幅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情境图,图中不仅呈现了学生正在看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场景,而且给出了前5名的代表团获得金牌数的统计表。情境图一方面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另一方面还为后面教学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例题提供实际背景,将枯燥的数据赋予振奋人心的实际意义。教材将笔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通过解决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题,在美国和俄罗斯所得的金牌数比较中引出减法算式36-23,通过直观和学生的操作活动探讨,理解计算的算理,明确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对于笔算减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仍然采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同时淡化了法则的文字表述,重点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提醒学生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笔算减法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知道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基础和新知识的增长点。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体,对于直观的事物较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教学设计时还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为后面学习退位减打好基础。

  三、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教师首先播放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奋力拼搏,获奖的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奥运会金牌榜,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在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口算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圆片,理解算理,并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尝试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通过对比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再次帮助学生巩固竖式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笔算的基础,而且已经对竖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少数学生来讲可能并不陌生,它只是学生原有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深化,但是退(进)位减(加)法是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本节课将以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为主要学习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首先是4道100以内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2道两位数笔算加法竖式计算,课前通过学生动脑想、动笔算、动口说,复习旧知的同时为新课做准备。然后视频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奋力拼搏,获奖的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奥运会金牌榜,通过小精灵提问:从表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在学生认真观察表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提出让学生提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要求。学生如果提出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这个问题,就直接引入新课,学生多次提问没提到这个问题,教师在表扬学生的基础上直接提问,并请学生列出算式,引出今天的新课,板书课题。

  2、自主探究,尝试探疑

  计算36-23=学生最本能的可能想到的`是口算的方法。因为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方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3、合作探究,解惑答疑

  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摆、画圆片理解算理,学生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尝试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

  4、展示汇报,点拨释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摆圆片的过程。鼓励学生展示算法的多样化,重在学生摆圆片来理解笔算算理,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同时,讨论对比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5、学以致用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前两道题除了利用数形结合摆圆片,同时注重想的过程,尤其是个位得0和十位得0两种情况竖式的写法。第三题蝴蝶下面藏着几,对比笔算加减法,利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巩固计算。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6、课堂总结

  先总结出列竖式应注意的事项再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六、教学反思

  《退位减》说课稿 篇7

  一、悟透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把握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精选教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说课稿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学生尝试练习后发现:个位上6减8不够减,而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减法都是够减的,这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真实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个位上6减8不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借一作十”及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

  《退位减》说课稿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口算和笔算的算理和方法,并能进行相应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课前播放贝壳欣赏图片。学具: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引入,发现信息。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看了赶海小朋友的收获,今天的海边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学生可能回答:小朋友用贝壳摆了轮船、帆船和海鸥。谈话: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课件出示并板书相应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

  (2)摆海鸥比摆帆船少用多少个贝壳?(3)摆帆船比摆海鸥多用多少个贝壳???

  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的问题也很棒。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列出算式,理解意义。

  谈话:要解决“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需要用到哪些信息?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7-32。追问: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

  (1)因为要从47个贝壳里面去掉32个。(2)因为求的是比多少。

  小结提升:求轮船比帆船多多少,就要从47个里面去掉32个,用减法计算。4.同桌合作,探究算法。

  谈话: 47-32等于多少?想一想,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也可以在本子上写一写。同桌合作,看谁想到的算法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提示: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你们的想法一样吗? 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一起整理信息,提出有关减法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每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信息的发现和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谁愿意把你的算法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竖式等三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顺序交流。

  1.摆小棒

  (1)学生展示摆小棒的过程。

  请一名同学边说边用小棒板贴贴出摆小棒的方法。追问:为什么要从4捆中去掉3捆,从7根中去掉2根呢?(教师把3捆小棒和2根小棒用虚线框起来。)学生可能回答:

  因为要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从7个一里去掉2个一。(2)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谈话:同学们摆小棒的过程有条有理,小电脑也要象你们一样摆一摆,请大家来当小指挥,教教他,好吗。

  学生边说电脑边演示课件。

  再一次追问:从哪里去掉3捆和2根,为什么这样做?

  小结提升:减去32就是要去掉3个十和2个一,所以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从7个一里去掉2个一。

  (3)用算式表示摆小棒的过程。

  谈话:你能把刚才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让学生先小组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并板书:

  40-30=10 7-2=5 10+5=15 谈话:你能不看小棒就把这个方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互相说一遍。)(4)梳理算法,渗透转化思想。

  谈话: 47-32是我们没学过的算式,同学们刚才通过摆小棒把它变成了我们学过的几十减几十和几个减几个的方法,很快就算出了得数,你们真了不起。这种把新知识变成旧知识的方法,叫做转化。(教师板书,学生读一遍。)

  2.拨计数器

  (1)学生展示拨计数器的方法。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用大计数器边拨边说过程,其他同学观察。

  谈话:同学们同意他拨计数器的方法吗?谁能把他的过程再说一遍。(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去掉3个珠子和2个珠子的过程。)

  追问:为什么这3个珠子要从十位上拨去,而这2个珠子要从个位上拨去?(2)板贴纸质计数器,强化算理。

  谈话:老师把计数器贴在黑板上,已经拨好47了,你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拨去32吗?

  引导学生圈出十位上的3个珠子和个位上的2个珠子。

  追问:你去掉的是什么位置的珠子?为什么这样减去?

  小结提升:,从十位上去掉3个珠子,就是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从个位上去掉2个珠子,就是从7个一里去掉2个一。

  3.竖式

  师: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1)学生展示竖式,说说写竖式的'方法。谈话:你听懂他的方法了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引导学生说竖式写法,师在板贴计数器的下面板书:

  — 3 2 1 5 追问:结合拨计数器想一想,为什么要在4下面写3,在7的下面写2?(2)学生独立尝试写竖式。

  学生独立写在学习纸上,教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的不同书写情况。(3)全班交流竖式算法。

  展示学生竖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算法1:先算十位上的4-3,再算个位上的7-2;

  算法2:先算个位上的7-2,再算十位上的4-3。(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课件演示。)

  小结:可以先算十位上的,也可以先算个位上的。

  【设计意图】将口算的方法与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的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利用数形结合由直观到抽象,有助于对口算过程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竖式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尊重了学生的想法,鼓励了算法的多样化。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谈话: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计算47-32,仔细观察,竖式的7减2是小棒和计数器的哪一部分?40减30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在小棒图、计数器图和竖式之间画箭头链接,如下图:

  引导小结:都是从4个十里减去3个十,从7个一里减去2个一。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课件出现计算方法。)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方法。(教师板书课题。)

  2.回归情境,解决问题。

  (1)解决摆海鸥比摆帆船少用多少个贝壳?

  谈话:这个题应该怎么解决?你能开动脑筋,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吗?(课件返回情境图。)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交流竖式: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课件返回,订正答案。)

  (2)解决摆帆船比摆海鸥多用多少个贝壳?

  谈话: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课件返回情境。)

  学生口答。(课件展示算式。)

  (3)对比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展示两个问题合在一起。)谈话:这两个问题虽然问法不同,但都是求摆海鸥和摆帆船所用的贝壳相差多少,所以算法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沟通联系,回归情境,结合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对算法有了整体建构,也有了对两个问题提法不同算法相同的理解,也实现了算法的有效构建。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基本练习(课件呈现):

  学生口头回答,重点交流得数的口算方法。

  2.列竖式计算(课件呈现): 45-22 57-34 41+26 学生用竖式计算,交流时关注学生出现的错误,强调竖式应注意的问题。3.综合练习:小鸟送信(课件呈现)。

  学生口头回答,教师点击课件,使小鸟移动到相应的邮筒。

  【设计意图】应用环节由直观到抽象,由数学到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巩固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回顾梳理,反思

  评价。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点击苹果,及时给学生鼓励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让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梳理,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梳理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退位减》说课稿 篇9

  设计说明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因此,本设计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奥运金牌榜的情境引出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2.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因此,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注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活动。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了算理,在小组讨论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了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与补充,相互启发。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若干个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口算。

  13-9=   17-8=   15-9=

  14-7=   11-2=   12-6=

  72-9=   27-8=   32-5=

  2.用竖式计算。

  47-26=    89-67=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以复习旧知作铺垫,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提出问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17页主题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解决了“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这个问题。

  (2)探究计算方法。

  ①要求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应该如何列式呢?

  (生交流思路,列出算式:51-36)

  ②质疑:这道题与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个位上1减6不够减)

  ③摆学具探究。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摆学具的方法计算51-36,然后汇报本组的摆法。

  (学生活动后汇报摆法:先摆5捆零1根小棒,表示51。从里面拿去3捆零6根小棒,就是减去36)

  质疑:从5捆零1根小棒里拿去3捆零6根,单根不够怎么办?

  (单根不够要拆开1捆,这样单根就有11根了)

  追问:现在有几捆几根小棒,怎么减去36?

  (现在有4捆11根小棒,拿去3捆零6根,最后剩下1捆零5根,得数就是15)

  总结:当单根不够时,我们要从整捆的里面借来1捆,拆成10根,与单根的合在一起再减。

  ④用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刚才的演示,你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出这道题呢?大家试一试,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尝试用竖式计算51-36,然后交流、汇报算法。

  (先算个位上的1减6,当个位上1减6不够减的时候,要从十位借1当作10,和个位上的1合起来是11,然后用11减6等于5;因为被个位借走了1,所以十位上还剩4,十位上4减3等于1。因此结果是15)

  师:我们可以在被减数十位数的上面点一个小圆点,表示十位退1,我们计算的时候就记得十位上的数要先减1再计算,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3)质疑:你觉得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先从十位减起,再减个位方不方便?

  (不方便,如果从十位减起,遇到退位,要将十位上刚写的数擦掉再写,比较麻烦)

  《退位减》说课稿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三、教学资源:

  计数器、例题插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迁移情境

  876—502 396—182 64—36 75—28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教师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时应及时评价。

  二、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昨天在美丽的图书馆里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呢!

  出示已经解决的一些问题:民间故事书和童话书一共有多少本?民间故事书与儿童小说一共有多少本?童话书和儿童小说有多少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呢?

  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书多多少本?民间故事书比童话书少多少本?

  那么我们一个一个问题来解决吧!

  三、合作探索

  1、要解决“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书多多少本?”这个问题,你准备怎样列算式?

  提问,接着让学生先试着计算这道题,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引导学生思考:这道减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335—185=

  百 十 个

  3 3 5

  —1 8 5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十位上3减8不够减,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呢?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然后全班交流并让学生试着把这道题做完,并结合板演让这两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提问:那么要求“民间故事书比童话书光多少本?”这个问题的算式又该怎样列,你知道吗?

  请大家独立解答。

  评析时请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小组交流,用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后再减。

  4、指导验算

  提问:你会验算这两道题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道进行验算。

  四、自主练习

  1、谈话:今天啄木鸟诊所来了几个病号,请大家当一回医生,给这些病号检查它们为什么会生病?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谈话:小朋友们做题非常仔细,不信大家给小博士亮亮相。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3、谈话:在动物园里,一只长劲鹿在笑话一只不知自己身高是多少的大象,大象请大家帮忙来了。

  出示图。长劲鹿说它的身高是610厘米,大象只知道自己比长劲鹿矮370厘米,你们能帮大象这个忙吗?

  五、收获提炼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六、深化提高

  “想想练练”第2题。

  教学板书:

  退位减

  335—185=150(本) 210—185=25(本)

  335 210

  — 185 —185

  150 2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结合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练习中积累学习情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和开放题的解答。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这几天,小朋在的学习非常出色,数学乐园里的熊博士要邀请大家去数学乐园游玩呢!大家想不起去啊?

  二、自主练习

  1、谈话:大家一起做做热身运动。出示口算卡片。

  17—8 13—7 18—9 15—8

  口算后,出示熊博士情境图:起点处(想想练练第5题)

  熊博士告诉大家:要想进入下一站就必须顺利过这一关哦!

  根据熊博士的提示:说说第二行的几道题你是怎样做的?

  让学生合作讨论:每组上下两道题之间有会长我别与联系?

  你能很快知道这几组题的结果吗?

  2、谈话:我们已经顺利到达第一站了(出示情境图)一起看动物们正在干什么?都要去哪儿呢?

  学生分组讨论:谁跑得最快?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谁能知道它们都要跑多远的.路才能从起点出发到达游泳池呢?

  你们能否知道它们分别还要走多少米就到游泳池了呢?

  然后请学生动手试一试。

  3、谈话:来到了竞技站了,熊博士要求大家认真列出竖式计算后再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表扬做得既对又快的学生。

  三、综合练习

  1、提问:出示“想想做做”第8题情境图。

  你们能不能算出二班学生收了废旧电池多少节吗?

  除此之外,你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教师谈话:确实有那么一些少先队员一直很注意保护环境,总是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老师相信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也会像他们那样都能坚持保护环境,对吗?

  2、出示“想想做做”第9题情境图。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们知道原来人类在太空生活的记录是多少天?

  这位女宇航员她在太空中生活了多少天?

  她把记录提高了多少天?

  引导学生理解: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这位女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天数比169天多了多少天?

  接着让学生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四、思路拓宽

  谈话: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的不断提高,一座座电视塔和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不,我们来到数学乐园里的信息站了,大家一起看,出示情境图。

  你们能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提出一些减法计算的问题,并且着解决这些问题吗?小组里互相交流后全班交流。

  五、通过游玩,你获得了哪些本领呢?

  教学板书:

  退位减

  713—329=384

  713 384

  — 329 验算 —329

  384 713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

  2、通过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的对比练习,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些算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发展过程。

  3、通过一些活泼、新颖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形成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和退位减进行对比练习。

  含有多余信息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资源:

  计数器、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史努比非常喜欢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可是今天它因为有事不能来到我们班了。不过,它告诉了我好几个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秘密呢?

  二、专项练习

  1、练习四中第1题(口算)

  用卡片出示

  教师引导:史努比告诉我它用了3分钟就完成了这些口算题,你们行吗?

  学生口算,口算后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重点巩固理解一百几十减几十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

  2、练习四中第2题(笔算)

  教师引导:史努比告诉我:它在计算时错了一道题,我们的小朋友可要小心啊,争取一道也不错。你们能行吗?老师相们你们一定能行。

  (1)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本子上先练习第一组3小题,分别指名3位学生板演。再练习第二组3小题。

  (2)讨论比较: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分组讨论一下。

  (3)集体点评。评析笔算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四中第3题

  我们已经知道在做计算题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史努比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告诉我这几道题一点儿也没有错,我相们我们小朋支一定不会输给它的。

  (1)指名3人板演。

  (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对出现的错误及时改正,并强调学生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2、练习四中第5题

  (1)出示情境放大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河西村有28户人家,116人,花园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的人数一样多,要求花园村有多少人?

  (2)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花园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人数同样多”的意思。

  (3)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先列出横式,再用竖式计算。

  (4)集体校对。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5)告诉学生:这儿有一个信息我们没有派上用场,并让学生找出是哪个条件。提醒学生在解决这些些问题时应学会正确地选择信息。

  四、收获提炼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把取得的成绩和史努比比较一下,怎么样?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拓展提高

  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后集体评析,对错误较多的应注意指导。

  《退位减》说课稿 篇1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位时前一位上是0的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以及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调整反思

  一、启动学习(3分钟左右)

  1、计算536—263 214—108

  独立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

  2、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自主探究(8分钟左右)

  1、自主先学,小组交流

  出示例题,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导学单:

  1、尝试用竖式计算;

  2、思考: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

  3、同桌说说计算过程。

  2、全班共学,提炼解法(10 分钟)

  (1)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交流时指名说计算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2)学生验算。

  (3)小结。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互相交流、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独立计算,验算时,对于已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查找原因,认真改正。

  3、做“想想做做”的第4、5题。

  (1)看题理解题意,找出其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五、课堂检测反馈。(预设8分钟)

  1、《补充习题》P40~41第4、5、6题。

  书本第78页第3题。

  2、每日一题

  (1)小汽车已经行驶了709千米,还要行多少千米后正好1000千米?

  (2)小红有152张卡片,小明有134张卡片,小红给小明多少张卡片后,两人卡片的张数一样多?

  →交流:第一题是怎么算的?第二题得数的十位上为什么是0?

  →引入:今天这节课继续来学习更复杂的三位数减法。(板书: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单自主学习。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你们是从哪一位退1的?这个1退到哪里去了?百位上退过1之后,十位上有了几个十?这时十位上可以退1了吗?它退过1之后还剩下几?

  →谈话: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

  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的减法计算与以往学的有

  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

  回答时板书课题。

  →比较:第一组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第二组哪道是隔位退位减,哪道不是?为什么?

  →交流:每道题错在哪里,你是怎样改正的?

  →重点交流第5题

  提问:剩下的机票还够吗?你是怎么算的?(可以算减法得数,还可以启发用加法)你这样算是怎么想的?

  →学生当堂作业。

  集体评议作业,同桌交换评价。

  提供典型错例,分析、纠错。

  (重点让学生说清楚计算过程)

  【教后反思】

  《退位减》说课稿 篇1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做一做”前两个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方法。

  2.提倡算法多样化。

  【重点难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情景图、小棒、投影片。

  【情景导入】

  1.口算。

  90-7= 34-8= 41-7= 25-7=

  40-5= 46-7= 33-6= 70-6=

  2.说一说:“33-6”和“70-6”的计算方法。

  3.竖式计算。

  52-31= 79-37= 84-23=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减法。(板书课题)

  【进行新课】

  退位减

  1.出示课本第17页情景图和表格。

  2.学生活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3.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引导列出算式。

  问题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或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51-36

  问题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51-23

  问题3:美国比英国多多少枚金牌?(或英国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36-19

  ……

  4.引入问题:我们先来解答: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5.学习例2。

  (1)出示问题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51-36=

  (2)提问:①怎样列竖式?

  ②从哪一位减起?(个位)

  ③个位1减6不够减怎么办?

  师:请摆小棒帮助我们找到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用小棒摆竖式。

  交流汇报。

  小结。

  方法1:拿5捆零1根小棒,要减去3捆零6根小棒,1根不够减6根,拿出一捆打开变成10根,从10根中减去6根还剩4根,4和原有的1合起来是5根。再从整捆里拿走3捆,这时还剩1捆,1捆和5根合起来是15根。

  方法2:拿5捆零1根小棒,要减去3捆零6根小棒,1根不够减6根,拿出1捆打开变成10根,10根和1根合起来是11根,11根减去6根,还剩5根。再从整捆里拿走3捆,这时还剩1捆,1捆和剩下的`5根合起来是15根。

  (3)研究竖式算法。

  师:通过用小棒摆竖式,现在你能列竖式计算51-36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汇报。

  师:板书计算过程。

  51-36=15

  引导学生有序地说出计算过程,分3个小层次。

  ①说个位

  引导学生和小棒建立联系,有序地表述:个位上1不够减6,从十位退“1”,在十位数字上点上退位点“·”,十位退1,“1”当10,和个位1合起来是11,11-6=5,对齐个位写5。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②说十位

  引导学生联系小棒,有序地表述:

  十位5退“1”还剩4个十,4个十减3个十还剩1个十,对齐十位写1。同时引导学生说出“十位先减退位点再减,千万不要忘了减”。

  ③说完整个计算过程:

  方法1:51-36,个位上1不够减6,从十位退“1”和个位1合起来是11,11-6=5,和个位对齐写5。十位5借走“1”还剩4,4减“3”还剩1,对齐十位写1。所以51-36=15。

  方法2:51-36,个位上1不够减6,从十位退“1”当10,10-6=4,4+1=5,对齐个位写5,十位5借走“1”还剩4,4减“3”还剩1,对齐十位写1。所以51-36=15。

  6.引导讨论:笔算减法应先算什么位,再算什么位?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从十位算起简便吗?(让学生感受从个位算起的合理性。)

  【课堂作业】

  1.动物医院。

  2.竖式计算。

  42-18= 23-17= 96-18= 35-27=

  答案:1.32 24 40

  2.24 67 88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掌握了什么方法?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笔算两位数减法的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课后作业】

  1.写出下面各题十位数上的数字。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退位减》说课稿 篇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

  教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理解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学生上黑板笔算,教师检查,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

  3、(出示第17页奥运金牌榜的表格)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是要研究各国奥运金牌的问题,上节课同学们针对这张表格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谁还记得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答: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条件,列式。

  学生列式:51—36=?

  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有一下几种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开,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从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6。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7、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三、拓展运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三第5题,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7题和第10题。

【《退位减》说课稿】相关文章:

退位减的教学反思01-09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01-14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07-25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05-22

《退位减法》说课稿(精选18篇)09-27

减法不退位减教学反思(精选6篇)11-28

不退位减的教学反思(通用12篇)11-28

不退位减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11-2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