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学内容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孙友田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2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
二:说教学目标
在反复研读教材,结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理解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怀念的情感。
2、理解“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写一段话:表达对自己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
五:说教学流程
本文较长,为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在细读课文,朗读的基础上,品味歌谣、童谣的魅力,升华延伸。
这里,我着重说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课伊始,我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听我描绘插图内容。提问:“如果图上小朋友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谈完之后,我出示第一段中心句:“夏夜永运是美妙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夏夜的美妙!此时,我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找出文章中心句。
这样设计以角色转化,辅以优美的画面、动情的音乐范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迸发,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
(二)品味歌谣、童谣的魅力
本文特色是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因此品味歌谣、童谣的魅力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对于本环节的教学我采取四步进行:1、学生找出歌谣、童谣。
2、通过不同形式的读。
3、说自己由这些歌谣、童谣所想到的.美景。
4、学生之间议论。
结合学生找出歌谣、童谣,我先后出示
(1)“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2)“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3)“黄河留给故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4)“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5)“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在师生共同品读、讨论中感悟歌谣、童谣的魅力。结合第(5)“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品读提出“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题”?
这样设计我认为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又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有了第一课时的初读课文,又有了上述教学环节和我的适当点拨,突破难点可谓水到渠成。同时我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提高了学生参与于是意识,调节了课堂气氛,突出教学重点。可谓“一石三鸟”
(三)感情升华,表达怀念之情
在教学中我抓住母爱的“无私、不求回报”的特点,让学生读文感受作者母子“情深”。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想对自己的妈妈说写什么呢?”请写在纸上,送给妈妈。
这样设计既让西红柿将文本的内涵牢牢地抓住,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人文渗透。同时对学生进行小练笔的锻炼。
(四)课外延伸
在新课结束之际,我拿出孙友田的散文《母亲似水》、《月光母亲》,推荐给学生。
这一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而把《课标》“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求落实到实处。
(五)总结
在乐曲《懂你》中总结全文。
这样设计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理解母爱的无私、宽容和博大,把学生和作者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五:说板书设计
唱民谣
讲故事
17、月光 启蒙 母爱
唱童谣
猜谜语
我采用以简笔画加文字的方法图文并茂地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本的主题鲜明地表现出来,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顾。
【月光启蒙优质说课稿】相关文章:
《月光启蒙》优质说课稿06-18
《月光启蒙》优质说课稿范文07-29
月光启蒙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03-22
月光启蒙的说课稿03-07
月光启蒙说课稿11-04
《月光启蒙》说课稿06-27
《月光启蒙》说课稿03-30
《月光启蒙》说课稿11-26
月光启蒙说课稿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