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说课稿

2021-06-12 说课稿

  篇一:酯 油脂-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酯 油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本节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能在乙酸乙酯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关酯的性质。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自制肥皂的实验,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即皂化反应。

  2、 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盐析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油脂的水解即皂化反应。难点:肥皂的去污作用。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在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1.讲授法。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简捷地传授化学知识信息。

  2.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对问题的假设的方法。

  3.讨论法。就是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

  4.实验法。基本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边讨论,按探究性实验的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组织教学。

  二、说学法

  (1)观察分析:通过药品和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油脂的性质、结构有直观印象。

  (2)初步推断: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根据油脂的结构推断其可能的性质,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对新知识进行了探索。

  (3)实验验证:在初步推断出油脂的可能性质之后,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构是否正确,这样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获得了新知识。

  (4) 总结归纳:在探索出油脂的性质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归纳出油脂的结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油脂结构真正理解并为油脂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程序设计

  1、 新课的引入

  在我们的通俗说法中,“油脂”两个字使连在一起出现的,“油”和“脂”指的是同一层含义吗?

  2、 推进新课

  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然后指出酸和醇可以反应生成酯,请同学们写出甘油和硬脂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产物的类别、命名、组成元素、分类。

  学生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就可对油脂的性质作出初步推断。而这些推断是否正确可通过实验来验证。

  3、 油脂的性质

  首先通过观察其外表,总结油脂的物理性质。

  分组实验:在试管中加溴水3 mL,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对比试验:

  a、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3 mL,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b、向试管中加10%的NaOH溶液3 mL,滴加2~3 滴酚酞试剂,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对实验实验现象展开师生、生生讨论,最终得出油脂的化学性质。

  4、 肥皂的制备与去污原理

  油脂的碱性水解所得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又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利用该原理来制备肥皂。现在就请大家动手,来制备一小块肥皂。

  分组实验:P69 活动与探究

  提问:①95%乙醇的起什么作用?②怎样检验反应已经进行完全?③最后加

  入的食盐起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P69资料卡,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本P75 1、2)

  板书设计:酯 油脂

  一、油脂

  1、组成元素:C、H、O

  2、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呈液态;脂肪,常温下呈固态。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水解: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2、碱性水解: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3、工业制皂原理

  四、油脂的用途:食用、工业原料

  篇二:油脂-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的内容《油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本节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能在乙酸乙酯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关酯的性质。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二、学习目标的分析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自制肥皂的实验,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即皂化反应。

  2、 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盐析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重点:油脂的水解即皂化反应。

  难点:肥皂的去污作用。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在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1.讲授法。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简捷地传授化学知识信息。

  2.讨论法。就是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

  3.实验法。基本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边讨论,按探究性实验的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组织教学。

  二、说学法

  (1)观察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油脂的性质、结构有直观印象。

  (2)初步推断: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根据油脂的结构推断其可能的性质,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对新知识进行了探索。

  (3)实验验证:在初步推断出油脂的可能性质之后,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构是否正确,这样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获得了新知识。

  (4)总结归纳:在探索出油脂的性质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归纳出油脂的结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油脂结构真正理解并为油脂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程序设计

  1、 新课的引入:在我们的通俗说法中,“油脂”两个字使连在一起出现的,“油”和“脂”指的'是同一层含义吗?

  2、 推进新课

  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然后指出酸和醇可以反应生成酯,请同学们写出甘油和硬脂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产物的类别、命名、组成元素、分类。

  3、 油脂的性质:首先通过观察其外表,总结油脂的物理性质。

  分组实验:在试管中加溴水3 mL,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对比试验:

  a、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3 mL,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b、向试管中加10%的NaOH溶液3 mL,滴加2~3 滴酚酞试剂,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对实验实验现象展开师生、生生讨论,最终得出油脂的化学性质。

  4、 肥皂的制备与去污原理

  油脂的碱性水解所得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又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利用该原理来制备肥皂。

  学生阅读:P76科学视野,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本P78 1、3)

  板书设计:油脂

  一、油脂

  1、组成元素:C、H、O

  2、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呈液态;脂肪,常温下呈固态。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水解: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2、碱性水解: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3、工业制皂原理

  四、油脂的用途:食用、工业原料

  篇三:糖类油脂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糖类 油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一说明: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节转折课,从熟悉的无机化学过渡到有机化学。本节中涉及的淀粉、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

  (一)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二)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1.淀粉的检验。 2.淀粉、油脂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

  二、说教法:

  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 除此以外,还采用了多媒体助学,以此来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下列教学环节完成本节

  课的教学任务: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本节课的知识点分两大板块:

  第一板块:糖类的学习

  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当我们走进医院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课件展示打点滴的图片。然后指出: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葡萄糖溶液。通过你的预习,你知道葡萄糖属于那类营养素吗?由此引出糖类的定义。然后教师设问:葡萄糖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人的呼吸会消耗葡糖糖和氧气,它属于缓慢氧化,这一过程是放热的.教师提问:你知道人体摄入的糖类是如何转化的吗?学生回答: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首先转化成麦芽糖,在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释放能量,维持生命体的生理活动。接下来多媒体展示足以让学生垂涎三尺的中外著名食品,引出所含主要成分——淀粉。学生自学该部分内容,展示。教师反问: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呢?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首先讨论、交流,得出实验方案,然后通过提供的面包片、土豆片、苹果片等进行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师设问:糖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是不是摄入的糖类越多越好呢?学生当然会说不会,那样会使人发胖。师问:过渡肥胖会影响健康,给人带来烦恼,有些肥胖人士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喝水都容易长胖。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学生回答:没道理,因为水中不含碳元素。教师问:你能为减肥的人士提供哪些建议?这时同学们会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归纳转入 第二板块:油脂的学习

  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阅读课本讨论油脂的分类方法及在人体内的变化。学生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油脂分子的结构并讲解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以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发现问题,积极思维,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处理与讨论,使学生对营养物质有了新的认识,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小结反思】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成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总结自身获得的经验和不足,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课件展示】本节课板书:

  (三)练习反馈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练习,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五、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我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因为: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有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事物,而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篇四:《淀粉和油脂》说课稿

  说课者:邱志强

  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着“以人为本”、 “民以食为天” ,作为一种必备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淀粉、脂肪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本章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从简单分子到复杂分子,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有机高分子,通过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的学习,为下一章学习合成材料作好铺垫。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热量

  的主要来源;

  2. 知道自然界中葡萄糖、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 3. 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的状态差异 能力目标:

  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情感目标:

  认知到糖类和油脂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1.酿酒过程 2.淀粉的检验3.葡萄糖的检验。这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

  现它们,独立地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据这些新的

  教育理念我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本着体现新的教育方向和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原则,我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

  1.讲授法。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简捷地传授化学知识信息。如上课之初,教师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题,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便于学生明确探索方向,激发学习动机。

  2.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对问题的假设的方法。如在本节中当学生发现“淀粉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检验的?”这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作出尽可能多的假设,教师不压抑学生思维,不管对或错,都不忙于作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思路会开阔。

  3.讨论法。就是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共享,而且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大家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这节课的后面,教师提出:农村在冬季常以糯米、高粱等作为原料酿出香甜可口的“米酒”,但这些米酒存放的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很浓的酒味,请你简述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请一些同学作组际间交流,教师倾听、关注每位发言的学生,但不作评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索和思考,进而让学生在你来我往的气氛中将问题引向深入,当讨论进行到白热化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和点评。

  4.实验法。这是反映化学学科特点、学习化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基本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边讨论,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如本节中,按探究性实验的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通过在做实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淀粉的检验方法和葡萄糖的检验方法,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

  说学法: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实验法

  学生动手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检验淀粉和葡萄糖、强化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师应注意以下四点的指导: ①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与设计。

  ②在实验之始,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

  ③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

  ④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 2.多种感官协同法

  就是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并用,把耳听、眼看、脑想、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中学生要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因此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开通。教师应做好以下指导:

  ①指导正确使用教科书。 ②指导学生正确听课。

  ③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④指导学生做笔记。

  说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下列教学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你能说出三种生活中的主食么?(2) 你知道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3) 淀粉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光照

  2 + 6H2O

  叶绿素

  C6H12O6 + 6O2

  验证一下哪些物质中含有淀粉

  让学生在交流谈论中知道葡萄糖的来源、物理性质及它在体内缓慢氧化对生命起到的作用,同时,糖尿病的检验方法。

  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得出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来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四.让学生们通过回答问题说出富含油脂的食物油脂对生命活动的作 五.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要点复述回顾,然后再用多媒体提纲式显示,培养学生的归纳

  能力。

  设计理念:我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因为: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

  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有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事物,而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说板书:

  一.淀粉和葡萄糖

  1.淀粉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光照

  2 + 6H2O

  叶绿素

  C6H12O6 + 6O2

  2.淀粉的检验: 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蓝色。

  3.淀粉的转化:淀粉、纤维素等经过在酶等物质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 (C酶

  6H10O5)n + nH2O ??? nC6H12O6(葡萄糖)

  4.酿酒的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C发酵

  6H12O6 ???? 2C2H5OH(乙醇) + 2CO2;

  5 葡萄糖的检验: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则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没有产生红色沉淀,或者生成黑色物质[Cu(OH)2==CuO + H2O],则原来溶液不含有葡萄糖。 二.油脂

  1.油脂的存在: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

  2.油脂的作用:油脂在人体内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等质量的油脂,放热量是淀粉等的2倍以上。人体中的脂肪储存丰富的热能。

  减肥的最佳方法是:坚持锻炼,消耗热量。 3.油脂的分类: 动物性油脂 ; 植物性油脂。

  4.油脂的溶解性: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

  篇五:说课稿基本营养物质

  《基本营养物质》说课稿

  尼勒克县第一中学 白学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基本营养物质》。出自人教版第三章第4节,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 组成和性质。第2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下面将从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计划六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涉及的有机物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这样一些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是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营养物质。它是继烷烃、烯烃、乙酸、乙醇之后的有机物,通过本节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了完整的有机物的框架体系。该内容也是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可以说是每一位学生都用得上的生活化学。基本营养物质也是高考的知识点之一, 《选修模块 5》 将会再次深入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教材的意图、学生的实际及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以及化学性质

  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信息搜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

  ①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银镜反应原理;

  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二、说学情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三种物质,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并且前两节已 经学习了烷烃、烯烃、乙酸、乙醇等有机物,已经储备了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掌握了研究有机物 的一般方法。但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糖类油脂及蛋白质的反应不系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类比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 学习方式的变革,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教材,导学案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法 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本来获取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自主探究 通过分析归纳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督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

  2.自主探究

  3.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引入:提问从食物中获取的基本营养物质有哪些?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78页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并有小组成员汇报预习结果。

  一、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新课:从化学角度分析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首先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78页完成导学案表格。并思考课本中的学与问,并有小组成员汇报预习结果。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1.组成及结构特点

  通过实验3-5探究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老师通过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课本完成导学案中自主探究部分。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鉴别方法)

  1.葡萄糖特征反应 ①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②银镜反应

  2.淀粉特征反应—淀粉变蓝

  3. 蛋白质特征反应 ①颜色反应 ②灼烧反应

  通过实验3-6探究糖类的水解。问题1加稀硫酸的作用

  问题2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实验现象及结论: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①多糖水解产物是单糖

  ②油脂水解----碱性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

  ③蛋白质水解----氨基酸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一、六大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1.组成及结构特点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鉴别方法)

  1.葡萄糖特征反应 ①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②银镜反应

  2.淀粉特征反应—淀粉变蓝

  3. 蛋白质特征反应 ①颜色反应 ②灼烧反应

  4.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①多糖水解产物是单糖

  ②油脂水解----皂化反应

  ③蛋白质水解----氨基酸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内容只是我对本节课的浅薄理解,希望大家不吝指教,多多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再见!

【油脂说课稿】相关文章:

油脂说课稿范文10-24

淀粉和油脂说课稿11-0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说课稿 油脂说课稿11-02

油脂的造句06-22

油脂教学设计03-20

油脂教学设计范文04-15

油脂公司年终总结01-04

油脂管理制度08-21

油脂公司工作总结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