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直尺
学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
第二部分 教法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看,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学生观察后会说黑板的面、课桌和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钟表的面和地板砖是正方形等等。这时我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再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小组长做好分工,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边 角
长方形 有( )条边,
对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正方形 有( )条边,
每条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2、学生开始活动时,我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
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
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
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
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在研究正方形时学生这样折:
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
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
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的是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
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边总结边板书)
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 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量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样把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也都是直角。
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
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练习的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
1、基本练习
(1)围一围
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略)
(2)拼一拼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这样拼(演示课件)
(3)、摆一摆
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图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摆一摆、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扩展练习
(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道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哪条边可以当作正方形的边?
(2)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右图中有(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
这里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使学生灵活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间观念得到加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先引导学生重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2)家里客厅地板铺的砖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圆形的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课外延伸
充当小小设计师,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学校新操场设计花池、羽毛球场、篮球场、沙池。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
2、学具:四边形纸若干张、报告单每组一张、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四边形,同学们都带来了好多的四边形小伙伴,你最喜欢哪一个?快举给大家看看!
2、老师也有两个特别喜欢的四边形。(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
3、认识他们吗?说一说生活中在哪见过他们?
4、既然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么常见,那么你想不想进一步地了解他们呢?
5、好,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探索实践 合作交流
(一)研究什么
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想要研究他们的什么呢?(指名学生说)
大家想要研究的可真多,但是呢,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它们的边和角。(板书:边、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和其它的四边形一样都有4条边、4个角。那他们的边和角又有什么其它的特征呢?
(二)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好!现在先请同学们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来.如果同学们找到了就拿在手里,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2、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现在大家可以猜测一下。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共同交流:找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测和证明方法。
3、接下来,同学们可以利用你手里的学具和我们说的方法来找出长方形边的特征,并把结果填在报告单里。咱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视指导)
4、大家通过交流和亲自动手操作,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果。谁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结果?
5、指名汇报:长方形边的特征
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
生1:长方形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都相等。
师说明:(多媒体演示)长方形有两组相对关系的边,我们把它们叫作对边。所以,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分别相等,我们就可以说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大家跟老师一起说一遍: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我们把长方形较长的边就叫长方形的长,把较短的边就叫长方形的宽。
师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板书:量一量)
师: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你量出来的数字足已说明对边是相等的。(板书:对边相等)
师:你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吗?(板书:折一折)
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大家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不如我们一起来折一折,我们先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来,再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两条对边也相等。恩,这位同学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真有意思!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6、接下来,同学们可以利用你手里的学具和我们说的方法再来找一找长方形角的特征,并把结果填在报告单里。看看这一次又是哪一小组做得好。(教师巡视指导)
7、谁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结果?
8、指名汇报:长方形角的.特征
师: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
生1: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师: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学生说,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师板书:比一比)
好,我们来比一比(教师演示)。(板书:都是直角)
9、咱们班的学生真棒,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有哪些啊?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10、小结方法:刚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正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找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让老师看看你们找的对不对。
请大家用刚才我们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得出结果后,把结果填在报告单里。(教师巡视指导)
2、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结果?(幻灯出示)
生: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
生汇报,方法1:用直尺量,每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方法2: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
让全班学生自己折着试试。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两条边相等。得出结论:邻边相等,对边相等,所以4条边都相等。
3、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大家一起说说有哪些。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再一起读一遍。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1、我们刚才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指名说: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指名学生回答(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3、说明: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来。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水彩笔、纸张、橡皮泥、印泥等工具,钉子板,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作好铺垫
1.谈话:
小朋友们,愿意到王老师家去做客吗?那今天先参观一下我的家,这是我家的儿童房。(课件演示儿童房,最后定格在第16页例题中积木搭成的物体)
2. 提问:
(1) 看一看,搭的是什么?
(2) 仔细观察,用到了哪些积木,你能把这些积木按形状分一分吗?
教师呈现用积木搭成的实物,指定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分一分。分完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种形状的名称。(三棱柱不要求说出名称,只要能区分开来就行)
3. 小结:
这些积木按形状可以分成四类。下面一起来重点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评析:用到老师家做客的方式导入,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将课件定格在积木搭成的物体上,不经意中呈现了学习内容。让学生寻找各种认识的物体并进行分类,有效地唤起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引出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 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 引导: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木。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跟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主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让学生拿着积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一说感受。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的面长长的、平平的;正方体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圆柱的底面圆圆的、平平的,侧面是弯弯的。
2. 谈话: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白纸、橡皮泥和印泥等工具。请小朋友先在小组内议一议,用什么方法画下这些面,再分工画一画。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学生在画图形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 把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或圆柱的底面放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画下来,得到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2) 把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或圆柱的底面用力按在橡皮泥上,在橡皮泥上留下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3) 把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或圆柱的底面先在印泥上沾一下,然后印在纸上,得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演示,并把得到的图形贴在黑板上。(交流时,着重让学生演示沿着边画长方形、正方形或圆的过程,并让每一个学生都照样子画一画。展示学生作品时,注意选择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张贴的位置也不要有规律)
3. 谈话: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呀!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把这些图形分一分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
4. 提问:每一类图形,分别叫什么名称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一类图形下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5.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与这些图形见面。(出示试一试)看,这里有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你能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吗?
在学生回答时,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信封的面是长方形。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评析: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感受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先让学生触摸物体的面并交流直观感受,初步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再提供多种工具,让学生自主地把面从体上剥离下来。针对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操作工具,思考怎样操作,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不同操作方法的交流,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共享,加深对面附着于体的感受。在揭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名称时,先让学生分一分,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有形状、大小的不同。】
三、 操作巩固,加深认识
1. 围图形。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学生操作。在交流时,教师出示一个围错的正方形,让学生说出错误,体会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提问:在这样的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试着围一围)
2. 画图形。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你能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
学生活动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3. 涂色。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这里有哪些图形,如果把这些图形用颜色分开来,你认为用几种颜色合适?请小朋友先用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个,填在表格里。
【评析:由于学生还不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因此,很难回答为什么这个图形是长方形等类似的问题。在教学时,通过围图形、画图形、给图形涂色分类等有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形成表象。】
四、 拓展练习,创新提升
1. 用正方体画正方形。
(1) 让学生在一个正方体上选几个面分别画正方形。
(2) 提问:比一比画出的这些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先在小组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2. 用长方体画长方形。
拿出一个长方体,提问:你能用这个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吗?
提问:比一比画出的这些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3. 说一说:在我家书房的墙上贴有一些图案,说一说,每个图案分别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每种图形分别用了多少个?(课件出示用长方形、正方形及圆拼成的图案)
4. 拼一拼:小朋友们,你们想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一些图案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请同学们从信封里拿出来拼一拼,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拼好后,给你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介绍作品,并请其他学生说一说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
【评析:让学生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画正方形和长方形,既加深了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又初步渗透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一些特征。让学生欣赏书房场景中由不同图形组成的图案,为下面拼图案的活动提供了范例。利用学到的平面图形,发挥想像,创作出一幅漂亮的图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对图形的感受。】
总评
整节课,创设了参观老师家儿童房和书房的情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课堂学习更有趣味。通过在纸上画、在橡皮泥上按、在印泥上印这些学生喜爱的方式,让学生经历面从体中剥离下来的过程,并通过分一分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形状、大小的图形中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通过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和给图形分类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通过图案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灵活拓展,从创造中提升。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过程,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辨析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学会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
掌握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和三角板。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三角板、观察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导入:小朋友,当你吃过晚饭,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吗?你最喜欢镇海哪里的夜景?是啊,我们的镇海越来越美了,就连一幢幢楼房在夜空下也那么的温馨迷人。(媒体播放)
2、设疑:当你陶醉在美景中时,有没有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呢?(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了解:能谈谈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吗?(根据学生的原有认识,完成观察表中的有关问题,如几条边几个角)
4、揭题:原来你们早就和它们交上朋友了,看来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继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应该是不成问题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
1、根据原有认知结构,判断课件中的图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2、质疑:看来有4条边和4个角的图形也不一定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它们的边和角里一定还藏着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一一发现,你们愿意吗?
(二)深入探究:
1、认识长方形:
1)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会有什么秘密?
2)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3)汇报交流,媒体选择性对学生的方法加以演示。
4):小朋友真会动脑筋,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知道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媒体出示,齐读)
5)认识“长”、“宽”
6)找一找身边的长方形并指出它的长和宽。
7)激励引入到正方形的研究中。
2、认识正方形
探究方法同上,但有所简略于汇报演示。
3、尝试验证会什么一开始有些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4、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1)四人小组根据刚才的发现讨论两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汇报交流。
5、学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想把你摆的长方形画下来吗?(先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教师范画,再学生自己试画)
3)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方法一样吗?要注意什么?
4)生独立画正方形,指名板演并让他人。
三、交流,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么不满意的?(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四、练习巩固,拓展深化
1、猜想边长、长、宽的长度
2、数一数有几个长方形、正方形
3、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指定长度,画上美丽的图案,并说说想把自己的设计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5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提高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每人8根小棒(6根一样长,2根一样短)、几何图形片、拼图二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幼儿兴趣。
T: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图形)
二、幼儿观察、操作,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活动:
①请幼儿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数一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
③比一比,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
T:教师总结: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个一样大的角,都有四条边,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面的两条边一样长。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和船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每种图形有几个。
3、分类活动
给每位幼儿发一套几何图形片。
①请幼儿把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的`图形找出来,数数共有几个?
②请幼儿把四个角一样大,对面两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找出来,数数共有几个?
4、活动延伸:比比谁多
请幼儿动脑筋,用已学过的各种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并讲出自己用什么图形拼出了什么物体?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6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像这样的僵局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板书: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老师发现还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发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指名回答并在展示台上演示。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角形的直尺比一比,课件演示)
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应用拓展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4、剪出一个正方形。
(1)照样子剪出图形,再看看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一个正方形?
5、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6、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全课小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资源:
情境图、小组准备适量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
三、辨一辨,说一说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画,画好后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并提问: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学生自己用一个正方形画正方形。
(3)小组讨论: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你画出了几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怎样画的?
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说一说。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正确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说生活周围常见的种图形。
2.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课题。
3.观察两种图形。
4.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①出示一长方形木板,指出它的边在哪里?如何来区分这四条边?
②同桌讨论:可以怎样把这个长方形的形状画下来?还有其它方法吗?
③观察教师演示。
④四人小组讨论。
2.画长方形。
①同桌讨论: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来画长方形。
②反馈说说自己的各种想法,并先出优秀可行的方法进行演示。
③学生尝试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④教师小结:首先画一条长方形的长(或宽)边,再以两个端点为顶点,画两个直角,然后取相等的两条线段为宽(或长),把两个端点边接起来。
3.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并画正方形。
①教师演示:把一长方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了正方形。
②四人小组讲座。
③反馈归纳。
④学生尝试画一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⑤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作图方法的异同。
4.开放创新学习。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或物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作业
作业本p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在他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能积极地参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方格纸、小棒、三角尺、直尺、钉子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内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让学生观察后,交流发现了哪些图形。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长方形?哪些地方有正方形?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交流。
教师:好!同学们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
请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并注意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准备汇报。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点拨,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三、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汇报时要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有选择地板书汇报的内容要点。
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用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直尺和三角尺。
(2)利用先数、再量、最后比的方法。
①通过数,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
②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较长的两条边一样长,较短的两条边也一样长。
③用三角尺的直角比长方形、正方形的角,还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一折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请观察我们教室,你发现哪些东西比较多?(生答略)请观察一下,如课桌的面是什么形状?看看黑板面你有什么发现?这本数学书的封面呢?
师: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手怕)那手帕的面是什么形状?魔方的这个面呢?(生答略)
师: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抽象出图形,建立表象。
师(指板贴的两张白纸)问:你能看出这两纸白纸分別是什么形状吗?(一张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
师:那我们就把它们的形状描下来,好吗?
(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3、揭示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已经知道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识?
师:通过刚才汇报,同学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有关知识。(板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评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同时认识了具体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再把它们画下来,抽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1、研究长方形特征。
(1)学生从材料袋中拿出长方形纸,通过操作、实践、合作研究,自主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①布置研究任务。
A、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你喜欢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B、把找到的特征与组内的同学先交流交流。
②分小组合作研究。
(2)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生汇报后,师介绍“对边”)
师(手拿一张长方形白纸演示):我们知道上下两条较长的边是一组相对的边,简称为“对边”。(板书:对边)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学生边演示,边描述自己的发现)
师:淮来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板书:对边相等)
师: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提示):量角的大小,应用量角器,在这里是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师: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2、研究正方形特征。
(1)根据长方形的具体特征,猜想正方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努力,合作研究出长方形具有这些特征,那你能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猜想一下正方形具有哪些特征?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操作验证。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4)指名完整说一下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
师:我们已经发现并且验证了长方形的特征和正方形的特征,从它们各自的特征中,你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自学课本,认识长和宽以及边长的概念。
(学生自学后,集体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评析: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去,从独立思考到小组讨论到全班交流,由点到面,分享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探索发现的乐趣。]
三、操作活动,应用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合作讨论,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展示学到的本领,好吗?
活动(一):围一围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再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拼一拼
师:你能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同桌的同学合作完成。
活动(三):折一折
1、拿一张正方形纸,把它变成一个长方形。
2、拿一张长方形纸,在它上面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活动(四):画一画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出每条边的长度。(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四、全课总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老师呢?
2、实践活动。
(1)拼一拼。
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有几种拼法?
(2)想一想
至少有多少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评析:练习的设计层次请晰,操作性强,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使知识在活动中内化,能力在活动中提高。让学生自我反思本课所得,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行为、态度,鼓励大胆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情感目标的形成。]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第一课时。课标对本块知识的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以及其它图形做好铺垫准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相同点;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探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在操作活动中,自主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直观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日常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很常见的图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三、说教法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特征,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我设计了教室里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
2.实践参与,促进知识能力均衡发展
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操作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作的活动。我请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手的活动能够促使了脑的发展,脑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而手脑并用能使人的思维得到均衡发展。
四、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指导学生以下几种学法。
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在主动“触摸”中学习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机器人图片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个机器人朋友,机器人丁丁的身材很特别吧?找一找,机器人身上藏着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出示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室场景图。
提问: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吗?
学生回答,师总结,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老师也做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2.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师追问: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还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揭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长方形纸,仔细观察,你觉得这四条边都相等吗?
师:不相等。
师: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边之间到底会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说的真好!他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们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请4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工具,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
生1:我是用量一量的方法,得出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生2:我是用折一折的方法,上下对折发现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对折发现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总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小结: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2)教学对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相对着的两条边,叫作对边。长方形有两组对边(指一下),我们就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为了使用方便,我们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分开来,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
指一下你手中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有几条长?几条宽?
那么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都是直角,怎样验证的?用三角尺的直角量的。
再小结过渡: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许多办法,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证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究正方形特征
(1)师: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生猜想: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相等,并且也都相等。同学们用刚才验证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2)交流方法,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来研究。
(3)学生操作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教学正方形边的名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我们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边长。正方形有几条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里表格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注:在边的比较时,引导理解“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也符合对边相等的要求”,但“对边相等却不一定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特殊在不仅对边相等,而且邻边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操作经历上面两个活动过程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自然比较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训练
1.完成37页第1题(围一围)
重点指导长方形如何变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把长方形的长变短,变得和宽一样长。也可以把长方形的宽变长,变得和长一样长。
2.完成37页的第2题(生要准备一幅三角尺)
同桌合作完成,用两人手中的.三角尺合作拼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拼完重点指导,说说拼长方形要选择哪个三角尺,拼正方形要选哪个三角尺,拼出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3.完成38页的第3题
照样子折一个正方形,再想一想,怎样在一个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为什么?
4.完成38的第4题(量一量)
重点指导: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只需要量长方形的一个长、量一个宽,正方形只需要量一条边长。
(四)全课总结假如你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简单的介绍一下你自己吧。(学生用第一人称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师全课总结:老师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能细心观察,善于动脑,不管什么样的数学难题,都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两个问题,一个解决学知识的问题,一个解决用知识的问题,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加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认同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感。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12
一、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16-18页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本课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这部分内容是以后高年级学习平面图形特征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本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描、找、说、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面,再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能正确说出三种图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是如何辨认和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魔术袋,你们猜老师带来了什么?
我从袋子里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学生说。对,这是我们的老朋友,他们今天来到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呢。他们藏在你们的学具盒里,请你们把他们找出来。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奖励你们搭积木。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同学们要先摸一摸这些积木的面,然后再搭,好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猜一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然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搭积木,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感受“面”从“体”得学生分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教师根据汇报播放课件并板书名称。
(1)课件演示:从长方体分离出长方形的动态过程,然后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长方形)
(2)课件演示:从正方体分离出正方形的动态过程,然后把正方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正方形。
(3)课件演示:从圆柱体分离出圆的动态过程,然后把圆贴在黑板上,并板书:圆。
师:你们想和我们交朋友吗?生:想。
那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观察,我们和过去你们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它们都是物体的一个面。
2、用“体”描“形”
(1)课件出示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画图形的图片,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画的?
(2)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形,电脑播放活泼轻快的音乐。
(3)小组交流,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3、分析与辨认
(1)让学生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
(2)找一找。
(出示课件)叮当:这是我美丽的房间,我的房间许多物体的面都是你们刚认识的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3)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小朋友相互说说。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利用课件揭示体和面的关系,同时设计了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学生在操作活动“用“体”描“形””、“找一找”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亲身经历,从体上抽象出面,再把这些面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体现了数学来自生活的思想。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围一围
(1)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围的,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试着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圆。
反馈交流,使学生理解在钉子板不能围出圆,从而加深对圆的认识
2、画一画
(1)学生在格子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小组对组员作品进行评价。
(3)全班交流,展示作品。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再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使学生在围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四、总结评价
1、评价本节课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表现。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学生闭眼想图形)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学生可以评价自己或他人一节课的表现,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可以共同体验成功,促进发展。让学生闭目想象所学的图形,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五、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小朋友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2、用一个长方体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探索。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运用开放性的教学策略,体现了从课内向课外的开放,从书本向生活的开放,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堂课的三个环节的教学就介绍完了,纵观全课,我的设计意图是: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注意师生、学生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今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观察能力,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但是,他们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能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操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如书本、黑板、手帕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
引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自主探究,认识特征
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的纸,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总结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4)介绍长方形的长和宽。
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总结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4)介绍正方形的边长。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完成教材中的 “想想做做” 第 1 题,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长方形,哪些图形是正方形。
完成教材中的 “想想做做” 第 2 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完成教材中的 “想想做做” 第 3 题,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拓展延伸: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我也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全面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谢谢大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1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今后学习图形的周长、面积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能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究方法。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平面图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操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学法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图片等,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深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如书本、黑板、手帕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
引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自主探究,认识特征
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的纸,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总结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4)介绍长方形的长和宽。
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总结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4)介绍正方形的边长。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完成教材中的 “想想做做” 第 1 题,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长方形,哪些图形是正方形。
完成教材中的 “想想做做” 第 2 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完成教材中的 “想想做做” 第 3 题,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拓展延伸: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五、说板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 宽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边长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1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今后学习其他几何图形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观察能力,能够辨认出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但是,他们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能正确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究方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如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学法: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物等,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合作交流法: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如黑板、书本、窗户、手帕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
引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探究新知
教师拿出一个正方形的纸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正方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纸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长方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中的 “做一做”,让学生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八。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并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七、说板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 相关推荐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相关文章:
《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02-2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06-12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12-27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12-2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11-28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12-03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反思03-2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03-2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