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2023-07-18 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基本思路

  a、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民间美术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了解民间美术与普通人的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以及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其他美术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一些常见形式、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B、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

  3.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4.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民间美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自发性的美术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术门类。

  本课主要围绕中国的民间美术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这一传统。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一些深入浅出的论述,向我们分析了民间美术的内涵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首先指出,民间美术扎根于人们的具体生活,甚至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与人们对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密切相关。在这方面,教材就民间美术的种类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列举了若干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对此有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指出民间美术的价值:

  ①它是研究民俗的重要途径;

  ②它体现着劳动人民质朴、自然的创造力,有着专业美术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一些风格独特的生活用品。

  ④它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它是艺术家们重要的灵感源泉之一。

  接着,教材又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以及它们的内涵,列举并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

  2、教学目标

  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a .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b.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4、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可以找一些录像资料来给学生观看,尤其是关于本地民俗的资料片。或者找一些教材中所列举的一些中国现代导演拍摄的电影中涉及到民俗与民间艺术的内容,

  使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巨大价值。让他们在体验中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门类,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认识并且注意保护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形式。

  可以建议学生分小组来完成,去图书馆查询本地区的.资料或者询问一些长辈。如果条件允许,在本地区又有很有特色的民间美术形式被保留下来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集体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现场调查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制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居室,然后与同学们交流装饰居室时的构思与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学生对本地民间艺术耳闻目染较了解。但对其它民族民间艺术了解甚少。

  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制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居室,然后与同学们交流装饰居室时的构思与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了解民间美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促使他们了解多种美术形式。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一些常见形式、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能力。

  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料进行教学。

  四、教学程序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诱发探究

  1、导入:

  教师展示一幅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作品以及一幅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材料、形式以及创作者和作品的服务对象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2.教师总结,对民间美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3.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中所列举的关于民间美术种类的图片,并且回答:我们在什么场合能够见到这些民间美术作品?

  4.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展开思考,可以将生活中见到的或者在电影、电视以及报纸、杂志上见到的作品都讲述出来。

  5.教师总结,指出民间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6.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民间美术植根于人民生活中"以及"民间美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两部分内容以及图片,并且分小组讨论"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一问题。

  7.同学们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①教师总结。

  ②教师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部分),请同学们对这些作品为什么要表现这些形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0.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11.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部分,对这些作品的内涵有所了解,并且请一些同学起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完成第84页的"思考与交流",参考答案:喜鹊和梅花的组合是"喜上梅(眉)梢"的意思;石榴代表"多子"。

  12.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刀,进行一个简单的剪纸练习。

  13.教师请同学们讲一下,自己的剪纸打算用来做什么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2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四、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本PPT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调整、删除)

  五、课时:

  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影视(温州嫁具)导入揭题—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

  "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彩陶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

  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什么叫美术

  什么叫美术

  身边的美术,

  提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图片

  ②美术的特点:与音乐文学相比较

  中国古代手艺、工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美术的性质

  精神产物具有独创性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①形式与内容关系:内容存在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物质化体现,是外观。形式应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内容。形式有独立审美意味。

  ②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结构。

  马克思说:"有懂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A、形式美法则

  ①多样与统一

  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例如:太极图、最后的晚餐、米洛斯维纳斯。

  ②对立与和谐

  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

  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例:黑白?

  ③比例与尺度

  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黄金比例1:1、6181:0、618)

  例:帕特农神庙、萨平妇女

  ④对称与均衡

  对称就是指整体的多部分依实际或假想。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立关系,它具有稳定和统一的美感。

  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

  例:边防军

  ⑤节奏与韵律

  节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现,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列

  韵律:动势、气韵、有秩序、近似对比因素、交替重复

  例:巴黎圣母院、西斯庭圣母

  实战演习:(多幅图片)学生选择评判

  美术鉴赏的意义

  A、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①是不可缺少的现代人文结构、美是人们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是艺术家长期探索形成的规律。

  中国的四大美女、罗丹雕塑的罗米哀尔、委拉斯开支作品《宫女》的侏儒、等。

  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有的实用退化,审美凸显。(玉文化,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等)

  情趣高尚,抵御格调低下,提高精神污染免疫力。

  讨论和思考:

  讲一讲身边事物的美

  小结

  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

  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

  五、教学难点:

  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

  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

  提问:

  1.鉴赏=欣赏?(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1.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如石膏像、木雕等。)

  C.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D.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三)、艺术欣赏活动中所要涉及到的几个因素

  影响欣赏活动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感觉。

  必须有后面的一个重要因素的支持,这就是──知识。

  第一点:为美术范围之内的知识。

  第二点:为美术范围之外的知识。

  还需要第三个重要的因素的参与,那就是──情感与想象。

  思想与观念──这是影响艺术欣赏活动的第四个因素。

  第五个因素为──评述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年代:古代

  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幅:《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

  作品描绘了宴请宾客、歌舞声乐、采桑、狩猎、交战(水战、陆战)等场景,请在图中一一找出。

  第三幅:《人物驭龙帛图》(提问三个问题:

  a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气宇轩昂的男子、龙舟、鹭鸟、鱼、华盖)

  b构图上有何特点?(饱满)

  c根据男子的动作猜测他想做什么?(手中持一缰绳,牵引着龙,可能是驾龙升天成仙。)

  d该帛画用什么造型手法?(主要是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第四幅:《奔马》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构图用笔特点。

  简单介绍"六法"理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

  气韵生动-即-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

  应物象形-即-形象(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

  骨法用笔-即-用笔(指用笔力度)

  随类赋彩-即-色彩(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对色彩感觉稍作介绍。)

  经营位置-即-构图(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观)

  传移摹写-即-临摹(临摹即可学习基本功,也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结合唐高祖临死前要求《兰亭序》作为陪葬说明。)

  四)、课堂总结: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五)、作业:书后练习(六大类: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也不例外,表现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随着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而演变。)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教学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诊断者和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符合学生认知。

  1、教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

  第一课是让学生概括的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2、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在过去的美术学习中,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的,美术鉴赏这一新的模块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认知规律。

  3、教学的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本校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美术知识的欣赏,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明确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美术分类,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深刻感悟生活中欣赏美,创造美的内在精神,热爱生活,社会感动,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兴趣,树立决心。

  4、教学的重点难点:

  本着对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二、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都知道美术鉴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的一门学科,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固此作为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精神。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引导式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最后我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导入:

  出示学生校服图,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秋冬季校服,学生们纷纷进行选择。

  教师提问:老师看到大家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那么每位同学的选择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这和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二)讲授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1、提问:

  (1)鉴赏=欣赏?

  (2)美术=艺术?

  (引导学生看书,看完后,请学生回答)

  向学生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

  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一看便是甲外行,乙具备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原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

  一种艺术包括文字,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这两概念区分开,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现的一门学科,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愿望,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生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2、让学生观看《夜宴》预告片并请学生回答影片中有哪几幅美术作品?

  1)艺术的范畴:实用美术(建筑、工艺、书法);造型艺术(绘画、雕刻、摄影);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2)美术的范畴: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书法、篆刻。

  讨论:美术作品是如何分类的?

  连连看这些美术作品分别属于哪一类?(出示图片、文字让学生连线)

  3)美术用品还有什么分类方法呢?

  按材料(油画、国画):按题材(肖像、风景、历史......);按功能(工业、服装、广告......);

  3、美术鉴赏的方法:(出示图片)

  提问: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美术鉴赏过程方法)请学生先回答,教师作归纳总结。

  美术鉴赏的方法:首先要研究作者和作品,例如作者是什么年代?什么地方人?他的艺术经历和师承关系?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和思想内容是什么?采取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

  4、和学生一起鉴赏《捣练图》

  5、请同学们鉴赏一些美术作品(要求:把不同的作品分别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奔马》、《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6、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美术鉴赏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美术鉴赏的意义:提高观察与表现力,提高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学习中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从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情操;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拓展: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美"用照片记录下生活中你认为美的事物,并写一段50-100字的想法或感受。

  7、本课评价: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本节课我采用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便于学生理解,还能及时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掌握。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二、美术作品的分类: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书法、篆刻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五、小结:

  教学反思:我带着初中和高中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美术课,面临的教学任务比较大,所以我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散自己的教学。在这节课的美术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身为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

  我在美术教学课堂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1.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严格要求,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3.把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向课外,引向社会,这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5

  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

  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

  唐诗及代表人物,楷书、草书的代表人物,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隋唐的音乐和舞蹈等。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四、[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五、[教学方法]

  展示法

  接着让学生试着说说“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体会“将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别人的心,为他人着想。

  学法指导:

  1、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 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过程]

  新授过程:

  导入:

  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

  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展示:

  《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

  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这部分内容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教师活动:

  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含义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通过拼读音节读儿歌,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2、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

  冷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

  蒙德里安。

  热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

  康定斯基。

  作品赏析

  《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想曲》),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活动:

  老师介绍:

  1、爵士音乐;

  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

  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学生活动:

  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这幅作品使用的语言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块让你联想起什么?横竖交错的线条让你想起什么?

  教师活动:

  老师补充总结

  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已充分了解了眼睛的保护方法。本次活动将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四个环节来组成第一环节:即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将以轻松、愉快的“指指点点”游戏,引入课题,使孩子自然进入活动状态。

  能力练习:

  欣赏几幅作品,判断它们是属于冷抽象还是热抽象艺术作品。

  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思考:

  具象艺术能够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而抽象艺术却完全排除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问题引出:

  (二)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

  问题思考: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25页,回答问题。

  1.抽象艺术的形成?

  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发明加速人们对美术的本质思考,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已经基本确立交流法,操作之后,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让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同时,老师也统整和提升幼儿的经验。

  2.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

  照相机的发明,现代的社会化大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

  抽象艺术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三)抽象艺术的特点:

  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包括:

  A形式与色彩;

  B构图与笔触;

  C材料与肌理;

  D空间与透视;

  E光影与运动。

  学生能力练习:

  让学生自己来欣赏作品,判断作品的艺术美的表现。

  知识补充:

  抽象艺术在我国的独特表现, 抽象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拓展:

  学生欣赏完这些作品后,跃跃欲试,都想创作抽象艺术作品,那么,这时候老师要适时满足学生的欲望

  动手实践,创作作品。

  让学生听一首音乐,创作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四)课堂回顾

  这节课重点讲述的是冷、热抽象艺术作品,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

  四、板书设计:代表艺术家、特点等环节,分析鉴赏部分作品。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冷抽象、热抽象美术作品,分析其分类、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结合。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史前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初步了解艺术的起源说,进一步掌握美术鉴赏语言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总结史前美术的审美特征,了解史前美术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世界多元艺术的的了解和热爱,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并自主分析史前美术的审美特征和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总结,能够简单说明艺术起源的依据。

  三、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所有的大江大河几乎都能寻到他们的源头,艺术这条历史的长河也不例外,那到底艺术的源头在哪里呢?引出课题《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二)讲授新知

  1、欣赏史前美术图片并思考问题——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有哪些类别?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观点,教师进行总结评述——大致分为绘画和雕塑两类。

  2、出示不同地区史前美术图片,分别以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法国拉斯科洞窟和奥地利维林多夫的.女、法国手持牛角的裸为例进行赏析,并提出问题:

  ——史前美术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最后补充总结。

  3、对比图片提出问题——根据所学,简单分析艺术的起源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说明——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等。

  4、教师展示古埃及美术的相关美术遗存资料,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

  ——古埃及美术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如何理解埃及美术多方面的突出成就?

  学生翻阅教材,找出答案,教师补充总结。

  5、教师依次向学生讲解人类早期文明的美术之两河流域美术以及墨西哥美术,并鼓励学生讲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同学之间相互分享。

  (三)巩固提高

  教师出示一系列与艺术起源的相关理论,并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尝试找出相对应的美术作品加以佐证,学生可独立完成问题或小组合作回答教师问题。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评述补充。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通过问答的形式回顾本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着重强调史前文明美术的起源及其重要成就,提示学生要学会尊重世界艺术的多元化。

  作业:教师鼓励学生课下利用多媒体等资源,搜集艺术起源说的相关资料,并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竹根雕工艺的不同流派及流派之间的不同艺术特色,理解竹根雕作品的创作理念,掌握赏析竹根雕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讨论与探究,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赏析竹根雕作品,感悟竹根雕之美,提高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嘉定派”与“金陵派”竹根雕的区别。

  难点:运用专业的美术语言评述竹根雕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导入:出示谜语“嘴尖皮厚腹中空”,提问学生:同学们,大家猜一猜这是哪种植物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正是竹。竹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除了观赏的作用外,竹笋还有食用价值。人们对竹子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却无人留意它的根茎,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领略竹根之美。顺势引出课题《竹根雕》。

  (二)描述分析

  1.概念

  教师请学生观看PPT中的竹根雕作品并提问:

  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尝试归纳总结一下什么是竹根雕?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竹根雕是以竹根为材料雕刻而成的传统工艺品,主要以圆雕为主,产地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2.分类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们继续观看PPT中的作品,思考并将作品进行分类。

  教师总结:竹根雕刻艺人技艺高超,人才济济,逐渐形成了竹根雕的.两大流派。刚才我们所分出的两个不同类别的雕塑作品,一是以嘉定为中心的嘉定派,另一个是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南京在明清时期被称为金陵,所以被称为金陵派。

  3.赏析

  学生以小组形式欣赏作品《人之初》和《竹林七贤笔筒》,并思考:

  ①这两件作品的材料是什么?(《人之初》能看出取材于竹根;《竹林七贤笔筒》只能看出是竹子)

  ②这两件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人之初》是圆雕人物;《竹林七贤笔筒》是笔筒上的浮雕)

  ③这两件作品的风格是怎么样的?(《人之初》更加保留了竹根的原貌,简单的雕琢;《竹林七贤笔筒》看不出是取材于竹根,做了精细的刻画)

  ④这两件作品表现的内容与使用的技法是否符合?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感觉很符合,《人之初》利用竹根原生态的特点,将竹根里的一截竹子通过局部雕刻,使其成为点睛之笔,表现出一种原始人的形态;《竹林七贤笔筒》在实用的功能上,精细加工,反复打磨,将所有须根清除,重视审美。

  教师总结:两个派别,两种风格,各有千秋,各有韵味。

  (三)总结解释

  教师归纳总结:嘉定派创始人朱松林善于雕刻,所以决定了嘉定派的特点,偏重文气雅致,在“精”字上下功夫,嘉定派在创作根雕时,更多的采用通体雕刻。注重精雕细刻,技重于艺。而金陵派主张根艺创作要心、眼、手并用;形、意、神兼顾,提出“雕而不雕,不雕而雕”。可见,金陵派创作竹根雕,在精雕细琢的同时,更注意利用竹根的天然形态,大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趣味。金陵派竹根雕的创作,更多的利用竹根自然形态,再施以局部巧妙雕刻,艺重于技。

  (四)欣赏评价

  教师出示根雕大师张德和的代表作《出没风涛》,让学生进行赏析,并且说明其属于哪一派别?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品属于“金陵派”作品。此作有感于范仲淹《江上渔者》中渔夫捕鱼之艰险,联想到艺人生涯之不易。试图通过雕刀的传递和竹根的介质,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君不见,白发苍苍的渔者,在夕阳下驾一叶扁舟,全神贯注的奋力拼搏在风浪中,去打捞明天的希望,那空空的鱼篓则警寓艺无止境。成就属于过去,一切从零开始。作品由上下两个联体竹根巧构而成。作者巧妙地借用根、须、空、节、疤等一切自然因素,内容丰富、心裁别出、清新自然、独特隽永。

  (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竹根雕作品,也感受到了手工艺匠人的妙手生花。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对祖国优秀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更多优秀的竹根雕作品,下堂课一起分享。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埃及美术的时代背景以及追求永生的艺术风格,掌握古埃及雕塑写实生动的艺术特色,理解正面律在作品中的运用,学会欣赏古埃及美术作品。

  2、通过对古埃及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讨论,掌握古埃及雕塑的风格特色,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感受古埃及在雕塑艺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开阔眼界,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埃及雕塑的艺术特色。

  难点:雕塑传递出的审美观念及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故事导入,讲述《老村长像》发掘故事。提问:你们知道技艺如此精湛的《老村长像》是哪一时期的杰作呢?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古埃及是一个神秘的国度,精美的'艺术品承载着古埃及人对生命的歌颂,对神灵的尊崇,对永生的期盼。就让我们开启一次难忘的古埃及文明探寻之旅,一起来领略古埃及这个众神护佑的国度曾经谱写的不朽传说,走进《古埃及美术》。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古埃及美术背景

  教师提出问题:

  (1)除了视频中的艺术品,你还能想到古埃及的哪些艺术品?(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法老面具)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这些艺术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什么关系?(与宗教、经济相关)

  (3)狮身人面像、金字塔等艺术作品中能看出他们对生命有怎样的理解?古埃及美术是为谁而服务的?(死后也等于活着;为法老服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古埃及美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受到经济、政治、宗教和神话的影响;古埃及美术是追求永生的艺术,古埃及美术是为贵族、法老服务的。

  2、古埃及雕塑

  教师多媒体展示埃及古王国时期石雕人像《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引导学生观看思考:

  (1)雕塑塑造了什么形象?(王子、王妃)

  (2)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特点?(王子和王妃正襟危坐的雕像,王子强壮、机智,王妃丰满、端庄,酷似真人)

  (3)艺术家在塑造形象时着重塑造哪个部分?(头部)

  (4)艺术家是如何塑造王子与王妃的头部的?(脸部特征刻画的十分细致生动,眼睛尤其真实、传神,表情严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古埃及雕塑家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他部位塑造相对简略、概括。

  (5)王子与王妃像在造型的塑造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王子与王妃像都是端坐的姿态,面部表情基本相同,但是人物的肤色不同,男人的肤色深,女人的肤色淡。

  活动三:总结解释

  师生共同回顾古埃及美术的特点。

  古埃及美术是追求永生的艺术,形成了鲜明的文化风格和时代特色;古埃及雕塑写实生动,塑造酷似真人的石雕人像。

  活动四:欣赏评价

  1、多媒体展示古埃及美术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以4人一小组挑选作品进行讨论:这件作品在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多角度的欣赏。

  3、完成作品后举办“永生的艺术——古埃及美术”分享会,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其他同学从背景、表现内容、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享。

  (如《纳米尔石板》:人物造型遵循正面律,即表现人物时,头为侧面,眼睛为正面,肩及身体为正面,腰部以下又是侧面)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埃及文明一直保持了稳固的传统,具有明显的程式化造型、固定的姿态、装束和色彩,这一类形象传达出来了古代埃及审美的发展,我们也要多多感受多元的艺术形式,不断开阔眼界,提升美术素养。

  2、课后搜集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的艺术成就,组织“探寻古代艺术”讲座,进行分享。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形成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二、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等。

  学具准备: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音乐导入

  播放民俗音乐《喜洋洋》,提出问题: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小组讨论回答)

  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小组抢答)——民间美术。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环节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

  1、展示图片,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如何界定民间美术?说说理由。引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2、学生观看民间美术短片,寻找、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种类。——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民间玩具等。

  3、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小组讨论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1)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2)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

  (3)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4、展示几组民间美术图片,让学生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动植物或字体形象,分别猜测作品里所蕴含的象征寓意。

  (1)福禄寿;

  (2)喜上眉梢——喜鹊、梅花;

  (3)连年有余——莲子、鲤鱼;

  (4)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美满。

  小结: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

  5、让学生回忆:过年过节有哪些民俗表演活动或热闹场面?在民俗活动的场所里能够见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抢答)

  展示图片:过年——舞狮舞龙;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赛龙舟。学生讨论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教师总结:民俗文化孕育了民间美术,民俗文化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养料,而民间美术也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环节三:拓展延伸,情感表达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1、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脱离了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否有必要保留民间艺术?它们有哪些价值?

  2、该如何传承发展民间美术、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3、展示图片,学生感受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联系。

  环节四:小结作业,动手实践

  1、以回顾式的方式让学生回忆民间美术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其寓意等知识。

  2、布置课外作业:实践——剪窗花。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本课介绍了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如:点、线、面、明暗、肌理等等,但主要内容是美术作品的一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即根据图像反映物象的不同特点而分成的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种类型。因此,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打破那种以“像不像某物”来衡量作品的欣赏方法,使学生意识到美术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中所见之物,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内心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

  综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并熟悉美术作品分类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会并能运用观察,逐步培养和提高美术鉴赏的学习技能。

  2、能力目标:学生使用判断思考,回答问题,比较分析等学习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接受——审美获取——主动表现的学习过程,完成三种美术形态划分的学习过程。

  3、情感目标:让学生理解各类型作品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机制。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2.难点:。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

  四、教学方法:

  说学情:

  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一年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有初步了解,能欣赏一些具象和意象的美术作品,但是对于“肌理”的认识,对抽象美术的理解还相当有限,应该在本课教学中逐步启发。

  说教法:

  本课宜采用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设计具备可操作性,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展示法,讨论法。

  说学法:

  学法上,我的知道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等,帮助学生从形象的不同特点入手,比较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理解各类型作品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机制。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美术作品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5分钟)

  一件美术作品同样需要很多元素构成,如点、线、面、体积等要素,(打开幻灯片图1结合范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要素)。同时提问:什么是肌理?(物质组织的条纹。)为什么肌理是美术作品的要素呢?

  (教学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来描述、分析美术作品。所以上述教学活动就是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提高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1、肌理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5分钟)

  首先,同学们能说出“石头”、“木材”、“不锈钢”这三种材质的肌理?其次,看到“石头”会想到什么?看到“木材”会想到什么?看到“不锈钢”会想到什么?

  最后用词语形容这三种材料的肌理和特质,同学们会用什么词呢?

  教师归纳:因为石头的坚硬、厚重、永恒,往往被作为纪念性雕塑的材料;木材的年轮使人看到岁月的沧桑,历史的`痕迹,而被用作历史人物或佛像雕刻的材料;不锈钢是新的事物,它的肌理给人以速度感、时代感,所以经常被用作城市雕塑的材料。

  (教学意图:新《课标》建议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上述教学过程,就是教材及教参所没有的,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肌理的理解。)

  2、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及抽象美术的特征。(25分钟)

  1)具象美术;请同学们欣赏《重屏会棋图》、《贵妇人像》、《刘胡兰就义》,注意观察这三幅画的共同点,接着请部分同学发言,教师总结:具象美术作品再现具体可感客观物象,但又不同于摄影作品,而是艺术家根据绘画的主题创作出来。

  2)意象美术:请同学们比较《李白行吟图》、《荷石水禽图》、《圣维克多山》与前三幅作品的不同之处?请学生讨论,并各组推荐代表发言,(比较简约、不那么注重细节,但突出或夸张物象的某些特征)。再提问:美术作品除了表现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之外,还能表现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对客观物象的再现,有时会对物象的某些特点进行夸张、变形或结构重组的处理,美术家主观认识和情感性的因素会多一些。

  3)抽象美术:请同学们欣赏《即兴》、《红黄蓝的构成》这两幅作品,能给你们什么感受?能从这两幅作品中看到什么?请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刚才你们所见的作品就是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客观物象,这类作品强调美术作品形式要素的独立的审美价值,或线、或色彩、或光影,并以此表现作者对旋律、节奏、均衡、对比等单纯视觉元素的感悟。但是也不难欣赏,这两幅作品或直线、或曲线、或有秩序感、或感觉躁动,都与艺术家的内在情绪有关。中国的书法也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同学们认为书法最主要的元素是什么?(线条的形式美感)。

  (教学意图: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体验、分析和判断,上述过程从总结具象美术、分析意象美术到体验抽象美术,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意识,最后教师引导、归纳,帮助学生掌握比较法赏析作品,提高鉴赏力。)

  3.知识和技能的巩固

  选择多幅典型美术作品,由学生分析选择,检测学生学习效果。(10分钟)下列三组美术作品,同学们能辨认出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美术作品,每件作品的基本要素又是什么?

  篆刻《白石》、《中国长沙湘潭人也》——抽象美术,基本要素为线、章法;肖形印《鸡》、《鹿》——意象美术,基本要素为线、面、章法;

  雕塑《构成》——抽象美术,基本要素为体积、肌理;

  雕塑《人体》——意象美术,基本要素为体积、肌理;

  绘画《主席到安源》、《贝尔坦像》——具象美术,基本要素为色彩、体积、构图、明暗;

  绘画《舞蹈》——意象美术,基本要素为色彩、面、线、构图;

  绘画《即兴》——抽象美术,基本要素为色彩、面、线、构图;

  中国画《人物头像1、2》——意象美术,基本要素为点、线、面。

  (教学意图:新《课标》要求通过鉴赏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因此较多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辨别、比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具象、意象、抽象美术的认识、理解,同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美术的基本要素,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进一步上好鉴赏课奠定基础。)

  4.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5.小结

  美术作品因美术语言运用的不同而产生的图象给人感觉也不同;美术作品表现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便是具像美术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从不同角度欣赏它们。

  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我把黑板划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板书课题和主要知识点,一部分板书关键词,一部分准备张贴学生的美术绘画作品或一些美术作品。

  • 相关推荐

【高中美术鉴赏课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07-14

高中美术鉴赏的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11-08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中国民间美术07-13

高中鉴赏课教学反思12-15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优秀04-10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反思02-02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反思09-26

高中高一美术鉴赏教案01-17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04-04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