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022-12-06 实验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实验内容 改变生态瓶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 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

  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xx

  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所用器材:(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

  实验步骤

  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中。

  2、观察玻璃杯里是否进满了水。

  实验现象:水不能充满整个玻璃杯。

  认识与结论:说明空气也占据空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 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 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8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实验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实验现象 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学校:xx

  年(班)级:xx

  实验小组成员: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盐到哪里去了

  实验器材:玻璃杯2个、锯末、盐、玻璃棒、小勺、记录卡片、水

  我的猜测:化在水里了

  我这样做:

  1、取一勺盐放一杯里。

  2、擦擦勺取一些锯末放一杯

  3、将两个杯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水

  。4、用棒搅拌,下数相同

  5、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

  1、盐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在水中变成变成微小的颗粒。

  2、锯末浮在水面

  我认为:

  1、盐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在水中变成变成微小的颗粒。

  2、锯末浮在水面,没溶解。

  授课教师:xx

  评定等级:xx

  注:

  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实验内容 8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实验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实验现象

  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x年级x班x组组长: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目的自主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构造。

  所用器材:(装置)电池、电池夹、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回形针、纸片等。

  实验步骤:

  1、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2、增加电池夹、小灯座、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个部分组成。

  认识与结论:

  灯泡要亮须有电源、导线、开关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实验内容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器材 温度计、黑色纸袋

  实验步骤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实验结论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9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所用器材:(装置)钉子、纸、橡皮、别针、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回形针、水槽、磁铁。

  实验步骤:

  1、用磁铁分别吸钉子、回形针、大头针,观祭现象;

  2、用磁铁分别吸橡皮、纸、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

  水槽,观察现象;

  3、给上述材料分类。

  实验结果:磁铁能吸引铁质东西最多。

  认识与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0

  实验内容 光与热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

  实验现象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1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7、名称: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材料:试管、气球皮、橡皮筋、酒精灯

  步骤: 1、在试管里装满水,并用气球皮把管口蒙住,用橡皮筋扎紧。2、将试管入在酒精灯上加热

  结论: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

  8、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平底烧瓶、塞子、玻璃棒、烧杯、红墨水

  步骤: 1、在平底烧瓶中滴入4滴红墨水,用清水装潢,并用插用玻璃棒的塞子 塞紧瓶口。2、将平底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3、取出平底烧瓶又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结论:一般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锥形瓶、

  气球、烧杯

  步骤: 1、将气球口套在锥形瓶口上。2、将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烧杯中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材料:铜球、铜环、酒精灯

  步骤: 1、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2、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3、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4、将热铜球放入冷水中,再沿铜环孔穿一穿

  结论:固体在一般情况下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

  材料:铁丝、凡士林、小棒、酒精灯、支架

  步骤: 1、将铁丝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架上。2、在铁丝的不同地方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3、用酒精灯对着铁丝的一端加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12、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材料:圆形金属片、凡士林、小棒、酒精灯、铁架台

  步骤: 1、在圆形金属片的.同心圆处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2、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酒精灯对着金属片的中心或边缘部分回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13、名称:摆的特征

  材料:铁架台、细线、同样大的螺帽

  步骤: 1、用线的一端栓住螺帽,另一端在铁架台的支棒上(A、同一重物和同一摆长;B、摆长一样和重物的轻重不一样;C、摆长不一样,重物轻重一样)

  2、将第一种拉到不同高度,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拉到同样高度

  结论:

  1、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实验内容 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实验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实验现象 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3

  学校xx

  年(班)级xx

  实验xx

  小组成员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实验器材:量杯、量筒、石块、水槽、烧杯

  我的猜测:150克

  我这样做:

  1、用量杯取水倒进量筒里记下刻度;将石块滑入量筒里,记下水面刻度;用现在的刻度减去原来记下的刻度就是不规则十块的体积。

  2、将烧杯装满水放在水槽里;将石块滑入烧杯,水会溢出烧杯;用量筒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

  180克

  我认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授课教师:xx

  评定等级:xx

  注:

  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4

  实验内容 9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地点 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

  实验人

  试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5

  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年x月x日

  实验名称:吹纸片(奇怪的纸片)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压力。

  所用器材: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装置)

  实验步骤:

  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

  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0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0-10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7-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0-09

科学实验报告07-13

科学实验报告12-05

科学实验报告11-0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5篇12-0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8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