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性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性实验报告1
实验内容:
改变生态瓶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
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
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
xxxxx
实验人:xxx
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
仪器管理员签字:xxx
综合性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6、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
7、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综合性实验报告3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实验课程名称:
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
至
学年
学期
填报时间×年×月×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
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方法。
2、观察小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统计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3、了解微核发生的机制;
4、掌握微核实验的一般程序和实践意义;
5、掌握对实验动物进行药物处理的一般程序;
6、掌握进行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和规则,并锻炼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1、骨髓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增殖能力。因此可以直接得到中期细胞而不必象血淋巴细胞或组织那样要经过体外培养。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分裂增殖中的骨髓细胞由于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染色体不能正常趋向两极而使之停留于中期,同时染色体缩短,轮廓清晰,把收获的细胞进行低渗,固定处理,使细胞处于膨胀状态,再将细胞悬液滴在载片上,使细胞破裂,染色体散开,染色后即可观察到染色体。
2、微核(Micronucleus):染色单体或染色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因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仍然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被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因比主核小,故称为微核。凡能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或使染色体和纺锤体联结损伤的化学物,都可用微核试验来检测。各种类型的骨髓细胞都可形成微核,但有核细胞的胞质少,微核与正常核叶及核的突起难以鉴别。
嗜多染红细胞是分裂后期的红细胞由幼年发展为成熟红细胞的一个阶段,此时红细胞的主核已排出,因胞质内含有核糖体,姬姆萨染色呈灰蓝色,成熟红细胞的核糖体已消失,被染成淡桔红色。骨髓中嗜多染红细胞数量充足,微核容易辨认,而且微核自发率低,因此,骨髓中嗜多染红细胞成为微核试验的首选细胞群。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1、材料:小白鼠(2n=40)
2、器具:注射器(1ml,5ml各一支)、托盘、解剖剪、镊子、吸管、离心管、离心机、载片、滤纸、白纱布小块等。
3、药品:0.15mg/ml秋水仙素,1%柠檬酸三钠,固定液(3份甲醇,1份冰乙酸,临用时现配),Giemsa染液,2.2%柠檬酸钠,0.01M磷酸缓冲液(PBS)pH6.8。
4、生物显微镜、解剖剪、镊子、注射器、载玻片、盖玻片、塑料吸瓶、吸水纸等。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
1、处理:用1.5mg/kg秋水仙素腹腔注射处理小鼠(注射量为0.1ml/10g体重)。即用以上配制的秋水仙溶液按每10g体重注射0.1ml。注射后24小时,可以取骨
2、处死:断颈法处死小鼠。剪刀剪开腿部的皮肤,用镊子夹住小鼠的股骨,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将小鼠的两股骨取出,擦净股骨上的肌肉。去股骨的髋面,将吸有2.2%柠檬酸三钠溶液的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反复几次吹出骨髓细胞,反复吹打直至股骨呈白色,制成细胞悬液。
3、低渗:将细胞悬液在1000rpm/min离心5min,弃除上清液,留0.5ml摇匀。向细胞液中再加入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5ml用吸管轻吹打均匀,在室温低渗30min。低渗期间,配制固定液,即甲醇:冰醋酸为3:1(v/v),置4℃冰箱中备用。
4.预固定(1次):低渗处理后的细胞悬液离心5分钟,留1ml原液,摇匀。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至6ml,吹打均匀,固定5分钟,再在1000rpm/min离心3-5min,去掉上清液。
5、固定(2次):沿离心管壁慢慢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6ml,用吸管轻轻吹打均匀,室温下固定5min,1000rpm/min3min,弃去上清;如此反复固定两次(共固定3次)。
6.根据管底细胞量的多少,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0.3~0.8ml,用吸管打均匀,使其形成细胞悬液。
7.滴片:将预冷的载玻片(0℃冰浴),水平或倾斜45°角放置,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从约0.5-1m高处滴1~2滴到片子上,用口将其吹干,静置使其干燥。
8.染色:将干燥的玻片放入2ml吉姆萨原液加入40ml磷酸缓冲液(pH6.8)配成的染液中染色20min,用磷酸缓冲液(pH6.8)冲洗,晾干后镜检。
二、微核试验方法:
1、骨髓的制取:断颈法处死小鼠。用剪刀剪开腿部的皮肤,用镊子夹住小鼠的股骨,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将小鼠的两股骨取出,擦净股骨上的肌肉。去股骨的髋面,将吸有0.85%Nacl生理等渗液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反复几次吹出骨髓细胞。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在1000转/分离心5分钟,弃除上清液。2、涂片:在离心管中加入少量的小牛血清(约0.3ml)混匀后,按血常规涂片法涂片,长度约2cm~3cm(涂片时一次涂成)。在空气中晾干。
3、固定:将干燥的涂片放入甲醇液中固定5min。即使当日不染色,也应固定后保存。
4、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入Giemsa应用液中,染色20min~30min,然后立即用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
5、封片:用滤纸及时擦干染片背面的水滴,再用双层滤纸轻轻按压染片,以吸附染片上残留的水分,再在空气中晃动数次,以促其尽快晾干,然后放入二甲苯中透明5min,取出滴上适量光学树脂胶,盖上盖玻片,写好标签。
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观察含有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微核率以千分率表示。
数据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如后表)。
五、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微核试验数据统计总表1:
受试物
剂量mg/Kg
组别
各受试小鼠1000个受检细胞中含微核细胞数
1
2
3
4
5
6
7
8
对苯二酚
120
1
38
33
35
37
34
35
36
30
80
2
28
31
30
32
29
28
33
27
40
3
20
25
21
23
28
26
24
22
秋水仙素
3
1
36
33
32
34
35
31
31
37
1.5
2
29
25
23
26
24
27
25
24
1
3
24
21
23
20
19
25
22
19
氯化汞
3
1
22
25
20
26
21
23
22
18
2
2
16
22
21
19
20
18
17
15
1
3
13
17
15
16
14
15
17
13
阴性对照蒸馏水
3
2
1
4
3
5
3
9
阳性对照环磷酰胺
40mg/kg体重
38
44
45
40
36
41
43
39
表2
对苯二酚对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
组
别
剂量
动物数
受检细胞数
含微核细胞数
微核率
P值
(g/kg体重)
(只)
(个)
(个)
(‰)
受试物
120
8
8000
对苯二酚
80
8
8000
40
8
8000
溶剂对照(蒸馏水)
8
8000
阳性物对照
环磷酰胺
(mg/kg体重)
40
6.参考文献
[1]孟紫强,阮爱东,桑楠等.SO2污染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发作用.环境科学,20xx,23(4)123-125.
[2]孟紫强,桑楠,张波等.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环境科学学报,20xx,20(2)239-243.
[3]耿德贵,王秀琴,刘士旺等.除草剂使它隆对黄鳝细胞的致突变作用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xx,17(2)103-105.
[4]周晓蓉,李百祥,邱向红等.小鼠骨髓及肝血中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比较.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13(1)66-67.
[5]
曹佳.微核实验在中国的应用、发展与展望.遗传,20xx,25(1)73-76.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现象与结果
2.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其结论
3.实验总结
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年×月×日
综合性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效果
xxxx
实验人:xxx
实验时间:xx年xx月xx日
仪器管理员签字:xxx
综合性实验报告5
实验内容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
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
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xxx
实验时间:xx年xx月xx日
仪器管理员签字:xxx
综合性实验报告6
一、创意说明:
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
二、实验材料:
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
三、实验步骤;
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2、接着把玻璃板的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两本书垫起。
3、再次将玻璃杯的杯口沾一些水,然后倒扣在玻璃板的上端。
4、最后将蜡烛点燃后去烤杯子的底部和四周。
四、实验结果
我神奇地发现倒立在玻璃板上的玻璃杯居然自己慢慢地从上面“走”了下来。
五、注意事项
经过自己多次反复的实验,我发现两本书加起来的高度大约只要在5厘米左右,如果太高或太低的话,玻璃杯在“向下走”的过程中不会很自由顺利、很自然。
六、研究结果
用蜡烛去烤玻璃杯底部和四周的时候,杯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装不下的空气就会往外挤,但是由于杯口是倒立着的,并且又被一层水封闭着,热空气出不去,就只能把杯子向上顶起一点,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杯子就自己慢慢地向下“走”了。
七、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验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综合性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1-16
科技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7-29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7-25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1-27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1-27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1-27
实验报告芯片解剖实验报告10-09
实验报告12-04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1-26